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明的余烬:亚历山大东征与希腊文明的遗产

0
分享至

作者=赵林

来源=《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希波战争在自由主义与分离主义的希腊土地上播下了帝国主义的种子,而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揭开了希腊统一运动的序幕。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建立在提洛同盟基础上的雅典帝国土崩瓦解,斯巴达也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再加上它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状况落后,根本无力承担整个希腊领导者的职责。

这时,北方的另一个希腊城邦开始崛起,这个城邦就是底比斯。公元前 371 年,底比斯击败了一向在军事上战无不胜的斯巴达,控制了希腊的霸权,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但底比斯的霸权也只是昙花一现。就在希腊各大城邦内讧四起、鹬蚌相争之时,位于希腊北部的一个半野蛮王国马其顿开始异军突起。

马其顿王国的崛起

公元前 359 年,一位精通希腊文化又野心勃勃的青年成为马其顿国王,他就是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一上台,就开始积极地效仿希腊的文化成就和战斗技术,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很快控制了马其顿在爱琴海的出海口,镇压了底比斯和雅典的反抗,将整个希腊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实际上,此时的马其顿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东方的波斯。波斯虽然在希波战争中被希腊人击败,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实力,并且野心从未熄灭。他们始终利用希腊内部的各种矛盾煽风点火,插手希腊内部的争斗。在底比斯崛起、协助雅典打败斯巴达的过程中,波斯也曾加入其中,与雅典和底比斯联手对战斯巴达。而在斯巴达战败后,波斯又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内部矛盾不断挑拨离间。公元前 387 年,波斯还利用希腊城邦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迫使他们签订了《国王和约》。和约规定:那些分散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全部归于波斯统治,除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外,其他一切希腊同盟必须解散。波斯要求各城邦宣誓,会坚定不移地遵守和约。

《国王和约》使波斯帝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小亚细亚地区名正言顺的统治权,而斯巴达也借此和约体面地宣告了战争结束,甚至还以此为借口,维护和巩固自身的霸权。雅典为了获得波斯的支持以对抗宿敌斯巴达,也在和约上签了字,甚至还将提洛同盟在爱琴海东岸的城邦拱手让给了波斯,就这样将自己钉在了卖身求荣的耻辱柱上。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与此同时,北方崛起的马其顿也开始虎视眈眈地觊觎希腊,他们寻找一切插手希腊事务的机会。公元前 355 年,毗邻马其顿的中希腊地区发生城邦混战,腓力二世借机南下,控制了希腊的中北部地区。此后,虽然雅典积极组织力量反抗马其顿的侵略,但是也有一部分雅典人希望雅典能借助马其顿的力量摆脱遍及希腊的城邦危机,将战火引向波斯。公元前338 年,马其顿军在与以雅典、底比斯军为首的反马其顿军决战中获胜,希腊各城邦不得不承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腓力二世召集希腊各城邦的领导人,在科林斯举行会议,建立了科林斯同盟,建立同盟的实质就是要求希腊各城邦都团结在他的麾下,共同对抗波斯。

就这样,东方的波斯与北方的马其顿两大国家不断插手希腊城邦的政治事务,他们利用希腊诸城邦的明争暗斗,控制了整个希腊城邦。此时的希腊城邦已名存实亡,政治上的自主性基本荡然无存,纷纷沦为波斯和马其顿的傀儡。尤其是雅典,《国王和约》签订后,雅典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日渐下降,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重要的城邦而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雅典人只得将他们的兴趣转向文化和哲学,开始关起门做哲学梦。因此, 这一时期的哲学开始呈现一种末流态势,即哲学不再关注世界的本质和万物的本原,而是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如何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获得幸福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固然代表着智慧,但智慧在高高翱翔之后,也开始从辉煌逐渐走向坟墓。

与雅典一起衰落的还有斯巴达,斯巴达原本始终维系着一种经济平均主义和寡头统治制度,但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胜利后,它的传统体制和古朴的道德也开始松懈。胜利了的斯巴达人变得骄傲和贪婪,城邦内部争权夺利、贫富分化的现象逐渐加重。越来越多的财富和土地集中到越来越少的贵族手中,平民革命的爆发成为必然,政治变得混乱不堪,经济也越发衰退。

亚历山大登基

公元前 336 年,就在科林斯同盟成立的第三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他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他年仅 20 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临危受命,继承了马其顿王国的王位。

关于亚历山大,人们素来有着各种评价,但总体上是褒扬甚于贬抑。他出生于公元前 356 年,母亲是邻国伊庇鲁斯的公主奥林匹娅斯。在一些历史学家的描述中,奥林匹娅斯带有浓重的、诡异的女巫色彩,甚至被描绘成性情乖张的妖女。嫁给腓力二世时,奥林匹娅斯只有14 岁。由于身上的种种怪癖,甚至有记载她喜欢与蛇同眠,所以在生下亚历山大后,她便遭到腓力二世的厌弃。腓力二世移情别恋,爱上了其他女人。受到冷落的奥林匹娅斯尽管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儿子亚历山大身上,与此同时,她也更加痴迷于各种邪恶的巫术。

腓力二世被刺杀,有人怀疑这是他的妻子奥林匹娅斯策划的阴谋,亚历山大很可能也参与其中。人们之所以会有此猜疑,一是因为腓力二世在世时已对奥林匹娅斯极度疏远,人们还传言他娶了另一位美丽的女子为新王后,这无疑会引起奥林匹娅斯的不满和嫉妒;二是因为奥林匹娅斯担心新王后生下的孩子会威胁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的王位继承权。

事实上,腓力二世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与儿子亚历山大之间已有了很大的矛盾。刚开始,腓力二世十分喜爱和器重亚历山大这个儿子。据历史记载,在亚历山大十几岁的时候, 有人送给腓力二世一匹好马,名叫布塞法罗。这是一匹烈马,不论腓力二世还是他手下的部将,没有一个人能够驯服它。亚历山大自告奋勇地向父亲请示,表示自己愿意试一试。只见他走到马前,用手轻轻地拍拍马背,又伏在马耳朵边轻轻说了几句话,结果马就服服帖帖地任他驾驭了。腓力二世见状十分高兴,他对亚历山大说:“孩子,马其顿显然太小了,不适合你。”言外之意是说亚历山大未来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由此可见,当时腓力二世对亚历山大是非常器重的,并对他寄予了厚望。

但是,随着腓力二世对奥林匹娅斯的冷落与厌恶以及奥林匹娅斯对腓力二世表现出的种种不满,亚历山大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而且奥林匹娅斯是个像女巫一样的人,她始终认为亚历山大不是腓力二世的孩子,而是宙斯与她所生。所以在亚历山大很小的时候, 她就给亚历山大讲了阿喀琉斯的故事,说亚历山大就像阿喀琉斯一样,是神与人的儿子,未来也会做出伟大的事业。

在当时那个信奉神灵的时代,腓力二世听到这些话后自然会怀疑亚历山大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加上奥林匹娅斯原本就是个诡异的女人,于是他开始疏远亚历山大,对他再也喜欢不起来了。

此后,腓力二世与亚历山大之间不断发生激烈冲突。据说在一次酒宴上,腓力二世喝醉了,与亚历山大争吵起来。脾气暴躁的腓力二世一气之下拔出宝剑,要刺杀亚历山大,不料 , 因为喝得太多,刚从座位上站起来,没等走到儿子桌前就摔倒了。亚历山大见状,便嘲笑他说:“你还想征服波斯?你连从那张桌子走到这张桌子都做不到。”这让腓力二世更加气愤,父子关系由此愈发紧张。

腓力二世死时,亚历山大已经成年,加上奥林匹娅斯从中斡旋,马其顿的很多军官都开始拥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便顺利继承了王位。亚历山大一登上王位,就立即宣布是波斯人刺杀了父亲,并以此作为日后出兵波斯的借口。

亚历山大登基前,希腊人分为两派,一派为分离主义者,或叫反马其顿派,他们反对马其顿统一,希望恢复早年的希腊城邦制度;另一派为亲马其顿派,他们站在马其顿统一的立场上。腓力二世被刺后,反马其顿派活动更加积极,意图摆脱马其顿的控制。但他们太小瞧这位新继位的马其顿国王了,亚历山大继位后不久,就开始集中精力整顿松散的科林斯同盟, 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将反马其顿党全部镇压,将松散的科林斯同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马其顿帝国。

受母亲影响,亚历山大从小就胸怀征服东方的梦想。据说不论亚历山大走到哪里,他的床头都放着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由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注释的《伊利亚特》。这本书的主角是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曾经征服了东方的特洛伊,亚历山大非常敬佩阿喀琉斯,也想像他那样,去征服辽阔的东方。

亚历山大与亚里士多德

前文提到,亚里士多德游历期间曾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 13 岁,亚里士多德 42 岁。亚里士多德来到马其顿后,对亚历山大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传授,包括哲学、医学、文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培养了亚历山大好学的精神及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一生都非常仰慕希腊文化,虽然他最后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将希腊文化发扬光大。他尤其想把希腊文化推广到东方,让希腊文化在东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亚历山大开启了希腊化的源流,将希腊文化成功带到了后来他所征服的东方土地上。

亚里士多德作为希腊中产阶级的代表,其基本的政治理想既不是君主政治,也不是民主政治,而是一种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融合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君主政治会导致专制, 民主政治则会导致暴政,最好的统治方式是中产阶级执政。尽管在希腊内部,亚里士多德提倡一种贵族式的民主思想;但是对于别国,他倡导的却是一种霸权主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希腊,其他民族都属于野蛮的民族,野蛮的民族就应该成为希腊人的奴隶。

因此,在亚历山大东征时,亚里士多德就曾建议他说,希腊人不应该和东方人通婚,希腊人始终是主人,东方人只能成为奴隶或下等人。亚历山大征服东方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把希腊文化传递到东方,也为了更好地统治东方,他并未采取老师的建议。相反,他鼓励希腊人移民到东方,与东方人通婚、杂居。事实也证明,亚历山大的政策更适合他对东方进行有效统治。正是通过通婚,希腊文化得以与东方文化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如果希腊人始终保持主人的姿态,将东方人视为奴隶,那么即使将希腊文化硬性地传播到东方,也仍然会遭到东方人的拒绝。

从这个角度分析,亚历山大究竟是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较多,还是受他母亲的影响较多, 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在黑格尔看来,亚历山大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领袖和统帅,也是最伟大的青年。他甚至提出,整个希腊文化是由两个理想青年开创和结束的——开始于“诗歌之理想青年”阿喀琉斯,结束于“现实之理想青年”亚历山大。黑格尔认为,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教导,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亚历山大的伟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亚历山大也成为伟大哲学家培育出伟大君主的最佳证明。

但是在罗素看来,亚历山大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到的知识和思想十分有限。他认为亚历山大只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又热情冲动的孩子”,亚历山大对希腊文明的敬意不过是出于统治需要,对他影响更大的是他的母亲,他从母亲那里习得了野性和狂妄。早年的亚历山大的确表现出了一个伟人的雄才大略,但在征服东方之后,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加上其他因素

的作用,他开始变得狂妄和残暴。罗素还引用了哲学家阿·维·贝恩的观点来描述亚历山大的性格:“狂妄、酗酒、残酷、报复成性、迷信又粗鄙不堪,他把深山里酋长的罪恶和东方专制君主的狂暴都结合在一起了。”

至于黑格尔和罗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究竟哪个更接近真实的亚历山大,取决于后人如何评价亚历山大所创事业的历史意义。

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从 16 岁起就跟随父亲腓力二世参加军事征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习了不少作战技术和军事知识。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年仅 18 岁的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队左翼获得了辉煌的胜利。除了参加战争,亚历山大还经常参与治理国家的政务活动,学到了统治阶级的各种思想观点和道德习惯。这一切都使亚历山大从少年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建功立 业、创造辉煌的英雄情怀。据说,在亚历山大还没有登上王位时,每当父亲获得胜利的消息传来,他都会愁眉不展。因为他害怕再这样下去,征服世界的伟大事业就没有他的份儿了。

腓力二世

在 20 岁这年,亚历山大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王位。当时马其顿内外环境都十分混乱,内有马其顿贵族谋叛,外有希腊各邦反抗,所以腓力二世的突然去世在马其顿和希腊城邦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马其顿的版图本来就是靠腓力二世以武力征服来维系的,腓力二世一死,那些被征服、被吞并的北方部落便开始蠢蠢欲动,一部分军队甚至直接投奔了反抗者。伯罗奔尼撒同盟各城邦也纷纷团结在斯巴达的领导之下,重新展开了反抗马其顿的斗争。

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情势下,年轻的亚历山大没有丝毫慌张和畏惧。他首先镇压了马其顿贵族的谋叛,接着率军南下,越过温泉关,进入希腊中部的福基斯,在德尔菲召开了近邻城邦的同盟会议,重掌腓力二世时代的盟主大权。随后,他率军进驻伯罗奔尼撒,以强势的武力控制了斯巴达以外的各城邦。雅典慑于马其顿的强势兵威,主动派使者向亚历山大请罪, 承认他是希腊的霸主。公元前 336 年,亚历山大在科林斯召开希腊同盟大会,除斯巴达外的各城邦全部前来参加,共同推举亚历山大为远征军统帅。

在希腊局势平定后,亚历山大开始着手实现他父亲策划已久的对东方的侵略性远征。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亲率 3 万多大军和 160 艘战舰,开始了对东方波斯帝国的远征。据说在出征前,亚历山大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和奴隶都分赠给了别人。有人问:“您将全部财产都分掉了,那么您把什么留给了自己?”亚历山大的回答是:“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

随即,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越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先后占领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据说在占领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时,有人请亚历山大观看一辆前国王戈耳狄俄斯的战车,车上有一个绳结,绳结错综复杂,不见首尾,有人称国王有过预言:谁能把车上的绳结解开,谁就能统治整个亚洲。亚历山大举起手中的宝剑,一剑将绳结劈成两半,然后挥了挥手中的宝剑说:“管它什么绳结,让亚洲在我的剑下屈服吧!”这个故事也被称为斩断“戈耳狄俄斯之结”。公元前 333 年,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的伊苏斯与波斯国王薛西斯三世发生了一场大会战,以 3 万人的军队击溃了波斯 12 万大军,充分展现了其军事天才的风采。

随后,亚历山大又征服了埃及,接着他一路向东,带领马其顿大军一举攻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帝国。公元前 333 年,一把大火烧毁了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以报当年薛西斯一世烧毁雅典之仇。但在征服过程中,亚历山大发现波斯也是一个文明的国度。当年,在希波战争后,希腊人一直认为波斯人属于野蛮的民族,直至一百多年后亚历山大东征来到波斯的首都,他们才发现波斯人原来也拥有高度文明。波斯的统治者、贵族都是一些很有教养的人。更重要的是,波斯那种国王大权在握的专制主义统治方式也让亚历山大非常心仪,大流士等波斯国王号称“万王之王”的权威和霸气更令他心驰神往。正是因为仰慕波斯的文明风采与政治体制,亚历山大才更加坚定了将他热爱的希腊文化引入东方,使其与东方文化相融合的决心。

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进一步向东推进,穿越中亚,一直将马其顿军队的兵锋推及印度河流域。只是在将士们的强烈要求下,他才不得不折返,从印度河流域向南走到印度洋,又沿着印度洋向西返回,最后回到西亚的巴比伦,在这里定都。公元前 323 年,年仅 33 岁的亚历山大在古巴比伦因患疟疾英年早逝。

在东征的 11 年间,亚历山大以金戈铁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这个帝国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南接埃及,北至伊斯特河(现多瑙河),其疆域之辽阔,即使是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也望尘莫及。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可以肯定地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的战争。他的远征军连续作战十余年,行程数万里,不仅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还多次在山地、平原和沙漠作战,经历无数艰辛才最终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但是,东征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使他们饱受战争之苦。亚历山大号称要解放波斯的奴隶,这也让他从小亚细亚到埃及、西亚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然而一遇到抵抗,他就会马上高举屠刀,以武力解决冲突。回顾那段历史,远征军所到之地,无数城市被摧毁,成千上万的民众惨遭杀戮或被卖身为奴。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埃及、波斯和印度文明有机会接触、交流和融合,从而促使各民族有机会接触更为优秀的世界文化,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进程。也就是说,亚历山大东征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

希腊化时代就是亚历山大东征直接的文化后果。亚历山大将战火燃向东方时,也将希腊辉煌的文化带到了东方。在占领了波斯帝国辽阔的疆土之后,亚历山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统治这些非希腊臣民。是让希腊人成为统治者高高凌驾于这些被征服的东方人民之上,还是与他们平等相处并相互通婚?尽管亚历山大在出征前,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曾向他强调希腊人才是天生的主人,其他人只配做奴隶,但亚历山大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即采取了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处和“种族融合”的政策。当然,即使是这样的平等相处,希腊文化也依然被当作“公分母”,被东方各族人民仰慕和效法。亚历山大去世之前,他在埃及、西亚、中亚等地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并且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 与当地人通婚联姻。他自己也作为表率,迎娶了波斯国王的两位女儿。在亚历山大的带动下, 与亚洲女子通婚的马其顿战士和希腊移民有上万人之多。

通过这样的方式,亚历山大一方面开启了希腊文化推广到东方的源流,让希腊文化得以在东方土地上生根发芽、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他也在无意中开启了另一个窗口,那就是让东方文化反过来渗透到西方。这种相互之间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是卓有成效的,而亚历山大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直以来,亚历山大都希望自己可以像阿喀琉斯那样征服东方,但当他真正征服了波斯, 发现了波斯高度发展的文明以后,他却开始在许多方面模仿波斯,甚至将波斯文化与希腊文化进行了“嫁接”。比如,他十分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于是常常穿着波斯国王的衣服,要求人们以东方人的方式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尤其是在他看到东方世界的专制主义统治之后,更是十分仰慕,因此,他开始效仿东方的政治制度,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

这时候,亚历山大还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开启了西方社会“神—王”的传统。他要求手下将士们将他奉为宙斯和阿蒙的合体。宙斯是希腊的主神,阿蒙是埃及的主神,亚历山大将自己当成希腊主神与埃及主神的合体,不仅要像波斯国王那样自称“万王之王”,还要宣称自己和埃及法老一样,是人与神的合体。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与神分得很清楚,人再伟大, 也成不了神,所以不论忒修斯还是阿喀琉斯,他们都是人,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神,这也是神与人的本质区别。然而在东方,当大家崇拜一个王时,往往会将他看作神,比如埃及法老就被民众尊为阿蒙神之子,死后即通过木乃伊和金字塔再度转化为神。埃及的这种“神—王” 传统也影响了波斯和东方其他国度,东方的许多专制君主都认为自己是神与王的合体,是神在人间的化身或“天子”。亚历山大认为自己既是神也是人,显然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这也直接颠覆了西方神、人分离的传统,开启了后来罗马帝国皇帝以神自居的文化源流。亚历山大本来是想用“希腊化”的方式整合地中海东岸地区,但在征服了东方世界之后,他却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试图在东方采取融合的方式,实现亚欧族群之间和谐相处和文化融合。亚历山大这一做法,使东方土地上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希腊人的城市,有一些城市甚至以“亚历山大”命名。这些地方起初不过是军事要塞,后来却发展为经济和文化中心。比如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曾一度是托勒密王国的首都,再往后又成为罗马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文化名城,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埃及发达的经济文化重镇。

亚历山大远征时还带着许多学者,这些学者跟随他的军队来到东方各地,开始从事学术考察。他们沿途研究地形,搜集各种动植物标本(亚历山大还经常派人把这些标本送回雅典供亚里士多德研究),这对后来地理学、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希腊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范围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帝国的建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和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 323 年 6 月,亚历山大在巴比伦不幸染上疟疾病逝。事发突然,亚历山大临死前并没有对身后事进行任何安排,也没有留下合法的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人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异母兄弟。据说,手下的人在他临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个合法继承人,亚历山大的回答是:“让最强者继承。”

于是,亚历山大死后,他曾经的将领都认为自己是最强者,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内讧和战争,他们企图瓜分亚历山大建立的这个庞大帝国。在混乱的争斗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都惨遭杀害。经过 20 多年的混战,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其东部领土重新回到了波斯人(帕提亚人)和其他东方民族的怀抱,而西部领土则被三个胜利者瓜分,他们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从此,希腊化时代正式来临。

希腊化时代开启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依靠军事力量在短时间内建立的庞大帝国因缺乏经济基础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而迅速分崩离析。他手下的将领们为了争夺王权而陷入内讧,亚历山大在东方开创的基业被他的两员大将托勒密和塞琉古瓜分。其中,托勒密获得埃及和叙利亚的南半部, 塞琉古占据了波斯帝国在西亚的大部分领土,亚历山大帝国的希腊部分则归属于安提柯王朝的马其顿王国统治。

当然,与亚历山大征服的疆域相比,这三个王国的地域小了很多,这主要是由于东方的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等地区重回了东方人的怀抱。但即使这样,这三个王国的版图也远远超出了当年希腊城邦的范围。

虽然这三个王国的版图主要在东方,但这三个王国的统治者却都是希腊人(包括马其顿人),而且他们和亚历山大一样,都热爱希腊文化,也都曾积极地将希腊文化推广到东方,使其在小亚细亚、西亚、埃及等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他们还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许多希腊化城市,这些新兴城市都是由亚历山大身后的希腊统治者们建立和发展的,而且这些新兴城市的文化水平比希腊本土那些衰落的古老城邦还要高,因而它们在希腊化时期逐渐替代了雅典,成为整个希腊文化的中心。

由于这一时期是希腊文化在北非、西亚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广泛交流的时期,所以历史上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到最后一个由希腊人统治的王国——托勒密王国灭亡,这段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时间就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王国的掌权者为安提柯一世,他原本是亚历山大麾下的一名将领,亚历山大死后, 他与托勒密、塞琉古等人一起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此后,安提柯一世又竭尽全力参加了争夺希腊化世界主导权的继业者战争。公元前 301 年,安提柯一世在战争中阵亡,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一世保住了马其顿和一些希腊城邦。

有一些希腊城邦并不甘心被马其顿统治。亚历山大病逝的消息传到希腊后,雅典、弗西斯、埃托利亚等地区的城邦便掀起独立运动的大潮,这些城邦中的人民将马其顿驻军赶走, 不过,马其顿很快就调回救兵再次击败希腊联军,并在雅典扶植了亲马其顿的寡头政权。从此以后,雅典在希腊政治生活中彻底失去了以往的重要地位,仅在文化方面保留着自己的影响。

尽管如此,希腊人反对马其顿统治的斗争从未停止,一些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城邦在古典时代诸多先进城邦衰落时崛起,成为希腊人争取独立的运动的中坚力量。公元前 4 世纪末,地处中希腊西北部的埃托利亚地区的城邦组成了埃托利亚同盟,开始与马其顿抗衡。公元前 3 世纪初,南希腊西北部的阿卡迪亚地区的一些小城邦也组成了地方军事同盟,随后,科林斯、伯罗奔尼撒大部分地区的城邦也纷纷加入。由于这些希腊城邦同盟的存在,马其顿王国虽然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它对希腊的统治却是不稳固的,这也使马其顿王国成为三大王国中最弱的一个。

而此时的希腊,一方面宗教和道德的影响日渐衰弱,另一方面财富悬殊及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各城邦内部不断出现贵族与平民之间相互倾轧的情况,导致人们不再相信传统的宗教。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希腊古典喜剧发展的末期,人们对政治彻底失望,连讽喻都懒得进行,他们转而去创作或观看一些男欢女爱的新喜剧,很多喜剧直接描写一些道德沦丧现象,丝毫不具有政治讽喻的热情,而是尽情表现随波逐流、及时行乐的时代风尚。

塞琉古王国

由亚历山大的另一部将塞琉古建立的塞琉古王国(又译作塞琉西王国),是希腊化国家当中领土最为广阔的一个,其鼎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西亚、中亚、小亚细亚以及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其中最稳定的统治区是叙利亚,首都位于安条克,这里曾一度成为整个希腊化世界的商贸中心和艺术中心,所以塞琉古王国又被称为“叙利亚王国”。

为了对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沿袭古波斯帝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也汲取了希腊传统政治制度的思想,将全国分为 25 个省,由国王统一任命总督进行治理,另外设有将军,直接听命于国王。但发展到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塞琉古的中央权力开始衰落,王国中逐渐分裂出一系列独立的国家,如中亚的巴克特里亚、伊朗高原的帕提亚王国等。公元前 142 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起义获得胜利,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塞琉古王国的国土急剧萎缩,仅限于叙利亚一带。到公元前 64 年,塞琉古王国被东进的罗马大将庞培所灭。

托勒密王国

托勒密王国由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所建,其首都为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托勒密王国的疆域主要局限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繁盛时期也曾将东地中海的一些岛屿、巴勒斯坦、叙利亚南部的部分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在托勒密王朝的繁盛时期,首都亚历山大城一度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因商旅云集,亚历山大港口还专门修建了大理石灯塔, 塔高 122 米,当时的希腊人称其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除此之外,托勒密王室还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如花园、剧场、神庙、博物馆、图书馆等。其中图书馆和博物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里不仅藏有大量书籍(据说达 53 万册之多),还集中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图书文献整理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欧几里得、埃拉托色尼、阿基米德等,都在亚历山大城的博物馆中进行过学术访问和研究。只可惜,如此辉煌的文化圣地,最后却被恺撒的军队在平定托勒密王国内乱时烧成了灰烬。

托勒密王国继承了埃及法老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集军事、政治、财政、宗教大权于一身,并以神在人间的代表自居,这一点对后来的罗马帝国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公元前 2 世纪,因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及社会矛盾激化 , 托勒密王国走向衰落。公元前 1 世纪下半叶,托勒密王国沦为迅猛崛起的罗马帝国的被保护国,末代女王克利奥佩特拉还与罗马统帅恺撒和安东尼先后发生了著名的爱情故事。公元前 31 年,罗马“后三头同盟”的屋大维与安东尼公开决裂,次年,安东尼兵败后自杀,克利奥佩特拉殉情而死,标志着亚历山大留下的最后一个希腊王国——托勒密王国灭亡,埃及从此被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克丽奥佩特拉与安东尼

总之,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瓦解了,但此后分裂出来的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仍然在推行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将希腊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成果在他们统治的地区推广和渗透。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建立了 300 多座希腊城市,还在许多城市当中建立了希腊式会所、剧场和体育场等,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也会定期到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当时如果不懂得希腊文化,不能欣赏米南德及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就不会被视为有教养的人。”在这些城市中,阿波罗、阿佛洛狄忒等希腊神祇的雕塑随处可见,希腊神庙遍地开花。

亚历山大对东方的征服及其开启的“希腊化”历程在文化上将希腊与东方组合为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但希腊化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希腊文化向东方的渗透和扩张,在这个表象背后,还有更加深刻的内容,即东方文化对希腊(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反向渗透。源于东方(波斯和埃及)的君主专制主义、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和彼岸主义的宗教信仰,随着希腊化进程悄悄浸入西方文化的肌体,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西方文化的面貌。

古希腊文明的落幕

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用他的利剑斩断了传说中的戈耳狄俄斯之结,同样也斩断了纷扰芜杂的城邦政治之结和喧闹不已的希腊多神教之结。黑格尔曾经指出:“希腊的生活真是一种青春的行为。开始这个生活的人是阿喀琉斯,他是诗歌里的理想青年;结束这个生活的人是亚历山大,他是现实中的理想青年。

这两位青年都出现在希腊与亚细亚的抗争中。”希腊神话的理想在亚历山大帝国中成为现实,奥林匹斯诸神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旷世雄风面前只能俯首恭听。既然希腊多神教的现实基础是分离主义的城邦制度,那么当亚历山大结束了希腊城邦制度时,他也就敲响了奥林匹斯宗教的丧钟。他用帝国主义的绝对君权这块砺石,磨尽了城邦民主政治和希腊多神教的理想之光。北方蛮族强悍粗犷的性格使他得以征服在奢靡风气的腐化之下变得越来越疲软和堕落的希腊世界和东方诸国,将它们融入一个光芒四射的庞大帝国之中。

但是,亚历山大帝国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亚历山大帝国曾一度以粗犷遒劲的英雄主义感召着日益消沉的希腊人的心灵,让他们看到了黯淡了的英雄主义理想再度辉煌的希望,然而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希腊人再次堕入一个萎靡不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英雄主义的理想彻底陨落,希腊人纷纷龟缩在纷乱无聊的利益博弈和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之中。他们不再赞美神灵,也不再崇拜英雄,而是将目光转向自身,开始以消极颓丧的姿态对待生活,并以玩世不恭的行为方式和冷嘲热讽的口吻揶揄生活中一切神圣的东西。希腊化时代的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已经与希腊城邦时代崇高典雅的悲剧精神背道而驰了。

发达的社会文化与混乱的精神信仰

塞琉古与托勒密王朝在东方建立后,持续不断地推行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同时,塞琉古的首都安条克和托勒密的首都亚历山大城取代了曾经的雅典,成为当时希腊化世界的文化中心。在东方土地上,希腊人建立了上百座城市,并在这些城市中建造了大量希腊式的公共设施。西亚人和埃及人也像希腊人一样,开始欣赏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接受希腊的文化教养。

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更广阔的地域中的推广与扩展,但从实质上看,希腊化时代的希腊文化精神已经开始走向衰颓与没落。希腊文化雄浑壮丽、悲壮动人的悲剧时代已经结束,一个低吟浅唱、醉生梦死的闹剧时代接踵而来。在当时的希腊世界,尤其是在东方的希腊王国中,人们口袋里装着挥霍不尽的金钱,说出来的话也都很文明高雅,回廊里更是堆满了技艺精湛的艺术品,但是他们的头脑里只有一片空虚,整个时代的精神开始走向衰落。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希腊产生了许多末流的哲学派别与哲学思想,如犬儒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怀疑主义、斯多葛主义等。这些哲学派别不再将目光投向万物的本原、形而上学的本质或现实的世界,而是沉迷于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解脱,向往“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哲学“堕落”为伦理学,“如何在无聊的世界中获得幸福”成为哲学的主要关注点,一切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都消失在个人自我完善的狭小天地里,英雄主义和敬神之心淹没在关于肉体快乐和灵魂获救的现实盘算里。据说有一次亚历山大去拜访著名的第欧根尼——这位犬儒派哲学家以看破红尘、我行我素而驰名希腊,除了一条狗和一根拐杖身无长物,平时就住在一个废弃的破罐子里。亚历山大告诉第欧根尼:“我是万王之王亚历山大,你有什么需要我都可以满足。”结果第欧根尼只说了一句话:“请不要挡住我的太阳光!”

第欧根尼

在这样一种厌世哲学或者消极伦理学的影响下,希腊化时期的人们在宗教生活方面逐渐转向神秘主义。具有高贵的理性成分和明朗的欢愉色调的奥林匹斯宗教日渐衰落,奥林匹斯诸神在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面前黯然失色,尽管他们被雕塑成各种雕像,供奉在公共场所, 却都成了毫无生气的傀儡,他们象征的希腊文化精神也不再受到尊崇。

虽然希腊的雕塑、戏剧和体育竞技活动已经远播埃及、西亚、中亚甚至印度地区,但是希腊的文化精神却一点一点地被东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销蚀、渗透和替代。无论在政治制度上、生活方式上,还是在宗教信仰上,东方文化的烙印都越来越明显,希腊城邦文化那种特有的和谐之美已经出现了裂痕,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原始同一被打破,两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其结果就是:一方面是疯狂放纵的物欲,另一方面则是悲观弃世的神秘,肉体与精神都陷入了一种无可救药的绝望之中,于是不得不转向东方文化去寻求解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阴郁诡异的神秘主义和带有彼岸性的宗教信仰开始悄然兴起。这种彼岸性的精神信仰和现世性的希腊多神教是完全不同的,但与日后从犹太教中脱颖而出的基督教一脉相承。此时的希腊文化精神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只要有一种新的历史力量从外部给予它一击,就可以将它推向彻底绝望的境地。这种新兴历史力量就是功利主义的罗马帝国。

希腊化时代对西方的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推向了东方,成功地将希腊文化同亚洲文化、非洲文化结合起来。当西亚、北非逐步走上希腊化道路时,希腊的移民也无可避免地东方化了。这是一个同步发展而又互为补充的文化融合过程,它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进程。

遗憾的是,亚历山大英年早逝,没有真正使东西方文化完全融合。此后,虽然罗马人试图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从政治上实现东西方的一体化,但他们同样没能真正实现这个宏大愿望。

罗马帝国后来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但也只是实现了政治上的统治,并没有完成文化上的统一,因为当时地中海地区的文化呈现为一种分裂状态:地中海地区东部为希腊文化, 西部是罗马拉丁文化,而南部还有埃及文化。直到基督教全面兴起之后,它才以一种“以柔克刚”的方式超越罗马的武力作用,逐渐用宗教信仰实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一体化。当然,基督教后来又分化成多个子系统,比如东方的东正教、西方的天主教等,但是它们都属于广义的基督教。所以说,亚历山大只是最早开启了希腊化进程,罗马人的武力征服以及基督教的信仰皈依,才最终实现了地中海范围内东西方文化的统一。

除了文化的相互交融,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还使东方的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文提到,亚历山大征服东方之后开始以神自居,他用帝国主义的绝对君权和专制统治取代了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说,希腊化时代表面看是希腊文化在东方地域上的推广与扩展,实际上却是东方文化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对西方的渗透。

首先是在政治体制上。东方国家长期实行专制主义和官僚主义,奉行君神一体和君权神授。亚历山大接触这种制度和思想后,立刻就被吸引了,因此这套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很快就反过来渗透到了希腊,甚至还影响了后来的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社会。罗马帝国后期的一些皇帝就实施过君神一体的政治统治手段,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盛行的君权神授思想,最早也是从东方通过希腊传播而来的。

其次是在生活方式上。在希腊化时代,希腊人作为统治阶级,很容易受到东方那种奢靡、颓废的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东方社会的阶层划分非常严格,上层社会过的是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这与希腊城邦社会中那种相对质朴、节制的上流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东方这种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快影响了希腊化时代的几个希腊王国,致使统治阶级、上流社会也开始毫无节制地追求奢靡的生活享受。此后,这种生活方式也影响了罗马精英阶层,尤其到罗马帝国后期,罗马人对这种疲软、奢靡的生活方式推崇备至。因此后世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东方的纵欲主义先后腐蚀了西方两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是希腊,一个是罗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宗教信仰上的影响。在当时的东方国家,下层人民过的是牛马不如、生不如死的苦难生活,他们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开始寄希望于死后的那个世界,把满腔热情投注其中,这便直接导致了一种彼岸性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宗教后来反过来渗透到希腊甚至罗马,最后在西方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在经历了一番苦难历程之后终于一统西方世界的基督教。

希腊文明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古典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希腊民族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随着希腊化时代的演进,古希腊文明日益走向没落。

当整个古希腊文明的时代精神开始走向衰颓时,一种巨大的外部力量给希腊这种衰颓的精神以致命一击,将它彻底推向了绝望的深渊。这种力量一方面整饬了腐败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下;另一方面则消除了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自我分裂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刚劲之力取代了希腊的和谐之美。这种力量成为两种文化或两种宗教信仰之间的中介,最终将希腊化世界那种半死不活的衰朽精神推入绝望的深渊,以一种否定的方式为另一种高级文明——基督教文明的最终确立创造条件。而这种横扫希腊世界一切腐朽局面的巨大力量,来自罗马人。

尽管古希腊文明已经走向了衰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衰亡的过程背后掩藏着西方与东方之间的两次征服与文化反渗的关系。首先,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方面,这却是一次希腊对罗马的征服。古希腊各城邦虽然沦为罗马的殖民地,但罗马人却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希腊文化深深地渗入了罗马的骨髓。结果,希腊虽然成为罗马的政治殖民地,但罗马也成为希腊的文化殖民地,也正因如此,希腊与罗马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深刻的文化张力。

因此,威尔·杜兰在他的《世界文明史》中精辟地指出,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所征服,正如东方文化曾经渗透了希腊一样。所以:“罗马权力的每一次扩张,都播撒了希腊文明的酵母”。

其次,东西方之间的第二次征服与文化反渗关系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到公元 4 世纪时,已经被纳入罗马版图的希腊,与罗马帝国的其他地区一样,放弃了信奉一千多年之久的希腊罗马多神教,转而信仰基督教。此时,基督教似乎已经彻底颠覆了希腊宗教,取代了多神教的国教地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基督教虽然取代了希腊多神教,但希腊的诸多哲学思想却深深地渗透到基督教神学之中。这种文化渗透也深受希腊与罗马之间的文化张力的深刻影响,在罗马的土地上,出现了带有罗马文化特点的基督教,即罗马公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主教;而在希腊土地上则生长出了具有希腊文化特点的基督教,即希腊正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正教。从表面上看,是基督教取代了希腊宗教,但实际上,这些基督教分支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基督教在希腊罗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出来的果实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纯正的东方基督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基督教实现了对希腊、罗马的征服的时候,它自己也被希腊化和罗马化了,成为有希腊文化特色的基督教(东正教)和有罗马文化特色的基督教(天主教)。由此可见,在宗教信仰方面,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化之间也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双向征服与渗透关系。

时至今日,希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早已皈依了希腊东正教会的基督教信仰,但是在希腊人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奥林匹斯多神教和古典文化的血液。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神灵虽然已经退出了宗教殿堂,但他们永远活在希腊人心中。

综上所述,古希腊文明虽然一次被罗马在政治上征服,一次被基督教从宗教上征服,但它却又顽强而成功地对征服者进行了两次文化反渗。所以说,古希腊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古希腊文明也早已落下帷幕,但是古希腊文明的光芒却穿越时空,一直投射到中世纪、投射到近代,乃至投射到现代。至此,我再一次想起 19 世纪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那句话:“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夫妻生下黑皮肤小孩,4次鉴定均为亲生,妻子说出真相

山东夫妻生下黑皮肤小孩,4次鉴定均为亲生,妻子说出真相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5-06 18:05:36
在小米发布会后:为什么我不相信小米?

在小米发布会后:为什么我不相信小米?

辉哥说动漫
2025-05-25 15:35:22
女婿工资2万,岳母说要一半,不然就让女儿离婚,女婿做法让她傻眼

女婿工资2万,岳母说要一半,不然就让女儿离婚,女婿做法让她傻眼

泽泽先生
2025-05-16 17:05:40
魏建军再揭底比亚迪,常压油箱糊弄不过去,目前已有进展

魏建军再揭底比亚迪,常压油箱糊弄不过去,目前已有进展

芭比衣橱
2025-05-25 00:58:53
国足名单更新:27人缩减至23人,4名球员将缺席印尼战

国足名单更新:27人缩减至23人,4名球员将缺席印尼战

呼呼体坛
2025-05-25 19:38:05
央妈再次出手超预期,5月26日,今日凌晨的重要消息冲击市场!

央妈再次出手超预期,5月26日,今日凌晨的重要消息冲击市场!

风口招财猪
2025-05-26 01:13:49
佛山一制衣厂凌晨起火

佛山一制衣厂凌晨起火

新快报新闻
2025-05-25 21:13:26
闹大了!终于有名人敢于吐槽:孙颖莎王楚钦成绩差,颜值也拉胯

闹大了!终于有名人敢于吐槽:孙颖莎王楚钦成绩差,颜值也拉胯

湖北的老球迷
2025-03-02 13:03:10
广州明起将拖移地铁口违停妨碍通行车辆!打击摩电非法营运

广州明起将拖移地铁口违停妨碍通行车辆!打击摩电非法营运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7:25:14
汪小菲马筱梅在家开播!超五十万观看他俩吃粽子!筱梅比汪还敬业

汪小菲马筱梅在家开播!超五十万观看他俩吃粽子!筱梅比汪还敬业

寻墨阁
2025-05-25 23:11:23
西湖附近夜空出现神秘光点?网友对比杭州地图发现……

西湖附近夜空出现神秘光点?网友对比杭州地图发现……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5-25 14:26:36
朱媛媛刚走,曹颖也自曝患癌:没多少时间了,害怕看不到儿子长大

朱媛媛刚走,曹颖也自曝患癌:没多少时间了,害怕看不到儿子长大

子芫伴你成长
2025-05-22 22:06:13
遥想当年!郭艾伦:哪个高中愿意招我 有生之年我也想打一次耐高

遥想当年!郭艾伦:哪个高中愿意招我 有生之年我也想打一次耐高

直播吧
2025-05-25 20:49:47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被查 曾是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器硕士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被查 曾是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器硕士

红星新闻
2025-05-25 17:08:10
大学生发文吐槽父母:才53岁连高铁票都不会买,评论区现实又扎心

大学生发文吐槽父母:才53岁连高铁票都不会买,评论区现实又扎心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5-24 13:44:24
英超完整积分榜:利物浦夺冠,升班马全部降级,曼联15热刺17名

英超完整积分榜:利物浦夺冠,升班马全部降级,曼联15热刺17名

懂球帝
2025-05-26 01:41:10
美国态度变了,撤走4500美军,交底“保卫台湾”,给台岛一记重击

美国态度变了,撤走4500美军,交底“保卫台湾”,给台岛一记重击

智观科技
2025-05-25 17:31:05
日本宣布:将在6月28日,正式归还中国!

日本宣布:将在6月28日,正式归还中国!

冬天来旅游
2025-05-25 09:12:47
哈妮克孜因为戴眼镜探班被换角,郝蕾: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哈妮克孜因为戴眼镜探班被换角,郝蕾: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观威海
2025-05-25 08:58:07
黄杨钿甜父亲没说真话,深扒之下,他的身份简直细思极恐

黄杨钿甜父亲没说真话,深扒之下,他的身份简直细思极恐

生活灵感盒
2025-05-23 07:19:39
2025-05-26 06:48:49
经济观察报·书评 incentive-icons
经济观察报·书评
读人、读书、读时代
1504文章数 11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孙正义又有新点子:美日搞联合主权财富基金

体育要闻

武汉女足:从大学校园,到亚洲之巅

娱乐要闻

朱媛媛只留给女儿一句话,却字字千金

财经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800亿医美巨头回应

科技要闻

宇树科技机器人这场格斗大赛燃爆了

汽车要闻

赛博风旗舰轿车 全新小鹏P7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游戏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妈妈们注意啦,这八件事千万别插手

数码要闻

Backbone Pro 手游手柄发布:新增蓝牙功能,169 美元

手游吃瓜周报:二游集体大更新,三国杀推出野史男娘武将

房产要闻

连续17次提前交付!海口这座顶流红盘,业主赢麻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