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h41式7.62mm冲锋枪又名人民冲锋枪、人民转轮枪,是二战名枪之一。该枪是苏联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的,41年底在斯大林的亲自督导下开始大批量生产,一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只,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主要步兵武器,并为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用。朝鲜的49式、越南的K50M,匈牙利的M48等,现今美国中型军械公司推出的半自动型SR41都是该枪的复制品。
性能参数:弹药: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容药量:71rds'弹鼓/35rds’弹匣,理论射速:900rds/min,表尺射程:50~500m,有效射程:100~200m,射击方式:单/连,工作原理: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射击。
从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早期,苏联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一直试图设计一种合适的冲锋枪。由于当时冲锋枪还处于发展早期,其军事使用价值人们还不很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鲁特斯基、科罗文、科里辛科恩和瓦西里捷格加廖夫(VasiliyDegtyarev)等都在设计冲锋枪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尽管当时的试验各自暴露出一些缺点。1934年,狄格特亚耶夫为苏军设计出第一支堪称成功的冲锋枪。1935年6月9日,其设计被采用,称为M-1934型7.62毫米狄格特亚耶夫冲锋枪,或简称PPD-34。PPD中的D即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则为“PistoletPuleinyot”即俄文“冲锋枪”的缩写。PPD-34的基本结构与德国的MP28II十分相似,运用自由后坐(自由枪机)原理,单发和连发火力的选择按钮位于扳机前方。枪管弹膛镀铬,以防腐蚀。子弹装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弹鼓中,其上方有一段延伸体,用以装在枪上。弹鼓容量为71发,结构与芬兰的“苏奥米”系列十分相似。71发的大容量对士兵而言很方便,因为重新装弹的次数大大降低。但弹鼓本身有些缺点,如易吃土,供弹口部位易变形等。除弹鼓之外,另有一种弧形直列式弹匣,但比较罕见。可PPD-34并未被大量使用,从1934-1936年间共生产67支。托卡列夫曾在日记中写道:“PPD从未受到很高的重视。”而后,1938年它的一种改进型又被采用,其基本结构除了散热的枪管护管外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该枪于1939年退役,并被贮存起来,但在芬兰战役中仍有部分在使用。
1942年初,苏联陆军测试认可后,PPSh-41开始大量生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只要把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一分为二,即可得到两根PPSh-41枪管。除枪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更为精密的武器的生产。PPSh-41只分为87个零件,而PPD-40则分为95个零件。生产一把PPSh-41只需7.3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个工时。虽然枪托部分采用旧式设计,可它仍是一支坚固可靠的好枪。伟大卫国战争中相比德军MP38/40冲锋枪,“波波莎”更适合在苏联的严寒条件下作战。东线德军不仅自己缴获、捡拾“波波莎”,还改造成使用德式9毫米手枪弹的MP41(r)冲锋枪。德国国防军亦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缴获的PPSh的德语手册。但是同样应看到苏军也会捡拾MP-40使用,而且有的更偏爱后者一些因为背着它的负担轻。
实践证明,PPSh-41是一支出色的冲锋枪,它成为二战中主要的前苏联制式武器,二战结束以前,这些武器共生产超过600万支。苏联常常整团甚至整师装备此枪,使他们在近距离上取得无法比拟的火力优势。
SR41是供对前苏式武器着迷的枪械爱好者的PPSh-41的半自动型。相比PPSh-41枪管长度,只是对其枪管进行了延长,而且这120.65毫米长的枪管延长部分露出于枪管护管的前方。枪管护管为3毫米厚的钢板冲压件,与AKM系列只有大约1毫米厚的机匣相比,显得厚实得多,通风和消焰孔也很吸引人。准星可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带护翼的表尺很简单,包括一个V形照门和两个表尺射程(分别为100米和200米)。机匣固定在红褐色枪托上。发射时,枪机处于闭膛位置而不是像PPSh-41的开膛待击。抛壳通过机匣上方的大型长方孔。拉机柄从机匣右侧突出,并可在前方或后方两个位置上锁住,这只要将拉机柄上方的保险销向里推人即可实现。扳机护圈非常大,内部不仅有扳机,还有保险扳把,PPSh-41上的快慢机在这里转变为保险机构。保险扳把位于扳机的正前方,向前推动时枪处于保险状态,向后扳动时表示可发射状态。扳机护圈前方是弹匣卡笋,其操作方式与AK-47类似。更换弹匣时,将其直接推入弹匣插入口,到适当位置就会锁定。SR41使用可装10发枪弹的弹匣,但PPSh-41的71发弹鼓和35发弹匣也适用。配用7.62毫米×25托卡列夫枪弹。
手握SR41才使人真正体会到该枪受欢迎的原因,不由会使人想起M1卡宾枪,可SR41显得更为结实。抵肩部位很好,并不像AK-47枪托显得有些短。通过使枪稍向左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弹匣的装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险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来前后扳动很快,且有效。作为单发武器,酷似FNFAL。射击效果非常类似于M1卡宾枪,抛壳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进入射击状态或射击准备,几乎不后坐,枪口不跳起,发射几百发枪弹几乎不出故障。
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比较普遍用得就有波波沙冲锋枪。
在苏德战争期间,苏军的波波沙压制住了德国的mp40,苏联在近战中取得了巨大的火力优势。在游戏《使命召唤》中,扮演苏军角色中就普遍的看见波波沙冲锋枪。但这个枪有一个缺点,射击精度并不高,并且后座力大,初学者并不能很快就掌握,没有德国的mp40稳定性好。作为二战中有名的枪,有的设计理念至今被采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