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蓄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是指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游牧民族呢?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名族起源,史学界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基本上认为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的。
鲜卑族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它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恒山和鲜卑山,均已山名作为族名,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和乌恒、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巴托其控制。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
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先后建立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
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划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知道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关于鲜卑族共有四种说法:1、鲜卑源于东湖是最最广泛的说法;2、根据很多学者的论证,解读了鲜卑族起源于东夷,所以有东夷说法;3、《史记集解》:山戎、北狄,盖今鲜卑,所以有山戎说法;4、逃亡汉人说法。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匈奴在线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来为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将军在汉军及投降的匈奴人簇拥下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今贝加尔湖)”。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汉元帝刘奭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嫁于其为妻,此后六十余年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
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北匈奴的判服不定,让东汉下定决心摧毁北匈奴。
东胡是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是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
东胡、濊貘、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乌恒族出自东胡,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逃散,其中主要的两支分别逃至乌恒山和鲜卑山,从此便以乌恒族和鲜卑族出现在史册,而东胡之名遂湮没无闻。
公元前119年,汉将霍去病打败匈奴左贤王后,把乌恒迁徙到了上谷五郡边塞外居住,设置了护乌恒校尉管辖乌恒各部。
公元二世纪末,中原爆发黄巾起义,乌恒统治者冒顿趁乱统一了乌恒各部,公元207年,曹操亲帅大军征讨乌恒,大败冒顿于柳城,得降俘二十余万人,这些乌恒人被迁入内地,在后来的岁月中,逐渐与汉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融合,而没有离开旧地的乌恒人,很快又被鲜卑人征服。
羯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算太长。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贵族的奴隶军队。
匈奴造反的时候,羯人强大,最后消灭了匈奴政权。五胡乱华时期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北方地区称霸,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一。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只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部落。
羯人入塞前,素属于匈奴,其种族的根源,众说纷纭,多不足以为实,约于中国汉朝时期被当时的匈奴族所俘而带入中国。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
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
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东岸一带。十三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
唐朝灭西突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的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
回鹘即回纥,由回纥改名而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主要分布于新疆,另外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
743年,回纥汗国灭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带的回鹘结合,还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
回鹘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其政权组织沿用突厥汗国制度。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
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清朝时改为“满州族”,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认为与满族不同的民系,但不一定被法律认可的独立少数民族。
十七世纪初建州女真部逐渐强大,其努尔哈赤统一了海西四部,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
据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青海等地的原住族融合,形成藏族、彝族和今天的羌族。
故羌族与汉族等民族一样,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统。
氐族是中国古族名。原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游牧。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主要居住在今陕西等广大地区。从事畜牧、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历史上曾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国。
吐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在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
丁零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阿尔泰山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
丁零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留居在原来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被称为丁零。
以上是我仅知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如有其它不同意见或者补充,欢迎讨论,但请勿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