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并非束之高阁的摆设、无病呻吟的产物,应给人以感染,使人“动心”,对“世间的真人真事”,不能笼闭一人心中,必须传告后世之人。——紫式部
在源远流长的东亚古典文学史中,有两部作品以其包罗万象的宏大结构、唯美超凡的艺术造诣和纵览时代的深刻主题独树一帜,傲然立于群书之上,历来为世人津津乐道,传颂不衰。
一部是中华文学的无上瑰宝《红楼梦》,而另一部则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
导语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在读大二的时候,在选修的日本经典文学课程上听老师讲起,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花了整整两个月进行阅读。开始时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但随着情节的推移,我被书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细腻的文字叙事深深感染,以至读完后,不禁潸然落泪。
《源氏物语》因优美的语言、波澜万丈的故事、充满个性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犀利的评判精神、以及深刻感人的主题,被誉为“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10个世纪的文学名著”。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曾说:“《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
《源氏物语》诞生于十一世纪,是“大和民族之魂”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它以日本平安时代的上层社会生活为背景,以桐壶天皇、光源氏和薰君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情感纠葛为主线,集中展现了天皇集权统治临近末世,传统社会濒于瓦解,贵族阶层精神空虚异化的震撼图景。
通过主人公与不同女子的恩怨情仇进行行文,着力描绘出妇女作为男权社会附庸的悲惨遭遇,既蕴含着女性独立这一时代要求,也寄寓了作者平等的社会理想。全书叙事体大思精,其中融入诸多汉文化和大和文化艺术元素,尤其是大量汉诗与和歌的引用创作,使得作为小说的《源氏物语》呈现出散文化倾向,也兼具诗性特色。
同时作者旁征博引,将民间传说、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园艺等文化因子有机地收纳于作品之中,更加突显出本书作为“日本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化品质。
本文将从作品主题、人物刻画、价值意义三个角度,对《源氏物语》千年不衰的魅力尝试进行分析。
一、作品主题:哀物悼人的时代悲剧
《源氏物语》的主题,是嘲讽生之喜悦在不知不觉间转变为哀愁,以及因为不知如何去爱而让人产生绝望感的命运。
平安时代末期的日本,政治分裂日益加重。以藤原道长为首的贵族官僚连续二百年把持朝政,挟持天皇,开创了“摄政关白”的外戚权力体系。皇室则依靠大寺院,建立上皇“院政”,与之分庭抗礼。两派贵族为争夺最高统治权斗争不止,中央政权频频易手。
《源氏物语》正是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剧变背景下付诸创作的。本书作者紫式部作为彰子皇后的侍从女官,身处宫廷权力斗争的漩涡核心,亲眼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将其自觉体现在小说的叙事中。
时代的悲剧是贵族社会的精神没落和腐朽沦亡。全书开篇第一帖《桐壶》,就已然奠定了凄清哀婉的悲怨基调。主人公光源氏本是桐壶天皇与更衣所生皇子,但是桐壶帝迫于弘徽殿女御之父、外戚右大臣的政治压力,将光源氏罢黜皇族身份降为臣籍。更衣也在与女御的宫斗中愤愤而亡。光源氏从小失去母亲,被贬出皇室,因为缺乏管束随之混迹成风流浪荡的富家公子。他少年时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寻芳猎艳,先后与藤壶、六条妃子、夕颜等女子发生情感纠葛。
光源氏步入中年以后,外戚失势,他借此平步青云,权势达到顶点。然而随着欲望的不断满足,他的精神空虚亦达到极致,尤其是夫人紫姬的逝世,最终让他出家为僧。在《云隐》一帖仅存有标题的暗示中,光源氏走向幻灭。其后的“宇治十帖”讲述了光源氏之子薰君和八皇子三位女公子的故事,结局依旧是万境归空,薰君的精神被虚无缥缈的感情残暴地撕裂。
《源氏物语》生动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奇异现状,在物质财富得以极大满足的前提下,贵族的精神世界却走向不可挽回的崩溃。政治的黑暗让贵族选择了逃避,但是这种逃避却异化成欲望的放纵。
贵族们把女人当成玩物,仅求得苟且偷欢,没有人考虑真正的情感是什么,仿佛满足现世的欲望才是最终目的。然而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们转眼又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堪一击。正是在这种没落精神的支配下,一系列泯灭人伦的可耻现象频频发生,并且将这种罪恶传递给下一代人。
紫式部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力透纸背地展现出四任天皇、三代贵族,近八十年的挣扎命运。桐壶帝因宠妃更衣之死而放弃皇位消极避世;光源氏在位极人臣权势正盛时悬崖撒手;薰君则是在可望而不可即的隐秘情感中直接走向自我否定,从而产生虚无主义思想,最终奏响了人生哀乐。
可以看到,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贵族确实到了精神沦丧的边缘。在权力、欲望纵横交织的污浊环境下,一切真挚的情感都堕落成享乐主义愚弄的对象,同时一切矛盾也在暗流涌动,伺机颠覆这个邪恶的时代。
《源氏物语》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经典名著,它描摹出封建末世必然毁灭的历史大趋势,其中时代悲剧的警示至今给人以启迪。
它告诉我们,个人命运与时代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腐朽没落的社会中,个体也必将走向堕落。只有依赖道德重建和社会平等,人的独立性才能够得以保持。
二、人物刻画:意蕴深沉的人性解剖
《源氏物语》在人物刻画方面尤其出类拔萃,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摄人魂魄”。
全书上下有将近四百名出场人物,大都性格突出,特别是部分女性角色已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紫式部通过对大量不同出身、不同性格女性的深入描写,揭示出她们身上所具有的悲剧共性和平安时代日本妇女群体潜藏的复杂性格特征。
点数《源氏物语》的女性群芳,既能感受到藤壶女御风姿绰约、清丽澄澈、哀而不争的楚楚动人,亦能欣赏到紫姬正统华美、贤惠守德、贞静中和的母性魅力,还能品鉴到玉鬘(mán)恭谨温存、情思幽深、妩媚娇痴的少女仙姿。明石之孤独,空蝉之冷淡,末摘花之窘迫,花散里之驯顺,葵姬之高傲,六条妃子之骄妒,浮舟之苦情……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对紫姬的描写:
“源氏来到紫姬房中。他近日看看三公主和明石女御的相貌,觉得都很美丽;现在看看紫姬,觉得这个人多年看惯,目染耳驯,并无特别惊人之处,然而毕竟无人赶得上她,真是一个奇迹。从无论哪一点上看来,她的气品都很高雅,周身没有一点缺陷,可使见者自觉羞惭。相貌艳如花月,姿态新颖入时。加之种种优雅的熏香融合集中,这便形成了一种最高的美姿。今年比去年更盛,今日比昨日更美。永远清新,百看不厌。”
再如,对末摘花的刻画:
“首先,她坐着身体很高,可知这个人上身是很长的……其次,最难看的是那个鼻子。这鼻子首先映入人目,很像普贤菩萨骑的白象的鼻子。这鼻子又高又长,尖端略略下垂,并带红色,特别教人扫兴。脸色比雪还白,白得发青。额骨宽得可怕,再加下半边是个长脸,这整个面孔就长得稀奇了。身体很瘦,筋骨棱棱,形甚可哀。肩部的骨骼尤为显露,衣服外面也看得出,教人看了觉得可怜。”
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共同汇聚成千红一哭的女性悲剧。紫式部借助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剖析,由命运指向人性,最终在人性的高度上展示出博大的人文关怀。
这一时代的女性是社会的附庸,她们的人格被男权主义道德观念所异化,她们在男女情感中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藤壶女御作为光源氏的后母,在被他欺骗感情后遁世终老;紫姬少女之时就被光源氏豢养家中供其日后消遣娱乐;空蝉不堪光源氏骚扰弃世为尼;明石因地位卑贱躲避乡间;六条妃子更是无法忍受光源氏的负情而游魂害人,抱病而亡……在女性人物与男性贵族的交往中,连接他们的是肉欲和权力,而不是发自肺腑的真情。
为了享乐,光源氏竟然去挑逗有夫之妇的空蝉和夕颜。朱雀院把自己年仅十几岁的三公主下嫁给年逾不惑的太政大臣。光源氏自己曾坦白,他对女性不过是“逢场作戏,渔猎美色而已”,纵使日后产生真情,也确实有玩世不恭的随意态度。
剖析这些触目惊心的女性悲剧,紫式部生动展现了日本封建末世下,妇女群体严重畸形的自我意识和支离破碎的人格构成。
她们一生都生活在传统男权道德的阴影之下,面对男人的始乱终弃,只有顺从。纵使女性的自我意识有所觉醒,也很快被既定的道德思维方式所打压。
比如,紫姬曾经多次因为光源氏的感情不忠而愤然不平,但最终还是忍气吞声,去做一个被光源氏嘉许的“模范妇女”。
这一时代的女性,在朦胧的人格自觉与传统封建道德的冲突中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性格,并为之所困扰。正是这种性格,使得女性人物陷入痛苦的选择,并在选择中走向自我毁灭,从而加深了时代悲剧的内涵。也正是通过对这种二元人性的描摹,彰显了紫式部关注妇女生存状态、倡导女性人格独立的美好理想。
三、价值意义:文化荟萃的艺术经典
《源氏物语》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名著,其内涵文化因素之丰富,引用诗文典籍之庞杂,描摹贵族生活之全面,为世界小说史上所少见。
全书蕴含浓厚的汉学风格,其中广泛引用《史记》《礼记》《汉书》等中国文献典故,大量汉诗被织入行文,特别是白居易的诗歌,全书引用有一百处之多。
例如,在哀悼女性飘零命运时:
插入白居易《陵园妾》中诗文“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春愁秋思知何限?”,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氛围。
再如,源氏思葵姬:
吟刘禹锡《有所嗟》中两句:“相逢相失两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表达了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长恨歌》的创造性引用具有极高水准。在桐壶更衣死后天皇哀悼、紫姬死时光源氏遐思、薰君与宇治二女公子之间感情徘徊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长恨”意境,巧妙地将诗歌纳入行文的整体结构中。这体现了紫式部极高的汉文学造诣,也表明十一世纪中日文化交流已达到相当水平。
《源氏物语》更多地体现了大和文化的特质。日本民族文学和歌艺术在全书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前后有近八百首和歌散入小说之中,诗歌艺术与叙事文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须磨》等帖的和歌引用创作更是情景合一、唯美动人,堪为日本文学的典范。除了文学形式的丰富多样,紫式部在其它文化领域也颇有建树。光源氏中年以后的住所六条院,就集中体现了日本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理想;六条院的春夏秋冬,花草茂盛,四时景致皆备;雕梁画栋,碧瓦飞甍,极尽奢华,堪比《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书中还有观舞戏、品书画、赏熏香、座游船等民俗活动,多角度描绘出平安时期贵族的生活风貌,为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可以说,在思潮激荡的世界文坛上,《源氏物语》作为日本作家创作方法、思想内容以及写作风格的文化宝库,为现代日本文学走向全球,提供了深厚的艺术积淀和独特的发展进路。
同时,其敢于描摹社会现状、关注时代重大风俗变革的写实主义优良传统,更启发了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等人的写作视角,成为文坛清流。
《源氏物语》富有东方特质的华美艺术境界与诗性品质,在与西方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交融互通中,深刻影响了以谷崎润一郎为代表的许多作家。其哀物悼人的美学观点,更是在二十世纪的日本文学中被广泛发挥。
三岛由纪夫的杰作《金阁寺》,在审美取向上就根植于《源氏物语》中隐藏的“毁灭之美”。川端康成更是继承了《源氏物语》关照女性群体生存状态的人文导向。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作家,虽然在创作方法和文艺观念上深受西方影响,但是始终坚持汲取发轫于《源氏物语》的日本古典文学养分,使得作品在彰显人类普遍情感的同时,也浸润了大和文明的特质。
《源氏物语》在对日本文学体系的构建中,在对日本文化的整合发展中,乃至在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塑造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
大约1010 年《源氏物语》成书,此后300 年方有《神曲》,600 年有《哈姆雷特》,700 年有《红楼梦》。
《源氏物语》诞生于1000多年前的日本平安时代,以一种贵族化的华丽、唯美,向我们讲述了以源氏为中心的几代人流传千年的爱恋故事,也展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风貌、自然景观和贵族们华丽奢靡的生活画卷,体现出日本民族特有的物哀之美。
通过读《源氏物语》,把握历史演进的宏大脉络,审视人格精神的矛盾纠缠,慨叹悲凄哀婉的末世情殇,我对道德、良心、理性、责任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