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沿涨姿势,坚持原创。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讲述成体系的文化。
说起长江五虎城市,相信很多朋友听说过这个说法,长江五虎指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长江一线的5个城市,这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安庆、武汉和重庆。也许大家发现了,截至目前,其中的4个城市仍是一个地区的扛把子,唯一衰落的只有安庆。那么,同为五虎城市,为何安庆会逐步没落。其实,这与安徽省的地质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都有很大的牵扯。
安庆曾经是安徽省的省会,今天,我们聊一下安庆的历史。安庆位于安徽省的南部,境内水网密布,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有江南气象的影子。在元朝统治时期,安庆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各方面的管理都有很大的漏洞。因此,明朝建立以后,对元朝遗留下来的行省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
由于南京也是明朝的首都,因此,明朝在名义上拥有两个首都和两个直隶地区。当时,南直隶地区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清朝入关之后,定都北京,南京的地位明显下降。南直隶被改称为江南省,清朝最高层对江南省并不放心,因为江南省经济发达、人口基数大,一旦出现朱元璋式的人物,对清朝的统治很不利。因此,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江南省拆分成了安徽和江苏两个省。
江苏省的省会在南京,至于安徽省的省会,则确定了安庆。对于这个省会位置,安徽省的高级官员们并不满意。从两省分家以后开始,安徽省的高级官员就寄居在南京办公,并没有迁往安庆。直到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安徽高级官员们才迁移到安庆办公。从当时的争论来看,安徽高级官员们认为安庆的地理位置过于偏南,不利于对安徽北部的管理。
不得不说,这些官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19世纪中期,清朝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安庆遭受了战火的波及,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同样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高层领教了西方科技的先进。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
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朝开始在各地修建铁路。安庆地区由于水网密布,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曾经很长时间都没有通铁路。与之相比,皖北、皖中地区的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清朝灭亡以后,长江水运曾经是全力发展的重头戏。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安庆成为了长江五虎之一。
但除了安庆以外,其他4个城市都有其他的产业,只有安庆缺乏实业,一直依靠水路运输的红利。随着抗战的爆发,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南京等地,随后,安庆也被日本军队占领。安徽的临时省会迁往了合肥,此时的合肥已经开始崛起。由于战争的影响,安庆的经济直线下降。进入4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调整,安庆的优势不复存在。铁路运输成为了主流,这是安庆的短板。
在建国的初期,安徽省曾经被暂时分成了皖北行署区和皖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的专署在合肥,皖南行署区的专署则在芜湖。由此可见,安庆的地位已经全面下降。皖北与皖南合并以后,安徽省的省会确定在合肥,安庆成为了普通的地级市。其实,在近代历史上,逐步没落的省会城市并不仅仅是安庆,例如保定和开封。在近现代的经济模式下,传统的古城已经明显落伍。
我们看一下安庆市的经济情况,2018年,安庆市的经济总量只有1900多亿,在安徽省境内排第4名,与马鞍山不相上下,距离合肥、芜湖则有很大的差距。至于安庆发展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交通,截至目前,安庆的铁路运输仍比较滞后。作者以前的同事就是安庆人,每次回家基本上都乘坐汽车,因为能够乘坐的火车太少。除了客运列车的稀少,货运列车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
第二则是缺乏实业支撑,这也是很多地级市常见的问题。由于缺乏比较的实业,大量的人口外流,当地经济无法得到带动。目前,安庆正在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尽可能的吸引实体企业落户。至于交通滞后的问题,则需要与各方面进行商议。言而总之,相信安庆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再次成为皖南地区的扛把子。
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文章下留言,作者会挑选相关内容,与大家慢慢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