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短期内赴美留学将迎利好。 但除开政策层面,美国社会的深层矛盾和长期走向仍积蓄着民粹和排外的能量。
如果昙花一现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拜登,热切期待复苏的赴美留学行业就需要在大趋势中重新思考自身的位置。
文 | 杨星
编 | Chelsea
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乔·拜登在国会大厦举行了总统就职仪式,正式宣誓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并发表就职演说。
随后,他与第一夫人一起前往白宫,在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世卫组织,开始了他“拨乱反正”的总统生涯。
拜登宣誓就职,图源澎湃影像、人民视觉
一场特殊的总统就职
离任总统参加下一任总统的就职仪式已成惯例,但特朗普早先已离开华盛顿前往海湖庄园,他只是在“空军一号”上短暂观看了就职典礼的直播。
因此,这是152年来,美国当选总统首次在现任总统不在场的情况下宣誓就职。
在两周前的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强闯国会大厦造成5人死亡后,美国政府增加了安保,调派了二万五千多名携带致命武器的国民警卫队员保障拜登就职典礼的正常进行。战斗机在跑道上待命,“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宾斯法尼亚大道上的安保人员,图源澎湃影像、人民视觉
受疫情和安保影响,今年的总统就职典礼取消了午宴、总统巡游和就职舞会,原定的20万张入场券缩减到了1000张,只有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三位副总统、国会议员和其他政要到场观礼。
超过191500面美国国旗插满华盛顿国家广场,替代无法出席典礼的人们。在连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成群结队的安保人员替代了往年的“人山人海”。
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191500面旗帜,图源澎湃影像、人民视觉
这场特殊的典礼折射了美国面对的深刻危机。
拜登在就职演说中说,美国已被“深刻撕裂”,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国家团结,弥合分歧,“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我们面临的敌人:愤怒、不满、仇恨、极端主义、法律缺失、暴力、疾病、失业和绝望”,他将为“支持者和没有投票给我的人而奋斗”。
他表示有太多东西需要“修复和治愈”,将着手积极抗疫、打击国内政治极端主义、排外主义和国内恐怖主义,应对大规模失业和种族问题,修复对外关系。
特朗普时代过去了。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美国优先、长臂管辖、反移民、白人至上、退群毁约……过去四年,美国政府让世界见识了太多疯狂。人们普遍期望拜登为美国乃至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拜登发布就职演说,图源澎湃影像、人民视觉
拜登,赴美留学的“救世主”?
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摩擦,无理制造矛盾,企图扼制中国。
就国际教育而言,在专业、签证、国际交流、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刻意为中国学生制造障碍;去年来,新冠疫情在美国的急速泛滥更使中美教育交流近乎停滞。赴美留学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短短四年,曾经中国人心目中的留学圣地,已成明日黄花。
可以预期,包容移民、支持全球化的民主党及作风稳健的拜登上台执政,特朗普时期任意而为、制造仇恨的施政风格将得到很大矫正,疫情控制也将走上正轨,赴美留学将迎来利好。
特别是拜登竞选时就已提出接纳留学生以增强科研实力、开创科技成果,鼓励移民、吸纳全球人才,放宽STEM专业政策等承诺,都将为赴美留学带来一丝难得的曙光。
然而,赴美留学面临危机,是否只因特朗普的疯狂?又是否会因拜登上台就获得扭转?
许多人都认识到,在中美已陷入大国竞争的今天,赴美留学已无可能回到过去,大概率只能恢复到“次好”的位置。
“次好”已经很好。
看长远、观大势,若是拜登的稳健只是昙花一现,“次好”都是镜花水月呢?
“特朗普”一去不返了吗?
赴美留学的艰难来自特朗普的政策。然而特朗普不是原因;相反,特朗普是美国乱象的产物。
所谓乱象,就是贫富差距扩大,种族冲突频发,社会撕裂严重,党派冲突极化,民粹主义抬头。
四年前,特朗普乘民粹东风大胜建制派,四年后金发斑白,黯然离场。拜登赢得了大选,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幡然悔悟。
相反,从大选期间的游行示威,到1月6日前所未有的国会喋血,再到就职典礼的森严戒备,都表明将特朗普送进白宫的力量,并未随他的离开远去。
特朗普登机离开白宫,结束了他了总统 任期,图源 澎湃影像、人民视觉
NPR与易普索公司(IPSOS)联合进行的一项民调中,有1/3的受访者认为舞弊帮助拜登获胜,只有不到一半的共和党人表示接受大选结果。
许多人认为未来四年中会发生政治暴力。过去四年中,特朗普进一步扩大了右翼民粹的力量,巩固了他们的政治势力。
在拜登的就职典礼之前,联邦调查局被迫对负责安保的国民警卫队进行审查,防止其中的特朗普支持者发动袭击。
而一些民主党议员认为1月6日冲击国会大厦的示威者有共和党议员作“内应”,他们甚至开始购买防弹衣,担心受到右翼议员的伤害。
拜登希望“团结美国”,然而右翼民粹的崛起与美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有关,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过去四年中,特别是在拜登胜选后的两个月中,右翼民粹、以及在党派分裂中日趋极化的共和党支持者表明,他们并不随着特朗普下台而消散。
这支力量仍可能在四年后将特朗普,或继承了特朗普的民粹基本盘的政客送进白宫。
特别是,使用大规模财政手段刺激受疫情影响的经济,例如拜登提出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将大幅提升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为美国经济留下系统性风险,造成民粹主义的进一步反弹。
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特朗普摘取民粹主义的果实,用了八年时间。
而从民粹主义已经高位运行的2021年、从不得不饮鸩止渴的拜登算起,下一个特朗普何时到来?恐怕不会太久。
而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策的回调,在什么程度上能胜过美国社会的分裂?也恐怕并不乐观。
特朗普的反移民、反全球化、反多边主义,是对民粹主义要求的回应。使赴美留学陷入困境的,也不是特朗普个人的偏见与疯狂,而是美国社会的诸多结构性矛盾。
不论对学生、家长还是机构,赴美留学都是一项长期投资,需要数年的准备,及数年的赴美学习。
在特朗普政府已使中美关系陷入绝境的今天,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时间对美国政府和社会恢复信心,才能做出赴美留学这样长周期的决策。
显然,拜登的四年任期是不够的;而考虑到美国政治社会的大环境、大方向,在可预见的将来,恢复这种信心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拜登在全球化、移民、留学等问题上的开放态度和政策倾向,也许只是一剂短时的兴奋剂,不会对赴美留学面临的巨大困境带来真正的改变。
种族议题中的华裔困境
种族关系的撕裂是赴美留学面对的又一根本问题。
民粹主义的另一面是白人种族主义,它与反移民、反全球化密切相关。
过去四年中,在特朗普的煽动下,白人种族主义甚嚣尘上,从穆斯林移民禁令,到边境墙,再到种族主义暴力乃至恐怖主义的抬头,美国长期存在的种族问题进一步激化。
特别是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黑命贵”运动,使种族议题成为拜登与特朗普竞争的关键。解决种族平等危机,也位列拜登上台后十日内的优先事项之中。
美国种族议题的重点在非裔、拉美裔及原住民等群体,拜登为解决系统性种族歧视而提出的资助企业和社区、提供受教育机会等政策,也都针对这些群体。
相反,白人种族主义者则对少数族裔持排斥态度,强烈反对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
华裔群体在美国少数族裔中占据特殊角色,特点是人数少、受教育水平高、收入高、社会阶层靠上。
这使华裔在美国的种族撕裂中进退两难。
具体到教育问题上,在教育上的良好表现通常使华裔反对教育平权,担心大学录取考虑种族因素将削弱亚裔在成绩上的优势。
但在美国社会日趋在白人种族主义与少数族裔权益站队的今天,这种以反对平权保护华裔权益的策略,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随着特朗普不断煽动白人种族主义情绪,攻击和抹黑中国,对亚裔特别是华裔的歧视事件时有发生。
民调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有1/3的亚裔美国人说自己曾遭到种族侮辱或嘲笑,40%的美国人认为疫情后公众对亚裔美国人歧视变得更常见。
而另一方面,由于非裔在美国种族议题中的中心位置,特别是“黑命贵”运动和白人种族主义对奴隶制、南方联盟和3K党的追溯,拜登和民主党在回应平权舆论、解决种族问题时,华裔遭遇的歧视几乎不在其视野内。
种族问题的激化使拜登必须采取更有力的平权政策,来兑现他的承诺,弥合因“黑命贵”运动再次破裂的种族伤口。
与民粹主义一样,这很可能在白人种族主义者中埋下进一步升级的种子。
不论拜登在未来四年中,能否修复种族裂痕,赴美留学都会在种族身份上面对持久的挑战。
要么面临美国大学对非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的挤压,要么面对日益极端的白人种族主义情绪和反移民、反留学政策。
拜登在留学问题上的开放政策将如何与其平权努力相协调,对赴美留学的综合影响是什么,都还有待观察。
民心隔阂坚冰难融
超出拜登上台的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之上,赴美留学面对的另一项长期挑战是中美双方的民心隔阂。
过去四年中,随着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冲突和摩擦,两国的政治互信遭受严重损耗,官方和民间交流受到巨大影响,舆论上也交锋不断。
特别是特朗普、蓬佩奥等人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渲染中国威胁,为麦卡锡主义招魂,无端审查华裔学者、中国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炒作“中国间谍”,抹黑中国“窃取技术”,关停孔子学院,中断中美教育交流,将中国媒体标识为外国使团,既使中国人心中“自由”“民主”的美国形象快速崩塌,也毒化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在2020年6-7月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73%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观点,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26%,只有22%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
而稍晚,一项超十万人参与的中国网络民调显示,96%的投票者对美国的印象趋于负面,98%的人认为美方挑拨中国人民内部团结,97%的投票者支持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回击美国的挑衅。
在中美走向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拜登对特朗普的政策调整很难带来根本改变。
实际上,拜登提名的国务卿布林肯反对中美完全脱钩,但强调在与中国的接触中要保持强势;而拜登以多元化著称的内阁中,唯一的内阁级华裔官员是任美国贸易代表的戴琪(Katherine Tai),直指中美贸易摩擦,其对华态度可见一斑。
在中美民心隔阂已深的今天,拜登的“回调”,无疑将不足以回应中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同样,中国的崛起也将继续在美国人心中造成持久的不适应症。
民心相通是两国关系长期发展的基础,中美民众对彼此的负面看法已经在两国之间结下坚冰,在可预见的将来再次破冰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民心隔阂既影响着外交政策和国家间关系,也对包括教育交流在内的民间交往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留学生频出阴招,无疑已经动摇了中国学生和家长对赴美留学的信心,而新冠疫情前后美国对华人的舆论和态度,更加剧了这一信心的崩塌。
没有民心互信,也就没有对留学生活、教育环境、人身安全的信赖,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定感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往往大过具体的政策。
中国民众还会对美国有好感吗?纵观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赴美留学是否会因特朗普的离去、拜登的上台而迎来春天,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结语
拜登来了,他差不多是美国人没有选择时做出的选择。
有40%的美国人不相信他是合法当选,而差不多一半的美国人不太相信拜登能在控制疫情、复苏经济、气候变化、种族平等和改善美国的国际地位上取得进展。
在全副武装的军人和战斗机的保护下,面对1000名政界精英发表就职演说,只是拜登的第一步。
无疑,经历了过去四年,拜登将为中美关系,以及附属于中美关系之下的赴美留学创造一个机会。
也无疑,中美关系和赴美留学都不可能再真正回到过去,甚至难以维持在“次好”的水平上。
要判断赴美留学的前景,从业者不妨暂且脱开拜登的具体政策,从中美关系及美国社会的大趋势着眼,才不至于盲目乐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感谢泡泡对本文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