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师之家 关注康复 提升自我
来源:学在泰职
转载已获授权
运动传导通路(motor pathway):从大脑皮质至躯体效应器(及内脏活动的效应器)的神经联系(见下图)。它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可以理解为运动传导通路的主体。
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位于大脑皮质的传出神经元,其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巨型锥体细胞(或称Betz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pyramidal tract),下行至脊髓的称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至脑干运动神经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corticonuclear tract ),如下图以此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运动传导通路的最后公路(final common pathway),其胞体位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轴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区分见下图
锥体外系(pyramidal system):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纤维联系。
其功能可能有:调节肌张力;自动维持和调节整体姿势,完成无意识习惯性动作(如走路时双臂自然协调摆动);配合锥体系,协调肌群运动,纠正随意运动的误差,确保精细动作的完成。
延伸: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区别
延伸:锥体束病变 一般即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核以上的锥体系损伤,是锥体细胞(如TBI等)或其轴突(如内囊出血,脊髓损伤等)组成的锥体束的损伤。
延伸:锥体束损伤为何会导致痉挛性瘫痪
大脑皮质神经元对下位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消失
前脑(Prosencephalon即端脑和间脑)和网状结构抑制区的效应减弱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作用相对加强。
「精彩 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领导说了
留个言涨1块
■ ■ ■ ■ ■
投稿邮箱:3447235423@qq.com
广告招商电话:1850251097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