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项羽垓下突围后,田父骗他向“左”走最终陷入泥沼?

0
分享至

近日有网友提问:为什么项羽在阴陵迷路时,田父要骗他向左?而这向左的一骗,使项羽最终自刎于鸟乌江。为什么无怨无仇的这个田父会这样呢?百思不得其解。

1、阴陵迷路是项羽突围的转折点

先来看看《史记》项羽阴陵迷路的记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尽管后世很多人为田父(耕田农夫)的行为解脱,但司马迁的记载很明确,是农夫“绐曰左”。绐(dài)就是欺骗的意思。

也就是说农夫故意骗项羽向左,这一举动成为项羽突围转折点,之前他率800名精兵趁夜突围,天亮时才被汉军发现,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阴陵迷路时,如果不是田父骗他,项羽不会陷入大泽中,汉军不会追上,更不会出现后来的“项王自度不得脱”。

阴陵迷路是项羽突围的转折点

2、田父骗项羽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故意指错路的田父是何来路?史料对此无其他说明。而在许多历史事件中都有“田父”的身影,只不过阴陵田父是最为著名的。按理说,阴陵为楚地,项羽为楚人,回乡再次创业的项羽会得到老乡帮助,就如同过江东时那名要帮助他的乌江亭长。

但恰恰是楚人田父故意使项羽陷入绝境,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民心。败退到阴陵的西楚霸王,早已不是当年率江东子弟讨伐暴秦的项羽。区别在哪里?说白了就是此时他已失尽了民心。

项羽是如何失尽民心的

3、项羽是如何失尽民心的

那么,项羽是如何失尽民心的?主要原因如下:

之一:坑杀20万秦降卒。秦将章邯率部投降项羽后。因为各路反秦诸侯军的士卒,曾经受过暴秦的奴役,因此以牙还牙,把秦降卒当作奴隶驱使。史载,此举引发秦降卒暗中暴动的打算。项羽于是下令,边夜坑杀20万秦降卒。

自古以来,杀降不祥,并会导致因果报应。就如同当年的杀神白起,临自尽前感叹因在长平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遭受报应。项羽杀降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不祥之举,最终将引害其身。而且此举最大的负作用,是项羽可以类比暴秦的名声被坐实。

之二:杀子婴、烧阿房宫。项羽灭秦后,屠戮咸阳城,杀掉了秦王子婴,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携带美女宝物回江东时,有人劝他在关中成就霸业,不要“沐猴而冠”。项羽却把进言之人杀掉了。

项羽攻下咸阳城的上述举动,不仅暴露了他性情的残暴,同时也说明他刚愎自用,内心已极端膨胀,听不进一点儿不同的意见,真所谓“逆我者亡”。这样的西楚霸王如何能得人心呢?

杀子婴、烧阿房宫

之三:杀义帝,坑杀齐降卒。项羽大封诸侯后,把义帝送往长沙,却暗中下令让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在途中把义帝杀死。不久后又进兵齐国,田荣兵败,项羽下令烧毁齐城阳国,坑杀全部齐降卒,还把齐国百姓迁往北海,导致齐人田横领兵造反。

义帝是项羽征讨暴秦中的一面正义大旗,正是有义帝的存在,各路诸侯才可能唯项羽的马首是瞻。如今大功告成就暗杀义帝,同时杀齐降卒,因齐人所谓的“性情反复无常”而要强行迁徙。这样的项羽从根子里,与当时人们痛恨的暴秦实无两样。

之四:楚汉之争,项羽败象尽显。在楚汉之争中,项羽与刘邦长久对峙而不胜,韩信夹兵而袭,大败项羽的大将龙且,彭越也攻打项羽,曹咎最终在汜水被刘邦击败……项羽腹背受敌,粮草不继,最终被迫出此下策,与刘邦楚河汉界中分天下。

此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西楚霸王签订城下之盟,这让项羽不可战胜的神话化成烟云。刘邦则果断出击,最终置项羽于死地。败象尽显的项羽已被当时的人们所抛弃,错指道路的田父只不过按惯例完成一次落井下石的举动。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最后,来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项羽阴陵迷路而最终失败的: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等到功成名就的项羽放弃关中,留恋楚地,杀义帝自立为王,怨恨王侯的背叛时,他已无法掌控局势了。自夸自大,为满足私利,不效法先贤,认为创立霸业必须靠武力,最终只用5年就国灭身亡,客死东城,死前还不觉悟,不自我谴责,很不对啊!

也许,司马迁的上述评价也能解释,项羽阴陵迷路时,为什么田父要骗他向左……田父和其他广大农夫一样,企盼用项羽的死来结束秦末以来的诸侯混战吧。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蓝衣女3次挑衅激化冲突:非北京女记者刘茹 广厦球迷已被拘留

网传蓝衣女3次挑衅激化冲突:非北京女记者刘茹 广厦球迷已被拘留

醉卧浮生
2025-05-19 10:00:28
世乒赛女单:朝鲜冷门击败国乒,孙颖莎面临挑战

世乒赛女单:朝鲜冷门击败国乒,孙颖莎面临挑战

小新侃文体
2025-05-19 14:16:58
汶川与雅安地震700多亿的捐款,难道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笔烂账?

汶川与雅安地震700多亿的捐款,难道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笔烂账?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5-18 18:14:25
病重男孩拍毕业照次日离世,恶心一幕出现了,网友:起诉全班同学

病重男孩拍毕业照次日离世,恶心一幕出现了,网友:起诉全班同学

二月侃事
2025-05-19 11:54:38
越扒越猛呀!公务员时期就已经开始奢靡了?

越扒越猛呀!公务员时期就已经开始奢靡了?

八斗小先生
2025-05-17 18:23:33
今明两年,不要随便买“新能源车”!内行人:有这3个原因很现实

今明两年,不要随便买“新能源车”!内行人:有这3个原因很现实

侃故事的阿庆
2025-05-19 00:59:00
上千螺母引发的枪支散件案:五金厂老板的儿子被诉,律师作无罪辩护

上千螺母引发的枪支散件案:五金厂老板的儿子被诉,律师作无罪辩护

澎湃新闻
2025-05-19 15:20:42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将访华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将访华

界面新闻
2025-05-19 15:09:04
痛心!他走了,刚拍完这张“特别的毕业照”……

痛心!他走了,刚拍完这张“特别的毕业照”……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16:52:06
拜登被曝患癌“已认不出朋友”,特朗普奥巴马发声

拜登被曝患癌“已认不出朋友”,特朗普奥巴马发声

上观新闻
2025-05-19 15:28:28
中央提级巡视期间,已降级、退休的张之亮,官宣落马!

中央提级巡视期间,已降级、退休的张之亮,官宣落马!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9 17:52:07
这就是格局!汪小菲家中宴请宾客,小玥儿姐弟出镜,围着吃烤全羊

这就是格局!汪小菲家中宴请宾客,小玥儿姐弟出镜,围着吃烤全羊

野山历史
2025-05-19 15:55:23
NBA大洗牌?历史首次出现49年来从未夺冠球队出现在东西部决赛

NBA大洗牌?历史首次出现49年来从未夺冠球队出现在东西部决赛

Emily说个球
2025-05-19 07:05:09
一针见血!谷歌搜索“百度网盘”,结果出现“怨种网盘”标签

一针见血!谷歌搜索“百度网盘”,结果出现“怨种网盘”标签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5-19 18:01:38
雷军发布微博:小米将坚决以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雷军发布微博:小米将坚决以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京报
2025-05-19 15:16:11
山西夫妻生下黑色宝宝,7次DNA鉴定均为亲生,妻子哭着坦白原因

山西夫妻生下黑色宝宝,7次DNA鉴定均为亲生,妻子哭着坦白原因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05-18 22:49:18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阿伧说事
2025-05-19 12:49:50
曝出轨学生的北理工教授宫某自杀,学校连夜回应,一句话暗藏真相

曝出轨学生的北理工教授宫某自杀,学校连夜回应,一句话暗藏真相

博士观察
2025-05-18 16:52:57
泰国DJ与毒枭老大女友有染,遭枪杀被抛尸树林,女友曾多次提醒

泰国DJ与毒枭老大女友有染,遭枪杀被抛尸树林,女友曾多次提醒

潇湘晨报
2025-05-19 10:38:32
这位落马官员,最懂人妻之妙!

这位落马官员,最懂人妻之妙!

深度报
2025-05-19 13:24:42
2025-05-19 18:23:00
指动文史
指动文史
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
982文章数 41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以军再启动地面行动后 哈马斯前领导人俩兄弟接连被杀

体育要闻

1场3次争议判罚!梅西炮轰美职联裁判

娱乐要闻

S妈首次回应被指控偷大s珠宝一事

财经要闻

广州、厦门等地银行逆势上调首套房利率

科技要闻

首款鸿蒙折叠电脑发布,售价23999元起

汽车要闻

雷军官宣:小米首款SUV YU7 5月22日发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手机
教育
艺术

《最后生还者》演员爆料:顽皮狗新IP全新细节!

本地新闻

“5·19中国旅游日”2025年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 HarmonyOS 5.0.1 今日开启升级,首批机型公布

教育要闻

一中喜报 | 全员金牌!金牌数全国第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