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内外“潮人”来说,回乡必看小公园,因为小公园纪录着青葱岁月,无论身处何地,它始终是心中不变的乡愁。
2017年春节期间,重修的小公园亭以及作为骑楼修缮试点的西堤路骑楼便“火”了一把。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春节期间,前来小公园开埠区参观的游客便达到30万。
2017年底,汕头市启动小公园开埠区首期修复改造工程完工。南生百货大楼“芳华”再现,周边骑楼也揭开华丽的“面纱”,与小公园亭形成一片亮丽的风景线。可以预见,今年春节,小公园开埠区将再度成为汕头的热门“打卡地”。
于是,小编贴心为你奉上这份游玩小公园及周边的全攻略,请收藏好,才能“打卡”成功。
这幅手绘地图是一位90后汕头女生陈可尼创作的,回乡工作一年多的她,欣喜地发现了“小公园之变”,便萌发了“为小公园开埠区做点什么”的念头。于是,她用了1个多月时间,把小公园开埠区及其周边的50多个地标以手绘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除了地标建筑,手绘地图同时还细心标出停车场、共享厕所及文明驿站等便民服务点的位置,方便市民游客游览。有这份手绘地图在手,在小公园打卡成功完全没问题。
目前,这份地图已经成为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文创产品之一,将在大年初一由金平区推出。
推荐路线一
园心线路——以小公园亭为中心辐射200米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周边(汕头老市区)。
【出行建议】
1、假日期间可能会出现出游高峰,建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1路、2路、3路、5路、7路、10路、12路、17路、14路、16路、22A路、25路、35路、36路、37路、101路等公交线路均有经过老市区。PS:怕等车难可下载“汕头公交”APP,查看实时公交。
2、自驾的游客可驾车由招商路、外马路、至平路进入位于外马路与国平路交界的南粤大厦停车场,经国平南路步行至小公园亭。Ps:南粤大厦可停放约100辆汽车
3、自驾的游客可从驾车由升平路与同平路进入位于升平路旁的停车场,步行至小公园亭。Ps:临时停车场可停放约50辆汽车
4、游览方式:小公园片区街道交错复杂并且较为狭窄,如果只在小公园亭周边游览,建议采用步行方式即可,而骑自行车游览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游览更多地方。PS:核心区域为步行区,共享单车、自行车一律禁止进入。
注意:由于客流激增且部分道路禁止机动车进入,为避免拥堵和安全隐患,金平区旧城办联合市交警部门制定《2018年春节期间小公园周边路段设置标志牌示意图》,请游客及广大市民按照示意图指引出行。
此外,由于小公园片区有部分骑楼还尚未加固,在此也提醒大家游玩时不要过于靠近骑楼,更加不要私自进入无人建筑物,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打卡标志:小公园亭、南生百货大楼、潮汕非遗文化一条街、“百载商埠,新春同乐”——金平区新春文艺活动暨非遗项目和文创产业展示活动、购买小公园纪念明信片……
PS:拍照时摆个文艺范的姿势,与老城更配哦~
美食推荐:飘香小食店、爱西干面、五脚砌牛肉铺、李明升饺面店、老王老牌炒糕粿店、老妈宫粽球……
我们所说的小公园,包括俗称“小公园亭”的“中山纪念亭”和小公园街区,甚至更广义的还可以扩展到“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等更大的商业区和建筑群。以小公园亭为中心的五条马路和三条小巷构成的道路呈放射状的蛛网格局,在中外大城市中,仅有巴黎等极少数城市可以见到。
小公园亭——
中山纪念亭,因位于小公园中心,也被老汕头人亲切地称为“小公园亭”。小公园亭是它不仅是汕头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书”,也是连接汕头和海内外“潮人”的“脐带”,是汕头的根。去年年初,历经百年沧桑的小公园亭经过重修,恢复昔日原貌,晚上还有亮灯,灯光下的小公园亭显得十分耀眼。
南生百货大楼——
风靡汕头半世纪之久,作为汕头埠最早的商圈,南生百货大楼曾是汕头老城区商业地标建筑。2017年底,刚刚揭开华丽“面纱”的南生百货大楼刷爆朋友圈。从白天的阳光满布生机,到夜晚亮灯的惊艳,这栋极具代表性的大楼,相信它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期待。
沿街骑楼群——
作为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开埠区,汕头小公园片区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这些骑楼建筑群,集中了大量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它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汕头城市繁荣的商贸,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汕头城市的风貌特色和民俗风情,是汕头城市文化的生动写照和代表,具有丰蕴的历史文化价值。
去年底,小公园开埠区首期修复改造工程完工,不少骑楼揭开华丽“面纱”,修缮好的建筑外立面色调、纹饰等细节和风格,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典型民国时期建筑风貌。
金平区非遗和文创产业展示活动
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9:30-17:00 全天开放
地点:国平路南段(外马路 - 中山纪念亭)
春节期间,由金平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及汕头市格格玺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金平区非遗和文创产业展示活动在“潮汕非遗文化一条街”国平路举办。活动将持续7天,邀请近30名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及艺术家进行展示互动,为大家呈现最具潮汕特色的手工艺和展品,更好地展现国平路潮汕非遗文化一条街业态模式。
活动中,潮汕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都将得到全方位实景式展现,让群众在游览中领略潮汕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
让我们透露下部分特色手工艺和展品:
钉金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的一个主要品种。除了具备潮绣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色彩浓艳等特点,还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独树一帜。
2008年,内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派内画博采“京、鲁、冀”三派技法之长,独创新的艺术门类,线条纤秀、风格细腻、色彩鲜艳,在外饰上常描以金线和珐琅,愈显华贵绚丽。
潮汕木雕,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木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雕,是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奇葩,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汕木雕作品以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雕刻精细、多层镂空、金壁辉煌等特点而称誉海内外。
2014年,抽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汕手钩通花是抽纱的一个主要品种,以多层镂通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色,巧妙运用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
(配图老潮兴粿品)
粿品,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历史悠久,过去作为敬神酬神、祭拜祖宗和祈福祝福的供品,是潮汕人极为重视的礼仪食品,更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潮式粿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百载商埠,新春同乐”
——金平区新春文艺活动暨非遗项目和文创产业展示活动
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9:30-17:00 全天开放
地点:中心纪念亭及附近
新春七天同乐,活动精彩纷呈,任君挑选:
“国内外画家画小公园”作品展示
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9:30-17:00 全天开放
地点:中山纪念亭周边 / 1860文创园展厅
“国内外画家画小公园”项目由广东美协水彩画艺委会承办组织,已于9月17日启动,以“绘一路一带风情,描百年老埠风采”为主题,邀请本土及国内外约220名水彩画家,对小公园开埠区在创文强管中“旧貌换新颜”以及其独特的潮汕特色风采进行写生创作,评选出350幅水彩绘画作品作为活动成果。同时,精选120幅作品在1860文创园展厅和小公园核心区举办展览。
书画摄影艺术进广场
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9:30-17:00 全天开放
地点:中山纪念亭周边
项目分别由金平区书法协会、金平区摄影协会、广东美协水彩画艺委会等单位承办组织,展览与小公园开埠历史、文明建设题材相关的书画、摄影等作品,进一步普及文化成果,提升片区文化品位,烘托活动氛围。
PS:要找寻更多的老城记忆,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这里有许多骑楼的故事和唯美拍摄~
美食推荐
汕头牛肉丸、牛肉火锅、蚝烙、粽球、肠粉、粿汁、炒糕粿、鲎粿……老市区是汕头美食的聚集地,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老字号众多,多少人慕名而来,夸张的说就是满大街都是美食。边逛老街边吃美食,那是多美的一件事。
飘香小食店——有着五十多年的历史,专营潮汕传统名小食。其特色小吃有笋粿、蚝烙、鲎粿、小米、无米粿、菜头粿、糕粿、水晶球、红枣粿、炒粿糕、粽球、牛肉丸等,那种大全的架势,基本上潮汕所有小吃,都可以在一顿饭间拿下。
地址:国平路39号
爱西干面——潮式的干面,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弹、韧,且滑润。汤由猪骨熬出,再加上鱼丸、肉丸、肉片、肉饼、鲜蚝,最后碗面上再洒几片猪朥。
地址:国平路1-2号
李明升饺面店——一代传一代的“家族事业”。这里的猪肉丸、猪肉饼、猪肉大饺,还曾被评比为汕头名小吃。饺子吃起来,皮薄柔软,内馅有很浓郁的翅脯的香味,虾米提鲜,酱香浓郁略带点甜。
地址:国平路81号
五脚砌牛肉铺——骑楼下坚持手打的牛肉丸店,五脚砌的牛筋丸牛肉丸,是真的可以当乒乓球打的。如果不信,可以到店里亲自试下,不过试完记得洗洗吃了,浪费食物可是不好的哟。
地址:国平路52号
老王老牌炒糕粿店——老王的炒糕粿坚持着最传统的炒糕粿风味,其美味可总结为十二字箴言:蛋香四溢,外酥里嫩,甜辣共享。
地址:同益街道民族路2号
老妈宫粽球——这小小的老妈宫粽球,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老妈宫粽球店里,曾悬挂着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玻璃匾,这四个字的潮汕话意思是,只有吃了并且仔细品味以后,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成为潮汕地区人们的一句口头俗语了。
地址:金平区新关街2号
【温馨服务】每300米设一家共享卫生间
在2018年元旦,小公园开埠区已经免费开放11座公厕和14家共享卫生间。在改造、修缮、开放更多公厕的同时,小公园开埠区内沿街的物业、商铺等将内设卫生间免费向群众、游客开放,作为对公厕的补充,目前已有14家商铺免费提供旅游共享卫生间,而且基本上每300米就有一家。
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设立共享旅游卫生间一览表
小公园“三环三线”周边公厕一览表
与此同时,金平区还在中山纪念亭周边设置了金平区文明驿站,提供旅游指引、免费茶水供应、交通秩序疏导等志愿服务。
小公园开埠区文明驿站、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安平路1号,是汕头市志愿者服务工作示范点。金平区开埠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全天候在此驻点,开展维持交通秩序、环保清洁、免费凉茶和面包、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开放共享卫生间。前来参观游玩的海内外潮人、游客如有需要,可到该中心寻求帮助,享受高质量、便民的服务。
推荐路线二
南向线路:从小公园出发,途径安平路→永平路→外马路→海滨路
出行建议:游客可乘坐公交或自驾至核心区域外围停放,然后步行或骑共享单车进行游览
打卡标志:汕头大厦、汕头开埠邮局陈列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海关关史陈列馆。Ps:去各个“馆”打卡。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
地址:永平路1号(近邮政集团)
开放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每天上午9:00-下午5:00(中午不闭馆)
展览内容:汕头埠记忆图片展、让历史告诉现在——史料实物展。
汕头大厦——
汕头大厦是当时汕头埠第一高楼,有八层楼高,楼上视野辽阔,还能从阳台看到海。如今修缮好的外立面,还原了它独特的建筑特色,门头上根据史料复原的“汕头大厦”四个崭新大字,以新姿态,要开始书写汕头大厦的新故事了。
地址:永平路11号
汕头开埠邮局陈列馆——
从最早的汕头邮政总局大楼到今天的汕头开埠邮局陈列馆,旧时是唯一的邮政营业点,已有百年的历史文化。见证了汕头开埠以来的邮政通信发展历史,一代代的邮政人坚守在这里,谱写着他们与老邮局的故事。
地址:外马路24号
开放时间:2月16日-2月2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七)每天上午9:00-下午5:00
展览内容:邮政用品陈列、潮汕集邮珍品展示。
汕头侨批文物馆——
侨批,流淌着滚烫乡情,记忆美丽乡愁。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其独特魅力,为海外华侨搭建了一座与家长父老沟通的桥梁,它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也促进了近现代汕头社会经济的发展。汕头侨批文物馆的“潮汕侨批文化图片展”展出包括“侨批的历史轨迹”、“华侨侨眷生命线”、“侨批文化的研究”、“筹办侨批文物馆”照片200幅,还陈列部分侨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
地址:外马路18号
开放时间:周三、周六9:00-11:30
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
潮海关钟楼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早期海关钟楼之一;海关钟楼的钟声曾经是解放前汕头市的“标准时间”,伴随着老一辈汕头人的成长。解放后至1988年,成为汕头海关总部机关的办公所在地,之后又先后成为教育处、调查局及缉私局的办公场所;2006年汕头海关对钟楼进行原貌的修复,改为关史陈列馆,于2008年正式完成并对外开放。
地址:外马路2号
开放时间:周三、周六9:00-11:00 14:30-17:00
展览内容:粤东地区海关机构的历史沿革、新中国建立后汕头海关的建设和发展内容展览。
推荐路线三
东向线路:从小公园出发,途径升平路→外马路→同益路,到达人民广场、海滨长廊
出行建议:游客可乘坐公交或自驾至核心区域外围停放,然后步行或骑共享单车进行游览
打卡标志:天主教教堂、汕头市文化馆、香园、同文学堂
Ps:拍一辑具“年代风”的游客照
美食推荐:广场潮州粿汁、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
老妈宫戏台——
老妈宫戏台建成于清嘉庆年间,每逢正月十五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等重大民俗节庆时搭建戏台举行以纸影戏为主的演出活动,平时则作为商贸集市所用,史称“妈宫前”。“妈宫前”张灯结彩、丝竹笙歌、香雾缭绕、人影接踵,为海隅民间庙会胜景,是汕头作为海丝重要门户的历史遗迹,也是老一辈汕头人及海外华侨的美丽记忆。2017年国庆前,老妈宫戏台完成修缮工作惊艳亮相,这座按照上世纪30年代建筑风貌复原修建的老妈宫戏台重换新姿。
地址:升平路1号
开放时间:上午9:00-11:30 下午13:30-17:00 晚上暂时不对外开放
广东人民银行旧址——
在存心善堂隔壁,我们可以看到一座三层欧式扇形建筑。这里便是广东人民银行旧址,现在为中国工商银行使用。这处由华侨修建的建筑,建国后汕头人民银行的办公场所。
地址:外马路71号
存心善堂——
汕头存心善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公元1899年)是一组三座并列相连的庙堂式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始创人胶蚤伯赵进华(约1851至1921年)是在汕头打工的潮阳人,他从潮阳棉安善堂请来宋大峰祖师木雕像供奉于祠堂,并大力发扬宋大峰祖师行善积德的精神。原址建筑物上的嵌瓷、木雕、石刻、漆绘绚丽多姿,是地方建筑传统艺术的结晶。
地址:外马路87号
同文学堂——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岭东同文学堂由潮州迁今外马路103号,为汕头市新办学堂之始。1915年,改为广东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解放后,为广东省立高级财经技术学校,现为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学堂创办初期,丘逢甲曾聘请兴宁督学何子渊等潮梅绅学界代表到校进行学术交流,萧惠长、何天炯、何天翰、谢逸桥、姚雨平等学生都是同文学堂毕业生中的典型代表。
地址:外马路129号
汕头市文化馆——
文化凝聚力量,艺术放飞梦想。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展示英歌舞、潮阳剪纸、大寮嵌瓷、珠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也是市民节假日期间的一个好去处。
地址:外马路149号
开放时间:9:00-17:00
展览内容: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展览。
香园——
取自“芳香苑园”,寓仙境佛土之意。据老一辈人介绍,香园主人姓戴,解放前是抽纱业的龙头老大之一,在海外发迹后衣锦还乡建了这座园林建筑,所用的材料全都是来自国外。香园也曾一度空置,楼外藤蔓缠绕。如今原本被咖啡馆租用的香园在被业主收回后变身钢琴博物馆,展出近20台精品钢琴。周围环境也是经过修缮,更显古典韵味。
地址:外马路155号
美食推荐
广场潮州粿汁——粿汁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汉族民间小食,属于潮菜。粿汁是由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每一口的满足和最终的饱腹感,让人对广场粿汁的好感刷的一下又上升了。
地址:同益路6号(北国饭店与市政府之间的路上)
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广场豆花,唯我一家!张师傅的广场老牌豆花甜汤,算到今天恐怕也有30多年历史了。虽不同于几代传承的“古董”老字号,却也是一家有口皆碑的名小吃店。他们豆花特别的稠,不同于外地的山水豆腐花,加的糖料还有花生仁,特别的香。
地址:公园路3号
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广场薏米的薏米粥是咸味的,正如店名里有的“原汁”二字,它是由实实在在的薏米与猪骨熬制而成的,汤汁呈乳白色香浓的猪骨原汁薏米,加入各种海鲜/猪杂的配料,薏米大颗饱满,口感绵绵嫩嫩,海鲜丝毫无腥味,猪杂也处理得干净,汤汁里有股淡淡的胡椒香。
地址:同益路6号
推荐路线四
西向线路:从小公园出发,途径安平路→永平路→西堤路,到达西堤公园
出行建议:游客可乘坐公交或自驾至核心区域外围停放,然后步行或骑共享单车进行游览
打卡标志:1860创意园、西堤路骑楼、西堤公园
美食推荐:西堤路上的鱼仔店
1860创意园——
1860文化创意园作为粤东首个文化创意园,以汕头开埠之年“1860年”命名,寓意将以汕头开埠积淀为背景文化,创建以潮汕历史文化和开埠文化为特色,以创意理念为吸引点的文化创意园区。常年举办不同的主题展览、沙龙、论坛等活动,园区还配套有咖啡厅,设计室,魔术室等场所,是汕头文化人自己的798、红砖厂。
开放时间:9:00—17:00
地址:西堤路44号
西堤路骑楼——
西堤路的四栋骑楼于2017年初率先展现出自己的风貌,如此精致的外饰,让每位游客都赞赏不已。
目前,骑楼已经全部展现出自己的风貌。西堤骑楼如此精致的外饰,让每位游客都赞赏不已。
地址:西堤路
西堤公园——
西堤公园于2016年9月建成开园,是集文化纪念、体育健身、休闲游览于一体的户外公园。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同时打造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也是文化侨批的发扬地和汕头古码头的遗址地。其中的“地图广场”和“记忆之流”成了许多汕头市民的记忆载体,成为了许多游客,海外华侨前来观光的圣地。
Ps:如果天气好,这里的日落也很美哦~
地址:安平路259号(西堤路西侧,镇邦路尾)
文字来源:金平宣传
图片来源:网易潮汕
综合整理:网易潮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