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刚盘玩过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已经变红的金刚, 突然有几颗表面变成黄皮了?而且很有可能是局部变黄发白,不是整颗珠子,在深红色的金刚上特别显眼,刷还刷不掉,就如我的这串一样。
很多朋友遇上这种情况都心情大坏,怀疑这几颗是糠籽,或是原本这几颗就有僵皮,是坏籽,只是以前没有发现。然后有朋友用砂纸打磨的、有把备籽换上的,但后来原本没有黄皮的籽又产生黄皮了,所以更有朋友判断这串金刚不行,进而把已经盘红的这串金刚丢弃的!
金刚突然局部返黄真的是糠籽吗?我们要分析问题找原因,能不放弃就不放弃,毕竟金刚已经变红很不容易,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无价的。
分析返黄皮产生的条件:
1、 首先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金刚初步变红到尴尬期刚完的阶段,刚上手的金刚和已经完全玉化的金刚基本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2、 发生这种情况时,往往是把金刚戴在了脖子上或手腕上,而且这两个部位有大量的汗液浸泡金刚。
所以我们可判定:金刚突然局部返黄是和大量汗液浸泡有关的。
这时候就有朋友问了:不是说汗液对金刚很有好处吗?天热出汗时很多朋友还就喜欢把金刚放到汗多的地方,那为什么会产生“返黄皮”的现象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做试验,我立志不做键盘侠,给出答案最好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不然又有网友评论我的文字是“初玩者的胡言乱语”了,所以我就着手试验一下。
先准备三条金刚,分别是基本玉化的大金刚、基本玉化的六瓣小金刚、快出尴尬期的藏式小金刚,如下图所示。
这三条中最后这条的藏式盘龙近期曾经出现过返黄皮的现象。
已经是十一月了,我也没有大量的汗可供试验,但我们知道汗液中99%都是水分,所以我打算先拿水来做试验,如果不行再考虑去收集汗液。
先把两条小金刚局部泡水,大金刚不方便浸泡,干脆就沾水刷。
浸泡二个小时后,可以发现两条小金刚都没有出现返黄皮的现象:
没事,我们继续,把小金刚从水中拿出,擦干,然后自然放置看看有没有变化。
放置半小时后我再来看,果然出现了返黄皮现象,其中还在尴尬期的藏式盘龙返黄皮的现象严重,而基本玉化的小六瓣则只有部分变黄。
在这期间我沾水刷的大金刚却没有什么变化,我就不放图了。
我们再观察细节图:
通过细节放大,我们可以观察出“返黄皮”是由外而内的,外皮接触水的地方,越往外越严重,这就可以判定“返黄皮”确实是由泡水造成的,而和汗液中那1%的油脂、尿酸等成份无关,这也省去我收集汗液的麻烦。
这时候我把三条都开始干刷,纳米和鬃毛换着来,但刷了半天,可以确定刷是刷不掉“返黄皮”的,没办法,我们接着放置,让它们自然干燥。
自然放置半天后,大金刚依然是老样子,它本来也就没有出现返黄皮的现象,而小六瓣则惊喜地发现“返黄皮”自然消失了!它自已恢复成了红色的外皮;而那条尴尬期的藏式则黄皮更严重了。
这条藏式变的好丑啊,该扔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再把三条放一起看看结果。
距离稍远拍照的话,可以看出小六瓣和大金刚完全是正常模样,而右上角的藏式还能看出有色差、有黄皮。
不是说“金刚好不好看,就看阳光在不在”嘛!所以我再拿到室外,把两条小金刚放一起看,就可以明显看出藏式的“返黄皮”了。
通过这两天的试验我们就可以得到两个结果:
1、 返黄皮是由于泡水造成的,和汗液中的油脂、尿酸等成分关系不大。
2、 尴尬期的金刚最容易出现“返黄皮”,而后期红透玉化的金刚则不容易出“返黄皮”,就算出现也会很快地恢复原貌。
那出现“返黄皮”了怎么办呢?不急,我们先分析一下出现返黄皮的原因。
1、 金刚变红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是金刚中的花青素在汗液浸入后,由碱性环境变成酸性环境,然后氧化变红所至,如果长时间泡水,会让金刚表层由酸性变回碱性,氧化的花青素自然不会发红了,这是“返黄皮”的主要原因。
2、 金刚玉化后是半透明效果,这是由于人体的油脂润化所至,金刚泡水后,会造成表面的油脂流失,进而失去半透明效果,这也是呈现“返黄皮”现象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又有问题出现了,泡水能让金刚的内部环境由酸性变成碱性,那为什么完全玉化的金刚不出现“返黄皮”呢?
玩金刚的老玩家都有把金刚下水的经历,而金刚下水后都会出现一个现象“反碱”,反碱已经成为金刚盘玩中的必然现象,有人说反碱是水中的盐份凝结到了金刚表面造成的,但我们汗大的时候金刚会现反碱,用自来水泡的时候会出现反碱,哪怕拿纯净水甚至蒸馏水泡金刚,金刚一样会有反碱出现,所以可以认定,金刚的反碱不是外来的水造成的,而是金刚自身在排出体内的“碱”,这点通过很多的朋友试验已经验证了。
金刚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盐份,最终在体内形成弱碱性的环境,而我们在盘玩过程中,这些盐份会逐渐排出体外,当完全玉化的时候,也是这些盐份排完的时候。
所以完全玉化的金刚,哪怕泡水,由于体内没有盐份,也不会变成碱性环境,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返黄皮”现象了。
这里总结一下:“返黄皮”是由于金刚表面长时间接触水分,从而造成这部分金刚的内部由酸性变成碱性所至,这种变化具体原因是金刚含有的盐份导致的,所以在金刚所蕴含的盐份没有排完之前,只要接触到大量水分就会产生“返黄皮”现象。
这和金刚整个下水浸泡的结果是一样的,“返黄皮”其实就类似于局部“反碱”。
金刚的尴尬期其实也是金刚排碱的过程,大量汗液渗入反而可以加速盐份的析出、缩短排碱周期,副作用就是会出现“返黄皮”现象,虽然“返黄皮”时非常难看,但汗液渗入有利于金刚的红透玉化,所以哪怕出现“返黄皮”也要接受它。
知道了原因,“返黄皮”怎么解决呢?其实太简单了,不去管它就好,少则几日,多则半个月,“返黄皮”的部分会自然而然的恢复到前面的皮色,无视它自然盘刷即可。
这里再次重申一遍:出现了“返黄皮”,并不是金刚有糠籽、坏籽,或者密度不够,也千万不要拿砂纸打磨甚至丢弃金刚!非要丢弃的话,我提供地址,你寄过来,运费我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