因为职业关系还是因为对马航370航班的牵挂,选择电影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绝命航班》,海报里中一位神秘的男子身着帅气的机长制服,站在一堆美女前面,电影的英文名字是<LAST FLIGHT>,电影应该是有悬疑,灾难,再加上飞机元素,一定好看。
但看完电影的感觉是失望或者是绝望的,导演编剧完全通过自己的想象构架了一个在密闭空间(飞机)一部灾难片,但对剧本的忽视,没有专业顾问,航空专业知识的匮乏,让这个电影变成了灾难。
客观的说《绝命航班》电影后期特效还是合格的,为了影片的整体效果,《绝命航班》剧组除了搭建了1:1.2的747飞机模型用于拍摄,还在影片后期制作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由好莱坞立体指导和金像奖视效总监领衔的团队制作,3D的效果也算合格,电影的情节上主创和导演也用了一些心思架构、刻画,集合了惊悚和灾难,还有怪兽片的特质。从架构上来看,《绝命航班》更接近于密室惊悚片。整个飞机在天上而与外界隔绝,电影人物在这个密闭环境中,更能集中爆发冲突,而且飞机航班上的故事,和电影观众息息相关,有相当的新鲜感和代入感。应该是个好看的电影,可惜,电影里的航班,和实际的航班飞行大相径庭,短板太突出,故事没逻辑,“航班”不见了,电影也变成了空中楼阁。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工作,对真实的飞行航班飞行和电影的“航班”对比下,简单的吐槽几句。
电影情节简单:一架老旧的波音747飞机准备进行其最后一次夜间飞行,载着仅有的九位乘客从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好运岛飞往新加坡。飞机起飞后,怪事便不断在这趟最后的航班上发生
电影一开始,一个旅客通过变魔术把动物标本蒙混过安检,带上飞机的。拜托,机场安检的X光机是带录像和警报的。电影里,为了情节需要,只配备了两名飞行机组和3名乘务员和9名旅客,实际飞行,机组配备和旅客人数无关,哪怕就是一个旅客,也要求配备机组的标准配备。而一个747航班至少要配备12名乘务员。也许导演从成本各方面考虑,密室电影也许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出演,好吧,但后面导演就开始胡编乱造了。
飞机断电后,副驾驶怎么会下到货仓去修飞机?飞行机组断电后是先做飞行检查单的,启动备份电源,怎么会到飞机底部?这哪里是飞机,这是老式轮船。
头等舱和普通舱的空调温度是统一调整的,空调引气来源都来自飞机的同一个组件,怎么会让旅客像在电影里,来回移个不停?
乘务员和乘务长的制服是不一样的,而且也绝对不是露胸的低胸装,更不可能是超短裙,不但是防止跑光更是为了飞机上服务方便,和飞机紧急撤离等安全需要。
飞机的驾驶舱门是防弹的,不可能像个纸壳让怪物的尖角说顶就顶个洞。
电影里,机长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是机长,我说了算。但实际上有无数的法规和要求约束着机长,不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机长最大责任是保护旅客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机长的第一选择就是从最安全的角度出发迅速落地。但电影里的机长,一会武断,一会迟疑,开始不让旅客进驾驶舱,一会儿又把所有的旅客放进来,让电影情节断裂,人物刻画也变成完败。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客舱和外部的压差会打到9个PSI,客舱门,别说机长用一只手打开,就是几个大汉使出吃奶的力也打不开啊。
客机上怎么会配备降落伞呢?这是电影最大的短板,为了情节的需要,导演对这只神通广大的怪物无能为力,只能靠打开飞机门把这只怪物吸出去,而让男一号跳伞而安然无恙,但这种情节完全靠的是电影创作者主观臆想,而忽略了客观事实,使这个电影变得一文不值。
更多的电影细节就更惨不忍睹了。机长的制服三道杠四道杠的来回变换;收着油门滑行,推着机头落地;拿起话筒就能说话,而对话的管制员永远都是一个人;飞机有气息雷达怎么能进雷雨,自动驾驶仪故障靠一根安全带就能代替机组飞行?而最后,俗套的靠一个乘务员把飞机落下来,使这个电影变成了个笑话。
电影片头有一段和剧情无关的激情戏,电影为了票房噱头,把故事背景选择在飞机上,追求紧张、压迫、好奇、刺激,靠帅哥美女的脸蛋,靠香艳情节,靠特技制作,去吸引观众,去创造票房,这是电影的大忌,而这样的电影在中国票房能大卖,会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
多说两句,飞机是当下最为快捷、安全的大众交通工具,是因为飞机的机组和飞机是严谨的,讲科学的,尊重空气动力的。电影好看,创造价值,同样是要求导演,要求电影创造人员严谨的尊重电影规律。
《绝命航班》,一个烂片。有绝命,但没航班。
更多文章和观点请访问姚永强专题。
(原标题:《绝命航班》影评:“航班”去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