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自1982年开始追踪以来,2019年南极臭氧洞已达到其最小的年度峰值。但自2020年8月中旬以来,南极臭氧空洞增长迅速,并且覆盖了南极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其规模远高于平均水平。欧洲航天局的Copernicus Sentinel-5P卫星进行的测量表明,臭氧洞在今年10月2日达到了其最大值,约为2500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面积的总和,与2018年的2290万平方公里和2015年的256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洞大致相同。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在大气中扩散成薄层,臭氧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15到30公里之间的平流层区域,与大气中的其他部分相比,臭氧层的气体浓度较高,有效地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生命免受有害光线的伤害。70年代和80年代使用氯氟烃导致这种稀有气体的消耗,并在南极洲上方形成了一个洞。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恒定的,每年自然随季节波动。从八月到十月,臭氧空洞会增加并达到最大,之后开始收缩,直到12月底恢复正常水平。
当平流层温度变低时,空洞内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特别是在低于–78°C的温度下形成平流层云时,这些高空云在太阳辐射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加氟氯烃等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臭氧消耗,进一步减少臭氧层。最近的极地涡旋使地球大气层保持极冷,从而形成了极地平流层云。在过去的几周中,阳光再次回到南极,该地区的臭氧层持续消耗。
尽管2020年的臭氧空洞并不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小于2000年的2990万平方公里,但其意义仍然重大,洞口也是近年来最深的洞之一。研究人员表示,2020年的这一事件是由强烈的极地涡旋驱动的,不会成为永久状态,而2019年创纪录的异常小而短暂的臭氧空洞则是由于特殊的高温气象条件造成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臭氧空洞每10年恢复了1-3%,总体趋势是积极的。但是年复一年的变异性表明人类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长期破坏,证实了我们需要继续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品。《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人类在环境方面取得的一个里程碑,它逐步淘汰了有害的氟氯化碳(CFC)的制造,这些氟氯化碳(CFC)是以前用于冰箱、包装和喷雾器中的化学品,在阳光下会破坏臭氧分子。
虽然我们知道人类的积极行动有助于修复南极臭氧空洞,但每年持续的波动表明,愈合过程将是漫长的。认识到2019年臭氧空洞缩小现象是由于平流层温度升高所引起的,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大气中的臭氧并非突然处于恢复的快速轨道上。世界气象组织2018年的一项评估发现,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浓度将在2060年左右恢复到1980年代以前的相对正常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困难,坚持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
信息源:The SUN
责编:朱张航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