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战国六雄(韩赵魏楚燕齐)结束周朝分封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大一统的郡县制王朝——秦朝。
嬴政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接着在李斯的建议下,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以及车同轨等,还修建了秦直道,秦驰道等交通运输网。
秦朝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争,按道理来说,秦朝内部没有大的战争了,秦朝只要采取正确的国策,应该能不断消化六国,最终能使秦朝不断发展下去。
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视途中,在沙丘突然驾崩,本想让公子扶苏回咸阳办丧事并继位的诏书,被赵高截下来。
赵高为了一己私利,说服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以及胁迫丞相李斯篡改诏书,改立胡亥为秦二世,并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自杀。
秦二世登基后,李斯还是丞相,赵高由中车府令升任郎中令。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但秦二世被赵高蒙在鼓里,说只是几个盗贼,于是二世继续玩乐,赵高继续弄权排除异己,李斯等人相继被害。
公元前207年,秦朝轰然倒塌,秦二世在位不到三年,被赵高所杀,身死国灭。泱泱大秦,几百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秦朝如此快速灭亡,赵高的擅权乱政是罪魁祸首,李斯的矫诏杀扶苏是帮凶,秦始皇的一些战略失误是诱因,但论第一责任人非秦二世莫属。
强大的秦朝在秦二世手里不到三年就灭亡了。今天我们看看秦二世比秦始皇到底差在哪里?
1. 成长环境不同,苦难与宠溺的对比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嬴异人一开始在赵国当人质,整天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当时秦国和赵国战争频仍,嬴异人总担心赵国对自己下手,回秦国又回不去,作为秦国贵族的他正抑郁着。
这时卫国商人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遇到了嬴异人,不甘心做商人的他感觉这是一个改变人生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资助嬴异人,还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了嬴异人,赵姬后面生下了秦始皇嬴政。这也是秦始皇身份一直有争议的地方。
秦始皇从小跟父亲一起过着人质的生活,他父亲嬴异人在吕不韦帮助下回秦国当上了国君,即秦庄襄王。
但是嬴政和他妈赵姬还是压在赵国当人质,公元前250年吕不韦花了不少钱才将嬴政和他妈赵姬接回秦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继位为秦王。这时吕不韦为丞相,把持朝政,秦始皇21岁才开始亲政。
亲政后,平定嫪毐之乱,逼死吕不韦,重新把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
秦始皇可以说从小从苦难中一步一步走来,最终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为君之道。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从小在深宫中长大,深受秦始皇的宠溺,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并且秦始皇还派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
赵高虽然字写得好,也精通律法,但却是一个阴谋家,除了教胡亥写写字和背背律法,应该就是拍拍胡亥马屁逗胡亥开心。
帝王之术和阴谋诡计赵高是不可能教胡亥的。赵高只希望胡亥信任和依赖他,胡亥越傻对赵高来说越有利。
后来事实说明,在秦始皇的宠溺下,没有经过苦难的胡亥,加上赵高的教育,智商是堪忧的。
2. 人生理想不同,征服与享受的对比
秦始皇经过童年的苦难和屈辱,知道权力来之不易,也知道权力的重要性。因此,秦始皇不仅想方设法加强自己的权力,也不容许任何人威胁和觊觎自己的权力。
秦始皇的人生理想就是征服天下,并且想永远拥有权力。因此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扫平六国,建立秦朝后,还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秦始皇对权力是抓得死死的,这能解释秦朝的很多政策,比如采用郡县制,打压秦朝宗室,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等。
还有比较典型的就是秦始皇听从韩非子的建议,认为不能将手中的权柄授予他人。
因此,秦始皇虽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但几乎大小之事,都由他决定,丞相等臣子只是听命照办。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成,不中呈不得休息。”
可见秦始皇为了得来不易的天下,那是相当珍惜相当卖力的。虽然制定的有些国策和法律过于严苛,但由于权力抓在自己手中,终秦始皇一朝,无后宫之乱,无宦官干政,无外戚干政,无权臣擅权。
秦始皇在位时,赵高和李斯诚惶诚恐,小心翼翼,除了贡献自己的才智效命秦始皇,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毕竟曾经权倾天下,作为秦始皇仲父的吕不韦,都被秦始皇逼得自杀。作乱的嫪毐自称是秦始皇的亚父,被秦始皇车裂,并灭三族。
嫪毐的两个儿子,秦始皇的弟弟被摔死。秦始皇的老妈由于与嫪毐的丑事,被秦始皇关起来,不得回咸阳。
李斯和赵高,敢不老实,只有脑袋搬家被灭族的下场。六国贵族有不满也只能隐忍着,毕竟刚灭亡六国,再灭一次也是分分钟的事。
天下哪里有暴乱,也很快被秦始皇扑灭了。毕竟文臣武将只能听秦始皇的旨意,任何人别想控制架空秦始皇。
秦二世胡亥虽然在沙丘政变中,被赵高和李斯矫诏抬上皇位,但胡亥的人生终极理想是追求享受,这估计也是赵高教育的结果。
胡亥从小没受过苦,现在当了皇帝了,如果还像秦始皇那样每天日理万机,事必躬亲,那就像要了他老命。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他,只知道权力的好处,不知道权力来之不易,更不知道人人觊觎皇权。皇位来得太容易,必定没有那么珍惜,不趁机享受那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呢?
赵高看穿了秦二世的心思,不仅附和拍马认同秦二世的看法,而且还劝秦二世不要和大臣们见面,以免由于年轻犯错被臣子们看到,影响皇帝的威严和光辉形象。
赵高建议秦二世在深宫中专心享乐,大小事情经过他赵高来禀告就可以了。秦二世感觉十分符合自己的人生理想,爽快答应了赵高的建议。
秦二世于是躲在宫中沉湎酒色,寻欢作乐,大小事情都交给赵高处理。这相当于为了享受,把权力都给了赵高。
秦二世登基时大概21岁,比秦始皇13岁登基还大。但秦二世登基前一直在享受着秦始皇给他的现成的荣华富贵,既没有体验过没有权力的苦难,估计秦始皇对他也没有任何的帝王培养计划。
因此,秦二世体会不到权力得来的艰辛,只想享受皇帝的权力。所以与秦始皇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不同,秦二世直接傻傻地把权力都给了赵高,自己成了傀儡都不知道。
秦二世虽然是秦朝的皇帝,但实际上秦朝已被赵高控制。
3. 用人方法不同,兼用与偏信的对比
会用人是一个明君的基本素养。一个皇帝再厉害,也要最终通过发挥臣子的聪明才智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
历史上的明君几乎都是会用人的范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纳谏如流,魏征曾经是他对手李建成的手下,唐太宗照样重用,并开创了贞观之治。
秦始皇也是用人高手。李斯有大才,被秦始皇不断重用,因此才有秦朝一统天下,秦朝建立后又采用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等等。
赵高虽然为人奸诈阴险,但秦始皇也很好地利用了赵高字写得好,精通律法,车马驾驭技术一流等优点。
还有就是蒙恬蒙毅两兄弟,也得到秦始皇的重用,蒙恬带30万秦军主力在外抵抗匈奴,蒙毅留在秦始皇身边拜为上卿辅佐政务。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互相牵制,尽用其才。
秦始皇对其他官吏也是量才而用,绝不会滥杀官员。所以秦始皇的威望很高,基本臣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才智让秦朝运转起来。
反观秦二世,用人之道是取死之道。秦二世基本上只相信并依赖赵高来进行统治。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秦二世不仅只相信赵高,而且听从赵高的建议,几乎不与其他大臣接触,这简直不是偏信一人了,而是只信一人了。
秦二世如此之傻,给了赵高机会和信心,让赵高借秦二世的名义,指鹿为马,排除异己。
李斯这个对秦朝建立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开国功臣和治国能臣,被赵高设计让其惹怒秦二世,最终被腰斩并夷三族。
除了公子扶苏,其他文武大臣如蒙恬、蒙毅、冯去疾、冯劫等都遭赵高的陷害,不是被逼自杀,就是被杀害。
赵高甚至唆使秦二世几乎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免他们抢他的皇位。秦二世在模仿秦始皇巡游过程中,也被赵高唆使杀了不少不听话的地方官员,美其名曰提高皇帝威信。
可以说,秦二世因为只信赵高并重用他,造成自己如同瞎子,天下大势已被赵高蒙蔽,有用之臣已被赵高消灭殆尽。
当秦二世醒悟发现起义军准备打到咸阳时,准备找赵高问责时,赵高害怕对自己不利,就命自己的女婿阎乐假装抓刺客,杀到宫中逼秦二世自杀了。
秦二世临死前还想求见赵高,还想只做一个郡王或平民以求不死,但阎乐都不答应。秦二世只能带着悔恨和无奈被迫自杀。
秦二世登基3年,死时年仅24岁,由于他的享乐主义,不仅使自己死的早,秦朝也就15岁快速灭亡,嬴氏宗族也几乎被项羽杀光。
秦二世为了自己的骄奢淫逸,下场相当悲惨,身死,国亡,族灭。如果评选历史上的败家子,秦二世胡亥排第一,应该算实至名归了。
秦始皇如果知道秦二世的作为,估计后悔宠溺这个败家子,后悔带他去巡视。
不过赵高下场照样可悲,被秦王子婴杀死并灭三族,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结语
秦朝结束战国乱世,虽然秦始皇继续沿用法家治国思想,实行高压统治,六国贵族也蠢蠢欲动,但由于秦始皇握住权力,铁血勤政治国,秦朝基本能维持整体和平稳定的发展。
虽然秦始皇在位时,秦朝也矛盾重重,但秦朝的快速灭亡,第一责任人则是秦二世。
如果秦二世能像秦始皇那样勤政,那样用人,不整天想着如何享受,不偏信赵高,那么就不会加重徭役造成更大民愤,就不会大杀有功之臣自毁统治根基,更不会杀光兄弟姐妹造成自己孤立无援。
没有秦二世的一心享乐,就没有赵高的一手遮天。秦朝快速倒塌,应验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看来秦始皇最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关心并教育好下一代,特别是给胡亥选错了老师。
关于秦二世的作为,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绿水青山历史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