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两会 | 徜徉恣肆生命禁区

0
分享至

——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俊廷

文│ 王雪铭 张万武 编辑│高国辉

全国两会分组会上

人们常把工作的危险性喻作“刀尖上的舞蹈”,而对于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博导张俊廷来说,脑干肿瘤上的手术在比头发丝还要细得多的空间展开,而且每一刀关乎生命,一台手术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多个小时,张俊廷手术台上四十多年的医疗生涯,挽救生命无数;埋头学术研究,创新成果无数;尽心带徒施教,天下桃李无数。

日前,《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走进北京天坛医院的手术室,观摩张俊廷在人体脑干纤毫之间的精湛技艺,体验生命重生的平静喜悦,感受医疗专家的健康使命。

生命的召唤

21岁就走上手术台的张俊廷,并非兴趣使然。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医疗条件很差,诊疗水平不高,神经外科的手术从开始麻醉到手术切除的过程非常麻烦,做十几个小时手术很平常。张俊廷向记者介绍:“比如简单的止血过程,我需要拿镊子捏着出血的位置,另一个人要帮着我拿一个电烧,那时候用的单极电烧热度非常大,对病人损伤也大,还要几个人配合,就这样还几次都止不住血。那时治疗的病人死亡率高,重残率高。对病人和其家属都是巨大的打击,对手术医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毕竟,那时禁区几乎就是“禁区”。

当时的神经外科的条件非常差,一间病房八张床,八个病人都是昏迷的病人,几乎都是植物人。手术做完病人就不行了,不是重残就是肿瘤切不干净,肿瘤彻底切掉的情况特别少。病人在检查的时候要耽误好几个小时,甚至到最后诊断也不清楚。我们最初诊断看脑子里边有没有出血,是在脑子上钻孔、找血肿。不像现在,做个CT啥都清楚了,检查又快、又准。

所以,那时候许多医生宁可不干外科也不愿意进神经外科。

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特定时期,讲究的是“又红又专”, 张俊廷因为思想红、业务专,被组织安排进了神经外科。庆幸的是,张俊廷一进医院就师从王忠诚院士,看到老师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凭一把手术刀把一个个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张俊廷从最初的服从组织安排逐渐转变为挽救生命的喜悦,直至升华为执着的责任。

张俊廷坦率地告诉记者,从医四十多年到现在也谈不上什么兴趣,但能看到濒临死亡的患者又能健康地活着,对于他来讲,这是最重要的事。在手术室里,记者一再被张俊廷自信、专注、坚定而又执着的眼神感动,如果患者亲属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内心平静、充满信心。

前沿的跨越

张俊廷因为医术精湛被称为“亚洲第一刀”,对于这个美誉,张俊廷自称很惭愧。他告诉记者,自21岁开始神经外科手术已经40多年,国外的医生很少有这个年龄就上手术台的,这是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中国人口众多,病人基数大,40多年做了一万多例颅脑外科手术,特别是脑干肿瘤及颅底肿瘤手术的医生,可能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他认为“亚洲第一刀”不是指他个人,而是患者对天坛医院、对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肯定,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大夫、李大夫的治疗效果可能是一样的。

张俊廷21岁师从王忠诚院士。王忠诚院士是世界神经外科领域的医学泰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开拓了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把中国神经外科的队伍带到世界最高水平的今天。张俊廷一直跟从王忠诚院士,直至院士离世。王忠诚院士对张俊廷影响最大的就是“病人至上、病人为师”,“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治疗效果,全心全意服务病人”的理念,他和王院士潜心践行,推动了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张俊廷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慕名前来就医者络绎不绝,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张俊廷负责颅底和脑干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每年完成颅内复杂疑难性肿瘤及脊髓内肿瘤显微手术400例以上,其中脑干肿瘤及颅底肿瘤的治疗水平,不论在肿瘤的数量、全切率及术后疗效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颅底肿瘤方面,其诊断治疗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全切率达到近85%,而且手术致残率明显下降。慕名前来就医者不胜枚举,其中不乏从国外归国就医者。

作为医院神经外科的主要技术骨干,他先后承担了王忠诚院士领导的“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这一开创性的攻关项目。在这一艰巨的工作中,他参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操作技巧、神经功能保护到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总结出一整套的治疗常规和易于推广的临床经验,比如:首先开展了耳前颞下入路切除鞍旁及海绵窦肿瘤,首先采用了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同时设计并开展了经双额扩展入路切除蝶窦区及上斜坡肿瘤的治疗方法。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分离肿瘤,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功能的措施,减少手术的副损伤,使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临床工作中,他重视年轻医师和学生培养,业务和政治思想上言传身教,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并将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交给下级医师,培养出了一批专业骨干,为神经外科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张俊廷介绍,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逐渐把不能救过来的病人救回来了。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探索,现在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料。国家一直支持神经外科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落后到先进,我们逐步树立了一种信心,就是别人不能做的,我们一定能做;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要能做到;不放弃一切挽救病人的机会。有了这种信心,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逐渐成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神经外科。

多年来,张俊廷带领他的团队从理论到实践不停地探索。现在世界上有好多做不了神经外科手术,还要到中国来做。有多例在外国做得不成功的手术,瘤子没有切除干净或出血过多,患者慕名找到天坛医院做第二次手术,我们虽然花了很大的气力,但治疗效果非常好。在交流过程中,许多外国医生都觉得我们治疗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过他们的。尤其是最近五年,随着国力增强,国内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设备越来越先进,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

如今,中国的神经外科、中国的脑外科,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这支队伍,无论是从规模、从科研,还是从教学、从手术的质量、临床病人的数量、交流的水平,都是在全世界第一。据张俊廷介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现在每年做一万多台手术,还有一两千个病人在等病床位。这就是病人的口碑,社会的认可。

受王忠诚院士影响,张俊廷一直坚持对病人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不管贫贱富贵;一直坚持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不受物质利益影响。直到现在,张俊廷有时一天还要上八、九个小时的手术,能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就不觉得累。他说,病人以命相托,我唯有一心一意,这世上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我应当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没有理由让任何一位患者失望而归。

神经外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轻医生喜欢给患者分类,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不同类型的手术方案,但在张俊廷教授眼中,没有一例患者的病症是重复的、同样的,每一个患者在他眼中都是全新的症状,纤毫之间他能看出巨大差别,甚至多年以后他都能准确记得患者病理的细微之处。

责任的担当

张俊廷在为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豪的同时,也为老百姓的医疗担忧,他认为神经外科一个科室一两千病人排队等床不应该是医疗发展的方向。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大力提倡分级诊疗,有些病人真是不需要到天坛医院来排队看病,应该在当地解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没有单纯提神经外科,他认为分级诊疗、三医联动才是国家大的战略。

现在分级诊疗、三医联动的问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医改离不开整个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要改善医疗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如贫困地区的农民吃饱饭了、睡得暖了、有房住了,还要考虑他们的健康问题。要培养医生队伍,加强分级诊疗的力量,让医生愿意去地方医院,要做专培,让人才与硬件配套。但是光建立专培基地还不够,很多贫困地区的条件也不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可让贫困落后地区的医生能到条件比较好的省市三甲医院进行专科培养。

他建议国家应加大财政补贴,按人口比例科学地在地方建培养医生的医学中心。对于现有的队伍,特别是一些三甲医院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疗队伍,让他们承包一个地区,扶持他们10年,教当地的医生,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不让病人往上走,医生就要往下沉,从最艰苦的地方先扶持。

据了解,张俊廷带出来的几十名神经外科医生,除天坛医院的一部分,大部分分布在全国各地,都是当地医院的技术骨干,为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很想学,张俊廷认为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效率不高,他建议采取规范化教学,通过多放录像、PPT展示等方式,使外国的医生也能学到技能,造福人类。通过召开神经外科领域的世界交流大会,交流传授我们国内的技术和学术思想,把我们的医疗技术和成果推广到全世界,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糟糕,勇士队霍福德的问题需要交易解决

糟糕,勇士队霍福德的问题需要交易解决

好火子
2025-11-20 04:11:52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这里是东京
2025-11-19 17:09:09
罗志祥自曝已写好遗嘱,称自己患微笑忧郁症,因吃药导致言语跟反应迟钝,又把药停了

罗志祥自曝已写好遗嘱,称自己患微笑忧郁症,因吃药导致言语跟反应迟钝,又把药停了

极目新闻
2025-11-19 12:07:22
天津机场凌晨发生恶劣事件

天津机场凌晨发生恶劣事件

天津族
2025-11-19 07:35:48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0:05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好贤观史记
2025-11-19 15:34:28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9 18:32:09
苹果官网国补页面更新,iPhone 17 大降价!

苹果官网国补页面更新,iPhone 17 大降价!

花果科技
2025-11-19 13:32:36
释永信被逮捕:曝存款200亿,偷情细节披露,私生子女照片流出

释永信被逮捕:曝存款200亿,偷情细节披露,私生子女照片流出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39:32
特朗普威胁:撤走世界杯

特朗普威胁:撤走世界杯

上观新闻
2025-11-18 10:12:12
刀上无DNA差点钉死案子!律师盯着伤口照片:这绝不是唯一凶器

刀上无DNA差点钉死案子!律师盯着伤口照片:这绝不是唯一凶器

阿雹娱乐
2025-11-19 16:16:38
中国硬气宣布,2400亿项目说废就废,俄罗斯力挺中国:早该如此了

中国硬气宣布,2400亿项目说废就废,俄罗斯力挺中国:早该如此了

文史达观
2024-01-30 12:50:23
再见皇马!6500万新大罗离队!传射兼备,天赋高,远赴法甲拿金靴

再见皇马!6500万新大罗离队!传射兼备,天赋高,远赴法甲拿金靴

阿泰希特
2025-11-19 11:38:19
7-1,疯狂世界杯!1人帽子戏法,狂轰7球+冲击世界杯决赛圈

7-1,疯狂世界杯!1人帽子戏法,狂轰7球+冲击世界杯决赛圈

乌龙球OwnGoal
2025-11-19 08:19:17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3-0,哥伦比亚完胜亚洲劲旅,J罗、28岁拜仁悍将迪亚斯各入一球

3-0,哥伦比亚完胜亚洲劲旅,J罗、28岁拜仁悍将迪亚斯各入一球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11:32:12
比王宝强还惨?喻恩泰老婆林子约 p 成瘾,不让见孩子,涉嫌吸D

比王宝强还惨?喻恩泰老婆林子约 p 成瘾,不让见孩子,涉嫌吸D

第一娱记
2025-11-19 09:04:43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开拓者四大主力受伤,罗威缺席!杨瀚森大好机会来了

开拓者四大主力受伤,罗威缺席!杨瀚森大好机会来了

球哥评球
2025-11-20 07:30:03
2025-11-20 08:12:49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信息改变生存质量
563文章数 2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旅游
教育
房产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旅游要闻

佳木斯市再添新景 四丰山水库打造“寓情于水”文化长廊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