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萧县,徐州人绝对不陌生,距离徐州不过20多公里的路程,之前甚至有传言徐州到萧县要通地铁。
提起萧县,你最先想到什么?嘴馋如我,脑子里只有徐州街头随处可见的萧县卷面皮。
萧县卷面皮洁白透明,里面包裹着香辣回味的辣椒油,清脆爽口的黄瓜丝,嚼劲十足的面筋,还有点缀味蕾的榨菜粒和花生粒。
天气一热,它就成了大多数徐州人觅食的首选。最近,我偶然发现了一家地道的萧县卷面皮,我吃了完一个又带两个回去。
朱姐是萧县丁里人,过去十几年,她一直在老家的集市上卖卷面皮。
朋友跟她说,在徐州爱吃卷皮的人不比他们那少。老家物价低,忙前忙后还赚不到多少钱,于是,她决定来徐州闯一闯,在湖滨租了这间小门面。
干净的操作台上,配料一眼就能看到,不过是辣椒油、花生碎、榨菜、面筋块、黄瓜丝几样。
朱姐说,老家的面皮3块钱一个,卖得便宜,自然配料也没这么丰富,花生、香油这种是没有的。
卷皮的灵魂是辣椒油,他们家用了十几种香辛料,配上上好的辣椒粉、菜籽油熬制而成,香而不辣。
面皮必不可少用来提味儿的大料水,几十种大料熬制而成,少了它,面皮便索然无味。
花生炒熟之后又碾成了花生碎,香味被更直观地释放了出来。
萧县面皮之所以这么出名,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坚持手工制作。
朱姐说,刚开始做面皮用的是地锅烧炭,一次只能做一张,后来才有了这种蒸炉。
凌晨起床,和面,蒸面筋,澄清面浆,烧蒸炉,一道道工序下来,一直要忙到天大亮。现在她人在徐州,每天用的面皮,都是让在老家卖卷皮的妹妹做好,给她送到韩山隧道。
每天早上现做的皮子透薄软弹,点点黑芝麻点缀在上面,更是让人食欲大开。
朱姐教了我一个方法,可以辨别面皮是否是手工制作的,皮子薄厚均匀的是机器出品,反之一张皮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就是手工摇出来的。
先挖上一勺香香辣辣的辣椒油在面皮上,用手一点点给蘸开、铺满,寡淡的面皮立刻变得活色生香。
抹匀辣椒油和食盐,撒上各种佐料,两边卷起封口,一摊一抹一撒一卷,柔软又劲道的萧县卷面皮就做成了。
透过薄薄的面皮,看得见里面卷着辣椒油的红、黄瓜丝的绿、榨菜的黄、匀称散着点点的芝麻,像是裹住了整个世界的美味。
在还未入口之前,就能隐约闻到辣油混合着花生的香味,没有任何防备,口水已经悄悄流下...
一口咬下去食欲大开,柔软的面皮弹性十足,馅料香辣中带着脆脆的口感,味觉打开丝毫没有油腻感,大口咀嚼的时候,耳朵里满是黄瓜和花生碎的嘎嘣脆响。
不到2分钟,整张面皮就会被消灭干净,此时此刻,你只会想着一件事——再来一张!
萧县卷面皮
地址:湖滨三十一中斜对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