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前庭觉,不了解的家长一定会误以为是在人体前面的某个感觉系统,但实际上,前庭觉虽然带个“前”字,它的大本营却在大脑的后下方。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做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就是前庭觉。
通俗来讲,前庭觉就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
今天我们就着重来说说前庭觉失调的表现和干预方法。
前庭觉是什么
前庭觉是大脑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感觉信息的输入必须靠前庭觉过滤、整理和统合,让大脑能正确了解环境的状况。大脑输出的讯息,也是由前庭觉来进行轻重缓急的调整,才能够很快的让大脑和身体取得协调。
此外,前庭觉还负责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信息,然后进行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这样会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前庭觉失调有何表现
前庭觉敏感:
对有高度和速度的游戏特别害怕。
情绪容易紧张,不太敢接触新事物。
胆小,肢体动作特别小心。
旋转后容易失去平衡,旋转和摇晃后会呕吐。
平衡感不佳,怕悬空。
空间概念不足,计算及推理能力较低。
害怕坐车,害怕上下楼坐电梯。
对游乐设施不感兴趣。
方向感不好,容易迷路。
前庭觉迟钝:
危险意识低,喜欢爬上爬下。
好动且专注力不够,难以安静下来做事。
不听指挥,或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走路经常碰到家具,跌倒时不会伸手支撑保护。
平衡感、空间感不佳,视觉追踪对焦功能不佳。
喜欢自己转圈。
阅读写字会跳行,跳字,写字总有颠倒。
短时记忆困难,喜欢重复别人说的话。
做学习或有顺序要求的事情,次序性差。
看起来是“左撇子”,实际上无法确定惯用手。
为满足前庭刺激,喜欢开快车,做危险动作。
哪些原因会导致前庭觉失调
1. 妈妈在怀孕时,活动量不足、饮食不当或者出现长期、频繁的负面情绪。
例如,在孕期仍然有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就会导致脐带这条给宝宝输送营养的通道发生收缩,造成不良影响。
2. 宝宝出生后,摇抱不足、俯趴抬头不足或爬行不足。
3. 有些家长把宝宝视若珍宝,禁止宝宝做各种“危险动作”,于是宝宝的宝宝钻、爬、跑、跳或攀爬等活动不足。
4. 过早让宝宝进行过多的静态活动,如坐着读、写、算、绘画等。
5. 允许宝宝长时间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如电视宝宝、iPad宝宝等。
6. 宝宝的活动空间不足或活动范围受限,如家中活动空间不足或长期让宝宝坐在婴儿车等。
改善前庭觉失调的家庭小游戏
双人手拉手转圈
家长拉住孩子的小手,和孩子一起转圈。
荡毛巾被秋千
准备一条大毛巾被或床单平铺在床上或地毯上,让孩子躺在中间,两位家长各抓毛巾被的两个角开始做左右和前后摇晃,摆幅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拉马车
准备一个可以让孩子坐在里面的纸箱并准备一条拉绳,让孩子坐进去后,用手抓住绳子的一端,家长拉着绳子的另一端,四处走动,可以走直线,也可转圈走。
走S形线
用胶带在地上贴一条S形的线段。家长站在孩子的前面拉着孩子的双手,引导孩子从线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待孩子走稳后,让孩子自己走完全程,反复多次。
趴地推球
让孩子趴在坐垫上,只有肚子着地,头、上肢、小腿及脚都抬起来,手心向外,两手五指相对,然后把球推向墙壁,待弹回后,再连续推50-100次,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及远,并随熟练度来调整。
另外,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来预防前庭觉失调:
孩子走路的时候,喜欢走到道牙(路缘石)上面去,张开双臂,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平衡能力。
有时,他们喜欢弯下腰,从两腿之间,倒过来看世界,这会让他想起出生前三个月看到的那个倒立的世界。
孩子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转圈,直到把自己转晕了,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会发现先正着转几圈,之后倒过来转一下,晕的程度会降低很多,这都是属于一种平衡的学习。
孩子坐摇摇车,往往乐此不疲,也因为在晃的过程中,他得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感觉——平衡训练。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最好使用摇篮或者经常摇抱小孩,使孩子前庭觉得到锻炼。
大点的孩子,可以多玩一些如电动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板,荡秋天,跳弹簧垫等活动,这些对于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前庭觉敏感的孩子出现了如恶心,呕吐等反应,家长应该给与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并且鼓励孩子坚持从事这些活动。
只要适度加强保护,并且循序渐进,孩子就会逐渐的适应和改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