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电影《美国精神病人》中看我们追求「成功」背后的「自恋型人格」|蜂窝译荐

0
分享至

作者:李丰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蜂窝儿童大学翻译推荐

第 11 篇

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国际前沿教育变革

本文共计 40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我们希望能通过一篇影评与两篇严谨的学术讨论来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正如教育领域内很多很难一概而论的问题一样,儿童自恋也同样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话题。我们同时引入这 3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够引发真正自主的批判性思考,不过多地被外界的讨论和舆论影响,在充分了解和思考各方的观点之后,真正产生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孩子?

接下来其中一篇介绍了儿童自恋的起源以及其和健康的自尊心的区别;另一篇则介绍了带有自恋型人格特征的孩子往往会在学业和后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就的相关证据及研究。这两篇文章一方面指出自恋型人格的孩子有更高的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而且在人际交往时也常常会有攻击性甚至是暴力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具有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人的确在当今的学业体制和社会中更容易成功。

此为第一篇,接下来每天一篇。

导演玛丽·哈伦(Mary Harron)在《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年)中描绘了一位很特别的罪犯帕特里克·贝特曼(Patrick Bateman)。他长相好,迷人又聪明,是埃克塞特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但同时,他还是一个妄想症患者、施虐狂以及变态杀人狂。这部电影改编自布雷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的同名小说,和电影一样,这部小说在于1991年出版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纽约时报书评对这本书的先期评价的标题是:“消灭这本书!(Snuff This Book!)”。

二十几年过去了,对《美国精神病人》的讨论一直经久不衰,这部作品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在现在很多人都对贝特曼们过的那种生活趋之若鹜的社会环境下,这样一个危险又迷人的雅痞(yuppie)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贝特曼的魅力或许在于,除去他极端暴力变态的虐杀行为以外,他是一表人才的华尔街精英:拥有顶级投行的工作,漂亮聪明的女友,宽敞明亮的公寓;他注重健康的饮食并执行严格自律的运动计划,他所处的社交圈也绝对是美国的上层精英阶层;更重要的是,贝特曼似乎还拥有在现代社会所广泛认可的那种“有趣的灵魂”:比如他可以在餐桌上和你讨论加州菜(California cuisine)和后加州菜(post-California cuisine)的区别,还能幽默风趣地告诉你无糖可乐(diet coke)和无糖百事(diet Pepsi)哪个更配海鲜贝……

到此为止的所有描述似乎都符合我们很多人梦寐成为的“社会精英”,同时或许也是很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期许。当然这种对自己或者对自己孩子的期许要除去他杀死了 “ 20个人,也许是40个人”的部分。

从影片(小说中这种特质会更加明显)中有几个细节来看,贝特曼谋杀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他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此外,贝特曼所处的那个浮夸肤浅的社交环境也加剧了他人格的两个方面——充满魅力的精英和变态杀人狂——之间的张力。

虽然《美国精神病人》这部作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对雅痞这一群体的讽刺,但这里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雅痞一族都是自恋狂或者心理变态,也并没有批判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的意图(毕竟,他们确实是有一些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这一资本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著名场景,并根据对杀人心理变态者的社会学研究,理解病态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能更好地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制造出了贝特曼这样一个极端自恋、毫无道德和人性,但却带有危险的迷人特质的变态杀人狂。

当整个社会对于“成功”和“优秀”的定义逐渐同一化为“雅痞”一族的定义:年轻、时髦、多金,当社会中每个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成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所住的公寓、所穿的衣服和其他消费的商品,我们失去的或许不仅仅是对于个体独立性的正确认识,还可能对个体存在的意义产生极端的怀疑。

这种极端的怀疑,在贝特曼这里就表现为对他人存在意义的随意践踏和对社会道德的漠视。

(剧透预警!!!)

在影片的开始,贝特曼在提及自己的公寓楼位置后才自我介绍:“我住在西81街美国花园大楼的11层。我叫帕特里克·贝特曼。我今年27岁。”然后是一段冗长的对他的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介绍,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他每天要做多少个卷腹,还包括了他洗澡时要先用磨砂沐浴露再用滋润型沐浴乳。他的住址、名字、年龄和他所信奉的生活方式并列,所有这些才构成了贝特曼这个概念,而所有这些他认为能够定义自己的要素又是可以被轻易复制和比较的。比如买同一个品牌的沐浴露是否就说明你是贝特曼了?又或者说,“我”用的沐浴露比贝特曼的更好,是否就说明“我”比贝特曼更优越了?

这种对于个体独特性认知的消融也贯穿了整部作品:贝特曼和他的同事们穿着类似的西装、梳着同样的发型、对于工作和女性的看法也类似、追求着同样的东西——权力、金钱、影响力和优越感。个体的独特人格就这样消融在了集体人格(collective identity)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独特的个体人格成为了这种同质化的集体人格的个体表现形式以后,每一个个体也就成为了可以被随意取代的一个点,不管取代我们的是更优秀的同龄人、吃了“聪明药”的“超人”、还是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

因此,他说:“帕特里克·贝特曼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根本没有真正的‘我’这个实体。尽管你可以握住我的手并感受到我的手掌,也许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些相似,但我根本不在那儿。”

他对个体的全部认知都来自于外界的投射,而贝特曼极端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又让他必须时刻从他人那里获得优越感,而一旦失去这种优越感以后,巨大的沮丧和对自己身份认知的怀疑就会使他产生强烈的杀人暴力倾向。

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的心理学教授路易斯·施莱辛杰(Louis B. Schlesinger)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连环杀人犯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即当个人的自我观念受到外部因素的攻击时,自恋和其引起的沮丧会导致杀人行为。而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个人的自我观念定义仅仅局限为这个人的外部条件,比如他的工作、居住的房子、开的车子以及所有吃穿用的消费品时,在这些方面的比较就成为了个人自我观念的全部定义。

这种肤浅浮夸的攀比在《美国精神病人》中被极度放大,贝特曼们会暗自比较谁的名片设计更好看(即使它们看起来其实都一样)、谁预定到了那家时髦的餐厅、谁的发型更胜一筹……

在“名片大战”中,贝特曼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使他无法承受自己的名片没有同事保罗·艾伦(Paul Allen)的名片好看这个“失败”,因此决定要杀死艾伦。因为艾伦当时不仅负责着公司最大的投资项目、订到了当时最时髦的餐厅的座位,而且他的名片还在名片比赛中轻松战胜了贝特曼新设计的名片(即使他根本没想参加这个名片比赛)。所有这些都极度危害了自恋的贝特曼的自我意识的整体建构,艾伦被贝特曼当成了自己的头号劲敌,虽然构成贝特曼杀人动机的这些原因其实根本微不足道。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恋的人更倾向于攻击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对手。因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在不健康的自我优越感基础上的,当这种优越感受到攻击时,他们会显示出更加激烈的攻击性。哪怕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人也会把竞争结果看得更严重:竞争成功是自己本来就应该获得的成就,而竞争失败则成为了对自己人格的羞辱。而在贝特曼所处的社交环境中,他对于个人的定义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可比较性,从而也就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竞争的复杂性。比如被贝特曼认为是“全纽约最大的蠢货”的路易斯·卡拉瑟斯(Luis Carruthers),仅仅因为在后来的名片大战中用一张新名片打败了贝特曼就也招来了杀身之祸。

名片竞赛是《美国精神病人》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它讽刺的正是这样一种“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自恋”的社会构架:人人都在参与名片竞赛,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因此,除去遗传性因素,自恋在西方社会的普遍也有很大的社会因素。整个社会通过把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消解为集体人格中可复制的一个“单向度的人”,从而让每个人都不得不通过自恋才能确定个体存在的价值,而这种集体的的自恋现象又反过来加剧了整个社会对于自恋型人格的催化。那么在这样一个人人都穿着华伦天奴的定制西装,戴着奥利弗·皮帕斯眼镜,总是想要变得更瘦更好看并且订到那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世界里,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或许真的就只剩下了名片上使用的不同字体和纸张的选择。

那么对于家长、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的希望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珍惜并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爱自己、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能尊重其他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只能通过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所获得的的优越感而定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正是自尊(self-esteem)和自恋(narcissism)的重要区别。

参考资料:

【1】 Narcissism and Criminality on Wall Street: the Sociology of ‘American Psycho’. Link: https://culturised.co.uk/2017/09/narcissism-and-criminality-on-wall-street-the-sociology-of-american-psycho/

【2】 Collective Identity in American Psycho.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M6gqTSLr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没有人好奇教宗的小白帽为啥不会掉吗?其实也有掉下来的…

没有人好奇教宗的小白帽为啥不会掉吗?其实也有掉下来的…

三农老历
2025-05-20 00:32:33
勇士迎接2大惊喜?美媒建议7换1字母哥,再选杨瀚森!三巨头争冠

勇士迎接2大惊喜?美媒建议7换1字母哥,再选杨瀚森!三巨头争冠

嘴炮体坛
2025-05-20 11:45:49
新冠又感染发生四个症状时一定要去医院,千万不要在家里硬撑

新冠又感染发生四个症状时一定要去医院,千万不要在家里硬撑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05-17 20:30:29
要娶2个媳妇的交通局职员被开除:2个女生给聘礼了,更多内部曝光

要娶2个媳妇的交通局职员被开除:2个女生给聘礼了,更多内部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5-20 10:16:41
曾经的紫金将士,本赛季无论谁夺冠,都会有湖人旧将获得总冠军

曾经的紫金将士,本赛季无论谁夺冠,都会有湖人旧将获得总冠军

懂球帝
2025-05-20 08:43:12
曝出轨学生的北理工教授宫某自杀,学校连夜回应,一句话暗藏真相

曝出轨学生的北理工教授宫某自杀,学校连夜回应,一句话暗藏真相

博士观察
2025-05-18 16:52:57
中央明确刚性要求,画出底线、红线!

中央明确刚性要求,画出底线、红线!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9 08:27:24
黄梅莹: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儿子划清界线,不做绊脚石

黄梅莹: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儿子划清界线,不做绊脚石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5-15 15:08:16
朱立伦:以后两岸不能讲统一 只能谈并购?

朱立伦:以后两岸不能讲统一 只能谈并购?

金牛传音
2025-05-19 13:39:25
葛斯齐真猛!有事真上!葛斯齐去金宝山蹲守没见具俊晔!打脸S妈

葛斯齐真猛!有事真上!葛斯齐去金宝山蹲守没见具俊晔!打脸S妈

小娱乐悠悠
2025-05-20 10:52:29
国足28人大名单浮现:成都蓉城6人入选 武磊落选

国足28人大名单浮现:成都蓉城6人入选 武磊落选

球事百科吖
2025-05-20 03:39:42
确诊恶性前列腺癌后,拜登首次发声

确诊恶性前列腺癌后,拜登首次发声

界面新闻
2025-05-19 20:33:05
掘金出局谁该背锅!拿着顶薪的钱,干着底薪的活,不淘汰你淘汰谁

掘金出局谁该背锅!拿着顶薪的钱,干着底薪的活,不淘汰你淘汰谁

球毛鬼胎
2025-05-19 20:26:57
尹悟铭同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逝世,年仅45岁

尹悟铭同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逝世,年仅45岁

新京报
2025-05-17 23:10:37
“上一辈的人吃完了社会红利,年轻人只能不婚不育又躺平!”

“上一辈的人吃完了社会红利,年轻人只能不婚不育又躺平!”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5-20 09:42:28
印度留学生恶意抹黑中国,校方迅速出手:封停四个账号并遣返

印度留学生恶意抹黑中国,校方迅速出手:封停四个账号并遣返

联友说娱
2025-05-17 13:46:53
汪小菲夫妇给父母敬茶环节曝光:张兰架子大,小梅爸爸心疼女婿!

汪小菲夫妇给父母敬茶环节曝光:张兰架子大,小梅爸爸心疼女婿!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5-19 18:06:14
日本男单又哭了!世乒赛0:4被淘汰出局,梁靖崑4:1完成大逆转

日本男单又哭了!世乒赛0:4被淘汰出局,梁靖崑4:1完成大逆转

国乒二三事
2025-05-20 07:59:48
32岁杨采钰晒大肚照,孕晚期腋下变黑,快要生孩子整个人变浮肿

32岁杨采钰晒大肚照,孕晚期腋下变黑,快要生孩子整个人变浮肿

素衣读史
2025-05-19 15:51:29
网传深圳一41岁优质剩女征婚,要求男方年薪50万,两个月没人搭理

网传深圳一41岁优质剩女征婚,要求男方年薪50万,两个月没人搭理

火山诗话
2025-05-17 17:56:10
2025-05-20 12:32:49
蜂窝儿童未来
蜂窝儿童未来
关注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
361文章数 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汪小菲婚礼刚结束 S妈便催债又离间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不舍得挂掉 10个细节不寻常

体育要闻

等了120年的冠军,和一幅感人至深的TIFO

财经要闻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公告 下调存款利率

科技要闻

雷军称小米3nm芯片大规模量产,高通回应

汽车要闻

年内亮相/混动纯电双选择 DS N°4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全新小米 15S Pro 手机首发搭载玄戒 O1 旗舰处理器

本地新闻

“5·19中国旅游日”2025年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