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牢铸中华名族共同体意识 创建全国名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打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文化自信的青海

0
分享至

编者按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千百年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各民族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和衷共济,共同演绎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青海是第一个所有市州(8个)建成全国示范的省,也是第一个建成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23个)的省,还是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在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动员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之际,本报特摘登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同心聚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鄂崇荣

青海自古以来处于中原儒道文化、西藏佛苯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北方草原萨满文化的交融地带,属多元文化汇集地、多个文明叠合区、多民族血脉基因交换重组地。一部青海区域史是历史上各民族在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同时也是各民族先民共同开发青海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和不断演进之后,青海呈现出各民族在血脉上相亲相连,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和美共荣,宗教上和顺向上的多元一体地域景观。青海各民族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每个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发展、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关乎根本、关乎长远、关乎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总牵引,举全省之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并不断提档升级,实现了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转变升华,迈向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多维度的拓展。青海整体面貌,各地区发展面貌、各民族精神面貌、民族关系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青海成为全国首个省内所有市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省份;青海成为全国首个省内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数量过半(23个)的省份;青海成为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份;青海成为拥有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3个)的省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影响不断扩大,效应不断凸显。民族团结意识处处渗透于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正常交往、平时交流当中,各族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蔚然成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价值追求。青海各族儿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所未有地铸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美共荣已成为青海最亮的人文底色。

青海经过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青海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宏观政策、区域协调布局、财政支持、扶贫攻坚措施等一系列作为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因为有内地及东南沿海地区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青海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才取得了青海今天的进步;许多援青干部和外来游客也深刻体会到青海在生态保护、能源储备、国家总体安全、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贡献,是内地及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利益密切交融、命运休戚与共、安危共生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保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两者之间紧密相连、共存共荣、相依相生、相辅相成、相互推动、互促共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对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重要方面之一。这为新时代青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入推进青海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顶层设计和具体行动指南。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青海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省进程中,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基层创建工作全过程,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做出青海贡献、青海经验、青海模式。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

青海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基

何启林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南。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青海拥有丰厚的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蕴。

一、准确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及关系

尽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从逻辑上将其拆分成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个层次。民族交往是指族际之间的接触与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交往,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基础前提的作用。持续而紧密的社会交往本身既是一个共同体存在的核心标志,同时也是共同体意识形成与维持的核心要素。民族交流的本质是文化交流,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纽带连接的作用。广义的文化内涵可涵盖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等广泛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无论是对于共同体的正常运转,还是对于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民族交融的本质是结构交融,对民族交融应该从结构交融的角度进行理解,它强调的是不同民族的个体、群体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渗入和彼此关联。在多民族社会中,民族关系的稳定及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交融。所谓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就是各民族通过频繁而有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个结构相连、利益相关、情感相通的共同体的社会形态。通过加强民族交融来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社会结构层面的支撑。综合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而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二、民族间和睦共处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

自古至今,青海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十分显著,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历史现象一直存在,历史上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纵观历史,青海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错居的格局比较普遍。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共同构筑了青海多民族多文化共融的辉煌历史。青海地区各民族交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平等和睦。平等既是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和睦相处的前提条件,是民族交往中始终恪守的一个原则。表现在各民族之间的宗教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实质上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在青海穆斯林民族与藏族关系是不同文明交往成功的典型,也是和而不同的典范,各民族关系中民间交往是不同文明交往的主体,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的经济活动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内容;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关系证明,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是民族之间成功交往的有效途径;青海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关系也说明,正确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和睦团结的导向力,是维持公平正义的积极力量,国家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保护伞。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为实现青海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是今天我们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实的民族基础。

三、生产方式的互补性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

青海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与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的生产方式有关。青海各地不同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使青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是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而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内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互补共荣的局面,在历史上,藏族、蒙古族基本上全民从事游牧,而居住在河湟谷地的汉族、回族和撒拉族则从事农业生产,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基本上保持着游牧和农耕的二元结构,而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回族和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由于注重商业贸易活动,于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有一大批人在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互通有无,将牧区的畜产品包括牛羊肉、皮毛、冬虫夏草等货物带到农业区甚至更远的地方销售,同时也把牧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从内地或农业区带到牧区销售,活跃了青海地区的经贸市场,从而在经济方面的交往具体表现为“互补共荣”。所谓“互补”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即互通有无。所谓“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的因素,数百年来,青海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汉族、土族专营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经营商业的这样一种既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农业、牧业、手工业,通过商业而成为一种松散的经济联合体,这是一种经济交往的结果。也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

四、风俗和而不同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基础

青海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信仰、心理等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劳作等各个方面。东部农业区以汉、土、回、撒拉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相同,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比较接近,在饮食习俗上,均以面食为主,住房则以土木建筑、屋顶平坦,四面土墙高围的“庄廓”为主,更多的体现出了农耕文化的风格;西部牧业区的藏族和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饮食习惯都以吃牛羊肉和酥油炒面、喝牛奶为主,体现出了游牧文化的主要特色。青海各民族风俗习惯,是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风俗在传承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中不断得以保持和发展。一方面每个民族都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尽量恪守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文化品格;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丰富自己。青海各民族风俗相互影响的程度并非等量齐观,孰多孰少,须作具体分析。总的来说,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藏族与蒙古族的风俗,回族与撒拉族的风俗都比较接近。而汉族的风俗习惯对各少数民族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影响,尤其对农业区的少数民族影响较大,凡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的生产习俗包括一部分生活习俗都与汉族相接近。汉族以儒道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也有一定的影响。土族虽然与藏族、蒙古族共同信奉藏传佛教,但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在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相互联姻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习俗爱好几乎为各民族所共有。如流行青海的“河湟花儿”,深受汉、回、土、藏、撒拉等民族的共同喜爱;少数民族的风俗对青海汉族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少汉族信仰藏传佛教,找藏医或喇嘛治病,汉族饮食习惯中,人们偏爱吃大块的“手抓羊肉”等。总之,青海各民族具有独特文化特点的民情风俗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反映。

(作者为青海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立足省情强化担当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

贺德禄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0万人,占总人口的47.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全省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全国率先实现“三个第一”,即:第一个所有市州(8个)建成全国示范的省,第一个建成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23个)的省,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走在了全国前列,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篇章。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建立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形成了党政军民齐抓共建的大创建格局。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专项考核机制,表彰民族团结先进,设立民族团结创建奖,凝聚了全省上下共抓创建的人心力量。省政府与国家民委签署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十八大以来全国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省部共建先例。在全国率先制定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办法,建立动态管理、优续劣汰机制,形成创建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导向。在全国率先实施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先后对果洛海北开展评估,把裁判权交给社会,探索形成创建工作绩效管理机制。省委2019年底作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新战略,进一步在新的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保持高位推动创建的良好态势。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学生、宗教界等不同群体“滴灌”滋养,连续30年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创立马背宣讲队、双语专家团、宗教人士宣讲组等特色宣讲队伍,编印300多万份宣传读本,在京举办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组织媒体走基层,在主流媒体刊播稿件5000余篇,先后举办民族团结高层讲坛、微视频微电影展播等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入打造热贡艺术、格萨尔、玉树土风歌舞等文化品牌,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舞电视展演、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500多场次,打造《松赞干布》《热贡神韵》等文化精品,加大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整理,厚植了各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9个,各级各类民族团结示范区、单位2100多个,选树先进典型3700多个,树立了时代标杆,营造了全民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创新“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创建工作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方向发展。坚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业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生态强省战略深度融合,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编制实施交界地区、较少民族聚集地区发展专项规划,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绝对贫困全面“清零”,2019年土族、撒拉族两个青海独有的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深入推进精神脱贫工作,开展乡村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过和谐文明新生活。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高原养生、极地探险、生态观光等民族地区特色项目,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生态和民族特色旅游饭,绿水青山成为了惠民富民的金山银山。大力支持“拉面经济”发展,连续举办全省刺绣大赛,“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彰显民族团结价值的特色产业,各领域、各行业精心打造立得住、叫得响的载体和品牌,创建工作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全省大局,成为引领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抓手。

(四)坚持以法治为保障,推进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作为推进创建工作的重要途径,颁布《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6个自治州全部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成为全国最早出台专项法规的省区之一。启动并修订2个州的自治条例,颁布实施了122件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政府规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法治基础更加牢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建立重大风险评估、纠纷调解、毗邻地区协作等长效机制,将3月定为“矛盾排查化解月”,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5833个,矛盾纠纷化解率96%以上。推动“枫桥经验”青海化,推广县域治理“班玛经验”,形成了达日“网格化+大数据”、玉树村寺并联治理等新经验。在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持续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着力解决基层乱象、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法治水平,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建立藏传佛教“三种管理”方式和清真寺分层分级管理机制,青海特点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加强宗教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大规模轮训工程,新建成省藏语系佛学院和省伊斯兰教经学院,举办十世班禅、喜饶嘉措大师爱国爱教思想展,持续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新编“卧尔兹”巡回宣讲、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全省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升起了国旗。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省民族宗教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和扶危济困优良传统,为疫区捐款捐物40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爱国爱教、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意识更加牢固。

(五)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创建新格局。坚持重在基层、重在平时,扎实推进创建“十进”活动(进家庭、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企业、寺院、军营、市场、网络),创建工作覆盖到各行各业,延伸到基层群众,构建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成立民族团结理事会、开通少数民族服务“爱心热线”、组建“社区民族之家”等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推动建立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跨区域服务管理,针对分布在全国277座城市的20余万少数民族“拉面人”创业大军,与18个流入地省市建立服务管理协作机制,设立88个办事机构,引导他们主动融入当地、服务社会。以窗口服务行业为重点,向少数民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加大对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以“小窗口”凝聚起“大团结”。坚持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建成30个全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引导各族学生交流考察、手拉手行动,编纂校本教材、创作校园歌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作者为省委统战部综合协调处处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140405文章数 311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