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降低接地电阻的案例实践(摘录)
作者:林土方(国网浙江省台州供电公司)
张启雄(福建瑞凯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结合应用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降低接地电阻的案例实践,探讨了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全文发表在《电力自动化》2020.12
1
问题的提出
接地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同的接地用途,有不同的接地电阻要求,因为接地的特殊性,国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接地电阻标准。
通常将接地分三种,即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会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接地电阻在1Ω以下。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接地。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但由于某种原因,接地电阻经常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超标的接地,在雷季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路面硬化也给改善接地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的存在,让人们对接地产生恐惧与不安。如何有效解决接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采用垂直深接地,无需大面积破土,施工便捷高效,具有免开挖,减少青赔等优点,并可确保石墨烯接地棒接触到土壤电阻率更低的深层土壤,达到理想的降阻效果。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的问世,从技术和施工上改善了接地电阻,已经成为降低接地电阻的有效利器。
2
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
石墨烯复合接地系统利用新材料石墨烯研制而成,接地棒采用多种金属材料复合制成,表面为石墨烯、铜、铝、钛、硅、钼、铅、锡等金属渗层,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石墨烯快速接地装置是由石墨烯接地体、多层复合绞线、合金钻头、金属保护器及辅材组成,具有耐腐蚀、性能稳定、安装省时、连接方便等优点。接地体是由石墨烯等多种金属与圆钢本体热融复合而成,大大提高了接地体的强度、耐腐蚀性及导电性。石墨烯快速接地装置属于垂直打深接地体,适用于城市配网中低压接地补强的防雷接地改造工程。石墨烯接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配网现行金属接地体易腐蚀、接地电阻高等问题,同时可垂直打深,做到免开挖、免青赔、易维护,降阻效果十分明显,有效维护配网中低线路运行安全,经济效益显著,满足输配电网设备防雷的接地要求。
(1)石墨烯复合接地体。
石墨烯复合接地体圆形棒状材料,长度1.2m,直径16mm,选用优质钢材加工而成,表面由石墨烯等多种金属材料经800℃高温烧结热熔制成,产品硬度高、耐腐蚀及导电性良好。
(2)六角六槽合金钻头。
六角六槽合金钻头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一端为尖头,一端开内孔,安装第一根接地棒时内孔处与接地棒尖头处相连,一次性打入地下。开六角六槽,最大处直径为22mm,稍大于石墨烯接地体,打入地下时使岩粉从深槽中挤出,方便施工。
3
石墨烯快速接地装置特征
(1)材料:接地棒采用多种金属材料复合制成,表面为石墨烯、铜、铝、钛、硅、钼、铅、锡等金属渗层,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2)工艺:采用国内外最先进复合材料烧结法,把多种金属材料烧结在接地材料的表面,使接地材料结合力更强,实用更加可靠稳定,产品符合国际 UL467、国内DLT1312-2013标准。
(3)降阻:接地极通过垂直打深有效降低电阻,降阻效果明显且稳定。
(4)使用方法:1个六角六槽的合金钻头和2个芯棒,任意芯棒的接头处与另一根芯棒插孔打击成一体。
(5)施工:通过紧配的方式将棒与棒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3人一组一天可以安装输电线路塔基1座或5个台区接地补强工作量。
(6)耐腐蚀:接地棒经连续500h的盐雾试验后,表面无明显锈痕,电阻变化率为4.4%,有极强的耐腐蚀性。
百度网盘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ngzO4iOBqeaiwFUoGHSrw
密码:d9ik
4
石墨烯快速接地装置技术特点
城市配电设备一般置于城区负荷中心,周边路面硬化或植被绿化,地下管网复杂,人员触碰设备的可能性大,安全隐患突出,外延水平接地网需大面积破土施工。而石墨烯复合快速接地系统采用垂直深接地技术,施工时只需破开一个小口,使用接地棒作为垂直接地体,可垂直打入地下无需大面积破土,用尽可能深的垂直接地体来弥补水平接地体不能拓展更宽的不足。
借助便携式深孔钻探设备配合施工,基本能保证垂直接地体深入地下10m以上,达到理想的降阻效果。施工完成后,取得的接地电阻值更加稳定,即使环境变化也能长期保持,不会跳变,具有传统施工方式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对城市配网中低压的接地改造及补强的降阻效果尤为明显。
5
石墨烯复合接地棒技术参数
石墨烯复合接地棒技术参数:复合层厚度≥0.25mm,均匀性允差0.028mm;电阻率为11.09μΩ·cm;导电率为15.55%。
短时电流耐受:经17.22kA/1.02s电流试验后,电阻变化率1.7%。
冲击电流耐受:经8/20μs、100kA冲击电流5次,电阻变化率1.9%。
机械性能:经抗拉、弯折试验后产品直流电阻变化率1.3%。
抗冷热冲击性能:经冷热冲击试验后,电阻变化率1.5%。
抗腐蚀性能:经500h盐雾试验后,电阻变化率4.4%。
6
多层复合接地绞线技术参数
复层厚度及均匀性:复合层厚度≥0.25mm,均匀性允差0.018mm。
导线股数为19股和7股;截面面积为70mm2 (单股直径2.1mm);电阻率为5.34μΩ·cm;导电率为32.23%。
短时电流耐受:经10.13kA/1.02s电流试验后,电阻变化率1.2%。冲击电流耐受:经8/20μs、100kA冲击电流5次,电阻变化率2.1%。
机械性能:经抗拉、弯折试验后,电阻变化率1.4%。
抗冷热冲击性能:经冷热冲击试验后,电阻变化率△R%1.3。
7
实践案例(略)
8
结语
石墨烯接地系统采用垂直深接地,无需大面积破土,施工便捷高效,具有避免开挖,减少青赔等优点,并可确保石墨烯接地棒接触到土壤电阻率更低的深层土壤,达到理想的降阻效果。实践表明,石墨烯接地系统是改善线路杆塔、变电站、配电站、箱变、架空变压器、低压接地,有线电视接地、石化接地、计算机接地等接地电阻的有效利器。
参考文献
[1]JGJ16-20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3]GB50089-2007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S].
[4]GB50074-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S].
[5]GB50156-201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标准[S].
[6]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
[7]GBT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S].
[8]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S].
[9]GB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S].
[10]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
[11]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
微信公众号【 中国防雷 】,点击左下角的按钮,输入文字【 中国防雷技术选编 】,获取下载方式。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