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下大捷之后,刘邦乘胜率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楚军在垓下不但兵员锐减,而且粮草奇缺,又被刘邦40万大军包围。
项羽不得已,最终率领800余名亲随骑兵趁夜突围成功。
天亮后,汉军才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5000精锐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河之时,随从的骑兵还有100多人。
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应该向左走,于是项羽领兵往左去,结果却陷入了一片沼泽,不仅仅耽误了时间。还让汉军追了上来。
垓下大败,项羽突围成功,他为何会迷路,田父又为何骗他?
一、项羽突围成功,他为何会迷路
⒈项羽武功有余,文化程度不高
《项羽本纪》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阴陵距离项羽的都城彭城,已经是咫尺之间,项羽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迷路了。看来他确实是“不肯竟学”。
⒉项羽集团武将如云,项羽身边的文士却极少
在古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掌握在文士集团手里。
项羽身边没有一个强大的文士集团,仅仅一个范增也是七老八十,而且不被信任。
可以说项羽才不足自用,又不会用有才能的文士,其经常犯“迷路”这样的低级别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二、项羽突围成功,问路,田父又为何骗他
渡过淮水之后,项羽随从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来到一个阴陵路口,项羽迷路了,他去问路边的田父,田父就是老农民的意思。
老农可能没有认出他就是西楚霸王,可能恼他是楚军,也可能恨他是逃兵,也可能村里的年轻人全部在战场上厮杀,他痛恨威风凛凛的逃兵,于是就乱七八糟回答:“左边的那条路。”
项羽率军往左走,却陷入了一片沼泽,等项羽想回头时,汉军已经追了上来。
田父就是老农民的意思,其实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阴陵距离彭城不远,距离刘邦的故里沛县也很近,田父的亲人极有可能就是刘邦的汉军。当然他的亲人也可能是楚军。
如果他的亲人是汉军,那么田父指路肯定就是故意误导项羽的。
如果他的亲人是楚军,那么田父指路肯定就是因为痛恨逃兵的缘故,你想,前线正在厮杀,你们不去增援,却往后跑,不是逃兵是什么?
所以说,我的看法就是,项羽不管遇到谁,他都会被骗,形势使然。
综上所述,项羽带领800人马突围东逃,汉军急追,项羽迷路,一个农民故意指错方向,使他陷进了沼泽地带,陷于绝境。
其迷路的原因就是青年项羽武功有余,文化程度不高,又不肯竟学。项羽集团武将如云,身边文士却极少。
至于项羽突围成功,问路于田父,却被欺骗。
说明项羽不仅容易被刘邦欺骗,也容易被别人欺骗,他就是容易受骗上当的老实人。
而且他不懂人情世故,问路也不给点银子,就算没有战争,人家也未必肯回答陌生人的问题。
何况战争时期,家人离散,生死未卜,无论是仇敌还是自己人,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之下。
在老农民看来,这些人要么就是自己的仇敌,要么就是可恨的逃兵。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帮助“这些人”的。
版权声明:
此文版权归龚柳辉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