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球影业——百年老店的大师印记
环球影业(Universal Picture)由卡尔·莱默尔于1912年4月创建,是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电影电视制片厂之一,成立伊始也是好莱坞实力最强的行业领军者。它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衰落。在历经将好莱坞头把交椅的位置让给米高梅公司的遗憾,和经营不善导致的公司多次易主后,环球影业在曲折的道路上迂回壮大,一改起先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影片的战略方针,慢慢转型为精简项目以提高技术质量的发展路线,终于使自己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跻身好莱坞顶级公司的行列。2010年米高梅破产重组,环球影业时隔八十多年终于重折桂冠,“一雪前耻”。
环球影业屹立影坛百余年,它的历代片头Logo亦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不过核心元素却始终是个“球”。
第一款Logo作为默片《By the Sun's Rays》的片头,于1914年面世。素净的黑幕上,一个写有“UNIVERSAL FILMS”的球体被印着“THE TRANS-ATLANTIC FILM CO. LTD.(当时环球影业的英国经销商)”字样的“土星光环”环绕。
其后,环球影业在Logo设计上不断探索与尝试,样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比如,20年代期间,它的主体圆球第一次呈现出地球的形态特质,置身于浓密的云层之中,一架飞机绕其飞行,足迹踏遍世界各地,飞机尾烟绘出的图案便是“Universal Pictures”;30年代末40年代初,画面中正在自转的“水晶”地球非常抢眼,却也掩盖不住漫天闪烁的熠熠星光;60年代,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在浩淼的星河中,彩色的地球在两个半透明白色光环中自转的优美画卷;90年代初,镜头由地球特写开始逐渐拉远至全景,金色字体赫然显现;90年代末开始,陆地表面七大洲迸发出璀璨的光辉,在黑暗的夜空中为地球勾勒出了一层耀眼的光晕......
直至2012年,环球影业迎来了创立一百周年的盛世,一款令人泪奔的崭新Logo作为动画片《老雷斯的故事》的片头闪亮登场,并被视为经典一直沿用至今。镜头贴着地表划过欧洲和非洲,它们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阳光的照射下晕染开来,白色金边“UNIVERSAL 100TH ANNIVERSARY”的大气显赫让人们忽略了落日隐去的光影轨迹,当炙热的火种在美洲燃烧蔓延,一切景象又回到了最为熟悉的设定当中。
2、派拉蒙影业——雪山之巅的霸主雄风
派拉蒙影业( Paramount Pictures)创建于1912年5月,是好莱坞大电影制作公司中资格最老的公司之一。20世纪40年代末,受反垄断政策制约的派拉蒙元气大伤,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蛰伏期,直至60、70年代才逐渐复原,重回好莱坞的顶尖位置。1993年,派拉蒙公司作为当时唯一一家独立的电影大公司被娱乐集团维亚康姆公司收购,这场大事件标志着好莱坞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大的电影公司均成为了娱乐和传媒集团的一部分。
作为电影业的老大哥,派拉蒙“群星环绕雪山”的Logo广为人知,它也是至今为止好莱坞现存最古老的电影标识。Logo中用山峰作为画面主体来象征派拉蒙在电影界的地位是非常合适的——毋庸置疑,派拉蒙在创建伊始的三十年里是不折不扣的业界霸主。
本罗蒙德山
这座雪山是画家W.W.赫德金森与派拉蒙创始人阿多夫·佐科尔见面时的涂鸦之作,创作原型是前者小时候生活过的犹他州的本罗蒙德山(Ben Lomond)。
阿特森拉杰峰
但后来的实景标识据部分资料说是秘鲁的阿特森拉杰峰(Artesonraju),也有部分文献说其在很大程度上亦受到了意大利蒙维索峰(Monviso)的启发。此外,在后续的派拉蒙Logo版本中,部分山体造型被断定和犹他州的Pfeifferhorn山峰及瓦萨奇岭峰(Wasatch Range peak)的相似度颇高。
除了山峰以外,群星形成圆环围绕在山巅周围的景象也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在最初的版本标识中共有24颗星星,象征着派拉蒙旗下拥有24名签约明星,此后星星数量不停变化(1929年有25颗,1932年又变成了23颗),直到1974年,最终确定为如今的22颗。
派拉蒙Logo发展至今一共启用过7个版本。其中,1952年之前的标识均以黑白色系为主,除了流动的云层以外,包括“A Paramount Picture”字样在内的景象多为静态;1952年至1954年的Logo由荷兰的首席数字绘景师(matte painter)Jan Domela绘制,整体基调偏深蓝色;1954年,派拉蒙的一款为宽屏电影设计的logo问世,除了色彩更为明亮、造型更为立体之外,“A Paramount Picture”变成了“A Paramount Release”,并在稍后出现了“in”、“VistaVision”等字样;1968年至1975年,派拉蒙归属海湾西方工业公司,因此Logo中添加了一行新字“A Gulf+Western Company”,“A Paramount Picture”亦被“Paramount”取代;随后9年一款主打蓝色的标识出炉,它和当年派拉蒙的电视标识(Paramount Television ID )很像,只是颜色更深一些;1987年至2002年的标识第一次使用了电脑影像合成技术,新科技的加盟促成了星星从空中划向雄峰,在晚霞的映衬下绚丽不已的精美画面;2002年至2011年,星星的运行轨迹更加高端,仿佛外太空的陨石一般散落人间,进而被雄峰吸引,绕其身畔,“A Viacom Company”的字体变化亦揭开了新东家的神秘面纱。
2012年,派拉蒙迎来了建立100周年的庆典,公司的百年纪念标识应运而生。这个新的派拉蒙片头标示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4》中首次应用,并继而作为片头引领着2012年以后所有由派拉蒙公司发行的电影(从2013年开始去掉“100周年”字样)。
3、华纳兄弟影业——商海沉浮的家族盾牌
华纳兄弟影业(Warner Bros Pictures)的创始人是四位以“华纳”为姓氏的兄弟。他们从20世纪初开始从事电影放映和制作业务,1918年在好莱坞的日落大道成立了华纳兄弟制片厂,1923年引入资金改组为华纳兄弟影业。该公司曾在二十年代末期主导了有声片和彩色片的诞生,曾在三、四十年代推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卡通角色和反纳粹影片。到了六十年代,这家著名的电影公司也没能摆脱被兼并的命运。先是在1967年,他们的制片厂和音乐部门被加拿大七艺公司买下,被改组为华纳兄弟—七艺公司。仅仅两年之后,华纳兄弟—七艺又被转让给金尼全国服务公司,并被改组为华纳传媒。1989年,华纳传媒与从事出版行业的时代公司合并,成立了时代华纳,后者则组建了包括华纳兄弟影业、华纳兄弟电视、华纳兄弟动画、新线影业、DC娱乐等一系列子公司在内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它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的Logo就是大名鼎鼎的“WB盾牌”,该Logo设计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11次主要的变化:
1923至1929年间华纳启用了第1个Logo被称为“Brain Shield”( “头脑盾牌”),盾牌上半部分所显示的是公司位于加州伯班克的制片厂大楼,而下半部分用“WB”字样填充;
1929至1936年间使用的第2个Logo被称为“Vitaphone Shield(维太风盾牌)”。这个盾牌中的文字已经被“WB”完全占据,不过盾牌的尺寸很小,Logo当中比较明显的除了“WARNER BROS. PICTURES, Inc.”以外,还有“The Vitaphone Corp. present”的字样。所谓的Vitaphone(维太风系统)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种有声电影录放系统。它将声音信号记录在一张12英寸的SP唱片上,并在电影放映的时候以每分钟33又1/3转的速度与电影胶片同步播放,达到声音与画面的对应效果。而这里的Logo毫无疑问显示了华纳公司这时在有声电影领域的领先地位;
1936至1937年间使用的第3个Logo被称为“Zooming Shield(放大的盾牌)”,这个Logo中的盾牌尺寸不但变大了,而且背景上的白云也变得十分清晰;
被直接称为“WB Shield(WB盾牌)”,它已经具有当前Logo的主要特质——“WARNER BROS. PICTURES, INC.”字样被做成一个绶带镶嵌在盾牌中央;
1948至1967年间使用的第5个Logo被称为“Classic Shield(经典盾牌)”,它使用的是与当前Logo相同的金黄色和蓝色作为主体,只不过盾牌下面的文字是“Presents”;
被称为“WB-7 Shield(WB-7盾牌)”,这个Logo当中的盾牌形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中间的文字则变成了“W7”,盾牌下面的文字“WARNER BROS.- SEVEN ARTS”则清楚的表明公司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华纳兄弟—七艺公司;
1970至1972年间使用的第7个Logo被称为“The Kinney Shield(金尼盾牌)”,这个盾牌的大体形状与之前的盾牌相同,不过主体颜色由金黄色变为了红色。盾牌中间的文字恢复为“WB”,而下面的文字“A KINNEY NATIONAL COMPANY”则表明华纳公司隶属于金尼全国服务公司;
1972年,随着华纳交流公司的成立,第8个Logo——“WCI Shield(WCI盾牌)”恢复了金黄色的盾牌颜色和原始的形状,为了应对宽银幕的要求,Logo在整体上还被拉宽。不过,盾牌下面的文字也再一次清晰的表明了公司当时的隶属关系;
1972至1984年间,华纳公司启用了第9个Logo——“The Big W(大W)”,它也是公司历史上第一个动态的Logo和唯一一个没有盾牌符号的Logo。该Logo由图像设计家Saul Bass设计,主体颜色为红、白、黑三色,其中的白色部分是一个抽象的“W”。如果没有下面的文字做提示,恐怕很难有人能够意识到这是华纳公司的一款Logo;
在经历上这个令人无语的抽象化Logo之后,1984至1998年间,华纳公司的Logo实现了“王者归来”般的经典回归,这也被称为“The Shield Returns(盾牌归来)”。与“经典盾牌”相比,这次的Logo除了“A WARNER COMMUNICATIONS COMPANY”的文字以外,其余部分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Logo由静态变为了动态;
1998年至今,华纳公司使用的是第11个盾牌Logo,这个Logo由CGI生成,首先出现的是被渲染成黄金色的制片厂厂房,然后图像发生波浪般的变形,“经典盾牌”随之旋转着映入眼帘,最后出现“A Time Warner Company”的字样。
4、迪士尼——向星许愿的童话城堡
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是美国动画的代名词,公司的名字取自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发迹,早期作品常改编自经典童话或神话传说,在宣扬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亦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随后迪士尼收购独立电影巨头米拉麦克斯和3D动画霸主皮克斯,迎来了动画作品的全面转型,不论是3D动画更加形象生动,还是在剧情方面的大幅度改善,都极大拓宽了旗下电影的观影人群。
细数迪士尼的早期作品,它们的片头均被形形色色的"Walt Disney Presents"字样占据,字体、版本都不尽相同。从1937年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发行算起,往后的48年间迪士尼并未拥有自己固定的Logo标识,只是片头醒目的"Walt Disney Presents"慢慢变成了"Walt Disney Pictures"。
纯蓝底色上才由上至下惊艳的渐变出了一座白色城堡,文字"Walt Disney Pictures"也随即显现,一束闪耀的光芒划破天际,优雅的绘出了一条圆弧型曲线,为古堡平添了几分梦幻与神秘。这幅动态画卷便是迪士尼的第一款Logo。
1995年,皮克斯的鼎力加盟让迪士尼的片头“旧貌换新颜”。Logo中迎风舞动的旗帜,古堡投下的阴影,还有绚烂夺目的礼花轨迹,出色的实现了片头动画由平面到立体的巨大飞跃,宣扬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画理念注入到Logo的创意中,并在真人电影《加勒比海盗:聚魂棺》中大胆引入了全新片头。这幅画面描绘的场景相信每一位影迷都非常熟悉,因为它直至今日依然在迪士尼出品的各大电影前广泛使用,只不过“Walt Disney Pictures”在2012年以后被“Disney”一个词取代。镜头始于浩淼的星空,穿过云层摇向蜿蜒的河流,岸边灯火点点,火车驶过留下一抹轻烟。拍摄主体是一座颇具历史的城堡,它的外形和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标志性建筑“睡美人城堡”颇为相似,创作灵感来自位于德国的新天鹅堡,它在威严的礼炮声中赫然屹立,将惊叹和赞许尽收眼底,仿佛向世人昭示:创造奇迹,从迪士尼开始…
5、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打破夜空的行军号角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于1935年由“福克斯电影公司”和“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合并而来。前者福克斯电影公司,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电影大亨之一威廉·福克斯在1915年所创立的知名电影公司,亦是好莱坞最早的集制片、发行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公司;而后者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则是1932年由福克斯、华纳、联艺等公司的多个制片人及前总裁联合成立的小型电影公司,只有制片业务,而无发行和放映渠道。不过,后者却利用前者在30年代经济危机中的困境,成功的完成了一桩“老鼠吃大象”般的兼并好戏,组成了至今闻名于世的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1985年,澳大利亚报业大亨默多克收购了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并使它成为新闻集团下属的一家电影公司,也使二十世纪福斯拥有了雄厚的发展资本。
二十世纪福斯的Logo最早出现在1936年的电影《Ramona》当中,其设计主体一直沿用至今,只是中间经过了几次小的调整而已。1936年版的Logo基于画家Emil Kosa在1933年为20世纪电影公司设计的Logo——深色的天空下,一组如大理石(或黄金)雕塑般的文字庄严矗立。其中“20th”、“CENTURY”和“PICTURE,INC.”三行文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前者比较大,而后两者较小。在主体文字的两侧,各设计了一组探照灯基座,光线照射在这组文字上,使之闪闪发亮。与此同时,周围还有从附近射过来的探照灯光划过天空。整个Logo的设计让公司的名字既具有历史建筑般的厚重感,又显得光辉灿烂、引人注目。而福斯1936年版的Logo,只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将“PICTURE,INC.”替换为“FOX”,并略微调整字号而已。
1953年,随着宽银幕时代的到来,福斯公司的Logo也被拉宽(设计者仍是Emil Kosa),并一直沿用到1981年。一个小小例外是在1970年和1971年之间,该公司的影片前并没有出现上述Logo,只是加上了“Twentieth Century-Fox Presents”的文字。这一调整广受批评,导致Logo在不久后被重新启用。
1981年,影片《The Cannonball Run》的开场启用了由Rocky Longo设计的新版Logo。该Logo的最大特点是三行文字形成的雕塑有些偏左,且探照灯的灯光更为清晰。
这一Logo一直沿用至1994年,即新的CG动画版Logo推行之前。新版动画Logo的景象由探照灯光划过天空开始,最先显现的是“文字雕塑”的顶部,然后镜头下拉,呈现出了“文字雕塑”的全景,此时的背景则是好莱坞的美丽夜景。整幅画面最终依然是以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字雕塑”角度结束的。同时,“文字雕塑”下方还出现了“A NEWS CORPORATION COMPANY”的字样,表示福斯已经隶属于“新闻集团”。
6、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火炬女郎的希望之光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起源于1918年成立的“科恩—布兰迪—科恩电影销售公司”,该公司是由杰克与哈利·科恩兄弟,以及杰克的好友乔·布兰迪共同创立。1924年,科恩兄弟买下了布兰迪的全部股份,并将公司改名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哥伦比亚)一词是对美国的经典称谓,也是将美国进行拟人化(女性)描述的习惯性说法之一。哥伦比亚曾经位列好莱坞传统八大电影制片厂(五大+三小)中的“三小”,成为好莱坞制片厂中最先将业务延伸到电视领域当中的公司。1989年,哥伦比亚被日本索尼集团并购,成为旗下的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专门从事电影制作和发行业务。
提到哥伦比亚公司的Logo,人们最为熟知的毫无疑问是那个类似于胜利女神像造型的“手持火炬的女郎”。不过,在公司于1924年成立的时候所使用的Logo并非是“火炬女郎”,而是有点像是“战斗女神”:一个古罗马的女性士兵头带花冠,身披长袍,左手持盾牌,右手拿一串稻穗,大有“战争与和平同在”的意味。
1928年,“火炬女郎”代替“战斗女神”,正式成为哥伦比亚公司的Logo。在漆黑的背景前,一个有点像是“埃及艳后”造型的黑色头发女郎带着头巾,右手举起火炬,一面美国的星条旗缠绕在她的腰间,其中的条状部分垂在右侧,而画有星星的部分则搭在她左侧肩膀和左臂上。此外,“A COLUMBIA PRODUCTION”的文字形成了一道半圆形的拱门,出现在“火炬女郎”的头顶。
1936年,哥伦比亚片头的“火炬女郎”发生了明显变化:女郎的头巾被取消,而脚下则被加上了一个底座。她身上披着的美国国旗,其中的星星部分被淡化,变得不是很明显。不过,最显著的变化,一是整个片头的背景变为蓝色的天空和白云,另一个则是文字部分只剩下橫置的“COLUMBIA”,而且字体变得相当巨大。1961年至1976年间,这一版片头为了应对宽银幕影片的要求被拉宽,但是整体设计未发生变化。
1976年至1980年,哥伦比亚公司启用了动态版的“火炬女郎”片头。片头的一开始仍然出现的是“火炬女郎”,不过随着镜头的上移,画面逐渐聚焦在火炬发出的光线上,并最终演变为一个中间发着白光的半圆形蓝色标志,下面则带有“Columbia Pictures”的文字。
到了1981年,动态版的Logo又发生了变化:“火炬女郎”的形态变得有些模糊,而她所站的底座变得很大。她手中的火炬在云端忽明忽暗,而“Columbia”和“Pictures”则分别出现在女郎的左右两侧。不过,这里“火炬女郎”的身姿产生了一些扭动,神似可口可乐专利的玻璃瓶造型,或许预示了不久之后哥伦比亚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并购事件。
关于哥伦比亚公司Logo中“火炬女郎”的真实身份,历史上众说纷纭。曾经有十几位女性声称就是“火炬女郎”的原型,而好莱坞女星贝蒂·戴维斯1962年的自传、1978年的《人物》杂志和2001年的《芝加哥太阳时报》都对“火炬女郎”的来源有着自己的说法。不过,1992年重新版的Logo其人物来源却有据可查。当时,哥伦比亚公司聘请新奥尔良艺术家Michael J. Deas重新设计一版Logo,而后者则雇用了一位为报纸作画的女性Jenny Joseph作为模特,利用午餐时间画了一幅油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版的“火炬女郎”。当时,Jenny Joseph手上举着的就是一盏普通的台灯,上面有一个倾斜放置的灯泡,而在她身体右侧,还有另外一盏射灯用来照亮她的身影。这个Logo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当中未发生重大变化,只是在“火炬女郎”脚下的文字变成了“a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company”,用来表示哥伦比亚公司目前的身份。
7、米高梅电影公司——没落贵族的七声狮吼
米高梅电影公司(MGM,Metro-Goldwyn-Mayer Pictures)曾经是好莱坞神一样的存在,它的名字由三位元老米特罗、高德温和梅耶的名字简称组合得来。米高梅于1924年4月24日宣告成立,从此便书写了一系列影史传奇。从《宾虚》《乱世佳人》到《猫和老鼠》再到007;从创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到推出奥斯卡奖再到旗下巨星云集, 20世纪40年代之前,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身的电影公司。二战后米高梅连受打击,被迫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经营、饱受电视行业冲击以及头号功臣梅耶的离去,是其衰败的致命三要素。之后公司连年亏损,米高梅不得不多次易主。2010年米高梅终因无力偿还债务和推出新作而宣布破产保护,并于同年重组。随后,“望远镜娱乐”(Spyglass Entertainment)赢得了米高梅的经营权,引领米高梅这家斩获过奥斯卡170余座奖杯的老店踏上了新的征程。
米高梅的“雄狮利奥”Logo曾一度成为了美国的象征,足以见其地位之显赫。这款Logo是电影公司宣传人员霍华德·迪斯于1917年专门为高德温影业而设计的。日后,高德温影业公司、米特罗影业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影业公司合并组成了米高梅,这款标识亦被保留了下来。选用狮子作为Logo主体的灵感来源于雄狮在霍华德·迪斯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吉祥物的美誉,而且当时学校中亦有一支名为“雄狮”的体育队。近百年的历史荡涤亦证明了选用狮子的这一决策非常正确,甚至极为高明,因为只有狮子的霸气、贵气、骄傲、荣耀,才能配得上米高梅的王者风范。
大多数观众都对片头狮吼的威严记忆犹新,却鲜有人知共有7头狮子为这声狮吼贡献了肖像权。第一头名叫“Slats”,它作为“先锋”占据了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无声电影的片头;第二头名叫“Jackie”,是米高梅雄狮军团中第一位献声并“震慑”到观众的猛将,虽说当时还处于默片时代,但是当它以片场Logo的姿态出现在大银幕上时,米高梅总是会“任性”的派出工作人员用留声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Jackie的咆哮声为其造势;Telly和Coffee 分别在1927年至1932年、1932年至1934年为米高梅的片头做出过贡献,不过知名度不及随之而来的第5头狮子Tanner,毕竟在Tanner出镜的1934年至1956年间是米高梅最为辉煌的黄金年代;第6头名为George,它的鬃毛非常浓密,但被使用的时间非常短暂;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雄狮利奥”(Leo)作为第7头狮子隆重登场,它是狮群中最为勇猛的一员,于1957年一直“服役”至今,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狮子王”。
此外,米高梅Logo中的其他元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更迭多多少少发生着变化,但几个核心的要素却一直在发扬并传承:围绕狮子的圆环上印有拉丁语Ars Gratia Artis,是米高梅的座右铭,意为“为艺术而艺术”;圆环两侧盘旋缠绕着宛如电影胶片的缎带;圆环下方饰有一个希腊戏剧面具(关于这个面具的意义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向带着面具训练狮子拍摄Logo的驯兽师致敬,也有人认为是电影逐步取代戏剧的纪念);“Metro-Goldwyn-Mayer”居中,左“Trade”右“Mark”的配置(米高梅商标)更是世代相传。
梦工厂工作室——“近水楼台”的月牙男孩
梦工厂工作室(DreamWorks SKG)始建于1994年,三位创始人分别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KG的“S”),迪士尼电影部门主席杰弗里·卡森伯格(“K”)和音乐制作人大卫·格芬(“G”)。2005年三人决定把它卖给维亚康姆,这便意味着梦工厂归属到了维亚康姆的总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旗下。2009年,梦工厂离开派拉蒙影业另起炉灶,并开始与迪士尼合作。后者于2010年起包办了梦工厂出品电影的发行和市场推广。2004年,梦工厂的动画部门决定单飞,自主成立了梦工厂动画公司,虽不属于维亚康姆/派拉蒙电影公司,但电影的世界发行却交给了派拉蒙负责,并于2013年起由20世纪福斯接棒发行。
梦工厂的Logo设计和该制片厂的名字一样梦幻,一个小男孩倚在月牙上甩开长长的鱼线垂钓,浮漂所到之处在清澈的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波纹仿佛也温柔的触碰到了每个观众的心里……随着“DREAMWORKS”字母的依次显现,公司三巨头的名字缩写“SKG”低调的缀在了下面。这款Logo创意经典而它的设计历程也是爱意满满。
起初,斯皮尔伯格设想的梦工厂Logo是让一个成年男子坐在月亮上垂钓,并用电脑合成的手段将这幅画面展现出来。但是他的老搭档、工业光魔的视效总监丹尼斯·穆伦却觉得手绘标识可能是更为理想的选择。于是,穆伦便请来了他的画家朋友罗伯特·亨特帮忙。有趣的是,亨特在为梦工厂绘制Logo时,也迸发了新的想法,所以他一口气创作出了两个版本,一版遵循了梦工厂的要求,而另一版则将垂钓的男人换成了小男孩儿。至于Logo提交的结果,大家看到的梦工厂片头已经给出答案啦,斯皮尔伯格显然对那个男孩情有独钟。至于那个坐在弯月上被万人瞩目的幸运儿,他就是亨特的儿子威廉,活脱脱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现在我们看到的梦工厂Logo是“工业光魔”在亨特的画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得出来的,它充分彰显了2D与3D相融合的特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工业光魔”的制作人克林特·戈德曼、总监戴夫·卡森以及万花筒影业(Kaleidoscope Films)那些负责最初Logo分镜设计的艺术家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