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白大褂」最早是「黑大衣」,细数医护人员200年来的穿着变化

0
分享至

  当我们谈论起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时,常常称呼他们为“白衣天使”。那么,白衣是在什么时候成了医护的工作服呢?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撰文,带你了解医生工作服的演变史。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王逸聪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史学学系讲师 谷晓阳

  本文编辑|郭静超 邓玉

  白大褂最早是黑大衣

  在历史上,外科医生的地位曾长期低于内科医生,在西方中世纪时,这一职业多由理发师兼任。到了19世纪,外科医生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都有明显提高,专业地位也有所提升。为了体现职业尊严,他们会像内科医生一样,穿着符合绅士身份的长外套工作。

  一位美国医生曾在回忆录里写道,19世纪80年代,医生们常穿着黑色长外套,戴着丝质帽子出诊。外科医生在手术时会穿着旧外套,久而久之,他们的深色手术大衣上便会沾上许多血污。

  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在启蒙运动、近代工业革命等因素影响下,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关注公民健康和福利,城市环境和个人卫生得到改善。

  在19世纪,清洁干净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许多医院提倡及时清洗脏污的床单、患者服等,患者被要求换上整洁干净的亚麻布衣服,医院也配备了专门的洗衣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外科医生脏污的手术服显得格格不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有不少医生换上了清洗干净的白罩袍。

  19世纪时,细菌学理论逐渐在医学界传播开来,一些医生开始在手术中穿着消毒过后的白色无菌手术袍,刚开始,这种穿着还受到了一些同行的嘲弄。

  19世纪末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院的外科医生麦克尤恩,要求助手在手术时穿着白大衣,一些同事们开玩笑叫他“穿白衣的男人”。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他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更低、恢复更好,慢慢地,麦克尤恩的无菌手术方式和白衣都在医院中流行开来了。随着接受细菌理论和无菌术的人越来越多,消毒后的白色手术袍成了外科医师手术时的标配。

  而内科医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白大褂工作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历史证据。有些学者认为可能跟实验室科学的兴起有关。随着近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医生的教育和培训中,实验室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生要“上得了临床,做得了实验”。渐渐地,实验室中的白大褂便成了医生的工作服。

  手术室里白大褂变成了绿色

  20世纪后,人类迈进“电气化时代”的大门,外科医生的白色手术服面临新的挑战。有了电灯后,手术室拥有了不受天气限制的采光照明。可是电灯照耀下的手术环境给医生的眼睛造成了不适。

  1914年,旧金山的谢尔曼医生提到:当医生把目光从伤口处移开时,在白衣、白墙的强力反光下,会有一段时间看不清东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视错觉,当人眼长时间盯着一种颜色后,再移开去看别的地方,就会看到该颜色的互补色。

  所以,他提出,可选择血红色的互补色——菠菜叶的绿色来改良手术室环境,他还尝试让医生们穿着绿色或其他深色的消毒手术衣。

  1924年,纽约的弗拉格医生提出血红色的互补色应是蓝绿色,渐渐地,绿色手术服、蓝色手术服流行开来。

  护士工作服更丰富

  相比于医生,护士的服装变化似乎更为丰富。

  18世纪前

  护理工作大多由僧侣、修女或一些普通妇女来承担,具有一定的宗教、慈善性质。

  19世纪80年代左右

  护士们开始有较正式的服装,她们会穿着一件长长的白色棉布裙,戴一顶白色的头巾式护士帽,浑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

  20 世纪初

  有些地方的护士会戴面纱,将头发挽进一个白色的大帽子里,长长的白色护士裙很像换了颜色的修女服。也有些护士服像女仆装,白色的背带长围裙,搭配头顶带花边的护士帽来包裹住头发,以衬衣上的臂章颜色来显示护士资历和等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护士服增加了口袋,袖子可以卷起,为护士快速照护伤员带来了很大便利。战后,护士帽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变化。

  20世纪20年代

  出现了一些有条纹的帽子以区分护士长的等级。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可盖住头顶发髻、看起来像个可爱杯状蛋糕的玛芬帽。

  后来还有了可以罩住整个头部的手帕帽。手帕帽更易清洗,制作和携带起来也很方便,很快超越玛芬帽流行开来。许多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校帽,大小不同的帽子成为了护士形象的一部分。

  时至今日,护士服已发展出许多样式,即便在同一家医院,也能看到护士们穿着不同的服装,普通病房护士可能会穿着连衣裙式护士服,头戴手帕帽,而急诊科和手术室护士或许会穿着与外科医生一样的短衫长裤式洗手衣。

  类似地,医生的服装也有许多变化,为了缓解患者看到白大褂的紧张,许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穿起了便装;许多儿科医师穿上了小患者喜欢的带有水果和卡通图案的花大褂;外科大夫的手术帽也从单一颜色变为有着各种图案的花帽子。

  总之,几百年的医护服装变迁中,变化的是样式,背后保持不变的,是关爱患者、医疗安全与职业认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科普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生命时报 incentive-icons
生命时报
你最值得信赖的“健康管家”
893文章数 299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