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日常生活里,各位小伙伴多多少少都有看见过这个爱心logo,不是人也能一眼叫上名来,的确,“川久保玲”在当下的年轻人群体里已经不是什么陌生名字,但是,小伙伴们对它的认识有多少呢? 我们来聊聊这个爱心背后的故事
图里这个女士就是大名鼎鼎的川久保玲女士了,她生于日本东京,就读于庆应义塾大学,在大学的时候她就对美术有了浓烈的兴趣
她毕业之后,到一家服装布料公司上班,并在1969年正式独立成服装设计师,1973年她成立了一个服饰品牌
名字嘛,就是大名鼎鼎的“CDG”“Comme des Garcons”(法文可译为“像个男孩”;常被简称为Comme)
Comme des Garons 是来自于 1960 年代时知名法文歌《Tous les garons et les filles》的其中一句''Comme les garons et les filles de mon ge''。品牌名翻译过来为「像个男孩」,和川久保玲不愿设计太过女性化服装的意念也相当吻合。
所以这个爱心不是叫川久保玲哦
总店位于巴黎。川久保玲是“Comme des Garons”这个品牌的主要设计师,并有12间分店,以及大约200专柜或精品店遍及全世界
川久保玲的设计独创风格十分前卫,融合东西方的概念,被服装界誉为“另类设计师”。
Play系列2002年,那双炯炯有神的标志性的大眼睛诞生了:
Comme des Garons旗下的街头品牌Comme des Garons Play面市“PLAY”系列 由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设计,此作品一上市,即在潮流界引起极大反响。而销售“PLAY”系列的一部分收入,将用于支持慈善事业。1981年巴黎的女装发表会引起世界流行舞台的重视,
我们熟知的匡威联名就属于这个系列
大家印象深刻的爱心脸其实是由波兰艺术家Filip Pagowski 所创作,并非是川久保玲,所以以后看见Play 支线不要再忘记 Filip 这位设计师!而据说这个图案原本是要给CDG 使用但最后被淘汰,才藉由Play 支线又重返大家的视线。
Play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川久保玲的那些热情的年轻追随者们在一瞬间得到了“接触到神明的机会”。一个不太复杂的logo,一件白色T-shirt
一些故事
八十年代设计师山本耀司、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一起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他们把西方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与日本服饰传统结合起来,
1981年4月,巴黎的洲际酒店,首次迎来了两位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
他们当时以一种近似荒诞的美学,征服了时尚界,要知道,此时的CDG,8年内都没有什么杰出成就。
川久保玲的众多学生中,属渡边淳弥的成就最大。
最初他只是川久保玲公司 Comme des Garons 的一名制版师。
进入公司。工作三年后被推选为针织衫产品线 Tricot 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创立同名品牌 Junya Watanabe,但并没有自立门户,而是在 1993年,以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ons 的品牌名在巴黎发表系列作品。
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查查他设计的单品,我反正吓一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