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我从台东六路小学毕业,我们班就在二楼东头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上课。当时是六年级七班,班主任是对学习要求十分严格的李芝敏老师。毕业时的班主任是孙环老师,孙环老师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在战斗中被敌人炮弹把耳朵震坏了,经常流脓,上课时常用棉花棒塞进耳朵清理。
1902年始建时的校舍(正门)
那年代,国家遇到经济困难,粮食定量很低,顿顿吃不饱,三根肠子闲着两根半,饿得面黄肌瘦。有时候粮店供应的生地瓜干,趁大人不注意,偷几块装进口袋,上课时忍不住塞进口一小块。若被老师发现,轻则批评,重则到教室门口罚站。当时学习之风是很浓厚的,我们学校学习质量在全市小学中是最好的。同学们学习都很用功,课文背的滚瓜烂熟,数学作业做了一遍又一遍。每天早晨八点上课,七点多钟同学们都到校,安安静静早自习。基本上把头天学的内容复习一遍,再把当天要学的新课预习一下。
台东六路小学的前身是德占青岛时期的“蒙养学堂”,1902年2月建于台东镇,有116年的历史。该学堂学制五年,学校始建之年是中国废除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之后,实行新学制的第一年。德国人统治青岛的第五年之后改校名为“东镇小学堂”。
初建学校时,教室为一层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共有教室9间,教师办公室3间,学生17人,后来学生增至33人。课程有国文、德文、经书、算学、地理、历史。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东镇小学堂”停办。1915年3月,学校复课,更名为“公学堂”。学制五年,并命令学校所用教科书必须由日本人编写。
青岛特别市市立台东镇小学校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北洋政府将台东“公学堂”命名为“公立台东镇两级小学”,学校有教职员工12人,学生总数265人,校长是张春峰。有一位23岁的教师,叫邓恩铭,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山东青岛地区党的创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24年,邓恩铭接受党的调派,来到青岛,以该校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组建工作和地下革命活动。在校期间,发展学生王平、贺启元、王官赏、陈宴德、钟玉千、阎成德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4年11月8日,在邓恩铭和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了电业局职员孙秀峰和王少之参加了团组织。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青岛特别市成立,该校更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台东镇小学”。
市立台东镇小学新建校舍
1930年6月,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建成工字形二层木质教学大楼一座。
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国民党当局接收青岛,将学校改名为“青岛市市立台东区台东六路中心国民学校”,校旗为“蓝红白”三色旗,法鸿熙任校长。1946年11月马中骥担任校长,教职工43人,29个班,学生2400名。
市立台东镇小学校院
学校大门朝南,一进大门口设立一人多高的大立镜,学生在立镜前整理衣帽,当时学生家庭生活困难,穿的衣服都带着补丁,由于学生都处在长身体阶段,裤腿短了从下面再接上一截。当时学校规定,进入学校的学生,衣服不论新旧,必须干干净净,衣帽不正不能入校。大门口每天有卫生值日生,检查学生的手、脸、脖子、衣服等是否干净。
1958年台东六路小学旧影
20世纪60年代,学校成立了舰船模型小组,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刘钊老师。刘老师头脑聪明有灵感有想象力,心灵手巧知识丰富。体育老师张子忠曾经说过,刘钊老师本事真大,我五个绑起来不如刘钊。刘钊老师组织学生创作的泥塑“保卫祖国”舰船模型,在青岛市学生手工劳动展览会上获优等奖。他组织创作了木制舰船发展史,从独木舟、木筏、竹排、帆船,一直到现代化舰船,鱼雷快艇、炮艇、潜水艇、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模型,我校的舰船模型作品在全国及省市少儿科技作品展览会上多次获奖。刘钊老师的无线电技术也非常棒,我们班同学在他指导下,不少做出了矿石收音机。后来又发展到安装电子管收音机,当时分三个管和五个管,我们班同学有的装起了五个管的收音机。
台东六路小学教室旧影
解放前就在该校任教的丁老师面临退休,同学们都叫她丁妈妈,她经常给同学们讲新旧社会的对比,在教育战线耕耘了一辈子。我们级部六年级五班班主任老师姓纪,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被敌人炮弹炸掉了一条腿。做了假肢,一只手拄着拐棍,一只手拿着书到教室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只要听到楼梯吧嗒吧嗒响,就知道纪老师来了,大家都安静地坐着等待纪老师上课。
二层教学楼老建筑
音乐老师姓马,每当上音乐课,有四位男同学到音乐教研室抬来风琴。马老师当时四十岁左右,人长的精悍,教音乐非常认真,先讲乐理,然后拿一根拇指粗的指挥棒(实际上是一根铁管),边指挥边教同学们唱歌,他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小杜鹃,小杜鹃,我们请你唱个歌,快来呀,大家来呀,我们爱听你的歌。咕咕,咕咕,歌唱使我们快乐,咕咕,咕咕,歌唱使我们快乐。”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国庆节前他教的那首歌:“十月一啊十月一,家家户户挂红旗,祖国的节日来到了,我们心里多欢喜,十月一啊十月一,我们永远歌唱你。”
这座教学楼一直使用到1984年7月。旧楼拆除后又新建一座五层教学大楼,1986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0年政府投巨资,对台东六路小学大规模扩建改造,新建教学大楼6801平方米,并建有980平方米的游泳馆,学校从此具有现代化的气息,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学校配备一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学生在这里接受现代化教育,丰富了知识,发展了个性和特长。
2002年8月12日,市北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原台东五路小学正式并入台东六路小学。至此,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共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成为青岛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
2012年10月,台东六路小学建校110周年。许多省市教育界领导来参加庆典活动,好多从该校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外交家都来参加庆典。
革命老前辈梅山同志,她是1923年11月出生,1935年台东镇小学毕业,1941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党先”(即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做地下工作时,任青岛市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及青岛市立女中和私立文德女中两学校的支部书记。青岛解放后,历任市妇联宣传部部长、山东省妇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台东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著名演员、表演艺术家葛存壮(葛优之父),也是台东六路小学毕业的学生,在多年的演艺事业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贺中原,1959年毕业于台东六路小学,现为青岛出版社编审、山东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青岛作家协会理事、青岛传记文学学会理事。
1958年7月台东六路小学六年级四班毕业师生合影
贺中祥,也是从台东六路小学走出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书法家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会员、青岛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硕士研究生专业指导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著名演员林永建也是台东六路小学毕业生,出演过很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和小品。
毕业于该校的翟天临,也是著名影视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曾出演过多部电影。
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台东六路小学,培养出大批国家优秀人才。她沉甸甸的文化底蕴,深深感染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生。
历经数代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台东六路小学突飞猛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获多项殊荣:如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评估中心评为“教学示范学校”,被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全国组委会命名为“科普示范学校”,被青岛市教育局评为“青岛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花园式学校”等。
北侧综合楼现照
我从台东六路小学毕业50多年了,时代在变,人在变,社会也在变。如今,当路经我的母校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围着学校慢慢地转一圈,触景生情,每当回忆起在学校的学习情景,总是感到甜丝丝的,非常自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