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那么喜欢吃生鱼片,为什么体内没有寄生虫?
生鱼片(沙西米)是日本料理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道佳肴。既然讲究新鲜,现捞的是不是一定比冷冻的好?是不是只要够新鲜,淡水鱼也可以做成生鱼片?爱吃生鱼片又担心有寄生虫,多用一点芥末杀菌就可以吗?
一 般人吃生鱼片都会沾点哇沙米(山葵、芥末),说是可以杀菌。事实上,山葵所含的芥子油成分,本是用于驱除它自身叶片上的害虫,当害虫咬它的叶子时,它就会 分泌芥子油,但这无法消灭细菌,因此不必对它有过高的期望。更别提许多哇沙米根本是用淀粉加芥子油搅拌而成,除了会破坏生鱼片的味道之外,完全无法杀菌。
相 形之下,经常和生鱼片搭配的萝卜丝还比芥末的功能多一些。萝卜丝最重要的功能是清口感,区别不同种类生鱼片之间的味觉。而它提供的维生素C,又能抑制亚硝 胺形成,防止在胃中生成致癌物质。有些店家为了让黑金枪鱼颜色好看,加了硝酸盐来保持色泽,硝酸盐加上蛋白质中的胺,就变成亚硝胺,可能导致胃癌和肝癌, 维生素C此时就有一些帮助了。
吃冷冻生鱼片安全度最高
要避免把生鱼片当中的寄生虫吃下肚,最好的方式就是急速冷冻。日本人和我国 的台湾人都不爱吃冷冻太久的生鱼片,觉得解冻过程破坏了生鱼片的油脂和口感。曾经有则新闻,一位先生在市场买了条新鲜的鱼,自己在家做生鱼片,结果身体不 适送医院,就是因为这条鱼没有经过急速冷冻。鱼类身上的寄生虫,99%都是由超低温冷冻杀死的,吃冷冻的其实比吃现捞的安全。
生鱼片最常见的寄生 虫是“安尼线虫”,如果生食或食用没有完全煮熟的海洋鱼类,安尼线虫的幼虫就会进入我们肠胃的黏膜,引起发炎反应,接着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还会 刺激喉咙,引起咳嗽。这种虫可在人体中持续吸收养分,长大终老,当虫死亡之后,会慢慢顺着肝脏移转到胆道,产生结石,也可能造成肝脏硬化,而死亡的虫体还 会成为导致某些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有些地区会有这样的“表演”:由渔夫现钓章鱼、乌贼,当场切一切,还在动时就拿给客人吃,强调活跳新鲜,其实这 非常不卫生。因为软式鱿鱼也存在安尼线虫的问题,而且它的肌肉比较坚韧,虫体埋在里面没办法发现。美国FDA曾有过明确规定,在美国贩卖的所有生鱼片,一 定要先冷冻过;现捞现切给消费者吃在美国是违法的。
温度到底要多低才能把这些可怕的寄生虫幼虫杀死?如果是摄氏零下35度的低温,需要15小时;如果温度不那么低,摄氏零下20度,就要10天以上。
在 超市买生鱼片时,如果是软软的冷藏品,一定没有经过冷冻。而且分切的过程不可能保持无菌,这样就会增加生鱼片本身的含菌量,如果分切完又在外面放很久,风 险就更大。所以,在买现成的盒装生鱼片时,一定要注意期限,不要放太久。江守山医师建议,如果要买生鱼片回家吃,最好是买整块冷冻的比较划算,它的加工较 少,价格较便宜,最重要的是含菌量较低。
快速解冻保存味道与营养
要吃冷冻的鱼类,就得有解冻的过程,而这正是人们犯错误最多的一个环节。鱼解冻太慢,汁液开始流失,味道就不好,营养价值也变低。前一天把鱼从冷冻室拿到冷藏室,慢慢解冻8小时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要用水冲,让它5分钟后就解冻,因为水的比热很高,可以很快地带走热量。
即 使买现成切好的生鱼片,也要有保冰设备,一定要请商家加冰块,冷冻包好才能带回家。至于吃不完的生鱼片,只能用来煮汤,绝不能再继续生吃。另外,整块冷冻 生鱼片的保存期限可以维持一年,但一般家庭冰箱温度通常不够专业,建议买回去之后不要超过两个月。如果某个区域曾经停电,就不要再去这个区域的商家吃生鱼 片,因为一旦停电,冷冻链就已经被破坏。也不要在商场打烊前去捡便宜,因为商店晚上歇业时,生鱼片生菌超量的风险太高。
淡水鱼不宜做生鱼片
淡 水鱼能不能做生鱼片?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而这从寄生虫繁殖方式的差异,就可以得到答案。安尼线虫无法在低阶的海洋鱼类上产卵,淡水鱼的寄生虫却可以在淡水 鱼身上产卵。海水鱼的小鱼里面寄生的是幼虫,幼虫一经急速冷冻就死了,但淡水鱼身上是虫卵,即使急速冷冻也杀不死,因此淡水鱼理论上是不能拿来做生鱼片 的。
另一个隐忧是染色。除了上述以硝酸盐来保持黑金枪鱼色泽之外,很多鱼肉都经过“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卖鱼人把杀好的鱼放到塑料袋里,灌入一氧 化碳,鱼肉就会呈现粉红色。由于原来的色泽被遮蔽住了,消费者很容易遭到误导,买到不新鲜的东西。而养殖的鲑鱼也存在染色问题,比较糟糕的是直接喂斑螫黄 素,这是一种用于染布的人工色料,鲑鱼吃下去之后颜色就很漂亮,但对人体如何可想而知。
虽然生鱼片很好吃,但不宜过量,一次吃几片就可以了。而在 吃生鱼片之前,不妨先吃一点温热的东西暖胃,隔大约10分钟再吃。要提醒的是,癌症病患、免疫疾病患者、关节炎患者、肾炎患者,以及三岁以下儿童、八十岁 以上老人,都不宜吃生鱼片。至于孕妇,需小心不要吃到含重金属的鱼种才行。
海带里面有一种“牛磺胺”,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毒物质。生食中一般都有一些毒素或者无法检测出来的东西,如果喜欢吃生鱼片,建议可以多喝海带汤。即使是不吃生鱼片的人,平时也可以多吃海带汤或者是海菜之类的食品来解毒,有益无害。
还有一种说法是: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病原体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新“富贵病”,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而日本为岛国,四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造成了居民独特的饮食习惯与风俗,居民们因地制宜以鱼类为食。
在主要的几类中鱼源性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软体动物,这些幼虫就会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症的异尖线虫病。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日本的生鱼片,包括它的来源,生产工艺,灭菌处理手段等等。
日本生鱼片简介
生鱼片(日语中叫"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江户时代以前,生鱼片主要以鲷鱼、鲆鱼、鲽鱼、鲈鱼为材料,这些鱼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后,肉呈红色的金枪鱼,鲣鱼成了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刺身"。
网上时常会有爆料某市民因吃生鱼片感染了寄生虫病等新闻,那么吃生鱼片的风险真的这么大吗?又会有人好奇日本人那么喜欢吃生鱼片,体内到底有没有寄生虫呢?
日本生鱼片灭菌吃法面面观
- 生鱼片的制作
选料。制作生鱼片的原料比较广泛,一般以深海产的鱼类及其它海产品为主。三文鱼、鲈鱼、海胆虾、牡蛎什么的其实都是很好的材料。其次,生鱼片的选料非常严格,不仅要保持原材料的新鲜,还要保证原材料的食用安全性。
刀工。吃过日本正宗的生鱼片的朋友就会知道日本人切生鱼片是切得非常非常薄的,他们的切刀特别快而且切刀师傅技巧娴熟。国内很多饭店里的生鱼片还是厚厚的,根本没法比。把生鱼片切薄有几个好处。首先是为了保证食用安全,一些小虫子如果吸附在上面用肉眼就能看见,其次是为了口感。
装盘。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餐厅里的生鱼片上桌时候一般都是平铺在冰上的。这不仅能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还有助于杀菌。
生鱼片的安全吃法
- 蘸芥末。芥末含有的杀菌成分,能够杀死大肠菌、黄葡萄球菌等细菌,并抑制食物中霉菌和其他有毒细菌的生长。芥末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在食用生鱼片时,最好能蘸上芥末一起吃,但是,专家提醒,芥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孕妇及有胃病、眼疾的人少吃为好。
- 食用前醋泡。众所周知,食醋具有酸性,PH值低,而很多细菌无法在酸性环境中存活,因而醋具有一定的灭菌功效。在食用生鱼片前用食醋浸泡一下可以有效杀除一定数量的细菌。
- 吃一点温热的东西暖胃,隔大约10分钟再吃,也可以配海带汤和胡萝卜食用。海带里面有一种“牛磺胺”,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毒物质。生食中一般都有一些毒素或者无法检测出来的东西,如果喜欢吃生鱼片,建议可以多喝海带汤。胡萝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亚硝酸铵的产生。
在吃生鱼片的时候最好就着姜汁、芥末等蘸料吃,这些酱料有一定的杀虫作用。
有关日本人食用生鱼片体内到底有没有寄生虫这个问题,小编认为其实和日本人的基因也有一定的关系,长期的自然选择下,日本人的肠胃可能已养成了抗菌体质。不过无论如何,大家在食用生鱼片时还是多加一个心眼。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