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汉是湖北省的巨无霸城市。但是其实在历史上,江汉平原(也包括湖南洞庭湖平原)的中心城市是荆州。从春秋时代楚国把都城设在纪南城开始,现在荆州的荆沙地区一直就是当时楚国的核心区。在后来的一千七百年中,荆州在两湖地区的地位时高时低,有时候是核心,有时候被襄阳所取代,但是不管怎么低,荆州都是是江汉平原的核心城市。
然而到了北宋末年,随着鄂州府(现在的武昌区)的地位开始提高,荆州在江汉平原的核心地位也就逐渐被武汉所取代了。
北宋之前,武汉的地位不高,只要是因为当时的武汉附近都是沼泽地,环境不好。后来到了北宋,沼泽地逐渐干涸,现在江汉平原的东部才逐渐开始开发,变成了现在的鱼米之乡,奠定了后来武汉飞速崛起的农业物资基础。
北宋灭亡后,南宋绍兴四年时,出于收复失地的需要,岳飞按照宋高宗赵构的谋划,自江西九江携全军来鄂州。之后他以鄂州为基地,北上收复了荆襄六郡,南下平定了湖湘地区的钟相杨么起义。一直到绍兴十一年岳飞出援淮西为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都在鄂州。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武汉的政治地位也就随之开始崛起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南宋时期,江陵府仍然是当时荆湖地区的首府,但只不过这个首府只是象征性的,荆湖的核心城市实际上已经从荆州移到了鄂州。
具体的表现有两点:
第一是荆湖的驻军主要在鄂州,大约五万人左右,而首府江陵府的兵力只有两万,还不不到鄂州诸军的一半,后期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并且荆湖地区的水军也设在鄂州,可谓是当时的荆湖军事中心。
第二是荆湖地区的物流中心设在鄂州。南宋时期,南宋政府与西北吐蕃民族进行茶马贸易获得的军马以及其它物资,都是从襄阳走水路运到鄂州的,并不需要经过荆州。如此一来,荆湖地区的物流枢纽、物资集散点以及马场(汉阳监),就都设在了鄂州。而江陵府这个荆湖地区老牌的中心城市,就因此被边缘化了。
元朝建立后,打乱了宋朝的行政建制,将江陵府划到了河南河北行省,而鄂州则划到了胡广行省。这一下,荆州在荆湖地区的政治地位开始严重下降,不再是鄂州地区的政治首府了。
后来忽必烈认为鄂州既然已经是荆湖地区实际上的中心城市了,便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将湖广行省的省治由长沙府迁至鄂州,并改鄂州提升为鄂州路,后改名为武昌路。于是小小的鄂州,便因此成为了当时管辖了今天湖北、湖南、广西和广东、贵州五个省份的省会城市。
元朝灭亡后,明朝改变了元朝湖广行省的管辖范围,重新将襄阳、江陵等城市又重新与武昌划为一府。但是省治仍设在武昌。因此武昌也就从宋朝之前与江陵的下级、平级关系,变成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上级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明朝初年,江陵虽然不是省会了,但是仍然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在朱棣定都北京前,湖北长江沿线的宜昌、荆州和汉口等沿江城市,经济上基本都是平等的地位。
但是随着朱棣迁都北京,大明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为北京是个物产不丰富的政治首都,每年都需要从南方调运物资过去。因此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就成了大明国家物流的大动脉。武昌以及江北的汉口因为是江汉平原与两湖地区的漕运起点,重要的粮食物资集散地,能运粮食,也可以运其他物资。经济地位开始领先荆州,到了明末,武昌在湖广的核心地位也就算是确立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武昌仍然只是稍微领先荆州而已,差距并没有拉开。武昌真正甩开荆州几个身为,那是在清末。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汉口被辟为口岸,允许洋人在汉口设立租借,于是汉口的商业地位开始在湖北独领风骚;同时期,由于张之洞汉阳大举兴办实业,汉阳的工业地位开始在湖北独领风骚;再加上老早就已经是政治中心的武昌府,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在湖北省内的地位愈加突出。
虽然在甲午战争后,荆州的沙市也被辟为口岸城市,后来也跻身于湖北的重要商业中心。但是沙市的发展太晚了,在体量上与汉口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可以这么说:汉口奠定了武汉今天在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汉阳和武昌分别奠定了工业地位和政治地位,这些丰厚的资源都已不是近代的荆州可以相比的。
尤其是到了民国初年,卢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相继通车,武汉在铁路方面的枢纽地位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更不谈在湖北了。而当时的荆州没有一寸铁路,一直到前几年才修通了第一条铁路——汉宜铁路。这才告别了荆州百年无铁路的命运。
试想一下:论商业,荆州不如武汉;论长江航运,荆州也不如武汉;论政治中心,武汉还比荆州高;到了近代,武汉是铁路中心城市,而荆州没有铁路。这个差距,那可就比任何时期都要大得多了。
最典型的例子,没有通铁路前,荆州人坐火车要去武汉、荆门、常德,这就是妥妥的交通边缘化城市。
尽管荆州前几年也通了铁路,但是湖北新一轮的铁路规划明显又甩开了荆州。于是可想而知了,当新一轮的沪汉蓉高铁修建完工之后,武汉将会更加确立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而荆州则会继续边缘化。
总结:武汉取代荆州的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导致的。这个趋势早在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的《湖广方舆纪要序》一文中就有系统的阐述:
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何言乎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强,及鄢、郢亡,而国无以立矣。故曰重在荆州也。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湖广方舆纪要序》
顾祖禹的意思说的很明白:荆州本身是荆湖地区的中心,西连宜昌,北接襄阳,东面挨着武昌,地理位置其实并不差。但从南宋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了,荆湖地区为了连接江浙财赋重地,也必然要把自己的经济中心向东移动,移到现在的武昌。当武昌崛起之后,荆州必然要被边缘化。这也是为什么荆州作为一个荆湖地区将近一千年的政治中心,会被武昌取代的根本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