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00种
第70种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外一种之《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尝试写作《中国文学史》的工作成果,从远古一直写到司马迁时代,或称断代文学史,其中既有对各时期文学情况的概述,也有以重点作家为论述对象,体现了鲁迅文学研究的另一种方向。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南腔北调集》)
的确,在中国自有文学艺术的几千年的社会里,小说一向是被看作“杂书”、“闲书”的,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写小说的人也一向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人,是无聊的人。所以,文人只能读孔孟的书,做八股文,在科举上求进取。而“小说不算文学”,研究小说史就更谈不上是学问了,所以在中国“小说自来无史”(《中国小说史略·序言》)。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开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出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至今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1926年毛边版《中国小说史略》)
外一种之《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尝试写作《中国文学史》的工作成果,从远古一直写到司马迁时代,或称断代文学史,其中既有对各时期文学情况的概述,也有以重点作家为论述对象,体现了鲁迅文学研究的另一种方向,使得《史略》由最初的讲义稿向严谨的专家著述转变。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温庆新在研究本书时说道:“《史略》以自身典型的、权威的品质及丰富的、多重的内涵,通过鲁迅授课之举的普及化传播与胡适等治小说史者的专业化诠释、权威化引用,使得《史略》的艺术品质及辽阔的意义空间被不断地‘再创造’,最终实现‘经典化’。”
(1981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详情
鲁迅的这本小说史略,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全书共28篇,除第一篇讲述了各朝史学家对于小说的记录与评论之外,第二至第二十八篇,鲁迅按照远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朝代发展顺序,一一整理了每个时期出现的小说作品,并对当时的重要古籍进行了一番独到的点评。可以说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小说的发展形态,更能领略到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彩论述,增强对于古代小说的理解。
【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中国小说的概况;二、各个朝代下小说的特色。
一、中国小说的概况
1. 小说这个名词的首次出现
小说这个名词是在《庄子》这本书中首次出现的,但那个时候小说只是琐碎的言论,跟我们今天说的小说是不一样的。
2. 小说的概念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被定义的时期是在东汉,提出小说概念的第一人是桓谭。他说,小说是用零碎片断的言论,借助一些譬喻来阐述某种道理,整体篇幅比较短小,但有治身理家的作用。
3. 小说的分类
对于小说的分类比较合理的是明朝的胡应麟。他把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前三类跟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十分接近,其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而后三类属于如今的笔记之类,已经从小说中剔除了。
二、小说的重要发展时期
1. 小说的起源
《汉志》上写,小说来源于稗官,但鲁迅认为,稗官对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收集和整理。小说应该来源于神话和传说,因为那些传说的故事慢慢变成了小说的素材。
2. 小说的发展
(1)汉代小说
在讲汉代小说的时候,鲁迅提出:现存的汉代小说,都不是真的。
(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鲁迅说,中国小说发展的真正开端,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开始的。志怪小说就是指那些记叙神异鬼怪故事的小说。文人认为自己写的鬼怪,都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事迹,跟写现实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3. 小说的繁盛
最主要的作品当然就是几乎人人熟知的四大名著。
佳篇欣赏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夥,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
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
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
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辩疑》之类是也;
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也。
清乾隆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纪昀总其事,于小说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唐宋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班固称“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然则博采旁搜,是亦古制,固不必以冗杂废矣。今甄录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惟猥鄙荒诞,徒乱耳目者,则黜不载焉。
右三派者,校以胡应麟之所分,实止两类,前一即杂录,后二即志怪,第析叙事有条贯者为异闻,钞录细碎者为琐语而已。传奇不著录;丛谈辩订箴规三类则多改隶于杂家,小说范围,至是乃稍整洁矣。然《山海经》《穆天子传》又自是始退为小说,案语云,“《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实则恍忽无征,又非《逸周书》之比,......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破矣。今退置于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于是小说之志怪类中又杂入本非依托之史,而史部遂不容多含传说之书。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源于革命revolution。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杂文集《鲁迅全集》。
猜你喜欢:“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链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