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转发。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当代书法在视觉效果、空间构成、笔法解放、材料试验和观念介入等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但不可否认,书法在从案头走向壁上(明代),再从书斋走向展厅(20世纪),从传统的“阅读效果”走向当代的“展示效果”、“传播效果”的过程中,视觉刺激正在全面代替心灵感悟,文化个性与艺术深度越来越匮乏。
书法创新,贵在笔法的创新,笔法包括执笔和运笔手法,在传统执笔、运笔技巧熟练的基础上,再根据字体书写结构来重新排列运笔顺序,要讲究字形美,要做到行笔流畅、结构简易、顺其自然,使书法创作达到天人合一的书写境界,走笔有快慢,飘逸则飞扬,舒缓之间显凝重,运笔之力存在于指和腕,思绪发于笔端,字体形状存于心,落笔如奔走之势,意到笔随,要把思想精神凝结在笔墨线条之中,使书法作品营造出独到的神韵,形成书家个人独特风格。
中国绘画与书法在使用工具和艺术本质上也具有相通性,即“画法关通书法津”(石涛语),因此它们之间在具体的创作和表现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画家常常从书法中汲取艺术营养,以获得绘画的技巧与灵感。比如:为了使每根线条富有变化、充满生机,常以书法训练作为基本功;为了处理好虚实变化,往往借鉴书法的结体和章法。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也常常在画跋上申明“以书入画”的观点和主张。
书法艺术是一门抽象的美学,它所体现的形态,有的粗野,有的厚重,有的笨拙,宽博与松散,凝重与滞拙,剑拔弩张,雄健流畅,秀美险峻等等,这当中的差别具体界定起来实在很难辨析,除了欣赏者能与作者心领神会才能体会到,非旁人所能理解。
吕英儒,河北邢台人。2006年以河北书法专业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书画方向〕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师从赵士英,马贡明,刘胜角、黄承利、郭明峰诸先生。书法主攻楷书﹑行书,楷书以赵体和柳体为主,行书追二王一脉旁涉诸家,略有心得。现为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刻字协会会员、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丰润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当代书坛应该是一个流派风格纷呈、多元化创作的格局,但今之书法缺少原创性,更谈不上学术价值意义。因为帖学层面的书法创作仍然是重复古人,无创新之意,粗糙无华,缺少经典之作;碑派书法毫无生气,几乎是旧辙重蹈;碑帖融合的书风甚少。这是当下书法创作的状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创作的学术空白。
事实上,书法书法创作中章法至关重要,章法如同兵法一样,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打法。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我们大不可以偏概全。我们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好这个全局性的大概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