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青铜部主任。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青铜器鉴宝专家,在青铜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周倜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多方位学习的机会。
煌煌商周五供
孔子博物馆抢鲜看之青铜器
周倜分享
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城南北轴线大成路的正南端,与世界遗产三孔遥相呼应,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于2013年初正式动工,并于2013年底实现主馆封顶,现在投入使用。
孔子博物馆将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多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直至1948年的30多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还有20多通著名的汉魏碑刻,是极具文化品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综合类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原孔府馆藏文物的保护环境,充分地发挥馆藏文物的利用价值。
孔子博物馆的展陈以“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六大部分构成,作为展示孔子文化的主展线(上行空间展线),以孔府家传文物及孔府历史为副展线(下行空间展线),另外设一个特色展厅展陈曲阜著名的汉魏碑刻及汉画像石。该馆展陈以孔子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基本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服务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主要目标,突出互动体验与感悟。
孔子的时代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旦获封与洙泗之滨的商奄故地,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的思想是早期中华文明的结晶。
第一单元 万古长河
孔子认为,天为万物之始,地乃万物资生之本。孔子追慕传说时代的圣王先贤,推崇丰富完备的周礼,此前数千年的历史遗产是其思想的重要根基。日益丰富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理解孔子心目中的中国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第二单元 时代困局
周王室东迁后,天子威望骤降,诸侯争霸,干戈不息。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这场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动,也激发了思想者们积极的思考。面对时代的困局,孔子的学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单元 周礼在鲁
鲁国是拱卫王室的东方强藩,势力强大,文化昌盛。春秋时期,鲁国局势动荡,但不乏好古知礼、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孔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战国末年,楚国吞灭鲁国,然而尊崇礼乐的传统却存续在鲁人的生活习俗之中。鲁国故城见证了鲁国的风雨兴衰,是今人追念孔子及其时代的物质遗存。
商周十供之五供欣赏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近日,孔府文物迎来历史上首次大搬家,首批2000多件文物从孔府文物档案馆搬迁至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众多文物珍品之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镇馆之宝——“商周十供”。
商周十供,亦称“商周十器”,计有:木工鼎、册卣、牺尊、亚尊、伯彝、蟠夔敦、宝簠、饕餮甗、夔凤豆、四足鬲。其中木工鼎、亚弓觚、父已卣为商代遗物, 剩下的为周代所有。“十供”风格典雅,造型古朴,或是布满绿锈红斑,或是采用嵌金银工艺,精美异常。乾隆帝赏赐时由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领赏,
据《孔府档案》第5094卷及乾隆年间的《曲阜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六年,皇上临幸释奠,特降圣谕:前岁修缮太学乐成,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爰择镌藏周范铜鼎、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用备礼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汉时所造,且光彩亦不能甚古.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认为不雅美,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备列庙庭,用惬从周素志,俟朕回銮后,慎选邮收,交与衍圣公孔昭焕,世守勿替,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钦此.后于冬十仲春遣官赍到,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次,陈以花梨多少一张,又有图册一本,每图册有印章,厥后各有图说.衍圣公孔昭焕率其族属恭迎,祗领具折,伸谢敬藏礼器库内,祭祀则恭陈于殿中."今后,孔府对御赐"十供"敬谨收藏,秘不示人。后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在入藏孔子博物馆。
“商周十供”分为2件盛酒器、1件饮酒器、3件烹煮器、4件盛食器,重量在2.1千克至5.6千克之间,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我们为大家抢鲜提供孔子博物馆藏“商周十供”中的五供(依次为牺尊、伯彝<簋>、父乙卣、方鼎、宝簠)。给大家一个欣赏的机会。
商周十供之
牺尊
牺尊 通高29cm,长39cm,宽14.5cm,重5.4kg.祭祀时盛酒之器.器作牛形,牛躯体浑圆雄壮,蹄足强健有力,双耳背后,短尾下垂,器身光素无纹饰.背上有一椭圆盖,可开.清代配镶雕玉虎牌檀木座,座面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牺尊"。
商周十供之
伯彝
伯彝 口径23.2cm,底径14.8cm,高15.7cm,重2.1kg.祭祀时用于盛放黍、稻之器.应为簋.呈杯形,敞口,束颈,直腹,圜底,圈足外撇.两侧附螭龙伸舌耳,下有钩状垂珥.器身纹饰以带纹划为二区,上饰细云雷纹,前后正中各饰一兽首;下部饰细云雷纹,前后饰一兽面纹,以凸棱作鼻梁.圈足饰四组卷角兽面纹,皆以凸棱作鼻梁.器内底铸铭文4行20字,漫泐不清可辨六字为"伯作尊彝用**永**".清代配雕龙斑纹玉钮、檀木盖及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伯彝".
商周十供之
父乙卣
父乙卣 口径14.5*11.3cm、高33cm、宽25cm、重5.3kg.祭祀时用于盛酒之器.器呈椭圆形水囊状,口颈稍敛,鼓腹下垂,圈足处撇.盖为倒扣碗状,蒜头盖钮,盖为母口,器为子口.腹宽处两侧有双环耳,系粗绳纹提梁.口沿下饰一周菱形云雷纹,前后各铸一兽首,腹部素面,圈足饰两道凸弦纹.器、盖内壁对铭"册父乙"三字.清代配紫檀木座,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册卣".
商周十供之
方鼎
方鼎 口径21.5*16.5cm,高24.5cm,重5.6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呈长方形,剑口,平合沿,双立耳,耳有短梗取折沿相连,腹壁平均饱出,下启四蹄足.器腹一周饰以8个凸起的矩形图案.清代配镂空玉钮檀木盖及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四足鬲".
商周十供之
宝簠
宝簠 心径28.5*22cm,下8.6cm重3.4kg.祭奠时用于衰放食品.器呈长方形,缺盖,曲口、仄唇、斜壁、深背、兽尾单耳,方圈足的各底边做生长方形缺口.沿下铸一周乳丁云雷纹,器腹铸兽目交连纹.器内铸有铭文"囗自做囗簠其子孙永宝用"11字.紫檀木座刻"坤隆卸赏"四字,座底刻"周宝簠"三字.
其他青铜器欣赏
西周·“鲁中齐”铭垂麟纹双耳三足铜甗
口径31厘米,通高41.7厘米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48号墓出土
由甑、鬲两部分组成。甑侈口束颈,折肩附耳,敛腹平底,底部有九个“十”字形箅孔,甑下有榫圈套入鬲口。鬲双耳,鼓腹,圜底,蹄形足。甑颈部饰重环纹,腹饰环带纹,内壁铸铭文“鲁中齐作旅甗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鲁中齐”铭麟纹三足铜鼎
口径29厘米,通高28.2厘米
折沿,立耳,圜底,兽蹄形足。双耳外侧饰凹弦纹,口沿下饰重环纹,腹饰垂鳞纹。内壁铸铭文“鲁中齐肇作皇考囗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西周·“鲁中齐”铭双牺耳三童足铜盘
口径38.7厘米,底径28.1厘米,通高15.5厘米
浅盘,折沿,附耳外折上饰卧牛,牛昂首向外,圈足下铸三童,背倚圈足,双手作抬盘状,形态清晰。外壁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盘内铸铭文:“鲁司徒中齐肇乍盘其万年永宝用享。”
西周“鲁中齐”夔纹兽首鋬四足铜匜
长34.7厘米,宽17厘米,通高19厘米
呈椭圆形。前流微翘,深腹圜底,兽首鋬,夔龙形足。口沿下饰夔纹,腹饰瓦纹。内铸铭文“鲁司徒中齐肇乍皇考自走父宝匜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西周·“鲁白悆”铭窃曲纹双兽耳虎钮铜盨
通长35.4厘米,宽17.7厘米,通高19.2厘米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30号墓出土
呈长方形。子母口,兽首屈舌耳鋬,四矩形方足,盖上铸虎钮、蟠螭纹扉。盖饰瓦纹、窃曲纹,腹饰瓦纹、窃曲纹。盖、器铸对铭文“鲁白悆用公龙,其肇乍其皇考皇母旅盨囗,悆囗囗,用追孝,用囗多福,悆其万年囗寿,永宝用享”。
、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