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记者们,
今天新闻学堂分享是汉语实词。
那大家肯定会有疑问了,
它可以用在哪里呢?
用在写作中可是非常棒哦!
在这之前,
小编姐姐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推敲
·推敲
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骑着驴子在长安郊外游玩,看见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不禁产生了作诗的兴趣。这时,曲江池边的树旁有许多鸟儿正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池子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座庙宇,他就拿眼前的景象写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
后来,他觉得“推”字不确切,想改用“敲”字,但反复琢磨了许久都定不下来。于是他骑在毛驴上,边走边做推门和敲门的手势。
他一会儿把手伸向前,一会儿又把手举起来。正当他全神贯注地比较这两种动作哪一种更合适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撞上了韩愈的仪仗,被韩愈手下的人抓去见韩愈。韩愈见他只顾指手划脚地干什么?贾岛只好告诉他,自己在琢磨诗句的事。韩愈听后立马想了一会说:“还是用‘敲’字好。”
后来故事流传下来,就是今天“推敲”一词的由来。
小记者们,
想像贾岛一样对字词反复推敲嘛?
小编姐姐认为
学习“推敲”前
要先了解词的分类。
汉语的词可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代词、
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拟声词、叹词。
那么,
今天我们先一起学习
实词的内容吧。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词的名称,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名称,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门”“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2
动词
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表示能够、意愿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起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3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4
数词: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5
量词:
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①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②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③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6
代词:
可分为三类:
人称代词,如:我、他们、汝、吾辈;
疑问代词,如:谁、怎么;
指示代词,如:这、那里、此、如此。
好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好学的小记者们,
学习汉语实词知识之后,
想不想动手写一写呢?
小编姐姐给小记者们推荐:
11月的主题征文
(征文12月8号截止,还可以投哦!)
有空吗?帮忙点个“分享”吧
审:贾思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