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管窥CBRN·生物篇(二)——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0
分享至

作者:小聋瞎OwO 来源: 作者投稿

编者按:生物武器就是潘多拉的盒子,人类在欲望驱使下已经打开了这个盒子,而且已经打开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生物武器发展 · 上

生物武器是什么?

生物武器是指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他们可能是: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或毒素,可在目标人群中引起疾病和死亡。 他们还可以攻击一个国家的食物供应和或物资。 使用或传播生物制剂类型的生物武器(BW)具有两个增强其作为武器的有效性的特征:

(1)除毒素之外的生物制剂,繁殖,因此少量传染因子可引起疾病;

(2)除毒素之外的生物制剂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的潜伏期才能表现出暴露的迹象,因此受影响的受害者不确定是否在疾病发生之前发生了生物制剂攻击。不确定性会影响单位凝聚力和削弱军队的优势。

如今美国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使用和开发生物武器,并通过其他手段制定了其他种类的进攻性战略武器,并结合生物防御能力,作为对潜在对手的适当威慑。 而试图发展生物武器并作为进攻性力量的国家,地方团体或组织甚至个人,可以用极少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生产有效的武器。

由于微生物的可繁殖性质,只需极少量的生物材料就足够了。 少量生物有机体(包括澳大利亚集团‘AG’列出的生物有机体)存储保藏中的病原体样本可能会是其主要来源。 所有这些病原体也都可从自然界中获得,例如土壤样本和受感染的啮齿动物。

但今天除了天然存在的生物之外,遗传修饰基因编辑的致病微生物生物可以用作生物制剂。 一些致病生物主要存在于储存库中,极有可能用作生物武器制剂如“天花病毒”。

(已经被消灭的天花病毒其实极有可能被当做生物武器来使用)

生物战剂(biological agent),是指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或毁环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或生物毒素。可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毒素,也可能是人为制造的合成病原体,其可在目标人群中引起疾病和死亡。 他们还可以攻击一个国家的食物供应和或物资储备。

生物武器( biological weapon) ,是指生物战剂及其装载释放装置的总称,一般由生物战剂、弹体、施放装置、推进装置、定时装置和爆破装置等组成。


一、生物战剂的特点

当前生物战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生物学特性,战剂曾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毒素战剂四类。细菌性战剂包括炭疽芽孢杆菊、鼠疫耶尔森菌、土拉弗朗西斯菌、布氏杆菌、贝氏柯克斯体等,病毒性战剂包括天花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真茵生战剂包括球抱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毒素战剂包括肉毒毒索、跑麻毒索、葡萄球茵肠毒素B等。

尽管很多种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都可以引起人类疾病或中毒,但仅有极少数可作为生物战剂用于生物武器。

可作为生物战剂大规模使用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需要基本或者完全符合下述条件:

可以方便地大量生产; 在可施放量范围内可以造成人死亡或失能;传染性强(毒索除外); 产生合适大小粒子的气溶胶; 易于播撒; 在生产后的储存、武器化和施放后等条件下稳定,且保持毒性; 敌方敏感而已方有有效的防护手段。

当然,随着生物武器的发展,作为生物战剂的条件将会产生相应之变化。

1、易于生产

许多细菌和病毒可以分别用现代发酵和培养技术大量生产。某些毒素,如蓖麻毒素,来源广泛、提取工艺成熟,也可满足战剂生产所需。尽管日前还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武器化发展缓慢,威胁不高但是将来可以用生物技术加以解决。


2、致死和失能及其潜伏期长短之利用

根据战剂的作用效果, 即病死率之高低区分为两类:通常以10%为界,低者为失能性战剂,高者为致死性战剂。

前者会使敌方部队丧失战斗力,增加敌方卫勤保障负担;后者直接杀伤敌方部队大量人员。委内瑞拉马脑炎( VEE)病毒就是典型的失能性战剂,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埃博拉出血热病毒、马尔堡出血热病毒和克里米业-刚果出血热病毒等都足致死性战剂。

人感染生物战剂后均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发病。因此,为获得生物武器之精准效果,可利用战剂潜伏期长短,达到不同之目的。如战争中作为一种战术于段使用,往往选择潜伏期短的生物战剂;但在平战时作为恐怖、暗杀活动等使用时,则可选择长潜伏期的生物战剂。


3、气溶胶粒度

大小必须合适生物战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吸人途径,即以气溶腔吸人感染;经口途径,即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感染;侵入途径,即通过注射感染或体表伤口感染;皮肤途径,即经皮肤吸收感染。

其中,在生物战时吸入途径之防护最重要。战剂气溶胶理想的粒子应符合两个条件:可以随风漂移较长距离;可以被污染区人群吸入肺深部。气溶胶粒子直径为1 ~5 μm时可以满足上述条件。这种小粒子气瘩胶肉眼看不见,如果没有战场远程侦察系统等专业装备,根难发现这种气溶胶云团。较大的粒于在施放后会很快沉降于地面;即使吸入,也会被上呼吸道防御系统排出。

4、易于播撒

理想战剂应当可使用现成设备(如工业喷雾器)在大气中播撒。其可安装在飞机轮船或汽车等交通工具上,或者在固定地点进行播撒。生物战剂播撒,如果发生在相对密闭建筑内则对人员伤害会更大。生物战剂除需产生合适大小气溶胶粒子外,应在干燥状态下施放,可使其随风飘散得更远。
5、稳定性

生物战剂在生产、储存、转运和施放过程中均应保持活性和毒力。因此,无论是大量储存还是装填武器,都必须考虑到生物战剂的稳定性。炭疽芽孢能够耐受干燥、高温、紫外线辅射等物理因素,在环境中可以存活至少50年,故为较理想的战剂。然而,其在强紫外辐射(强阳光)下也易被破坏。


6、易感性

理想战剂还应满足故方易感己方具免疫力的要求。因为施放后,会随风飘数,如风向突然改变,使战剂飘向己方,造成伤害。


二、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

生物战剂可以以湿态或干燥状态施放。如上述,干燥施放比较理想,但战剂的干燥需要复杂的技术。战剂的施放可以通过喷雾装置、爆炸装置、人为行染食物和水源、施放感染的媒介生物等方式进行。最常见的方式是气溶胶。

如前述,将喷雾装置安装在交通工具上。进行气溶胶施放是较好的于段。其施放路径会形成一条线状污染带,称之为线源( line source)施放。这种手段一般逆风行驶进行施放,感染下风向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污染范围取决于风速、风向、气象条件、地形和植被及战剂自身特性等因素。稳定的战剂(如炭疽)可以污染下风向20 km的范用。WHO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理想的气象条件下,如果50kg气溶胶化的炭疽芽孢,由飞机喷洒在一居 民区的上风方向2km处时。假定该区居民50万人,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可造成9.5万人死广、12.5万人感染,即22万人死亡或失能。气溶胶云团所经之处超过40%的人员受到感染;而土拉弗朗西斯菌可造成3万人死亡,12.5万人感染。

可见在理想的气象条件下,将某些生物战剂进行气溶胶施放可引起大量人员的伤亡。

另一种气容胶施放手段是点源( point source )施放,即将施放装置固定在一定位置进行施放。

有的是将生物炸弹投放到一个固定日标后进行施放。

其他施放方式包括爆炸式施放(一般效果不明显)、陆地或海上地雷、管式炸弹及其他装置。秘密武器( clandestine)指那些恐怖组织或特种部队用于施放生物战剂的工具,如经皮注射式武器或污染食品或水源的武器。通过媒介生物(跳蚤、蚊虫等)作为载体施放也是手段。

生物战剂施放后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等侵人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前所述,生物战剂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使人畜感染,以及患病人畜通过呼吸道使接触者继发感染,是最为有效的生物攻击手段。如果人畜通过食用战剂污染的水或食品而发病,虽也可造成二代传播,但潜伏期长、地区分布较局限,常呈点状或线状。

三、生物武器伤害的特点

1、面积效应大

面积效应是指单位重量的武器所造成的有效杀伤范围。理论上,在各种武器中生物武器的面积效应最大,因为多数生物战剂是活微生物,进入人体后可以繁殖,不仅引发疾病,还可通过能发感染扩大杀伤范围。

根据联合国《化学和生物武器及其可能的使用效果》的估算,一架B52战略轰炸机携带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对全无防护的人群进行假定的袭击,预测所造成的有效杀伤面积:百万吨级核武器为300km,15000kg神经毒剂化学武器为60km,而10t生物武器有效杀伤面积为10万km,达到核武器的300多倍。

2、危害时间长

由于气象、植被、战剂种类和地物等因索的影响,生物战剂气溶胶对地面人、畜的危害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而言,白天2小时左右,夜间和阴天为8小时左右。在特定条件下,某此病原体可以长期存活,如霍乱弧菌在20C水中能存活40小时以上,贝氏柯克斯体在金属玻璃或木材表面能存活数周之久。而炭疽芽孢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甚至可以存活数十年。有些生物战剂施放后能被当地的媒介生物携带并传播,在条件合适时,有些生物战剂病原体其至能扎根形成新疫源地,长期危害环境、动物和人类。在人类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史,西尼罗病毒由鸟类带到美国加州后形成疫源地,并迅速扩展到美国大部分地区。

3、具有传染性

除毒素类等外,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战剂均具传染性,能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生存繁殖,使之成为传染源。在两个因素影响下,和传播途径、易感人样相互联系,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例如历史上:流行的流感霍乱,鼠疫等疾病,都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其他地区。而2003年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在很短时间内就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恐慌。

4、生物专一性
生物战剂只能使 人、畜和农作物等生物致病,但对不具生命特征的其他产、生活资料、建筑设施,以及武器装备没有破坏作用。这一特点在军事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袭击成功后,攻击一方可以立即使用占领区内的所有物资利生产资料等。

5、空间渗透性
理论上,生物战剂气溶胶可以随着空气流动进入一切不密闭的、没有空气过滤设备的工事、车辆、舰艇和建筑物内部,造成人员伤亡,给防护造成极大困难。

6、隐蔽性突然性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即使身处允满生物战剂气落胶的环境中也无法察觉所受到的伤害。正常人每分钟需要呼吸10 L的空气,因此即使空气中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浓度很低,呼吸数分钟后也有感染的可能性。人的肺泡表面积为100m,远比人体表面积大。而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之间仅隔着1μm厚的两层细胞,肺泡中的气溶胶粒子很容易进人血液,因此许多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呼吸道感染剂量要远小于消化道感染途径。
防毒面具、防生口罩等虽然能有效阻止生物气溶胶进人呼吸道,但其佩戴通常需要在有效气溶胶报警以后才能进行,此时人员可能已经吸人足够剂量的生物战剂。因此其防护效能除取决于本身的物理特性外,还取决于报警是否及时。如果突然实施袭击,受攻击方无法进行及时防护,同样会造成严重伤害。


7、生产成本低

目前,微生物大量培养的工艺及自动化设备都比较成熟。在工业发酵生产中,一个发酵罐的容量可以达到上百吨。生产的微生物或其培养物经过浓缩和冷冻干燥,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期存放。此外,发酵原料主要来自衣牧产品,成本低廉,来源丰富。曾有专家估算,为杀伤居民进行一次大规模袭击,每一平方公里所需成本,生物武器是常规武器的1/2000。当然这仅为理论估算,实际而言,虽然实验室培养少量微生物和发酵生产大量微生物都比较容易,但要形成应用的武器系统,并使之在实战中具备大规模杀伤效应,绝不是轻耐易举的事。


8、间接效应大

生物武器攻市除了造成直接的人员伤害外,还有许多间接效应。主要是对卫生医疗救护体系造成巨大负担:生物袭击后其危害作用时间明显长于爆炸等常规武器损伤。而且可能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因此,除了般的措施外,还需一些特殊的卫生防疫措施,如疫情侦察、污染区域调查与处理人员卫生整顿和检疫、隔离住院观察等等。

特别在出现大量患者时,往往超过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负荷,需要另筹资源,组织增援。国外曾有人以肺鼠疫为例提出过以下设想:吸入1000个活菌的人员中将有50%出现临床症状,其中7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未接受治疗者将有80%死亡;如果一个500万人的中等城市遭受袭击,在储备足够治疗药物并疏散三分之一人口的情况下,估计仍将会有50万人需人院治疗,死亡人数可达10万以上。这些推算虽然不一定精确,却足以说明防扩工作的重要性。

此外,生物武器袭击不仅会造成群体发病和大量伤亡,而日能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战斗力——像其他灾难一样,袭击后相当时期内。人群笼罩在恐惧氛围下,出现一些急慢性心理损伤患者。

换言之,生物武器袭击也能引起急慢性心理和精神疾病。急性者,如急性战斗应激障碍。其中,大多数人及时治疗后恢复良好。但有些特定的高危人群(例如,年幼时心理受伤者、战友尤其上级支援和协助不足者以及目睹战场残酷情景之救援人员等)。可在战后数月至数年出现战斗应激障碍综合征等精神异常,后者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四、生物武器效能的影响因素

1、生物战剂特性
不同的生物战剂特性存在差异:有的战剂潜伏期长,有的短;有的导致死亡,有的失能;有的传染性强,有的弱;有的对环境抵抗力强,有的弱。生物战剂特性的差别直接影响其所对应生物武器的效能。


2、气象条件

生物战剂气溶胶施放的条件比较苛刻,只有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一般而言,如果要使生物战剂气溶胶在日标区域形成人而积的覆盖,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近地面大气必须稳定:即离地面0.5m高处的气温低于或等于地面4m处的气温,即处于气象学上的逆增( inversion)或中性( neutra)状态。如果0.5m高处的气温高于地面4m处的气温,下面的热空气会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会下降,从而形成对流。这种递减(lapse)状态通常出现在晴明的白天。生物战剂气溶胶在递减的状态下会迅速被稀释,从而不能保持有效浓度。
(2) 必须有一定的风速:理想的风速是3 ~6 m/s。风速过小,气溶胶云团不能形成大面积覆盖;面过大,则空气与地面摩擦力增大,形成许多漩涡,气溶胶将很快被稀释。
(3) 风向比较稳定:只有风向稳定,生物战剂气溶胶才能向攻击目标漂移。如果风向改变,则气溶胶云团会偏离日标;而如果施放后,风向突然逆转,则可能危害施放者自身的安全。
(4) 没有强烈的日光:日光中的紫外线对生物战剂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因此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以黄昏、黎明、夜晚或阴天效果最佳。

(5)没有降水过程——降水(雨雪)等对生物战剂气溶胶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使气溶胶的有效浓度迅速下降。

3、地理环境因素

地形、地面粗糙度以及植被等地理环境因素对生物武器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地形可以通过热力和机械作用的影响使空气分流和改变方向,从而影响生物战剂气溶胶在日标区域的扩散,平原低地、洼地壕沟等地形能较长时间保持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浓度。地面租糙度的影响体现在:松软土质的地面能增加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阻留和沉积,降低共效应;高低不平的粗糙地面能使气溶胶移行偏向;建筑物能引起涡流,影响气溶胶的扩散。茂密林区高草、矮树丛等能阻滞气溶胶云团的流动,并造成气溶胶沉积,从而影响气溶胶的移行和有效浓度。


4、对方防护情况

传染性生物武器攻击能造成传染病流行和蔓延,因此受攻击方针对传染病的防护和应急响应能力,如防护训练,药材储备、诊治能力等都直接影响生物武器攻击的效果。

五、生物武器的优缺点

1、优点
生物武器作为一种战争工具而言,具有以下优点:对易感人群的致死和失能作用;在动物和人体内可以繁殖,造成的伤害异持续性;对同等杀伤规模的核武器、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相比,其生产成本比铰低;造成的传染病或中毒与对方自然发生的同种流行病不易区分;实时检测生物战剂困难;某些战剂在施放后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发病,收集证据困难;生物杀伤专一性,对环境建筑等破坏小,甚至无破不性;敌方心理压力大,作战效能高。


2、缺点
生物武器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已方防护措施不当,本身也有伤害;受环境因索影响大,如凤力和风向等;温度,阳光,干燥气候等对战剂存活影响较大;某些战剂对环境的污染,如炭疽芽孢,会使污染地区长期不适于人居住;攻击后,己方人员进入会引起已沉积的气溶胶飞扬,造成新的感染;生物武器攻击后的效应较难评价;某些战剂发病的潜伏期较长,限制了战术使用;公众厌恶生物武器的使用,遭致與论强烈谴责。

附1:生物武器的起源与生物战史生物武器的起源

历史上,人类在使用自身发明的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用其毁灭自身。当代使用“武器化”的生物毒索(如肉毒毒素和蓖麻毒索)的尝试是从石器时代南美土著人在箭上使用的毒物(如箭毒)和从两栖动物中提取的毒素得到启发的。从古至今,污染物(能贮藏并传播疾病的物品)就曾被有意用来传播感染疾病。

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生物战是英国殖民军对美洲印第安人发动的。在英国和印第安人战争期间( 1754~1767) ,北美的英军指挥官Jlrey Amherst 建议使用天花来“消狳”士著印第安部落对英国人的敌对行为。1763 年6月24 日, Amberst的一个下属Eeuyer上校将来自天花感染过医院的毯子和手帕交给了土著美洲人,引起了俄亥俄河谷的土著关洲部落天花流行。

14世纪中叶,鞑坦人围攻克里米亚半岛的卡法城,久攻不克;1346年,鞑坦人将已方死于鼠疫的士兵尸体抛人城中,引发鼠疫流行,迫使守军放弃卡法城。随后,撤退的军队难民通过船队返回康斯坦丁,开罗、威尼斯等地中海港口。引起世界上第二次鼠疫大流行(黑死病)。

附2:近现代生物战历史

1、实验微生物学和生物武器研制的启蒙阶段(1900——1925)

19 世纪,德国微生物学家郭霍( Rabet Koch, 1843——1910)创用固体培养基,从而发现将细菌从环境或患者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出成为纯培养物,便于对各种细菌分别研究。同时他首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物感染,为发现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 世纪后30年,太多数传染病病原体由郭霍和在他带动下的一批学者发现并分离出的。

可靠的证据显示,德国是最早研制和使用生物武器的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成期间进行了一场野心勃勃的生物战计划,生物武器的攻击方式为派遗间某或特务撒播,传播范围较小、杀伤力不大。常用手段是秘密地感染同盟同的中立贸易伙伴的家畜和喂养的动物,然后出口到同盟国军队中。1916年从德国驻罗马尼亚公使馆收缴的细菌培养物,在布加勒斯特细菌学和病理学研究所鉴定为炭疽芽孢杆菌和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1917年2月,德国飞机曾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上空撒下污染了细菌战剂的水果、巧克力和玩具。1917 年,德国特工在美索不达米亚利用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感染了4500 头骡子,重者死亡,轻者丧失劳动力,大大地削弱了协约国部队的战斗力。此外,德国还在法国感染法国骑兵的马匹,并将感染了炭疽芽孢杆菌和炭疽胞芽杆菌和鼻疽伯克霍尔菌的阿根廷家畜故意出口到盟军中,结果在1917——1918年引起200多匹骡子死亡。


2、生物武器研制和发展使用阶段(1930——1945)

在这一阶段,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都在进行生物武器研制和发展使用。当时生物武器的攻击方式与第一阶段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主要使用飞机投放和撒布带菌昆虫、动物等,污染面积大杀伤效应较大。

此时德国曾建立两个研制机构一个在德国的波鸿,一个在波兰的波兹南。德国研究过生物战剂有鼠疫耶尔森策、霍乱弧菌、斑疹伤寒和黄热病毒等;研究过利用带菌昆虫攻击家畜和农作物;还曾用细菌弹人为释放病原体,使苏军战俘营发生班疹伤寒。1945年的5月,德国战术性使用生物武器污染被围攻的波希米亚西北部的一个大型水库。

日本于1932年占领我国东北后,在石井四郎( Shiro Ishil)和北野( Kitano Misaji)领导下进行了生物武器研究,并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时日军在我国设有四支生物武器研制、生产部队:哈尔滨平房车站附近的生物战研究机构“731部队”;长春的生物战研究机构“100部队”;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和广州的“波”字8604部队。

“731 部队”是日本生物武器发展计划的研究中心,拥有5个营地,150幢建筑和一支超过300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队伍。他们用炭疽芽孢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等病原体感染犯人;并研制了多种类型的细菌炸弹。从1932年到1945年日本生物武器研制中,至少有10000犯人死于实验感染或实验后被处死。另外,“100部队”专门研制杀伤家畜和农作物的生物战剂。

从1940-1945年,日军在我国的浙江、湖南、河南、河北等地使用过生物武器,使宁波、常德等地区发生鼠疫流行,先后有700多人感染发病。至少有11个中国城市受到生物战剂的攻击。日军生物战攻击的特点是用纯培养的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志贺菌和沙门菌以及鼠疫耶尔森茵污染水源和食物,并直接从飞机上向居住区投掷和喷洒。此外,日军还通过施放感染病茵的媒介生物进行生物战。

这一时期,同盟国也发展了生物武器以对付德国可能的生物攻击。英国于1934年开始秘密开展生物武器防护研究,如疫苗、抗血清、诊断技术等。

1939年,英国开始进行进攻性生物武器的研制。1942年,英国在靠近苏格兰海岸的格林亚德(Gruinard)岛上进行了武器化的炭疽芽孢杆菌炸弹或力试验。以羊作为实验对象,经多次实验获得成功,实验羊全部被杀死。24年后的检验证明,Gruinard岛仍被炭疽芽孢严重污染,直到1986年用甲醛溶液和海水对该岛进行彻底消再处理为止。此外,英国还研究了肉毒毒素战剂,并成功地用肉毒毒素杀死了德军驻捷克的总督莱因哈特·海德里希。

美国从1941年开始研制生物武器。马里兰州的狄特里克堡(DetrickFort)是关国最大的生物武器研制基地。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大规模的野外实验场和生产厂,如犹他州的达格威试验场利阿肯色州的陆军红松崖兵工厂等,并利用国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生物武器的研究。

美国从1941——1945午,在生物武器研兖上:取得了两项重大突破:一是通过“气雾室计划”,搞清了各种气溶胶生物战剂的最佳存活条件和感染致病计量;二是生物战剂的大规模玲冻干燥技术的建立,从而为生物武器的实战应用提供了可行性。美军在这期间研究过的生物战剂有: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土拉弗朗西斯菌,布氏杆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洛杉矶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鸟鹦鹉热衣原体、黄热病毒登革病毒和裂谷热病毒等。

1944 年5月,美国研制了首批生物武器——5000枚炭疽炸弹。并转运到英国,准备一旦德国使用生物武器时进行报复。

3、现代微生物学和生物武器系统研究与使用阶段(1945-1980)

这一阶段,美国研制、生产和储备了大量的生物武器,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生物武器大国。在朝鮮战争期间(1950-1953),美国制定了生物武器快速发展计划,在Pine Bluff Ark建立了一家新的具足够安全保护措施的生产实验室,使用发展着的先进技术,应用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浓缩和贮藏方法,于1954年开始生物武器系统生产。另外, 1953年还开展了一项反生物战措施的研究,包括对疫苗、抗血清、治疗试剂的研究,以向敌方发动生物攻击时保护已方军队。

1943年到1969年,狄特里克堡共发生456起实验室感染,在这些实验室感染中有3例死亡。2名死于1951年利1958年的炭疽,一名死于1964年的病毒生脑炎实验空感染的病死率低于当时其他实验室。在生产和测试部门有48例实验室感染但无人死亡。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军发展的生物武器库包括许多致病细菌、毒素和真菌性作物致病剂。并对些战剂进行了武器化和储存,包括致死性的炭疽芽孢杆菌、肉毒毒素、士拉弗朗西斯菌,失能性的猪布氏杆菊、贝氏柯克斯休、葡萄球菌肠毒素、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另外,在秘密活动中使用的生物战剂有由中央情报局研制的眼镜蛇毒素、蛤蚌毒素和其他毒素。美国在此期间改进了生物战剂释放技术,利用气溶胶发生器和布洒器喷洒生物战剂气溶胶,大大增强了生物武器的破坏作用。美国曾声称,所有上述研制和使用的生物武器均在1972年销毁。
前苏联也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积极研制生物武器,其研究水平与美国相当。前苏联至少有7个生物武器研究中心,可以用常规武器和气溶胶发生器撒播生物战剂。1979年在斯维德洛夫斯克发生一起炭疽芽孢气溶胶泄漏事故,造成下风向上千人感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生物武器发展的这一阶段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拥有生物武器的国家在增多,且生物武器在地区局部战争中得到使用。1984 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使用了化学和生物武器,据联合国专家调查,首次证实伊拉克对伊朗使用了生物战剂(黄雨T-毒毒素)和化学战剂的攻击,有5000多名伊朗士兵受伤,病死率为15%。1990 年海湾战争最终没有发生生物战,但交战双方都作了生物战的充分准备。伊拉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制生物武器,到1991年4月被美军“沙漠风暴行动”摧毁而被迫停止。在这十多年的期间,设在巴格达南部的地区的生物战机构曾研究过的生物战剂包括炭疽芽孢杆菊、肉毒毒索等。

(两伊战争)

在这一阶段,人类对各种致病数生物的病原学致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这些病原微生物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这些研究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促进了生物武器研究的快速发展,不仅研究的生物战剂种类大大增多,而且对这些战剂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这些战剂气溶胶生物学特性研究得很深入。

同时在生物战剂侦检,防护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和PCR技术等用丁生物战剂的诊断,多种战剂疫苗的研制等。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在生物战剂释放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如微生物冻千技术的发展,使生物战剂的储存、干粉气摔胶撒瑉攻言成为现实;飞行器和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武器的攻击方式也有多种方式,不仅可以用飞机撒播生物战剂,也可以用导弹进行生物战剂的攻击。

生物武器的发展和与其相关基础学科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反之,从这些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窥视出生物武器的发展进程。

美国生物武器的发展

50年里,美国有大量生物武器项目投人研发和部署,尤以1959—1969年和80年代为多。在这些项目中,有许多由私营科学机构和大学承担,属于医学、生物学、气象学的基础性研究,为生物武器研发提供支持,表现出美国生物军备雄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生物武器研发项目是美国生物军备的主干,披露于世的十几个主要项目投资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与超级大国整体军备水平相平衡。
如下:
1950-1954年的“圣乔计划”,对城市目标进行炭疽杆菌攻击模拟,在美国3个城市进行了近百次飞机布徹炭疽激化物试验。
1955- 1957 年的“白衣计划”,对2200名被试者进行野兔病、委内瑞拉马脑炎和皮肤型炭疽热人体感染试验。
1955- 1958 年的“大面积概念”验证,散播荧光硫化锌镉微粒或硫化锌铬试验,验证由飞机或军舰散播一条不是精确对准目标而是影响整个地区的病菌线的实际效果。
1956年的“X1002 项目”,大规模感染和处理鸡蛋,大规模迅速生产病毒剂。
60年代的“112 项目”,包括代号为“大汤姆”、“荫蔽的丛林”、“黄叶”、“魔剑”、“红云”等在内的近200次大小试验;动用了多种型号的飞机和舰船;以气雾扩散为主,兼有蚊子传播方式,散播了炭疽杆菌、土拉杆菌、Q热立克次体、登革病毒、黄热病毒、B型葡萄状球菌肠毒索等多种生物激化物。
60年代初的生物导弹计划,准备了6种型号的导弹以运载生物武器弹头,其中包括“潘兴”导弹、“狮子座”导弹和“中士”导弹。
60年代初的“马歇尔计划”,即对古巴生物进攻计划,制定了可以使用的细菌组合,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细菌战剂一“鸡 尾酒”,由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简称SEB)、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和Q热立克次体组合而成,旨在使毒性长时间连续发挥作用。
60年代的天花病毒项目,研究培养繁殖并使天花病毒更耐久生:存的方法,以及将干燥后的病毒制成粉末以利于撒播的方法。
80年代的大肠杆菌基因改造项目,将一种危险的基因植人大肠杆菌,创造一种攻击人体细胞的超级细菌。
1990年的“獾工程”,为50万前线美军部队提供可防御炭疽杆菌和肉毒杆菌的疫苗。
90年代末中情局的“洞察(Clear Vision)” 项目,跟踪苏联生物武器发展足迹,复制苏联已开发生物武器,提高美国防御生物攻击的能力。

通过这些项目,美国生物军备在生物战剂、弹药、播撒方式诸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生物军备有很多环节,有病原体科学发现和发明环节,病原体武器化技术环节和生产储备的工业化环节。

美国生物军备的特点是病原体武器化程度高、战剂生产规模大。与英、法、苏相比,美国的后继环节更强。以庞大的战略空军为基础,美国在生物战剂列人空军弹药方面具有优势;以庞大的工业、特别是生物工业为基础,美国在建设大规模生产和储备设施方面有优势。如气雾室、气雾发生设备、大容量发酵设备、超过300升的生物反应器、冻干设备、喷雾干燥设备、生物封闭设施等的拥有数量都首屈一指。

美国已经可以安全地进行大规模病原微生物的发酵并对细菌、病毒、立克次体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毒素)进行提纯、浓缩。此外,美国对液态和固态生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并研制、定型和列装了多种生物弹药。具备了大规模、长时间进行生物战的潜力。

战剂进展

为了适应多种作战目的,如致死性目的和非致死性目的,需要I扩大生物战剂的种类;为了使对方难以防御,也需要研发新的、没有防疫方法的战剂种类。与二战期间美国主要研究炭疽杆菌和肉毒杆菌以应急的情况相比,战后列入美国研究计划的病原体大为增加,仅帕特里克从事病毒研究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分辨出大约50种不同的病毒和立克次体属微生物可以用于生物战,差不多是可作为武器的细菌种类的3倍。这是生物武器的一个可怕的进步。标志着生物战剂从细菌向毒素、病毒、立克次体等微生物的全方位扩展。
从作战需要上看,美国扩大了对非致死性病原体的研究和对植物致病原的研究,以便降低生物武器使用门槛。此外,注重对那些适宜武器化的病原体的研究,制成在环境及气雾扩散条件下更稳定、使抗生素及传统疫苗和治疗方法失效的病原体。如天花不仅毒性强,且可以耐久生存,干燥后的病毒制成粉末利于撒播,并为此开发出微型烟雾发生器或雾化器。无论非致死性战剂、攻击植物的战剂还是易于武器化的战剂,都体现了美国实用主义的思想。
1969年美军建立“标准”(经典) 生物战剂,计有8种: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Q热立克次体、炭疽杆菌、土拉杆菌、猪布鲁氏菌、肉毒毒素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1976年尼克松宣布放弃进攻性生物武器后,美国仍保留了少量的生物战剂,据美军1977年生物战剂应急计划透露,美军公布储存了上述8种标准化战剂。美特殊作战处还为应急计划储存了炭疽杆菌(100 克)、土拉杆菌(20 克)、委内瑞拉马脑炎(20 克)、粗球孢子菌、猪布氏杆菌等共10种生物战剂样品,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A型肉毒毒素、麻痹性牡蛎毒、白环蛇毒、毒马钱硷、绿脓微胞囊毒素等6种毒素样品。

弹药进展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生产出炭疽炸弹,但被认为是拙劣的装置。由于没能有效解决爆炸时产生的压力热量,炭疽杆菌死亡率过高,影响了炸弹的效能。战后“美国人创造了炸弹束,在里面灌人了氟利昂制冷剂降低温度"。D估计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圣乔计划”的攻击试验中,每1枚集束炸弹释放出536个子炸弹。撞击地面后,每个子炸弹将释放出略多于1盎司的炭疽杆菌烟雾。2
除了炸弹,在生物导弹计划中,美国研制了6种型号的导弹以运载生物武器弹头,其中包括“潘兴”导弹、“狮子座” 导弹和“中士”导弹。“中士”导弹的有效载荷由720个小炸弹所组成,每一个小炸弹宽3英寸,含有7盎司病毒剂。在10英里的高空释放,在大气层的边缘,小炸弹在下落时散开,覆盖地域超过60平方英里,将毒剂喷洒在空中,一如良好的喷洒器。

散布进展

美国研究的生物战剂分散方式很多,利用航空炸弹或机载喷雾器产生气雾,一直置于美国生物战剂分散方式研究的最重要位置。美军对生物战剂气雾的重视和领先,是与美军对空中轰炸在战争中作用的重视和领先相一致的。“圣乔计划”、“大面积概念”、“112项目”都属于这类研究。

这类研究包括预测气雾在目标上空的散布,预测攻击效果和估计弹药经费等。通过在不同地形,如城市、海上、荒野的试验,得到气雾散播模式和严密论证的数学公式,用于预测各种生物战剂达到半数人群致命计量(LD50) 或其他标准所需量,研究各种分散方式,如炸弹分散、喷雾罐喷洒如何影响炭疽杆菌气雾造成的“伤亡产出”率。还研究如何以干燥媒介取代浆液媒介以改进气雾。

仅以“112项目”中的“大汤姆”海上试验为例,该试验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从附设在海军A-4型战斗机上的喷雾罐进行一系列液体炭疽激化物BG的喷撒,另一部分是从附设在空军F-105型战斗机上的喷雾罐进行干炭疽激化物BG的喷撒。这些试验旨在测试覆盖面,特别是气雾对从林的渗透能力,以便用于对“胡志明小道”一类目标的攻击。

20世纪末美国研究将毒素或病毒装人微胶囊中,便于保存及释放等技术。

进入美国实验室研究的病原体很多,但进人气雾实验的并不多,主要有炭疽杆菌、土拉杆菌、Q热立克次体、登革病毒、黄热病毒、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其中炭疽杆菌实验次数最多,获得的数据也最全。

据资料判断,当时美国炭疽杆菌气雾分散已经达到实战要求,无论用炸弹还是喷雾器形成气雾,都能够达到美军战略和战术需要的指标。

遗留问题可能在数据的验证。已完成的实验数据都是对露天的动物而非对人的实验数据,对人的感染效果只能留待战时检验。如试验得出8000枚炭疽炸弹将感染在露天的50%的人群。这一数据只是根据猴子的研究数据所做的推算。对人的感染一定会有出人。此外,炭疽杆菌气雾的另一个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气雾颗粒,对人而言,有效的气雾是直径1~7微米的颗粒,但当时炭疽炸弹形成的气雾成分中只有2%属于这一范围。其他进人野外气雾试验的病原体,可能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试验数据,没有达到实战水平。

附录1:补充阅读资料——各国主要的进攻性生物武器项目

20世纪曾经开展的进攻性生物武器项目分为生物战剂研制、布撤方式试验、武器化研制和实战使用计划等4类。本书所记项目仅是100年来难以计数的进攻性生物武器项目的代表,因有较多的文字记载而被列入此项目名册。各项目均有基本的技术描述,可供对技术史有兴趣的读者查阅。项目标题包括序号、国别、时间、项目负责人或机构、项目名称或代号。

1、法国1921-1927年特里拉特“细菌云雾”项目

该项目属于布撒方式试验。主要进行有关细菌空气传播方面的试验,试图把疾病传播技术与新的空战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变动的大气条件对细菌云团毒性的影响,以发现病菌云团対动物的杀伤力、病菌经炸药爆炸扩散后的生存能力、病菌云团在人气中或遇到障碍物后的扩散途径等。经过试验,特里拉特认为,尽管微生物很弱,但在寄存体外它们可以借助潮湿的环境存活,像咳嗽和打喷嚏出的唾沫可以传播细菌一样。湿的媒介团能使病菌保持最大的毒性。空气是细菌的一个“广大的培养场所”,只要它是潮湿的,就能促成细菌的生长,使其能在一个城市的上空有效地散布针对当时的科学家都怀疑微生物能否抵捎炸弹爆炸时造成的冲击力,特里拉特解释说,瞬间的爆炸将驱散而不毁灭这些微生物。特里拉特认为最有效的生物攻击手段是从飞机上投掷生物炸弹,可以把细菌培养液装入弹壳中,炸弹引爆后可形成有巨大传染力的“细菌云雾”。他把细菌装填到炮弹和航空炸弹中进行试验,研制了一种“能产生病菌云团的炸弹”,并在空投试验中取得满意效果。不过,当时他并不认为病菌能在进行干燥处理后有效传播。后来的科学家证明邦是可能做到的,而且更有效。特里拉特的团队还研究了免疫云团,试图通过这种方法使动物免疫。整个研究一直持续到1927年。参加该项目研究的除了特里拉特领导的实验室,还有 Sevran爆炸实验室和巴斯德研究所等单位。

2、德国1932-1934年地铁通风系统模拟细菌传布计划

该项目属于布撒方式试验。1932年开始,德国间潜入英国法国,就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对伦敦和巴黎进行空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査。他们计划在巴黎和伦敦地铁口偷偷播撒红灵菌(沙雷氏菌)。它们在通常情况下是无害的。使用这种模拟物意在作为一种试验手段,以査明空气流如何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整个地铁系统扩散毒气或病菌。这个试验的战术背景是:由低空飞行的飞机所撤播的细菌被地铁空调系统吸入地铁通道。有文件称,德国间渫仅在巴黎就有对8个地铁站口进行试验的计划。这些计划被英国时代杂志编辑亨利・威克汉姆・斯蒂德报道泄露后,震惊了西方和苏联,引发了此后列强间的生物军备竞赛。

3、日本1936-1945年人体细菌试验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从1933年8月开始,侵华日军关东军防疫部细菌试验所(后扩充为防疫给水部,其本部代号731部队)在石井四郎带领下,先后在中国黑龙江省五常县背荫河、哈尔滨市平房区进行人体细菌试验,包括:(1)人体感染细菌实验,人为使被试者感染病菌,然后观测记录人体的病变;(2)活体解剖试验,将人体(活人)感染细菌的病变部位切下来,进行观察、记录、绘图(或最终制成标本),以获取更准确的实验数据;(3)病理解剖诊断,对因细菌感染死亡的被試者进行尸体解剖,以求对病变情况做最后的诊断。人体细菌试验分实验室试验和野外试验两个场所。在野外实验中,通过引爆细菌炸弹使受试者感染。731部队的人体细菌试验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残忍杀害了约3000~4000人。除731部队外,日本其他细菌战部队也做过人体细菌试验。使用的细菌有多种,主要是炭疽杆菌、马鼻疽杆菌和鼠疫杆菌。通过人体细菌试验,日本获得了美国用至少20年时间才能获得的数据。

4、德国1939-1944年克里耶维实验室项目

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囊括了德国生物武器研发的主要项目。1940年克里耶维开始对法国、苏联、英国、加拿大、美国的生物武器研究和战备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来自各方的情报使他确信生物战的可行性。1940年秋他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继续着法国人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混合使用的研究。他研究真空下各种病菌的生存率,尝试提高紫外线照射下炭疽杆菌的耐力。进行过从飞机上布撒沙雷氏菌实验。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使用消毒剂杀灭生物武器气溶胶的实验等。通过研究,克里耶维对生物战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将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混合使用是可行的;炭疽气溶胶是一种很有效的武器;鼠疫是可以大规模对敌使用的生物武器:土拉杆菌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对付游击队的最理想病菌是痢疾杄菌、副伤寒杄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大功率的喷雾器可以用来布撒牛物武器。

5、加拿大1939-~1941年班廷项目

此项目包括了班廷在生物武器研发方面的所有工作。二战初期,在为加拿大起草的一份形势分析报告中,他提出对报复、防卫德国生物战威胁的意见,在可能的破坏性媒介中列出了破伤风菌、狂犬病毒、气性坏疽菌、鹦鹉热衣原体、炭疽杆菌、肉毒杆菌毒素、口蹄疫病毒(对动物)等。他要人们警惕由昆虫传播的疾病以及对水源的攻击。1939年班廷来到英国,目的是说服一些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相信开展生物战研究计划的必要性。他携带了一份计划备忘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可能制造生物武器的媒介进行评估;二是细菌武器研究,如浸毒子弹、飞机散布的“细菌尘”等;三是建立警戒委员会”,用于侦查、跟踪可疑的生物疾病,并向公众警示、规定和指导。1940年,班廷在加拿大开始对多种病原体的生理影响和细菌布撒方式进行试验。他的第1次生物武器实地实验于10月在多伦多东北的鲍尔瑟姆湖进行,从1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上播撒了附着干燥伤寒杆菌的锯末,开辟了利用飞机布撤器布撒细菌的途径。

6、日本1941-1945年731部队细菌炸弹项目

该项日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项日。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满洲第731部队)在1941-1945年期间,共研究了9种细菌炸弹,即伊型、牢型、哈型(Ha)、尼型、旧宇治(Uji)式、50型宇治(Uji)、100型宇治(Uji)、口戈型和乌型。其中Uj型炸弹和Ha型炸弹在战后引起美军特别关注。3个型号的Uji是多用途炸弹,用陶瓷和硅藻土烧制弹壳,有一定的透气作用,爆炸时不需要过多的炸药。既可以填装耐热、耐干燥的芽孢菌如炭疽杆菌、气性坏疽菌、破伤风菌等,也可以填裝带鼠疫杆菌跳蚤。跳蚤的耐高温性能好于裸菌。Ha型炸弹专为扩散炭疽孢子而设计。其弹壳为钢制,弹壁很溥,内有中央爆管,可容纳浸在500毫升炭疽乳化液中的1500个圆柱形徵粒。Ro型炸弹与Ha型炸弹大体属于同一类型,但体积更大,可装载2升液体细菌战剂。Uiji型炸弹的主要目的在于造成地面污染,引起伤口感染则是其第2位的考虑因素。Ha型炸弹的主要目的在于造成伤口感染炭疽杆菌。除了陶制鼠疫跳蚤炸弹,其他炸弹都没有定型和投产。

7、日本1941-1944年100部队攻击牲畜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日本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满洲第100部队)承担对动物和植物攻击的细菌研究和试验。研究的病原体包括牛瘟病毒、羊痘菌、马鼻疽杆菌、炭疽杆菌、马铃薯霜霉病(疫霉屑病原菌)、形成黑麦粉的麦角菌、形成稻瘟病的稻梨孢菌等。还曾选择小麦腥黑粉病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小麦的线虫寄生和黑麦粒可同样用来作为引发小麦腥黑粉病的植物杀伤剂。它们被视为优于其他植物病进行研究的植物杀伤剂,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而且可以无限量地获得。在野外试验方面,曾将牛

瘟病毒和羊痘菌撒到雪地上以及撒在雪地饲料上,以检查它们在冬季气候下的效能。曾在结尔布勒河一带进行传染牲畜的实验,日的是在最近似苏联国境的气候条件下检验细菌武器的效能。实验中用马鼻疽杆菌传染了河流和湖泊,用炭疽热细菌传染了地面。进行过多次试验场试验,将细菌炸弹排成一条直线,在距离地面5米处引爆,然后观察在距离爆炸点不同远近的地方沿各自路线吃草的各种动物的感染情况。直到日本战败,没有一种动物、植物致病菌的研究达到可将其作为进攻性武器使用的阶段。

8、美国1941-1942年洛弗尔“地狱建设者——山羊粪”项目

该项目是民间科学家实施的别出心裁的细菌布撒方式项目。科学家兼商人斯坦利・洛弗尔应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的前身)之召,招募一些科学家从事“地狱的建设者”项目研究,这是一项任由科学家奇想的甚至荒唐的新武器研发计刘,其中包括“山羊粪项目。计划在1942年的北非战役中将研制的模拟羊粪蛋空投到德军占领的摩洛哥国土上。摩洛哥的羊比人多,山羊粪几乎到处可见。洛弗尔研制出的山羊美中含有化学药物,对苍蝇很有吸引力,甚至能使冬眠的苍蝇苏醒过来。这些山羊粪上都撒上了兔热病、鹦鹉病的病菌。科学家预计会有数以百万计的苍蝇麇集在这些山羊粪上,带走病菌病传染给德国土兵。这些病菌可使德国士兵虚弱数天到周。这一计划未及实现,德军就从北非撤出了。

9、加拿大1942-1944年里德肉毒毒素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1940年代初期是加拿大生物武器研发的活跃时期,尤其在肉毒毒素武器的研发上。在得到德国准备用肉毒杆菌毒素来对付盟军部队的消息后,里德实验室开始大量生A型肉毒杆菌以寻找免疫的方法,皇后学院和萨非尔德设施则开展报复性肉毒杆菌武器(X武器)的计划。到1944年的夏天,大量的测试用肉毒杆菌武器(X武器)已经准备就绪。新标记的A型和毒性稍微弱一点的B型品系问世之后,肉毒杆菌毒素变得更加致命随后进行了弹药试验。肉毒杆菌装填到一种型号为500b的航弹上,在900米高度爆炸,大约8000平方米面积受到沾染,密度约为每码1到5个单位。这个数据显示了相当高的精确性。附着弹片上的毒素穿透战衣,进入皮肤或者没剪毛的羊。穿透6英寸或更多。试验显示,在空气中播撤肉毒杆菌粉末,在极度稀释的情况下有致命危险如果扩散,死亡率将达到70%。

10、美国1943-1944年马克1型炭疽炸弹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项目。1943年开始,美国在英国的细菌气雾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散布和感染实验,并对英国波顿的F型炸弹进行改进。利用一种原米供化学武器用的1.8千克重虽爆炸力炸弹,改造成用于装填液体生物媒介。然后再将196枚这样的炸弹集成为一枚集束炸弹,撞击地面后可依次连续爆炸。改造后的这种炸弹最后被命名为SPD马克1型。用炭疽杆菌激化物进行的试验表明,马克1型炸弹没能充分利用媒介,激发的云团很小,只有约10%的战剂被分散成传染性气溶胶。但由于时间紧迫,主管科学家们认为马克1型已可以批量生产。1944年5月迪特里克营的个试点厂生产了第一批5000枚炭疽杆菌装填的炸弹,是英国订购100万枚炭疽炸弹的一部分。

11、美国1943年10月-1945年迪特里克堡云雾室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布撒方式试验。二战期间,美国生物战计刘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云雾室项目。它开始于1943年10月,到1945年1月在迪特里克营全面展开。其目的是从呼吸感染的实验室小动物身上获得病原体再繁殖方面的数据。期间,病原体的气溶胶感染作为传播天然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除了英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一些不太精确的实验外,这个云团气雾室项目为确定气溶胶感染的各种机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一旦这些机制被阐明,就能够对造成非自然形式的气溶胶感染的可能性作出评价。在迪特里克营研究过的病原体包括炭疽杆菌、马鼻疽杄菌、布鲁氏菌、土拉杆菌、类马鼻疽杆菌、鼠疫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球孢子虫病真菌、牛疫病毒、纽卡斯特病病毒、鸟鼠疫病毒以及稻瘟病、水稻褐斑病、马铃薯晚期枯萎病、谷类茎叶锈病等。

12、英国1944年法尔兹“阿拉丁行动”计划

该项日属于实战使用计划。1944年夏天,法尔兹和英国皇家空军制定出计划,飞机在执行常规空袭返回时向德国空投500万只炭疽牛饼,日的是消灭德国的食用牛和奶牛群。此即“素食者行动”,后称为“阿拉丁行动”。但该计划最终没有实施,因为德国人已经在常规军的打击下溃败了。早在一年之前,英国已在波顿生产了共500万个炭疽牛饼。封装前的牛饼由伦敦肥皂工人制造。牛饼由亚麻仁粉制成。由波顿设计的封装机器通过细玻璃管将炭疽孢子注入牛饼中间的孔内,而后用亚麻仁粉封住装填孔,最后烘干、打包、封存。据估计,十几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出动一次所投放的炭疽杆菌牛饼足以对德国北部农村的牛群构成威胁。由于炭疸热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年,这些牛饼也可能在未来引起疾病暴发。

13、英国1941-1944年法尔兹炭疽弹项目和紧急使用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项日和实战使用计划。在实验室试验和野外试验的基础上,1943-1944年,法尔兹研制出F型炭疽炸弹。由于炭疽战剂代号为N,也称N炸弹。这是生物战剂武器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N炸弹是为战路性轰炸而设计的,106枚重量为4磅的小炸弹装进500磅重的集東炸弹中,可在半空爆炸,使芽孢在尽可能大的空间播撤开来。1944年夏,正值盟军对德国展开密集轰炸的时期,法尔兹制定了一项向德国6个重要城市(柏林、汉堡、斯图加特、法兰克福、威廉港和亚琛)空投炭疽惮的紧急计划。粗略估算,如果总共装有4万枚500磅N弹的轰炸机群,一次性轰炸德国的这6个主要城市,其中方圆590平方千米的柏林是最大的目标,那么将有50%的居民可能由于暴露于炭疽烟云中吸入了炭疽杆菌而死亡,地面染毒将达数年之久,皮肤感染的巨大危险将迫使居民撤出。这一计划由于战局迅速变化而未实施。

14、日本1944年“保号计划”中的细菌攻击计划

该项目属于实战使用计划。1943年4月,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召开了秘密的“保号碰头会”,研究对美、英、中盟军的细菌战问题。该会议形成了初步的细菌战计划。其大致内容为:日军准备对华和对美英实施大规模的细菌战,用30架飞机攻击中国、细甸、印度、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其他岛屿,每2个月攻击一个地区。使用的弹药为石井四郎研制的装填鼠疫跳蚤的陶制炸弹。跳蚤的需求量是每月300千克。跳在老鼠身上繁殖,生产300千克跳蚤需要30万只老鼠。为此731部队各支队购置设施大力养老鼠和跳蚤,并在中国多地和日本国内搜购和收集老鼠。这一项目未最终完成,因跳蚤产量不足等原因,细菌袭击计划最终未实施。

15、美国1940年代毁坏庄稼的生物战剂计划

该项日属于生物战剂研究,是美国二战期间生物军备8项主要进展之一。美国在开发毁坏庄稼的化学战剤的同时,也开发了一批真菌战剂,并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如可以腐蚀烟草、大豆、甜菜、白薯和棉花根茎的齐整小核菌(战剂C)、可以引起马铃薯的晚期枯萎病的巴里马铃薯晚疫病菌(摩特)(战剂L0)、一种可以毁坏稻谷的真菌稻瘟病菌(战剂IE)、可以产生“秧苗枯萎”以及早期稻米作物“棕斑”的稻长蠕孢(战剂E)等。

16、美国1945-1946年马耳他热“US”弹项目

该项目属于战剂武器化项目。目的是研制一种低致死率的生物武器。马耳他热(布鲁氏菌)战剂致死率低,大约2%。袭击一个城市所需要的马耳他热炸弹还不到炭疽炸弹的1/10。而袭击效果只有一天的染毒持久度。它与持久染毒的炭疽炸弹可以适应不同军事需要。英国专家认为:再也没有必要认为生物战是一种文明世界所反对的战争方式。US炸弹之类生物武器的进一步研制工作,加上使公众对这种武器有一定的了解,很可能使人们认为,这种武器是种非常人道的武器。

17、英国1946年波顿“红色旗舰”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项目。在英国F型炭疽炸弹和美国马克Ⅰ型炭疽炸弹的基础上,英国空军参谋机构制定“红色旗舰”研究计划,要求波顿生物部在1955年之前制造一种针对人使用的生物炸弹。该机构的一份报告说,作为一种最后的手段,需要制造种450千克重的集束炸弹,一种包含许多“子”弹的“母”弹,以覆盖广阔的范围。根据前一年试验的估计,200吨这种炸弹可导致座260平方千米的工业城市中50%的人员死亡。高空炸弹被认为效果较好,为此波顿需开发一种准确的高空天气预报手段,并使病菌媒介具有抗严寒能力。

18、英美1948-1949年“马轭行动”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撒播试验。1948-1949年,英国研究人员在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岛和圣基茨岛附近进行了名为“马轭行动”的生物媒介海上散播试验。这是英国战后进行的第一次系列试验。美国科学家对此给予了配合,提供了一些病原体和炸弹。现场装填的炸弹利用下垂的引信在距海面30~45厘米处引爆,让气雾向小舢板上关在笼中的动物散播。试验动物包括豚鼠、绵羊和猴子。在约两个月时间里共进行了27次细菌试验,包括一些由气雾发生器进行散播的试验。根据有关报告称,由于计算错误和计划仓促,试验所得成果不多。

19、美国1953年迪特里克堡“圣乔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撒播方式试验。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迪特里克营的科学家们成立了一个“圣乔弹药消费计划小组”。其任务是从1953年起对城市目标实行炭疽杆菌攻击模拟,以评估如何对苏联的城市实施炭疽杆菌攻击。秘密的试验涉及喷酒非传染性的烟雾剂173次,旨在判断杀死基辅、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居民需要撒下多大剂量。在拟议的攻击中,每一枚集束炸弹将释放出536个子炸弹。撞击地面后,每个子炸弹将释放出略多于一盎司的炭疽杆菌烟雾。烟雾剂的范围大得异乎寻常。演习在圣路易斯、明尼苏达和温尼伯进行,这些城市的气候和规模与苏联目标城市相似。当年1-9月,试验者们通过位于城市不同地点装在汽车顶上的气雾发生器散布激化物云团。1950-1954年共进行了79次炭疽激化物(BG)试验,包括海上试验和陆上试验;1950-1955年在杜格维进行了25次病菌媒介的露天实地试验,模拟的细菌包括炭疽、霍乱、布鲁氏菌、Q热及土拉杆菌……“圣乔计划”一直持续到进入60年代。

20、美国1953-1966年“自衣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制。从1953年起,在与七日基督复临会的领导签订了一项非正式协议后,美国军医医疗队开始对教会的自愿者进行一系列试验。开始阶段代号为CD 有91个自愿者参加,他们被置于有Q热立克次体气雾的环境中。Q热可以有把握地用抗生素治愈。在CD-22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54年迪特里克营开始进行“白衣计划”-对近200人进行了人体试验。1963年到1966年是该计划的高峰期,主要试验的病种有野兔病、委内瑞拉马脑炎和皮肤性炭疽热。皮肤性炭疽热与吸入性炭疽热不同,是完全可以有效接受治疗的。1967-1969年,在计划结束期转向对热带病的研究,主要对象是沙蝇热、黄热病、裂谷热霍乱和一种叫做Chikungunya的蚊子寄生病毒。研究范围包括22种微生物,还有将玻利维亚出血热病毒和裂谷热等出血热病原变成武器的计划。“白衣计划”于1973年结東,但陆军的历史记载显示,有些试验一直进行到1976年。

21、美英1955年“大面积概念”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投放方式试验。随着美国将生物武器界定为大规模杀伤武器,如何大规模使用成为美国研究的一个重点。1955年举行的一次美、英、加三方会议上,美国政府宣布了它的“大面积概念”新战略,生物袭击将不仅对准点目标,而且要污染整个地区,做法是由飞机或军舰散播一条绵延的病菌线。1957年,英国首先进行散播荧光硫化锌镉微粒试验,在北海上撒播一条480干米长的微粒线,然后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收集空气样本,以跟踪所作的散布。同年,美国军队也同样在从南达科他到明尼苏达的路线上撒播硫化锌铬。1958年2月,在杜格维试验场重复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一条长达1000千米的散播线可对数百万人产生影响。试验还表明,一些病菌可以在试验中存活。干燥谷物的供应商制作了“线性原料喷酒器”,这一装置能够从飞机上连续喷酒细菌,确保染菌烟雾覆盖广大地区。

22、美国1950年代昆虫媒介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和投放方式研究。美国在50年代进行过大量媒介昆虫传播生物战剂的研究。如埃及伊蚊项目:研究成功使埃及伊蚊在潮湿的纸片上产卵,从而大量繁殖伊蚊;设计了月产1.5亿只埃及伊蚊的工厂。曾在佛罗里达州的靶场投撒未感染黄热病毒的雌性埃及伊蚊,培养其叮咬小白鼠和人,获得成功。实验证明,投下一天之内蚊虫的扩散距离为1.6~3.2千米,而且叮咬了很多人。还在贝克岛和加拿大的赫德森湾进行过感染了黄热病毒的埃及伊蚊投撒试验。鼠疫跳蚤项目:1956年制成每周生产5000万只能传播鼠疫的跳蚤的设备。鸽子弹项目:将谷类锈斑病芽孢沾染到鸽子的羽毛上,放飞100英里后,仍有足够的芽孢,可以让燕麦地染上病毒。或将染了毒的羽毛填入“集東炸弹”中,用羽毛做病菌媒介。此外,还有染有图拉伦斯菌病的扁虱和染有霍乱、炭疽和痢疾的苍娓等项目。

23、美英加1960年代112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撒播试验。1962年,美国陆军在犹他州的道格拉斯堡建立了一个新的德塞雷特试验中心。在该中心协调下美国陆海空三军开始了“112项目” 个扩大的化学和生物武器陆海试验项目。加拿大、英国参与合作。试验在美国范围广大的罗伯特・哈里斯,杰里米·帕克斯曼・杀人魔法——毒气战和细菌战秘史陆地、海(岛)上以及英国的波顿、加拿大的拉尔斯顿进行。在持续多年的项目活动中,共进行了包括代号为“大汤姆”、“荫蔽的丛林”、“黄叶”、“魔剑”、“红云”、“DTC68-50”在内的近200次大小试验。动用了多种型号的飞机和舰船,以气雾扩散为主,兼有蚊子传播方式,散播了炭疽杆菌、土拉杆菌、Q热立克次体、登革病毒、黄热病毒、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多种生物激化物。

24、美国1960年代初生物导弹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项目。60年代美国研制了6种型号钓导弹弹头以运载生物战剂,其中包括“潘兴”导弹、“狮子座”导弹和“中士”导弹。“中士”导弹的有效载荷由720个小炸弹所组成,每一个小炸弹宽3美寸,含有7益司病毒剂。炸弹束里面灌入了氟利昂制冷剂降低温度。在10英里的高空释放,在大气层的边缘,小炸惮在下落时散开,覆盖地域超过60平方英里,将毒剂喷酒在空中,一如良好的喷酒器。

25、美国1960年代初马歇尔计划(对古巴生物进攻计划)

该项目属于实战使用计划。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夺取政权后,美国军界官员制定了入侵这个岛国推翻卡斯特罗的应急计划。其中最秘密的计划是迪特里克堡的“马歇尔计划”。为此计划美国细菌战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细菌战剂“鸡尾酒”,由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简称SEB)、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和Q热立克次体组合而成,旨在使毒性长时间连续发挥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这种组合作用很大。派恩布拉夫兵工厂总共制作了数千加仑这种“鸡尾酒”。根据计划飞机将从派恩布拉夫兵工厂起飞由东向西根据季风飞行,在重要的城市、港口和军事基地喷酒混合毒剂,重点将是哈瓦那。细菌对美国军队不会产生威胁。根据预测,美军将在“鸡尾酒”的所有烟雾消散后入侵古巴。1960年代初,美国军方述进行了马歌尔计划演习。马歇尔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26、美国1960年代天花病毒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项目。19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和他的同事们在迪特里克堡进行了关于将天花病毒用于战争的研究。他们首先研究了如何在鸡蛋和人体组织中培养繁殖该病毒。在恒河猴身上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并取得预想效果。之后,又研究了使天花病毒更耐久生存的方法,诀窍是让病毒处于休限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冻干或冷冻干燥。一日休眠,细菌保持睡眠状态,即使返回到室温时也是如此,以这种方式可以保持数年甚至数十年。该过程还会使细菌毒剂效力大増。最后,他们还研究成功了将干燥后的病毒制成粉末以利于撒播的方法,并为此开发出微型烟雾发生器或雾化器。他们在某机场使用模拟剂进行了室外实验,结果表明每12个旅行者中就有1个会感染,然后,疾病在全国传播流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军方曾试图用这种天花病毒来解决令他们头疼的“胡志明小道”问题,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实施。

27、美国1966年纽约地铁模拟细菌试验

此为生物战剂布撒方法项目。目的是研究怎样才能将细菌导入地铁隧道。陆军特工人员躲在纽约地铁顶部的格栅上,把“无害的细菌”喷酒到车站上。烟雾不时地落在候车旅客身上,旅客拍打拍打衣服,抬头看看,然后走开。几分钟内火车开动的气流漩涡就把细菌传播到整个隧道。另ー个试验是由特工人员携带看似平常的灯泡乘车,实际上灯泡内装满了细菌。当无人注意时就把灯泡扔到黑暗的隧道中去。实验结果表明,欧美地铁网可能是敌人选择散播细菌的场所。

28、苏联1973~80年代“生物配制"计划

此为一项国家计划,是苏联将基因技术用于生物武器研究的一系列项日的总称,属于生物战剂研究项目。1970年代初,苏联分子生物学家、科学院副院长尤里耶・欧契尼克夫从西方杂志中了解到基因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在他的游说下,1973年苏联成立被称为“生备所”的部长会议总局,制定了“生物配制”计划(一说“酵素计划”)。该计划召集了全国最优秀的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生物学家,耗资数十亿卢布,开启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改造武器研究。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数十座生物研究机构。该计划主要进行保持病原体的毒性和大规模弹药生产的实验室研究,包括土拉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马鼻疽杆菌、天花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玻利维亚出血热病毒阿根廷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针对对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细菌和病毒进行试验,提高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率。该计划还培养出能够抵抗抗生素的鼠疫杆菌和土拉杆菌,并试图把病原体的基因进行结合以增强其毒性。该计划还建立了生产生物媒介的工旦莫斯科下令,整个系统可随时投入病原体生产,把它们装入弹药,并向目标发射。

29、苏联70-80年代836号炭疽杆菌株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项目。1953年,苏联设于基洛夫被称作“19号大院”的细菌工发生事故,炭疽外泄流入城市下水道系统。陆军立刻派员对排水系统消毒。1956年,最初发现这种菌种的生物学家西索夫在基洛夫下水道抓到的一只啮齿类动物身上发现了新菌种,比原先的菌种毒性更强。20世纪70-80年代,苏联设于哈萨克斯坦的偏远地区斯捷淄诺格尔斯克实验室,把上述啮齿类动物身上的新菌种分离出来,最终生产出了被他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菌株-836菌株。这种菌株,不仅能抵御炎热和寒冷,甚至还有变体,可以击败抗生素。该菌株的致命力量是其他研究机构制造的炭疽杄菌的3倍,无论是干燥的还是液体的都是如此。同样攻击效果所需孢子少,因此可以在导弹、炸弹中运载更多的打击力量。

30、苏联1988年底起SS-18炭疽导弹项目

该项目属于武器化项目。1988年深冬的某一天,苏联“生备所”第一副所长肯・阿里别克被召到陆军总部。陆军总部第15局局长李宾丁斯基在密室里向他和另外3位上校布置了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一-SS-18生物导弹计划。那3位上校是生物大队的人,该大队隶属于参谋局,负责为轰炸机和导弹装上生物武器。他们4人被告知,苏联领导层已决定让SS-18导弹配备生物战剂,用于攻击美国的城市。适合于用导弹运载的生物战剂是炭疽杆菌。阿里别克很快计算出,装填10个弹头至少需要400千克的炭疽杆菌。依现有条件,生产这批战剂大概需要10~15天时间。在最佳条件下,100千克的炭疽芽孢能在美国人口密集的地区造成300万人丧生,只要1颗SS-18导弹,就可以消灭像纽约这种大城市的所有人口。

31、苏联1981-1990年印度1号天花病毒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1959年,一位苏联旅客在印度感染病毒,回国后让46名莫斯科市民染上了天花。苏联政府派遣特别医疗小组到达印度,帮助清除该病毒后,将该病毒的菌种携带回苏联。苏联人发现,该天花病毒毒性强烈、稳定,经过一段时间仍具传染性;只要有适当的添加剂,它的保存期限可超过苏联现存的菌种。几年后,这和天花病毒成为苏联天花战争菌种的主力。为了纪念分离出这种病毒的年份,它被命名为“印度-1967”,车方的密码中称之为“印度一号”。1980年代后半期,苏联生物武器五年发展计划将天花列为“特别项目”。为了该项目,苏联投入3亿卢布经费,在约卡欧拉建造病毒生产工厂,并建造了一个630公升的病毒反应炉用于制造天花病毒。后来又将生产线提升到产业规模,每年能够制造80~100吨的天花病毒。在天花战剂研究上苏联迎头赶上、最后超越了西方。

32、苏联1981年兔热病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目的是尝试将已有疫苗的兔热病转变成武器。1980年代,苏联军方从欧洲某研究机构获得一种和土拉杆菌种,可以破解接种过疫苗的猴子体内的免疫力。1982年初夏开始,苏联“生备所”的专家们在复活岛测试这种武器。他们用20个装有土拉杆菌的炸弹和500只非洲猴子做实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几乎所有具有免疫力的猴子都死了。第2年,他们又用效果更好的兔热病干燥变种做实验,又取得成功。于是,新兔热病变成武器列入苏联弹药种类。

33、苏联1980年代U变种马尔堡病毒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1967年,德国法兰克福以北的马堡白令制药厂发生了一次由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引发的疫病暴发事件,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31名感染者中有7人死亡。这种病毒被命名为马尔堡病毒。9年后,相似病毒出现在非洲萨伊的埃博拉河岸,造成430人丧生。此次造成疫情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死亡率为70%~90%。这两种病毒都被视为病毒有机体的新家族——丝状病毒。在首度被发现的10年后,一种马尔堡病毒菌种送抵苏联,并立刻被列入病毒战剂名单,并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病毒。苏联设于西伯利亚的、被称作“传媒”的国家滤过性病毒学暨生物科技学研究中心,把马尔堡病毒列为专项项目进行研究开发。在这项研究中,由于操作失误,项目负责人乌亭诺夫献出了44岁的生命!而经过乌亭诺夫这个活生生的“培养器”后,马尔堡病毒更强力、更稳定,因而这种新菌种取代了旧的菌种,并被赋予新的名称——U变种。

34、苏联20世纪70-80年代奥布连斯克项目(“篝火”和“米吐尔”)

布连斯克中心从事研发以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为目标的武器(火)和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武器(米吐尔)。“火”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被称为“苏联生物武器研究中最黑暗部分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项目”之一,由“生备所”设于莫斯科南郊的库布连斯克的研究机构实施,由科学家多马拉斯基、谢尔盖·波波夫负责。其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毒素一一细菌武器。他们发现,素毒可以破坏人的神经纤维,有一种基因能指定制造素毒的遗传密码,科学家能够合成这种基因,在试验室内以人工方式复制后,再插入细菌细胞中。若能找到能和素毒搭配的细菌菌种,植人的基因就能与细菌一起得到繁殖。他们宣布,找到了适合髓素毒的细菌宿主,就是假结核邶尔森氏菌。将髓素毒基因插入假结核耶尔森氏菌,距离插人鼠疫耶尔森氏菌只有一步之遥。鼠疫这一人类最久远的生物武器将会因此出现新的形态。谢尔盖・波波夫还将髓素毒基因插入军团菌。正常的军团菌要病倒实验室动物需要成千上万个细菌,但基因重组后的军闭病菌仪以少数细胞就能非常活跃。“米吐尔”也是生物战剂研究项目,致力于细基因改造,制造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菌种。四环素是效力最强的抗生素之一。多马拉斯基发现一种细胞质体具有抗四环素的基因。在制造生物杀虫剂所用的色林吉亚杆菌菌种中,可找到这种细胞质体。在炭蕴杆菌和鼠疫杆南中结合这种细胞质体,试验成功了对四环素有抗药性的新战剂。

35、苏联20世纪80-90年代克格勃“长笛”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苏联生物武器研究中最黑暗部分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项目”中的第2个项目也在秘密进行中。该项目代号为“弗菜塔”( Fleyta),意思是“长笛”,是由卫生部第3局经管的,包括史文林研究中心在内的几个机构具体实施。其主要目标是,使用肽和其他“生物调节剂”,为克格勃制造精神病理和嗜神经组织的细菌毒剂(精神和神经生物媒剂),供克格勃进行特殊任务——包括政治暗杀行动时使用。

36、苏联(俄罗斯)1980年代“传媒”“奇美拉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奇美拉/嵌合体是一种想像中的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这种怪物在自然界也许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基因工程领域,人工制造一种“四不像”物种是不难的。苏联被称作“传媒”的国家滤过性病毒学暨生物科技学研究中心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客迈拉计划”,目标就是探讨“天花一埃博拉热”病原武器的可能性,以最终创造出一种“嵌合体病毒”。他们首先实验将委内瑞拉马脑炎基因插入牛痘,并很快取得成功。然后他们针对重症天花进行类似的基因操控,试图创造出“双重病媒”一一能同时引发两种疾病的超级武器。创造“嵌合体病毒”的结果未见披露,但从他们通过改变基因,先后研发出对多种药物有抗物性的马鼻疽杆菌种、能抵抗炭疽病疫苗的炭疽杄菌菌种的情况看,最终日标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类似这种研究的成果也可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和平目的,这或许是1990年代俄罗斯停止进攻性生物武器研制后的新方向、新趋势。

37、伊拉克1974-1996年生物武器研制计划

该计划是一个从生物战剂研究直到武器化的全过程项目。1974年,伊拉克开始探索制定一项生物武器研制计划。被推为伊拉克生物武器之父的微生物学家纳赛尔・阿尔辛达维负责这项工作。1984年,一群生物学家开始在一个化学武器军事工业综合体中进行研究1988年伊拉克建立了阿尔哈卡姆工厂,批量生产炭疽热、野兔病毒素,后来又生产病毒。1980年代,伊拉克从美国购买了4种炭疽杆菌种,超级大国所使用的其他病原体和毒素也出现在伊拉克兵工厂的档案上。1995年,在联合国特委会调查时,伊拉克官员承认,有5枚飞毛腿导弹装了炭疽热菌,16枚装了土拉杆菌,4枚装了黄曲霉毒素。同年,萨达姆的女婿、前政府高官侯赛因・卡玛尔在约旦接受采访中称,所有这些活动都已经结束,他已于1991年下令销毁伊拉克的化学和生物武器计划。

38、南非1981年“海岸计划”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1981年,南非为了应付対于其种族主义政府和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威胁,开始进行一项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联合研制计划。其中包括制造细茵武器的秘密项目一“海岸计划”。一个名叫沃特・巴松的高级心脏病学家、军官被任命为该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研发了炭疽热、霍乱病菌、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肉毒杆菌毒素等,以及人体免疫缺陷性病毒(这是导致艾滋病的原因),并计划建立一个大型的秘密生产基地。这类“失能毒剂”曾被用来危害了数以百计的南非囚犯。有报道说“”海岸计划”曾计划研制“黑弹”,用于有选择性地把在种族混杂区内闹事的黑人杀死,或使之致残。

39、美国1985年费尔科大肠杆菌基因改造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研究,致力于细菌基因改造,将危险细菌基因植入温和细菌,生产出“设计的病原体”。1980年代,美国斥巨资用于“生物防御”研究,与苏联展开一场未宣布的生物武器竞赛。生物学家斯坦利・费尔科将一种危险的基因植入大肠杆菌,创造了一种攻击人体细胞的超级细菌。该细菌的攻击力能够成功地被模拟。植入的病原体是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是鼠疫耶尔森氏菌的个危害较小的旁系。鼠疫耶尔森氏菌能导致瘟疫。费尔科命名了该基因的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的部分。它产生出侵入的毒素。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中一种常见的细菌,由此改造而成为危险的细菌。

40、美国1997年中情局“洞察”项目

该项目属于生物战剂武器化研究。1997年7月,乔治・特内特出任美国中情局局长。出于对生物防御问题的关注,他在中情局内成立一个防扩散小组。小组成员之一的杰恩・约翰逊认为生物弹药和运载系统都是重要的,他敦促他的同事研究苏联为发动生物攻击而开发的武器系统。于是,在中情局内部形成了一个名为“ Clear Vision”的项目一旨在通过了解生物战的历史洞察它的未来。其目的是复制外国的武器,提高美国防御生物攻击的能力。该计划从苏联人开发的武器系统入手,特别关注了苏联在炸弹束研究方面的工作,并为此建立实验室,制造这种炸弹束,在风洞中进行了测试,以衡量它的散播特点。2000年测试取得成功。后来又扩展到基因重组方面,首先试图通过将某种基因移植人病原体的方法制造出一种超级细菌。2001年,由于一直受到来自社会对它是否符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质疑,该计划被迫终止。w

系列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伦理研究》——(杨旸 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及其反思》——(姚琳 著) 武汉理工大学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研究》——(杨磊 著)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合成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研究》——(曾庆娟 著) 湖南师范大学

《 NEXT GENERATION BIOWEAPONS:THE TECHNOLOGY OF GENETIC ENGINEER INGAPPLIED TO BIOWA RFARE AND BIOTERRORISM》——(Michael J. Ainscough Colonel 著)USAF Counterproliferation Center

《疾病文图史:影响世界历史的7000年》——(玛丽·道布森 著)( 苏静静 译) 金城出版社

《生物战史》——(朱建新 著) 时事出版社

《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生物事件应急管理》——(郑涛 祖正虎 田德桥 著) 科学出版社

《瘟疫与人》——(威廉H·麦克尼尔 著)(余新忠 比会成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生物武器》——(珍妮·吉耶曼 著)(周子平 译) 三联新知文库

《突发事件与灾害中的 卫生对策》——(B·Wisner J·Adams 著)(王座元 黄相刚 王昕 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室生物安全》——(叶冬青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ADVANCED DISASTER LIFE SUPPORTTMCOURSE MANUAL》——(Richard B. Schwartz 著)

《BASIC DISASTER LIFE SUPPORTTMCOURSE MANUAL》——(RAYMOND E. SWIENTON ITALO SUBBARAO 著)

《非典非自然起源和人制人新种病毒基因武器》——(徐德忠 李峰 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BIODEFENSE IN THE AGE OF SYNTHETIC BIOLOGY 》——(Committee on Strategies for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Potential Biodefense Vulnerabilities Posed by Synthetic Biolog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金星接受外媒采访,对演出取消依然很困惑:表演了40年,不懂为什么突然不行了

曝金星接受外媒采访,对演出取消依然很困惑:表演了40年,不懂为什么突然不行了

西游日记
2024-11-30 20:43:04
黑熊闯进村民家中,丈夫杀熊救妻!官方:两人无生命危险,黑熊尸体将用于高校科研科普

黑熊闯进村民家中,丈夫杀熊救妻!官方:两人无生命危险,黑熊尸体将用于高校科研科普

红星新闻
2024-12-01 12:53:10
叙利亚必须救!攻其必救,美国也会

叙利亚必须救!攻其必救,美国也会

那山星火
2024-12-01 06:51:19
日本首相石破茂出车祸

日本首相石破茂出车祸

财联社
2024-12-01 10:25:11
国乒8-0狂胜!动漫组合丢13分,王曼昱丢11分,王楚钦两局丢15分

国乒8-0狂胜!动漫组合丢13分,王曼昱丢11分,王楚钦两局丢15分

嘴炮体坛
2024-12-01 12:11:21
重大突破!华中科技大学攻克芯片光刻胶关键技术

重大突破!华中科技大学攻克芯片光刻胶关键技术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4-12-01 08:07:34
上海高速突发2起事故 !7辆车受损,有3车连环追尾,1人受伤,后方严重拥堵

上海高速突发2起事故 !7辆车受损,有3车连环追尾,1人受伤,后方严重拥堵

上观新闻
2024-12-01 14:44:22
大家还是理智的!优衣库拒用新疆棉后客流不降反增,生意火爆

大家还是理智的!优衣库拒用新疆棉后客流不降反增,生意火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12-01 11:22:51
宁夏固原欺凌事件观察|他们怎样面对娃娃之间的暴力?

宁夏固原欺凌事件观察|他们怎样面对娃娃之间的暴力?

上观新闻
2024-12-01 12:11:11
曝某修车铺老板很悲观:今年已经亏了快20万,三、五年后或无车可修

曝某修车铺老板很悲观:今年已经亏了快20万,三、五年后或无车可修

可达鸭面面观
2024-11-30 22:33:50
网传复旦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收费标准,四年48万!网友调侃:这是学位创收

网传复旦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收费标准,四年48万!网友调侃:这是学位创收

可达鸭面面观
2024-11-30 23:19:41
实探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首拍:中标企业会融资,9.24亿元分期付

实探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首拍:中标企业会融资,9.24亿元分期付

第一财经资讯
2024-12-01 13:11:11
雄鹿6连胜送奇才14连败 字母哥42+12+11第48次三双

雄鹿6连胜送奇才14连败 字母哥42+12+11第48次三双

醉卧浮生
2024-12-01 11:31:24
大V质疑:棉花那么好怎么用不到卫生巾上?网友晒出多个品牌打脸

大V质疑:棉花那么好怎么用不到卫生巾上?网友晒出多个品牌打脸

不掉线电波
2024-12-01 12:21:34
反转!优衣库拒用新疆棉后续:日本网友态度曝光,多位博主曝实情

反转!优衣库拒用新疆棉后续:日本网友态度曝光,多位博主曝实情

派大星纪录片
2024-12-01 09:36:41
居民存款终于离开了银行,但没去消费、没有购房,甚至没流入实体

居民存款终于离开了银行,但没去消费、没有购房,甚至没流入实体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12-01 08:16:14
A股:明天,12月2日,三个信号落地,将会产生大影响

A股:明天,12月2日,三个信号落地,将会产生大影响

兵哥闲聊
2024-12-01 10:42:28
股价暴跌超80% 又一龙头企业“崩了”?

股价暴跌超80% 又一龙头企业“崩了”?

GPLP
2024-11-29 17:58:03
大帝失控叙利亚、库尔德势如破竹、阿萨德外t,应不止如此

大帝失控叙利亚、库尔德势如破竹、阿萨德外t,应不止如此

邵旭峰域
2024-12-01 11:31:43
库里24000分里程碑:历史第29+现役第5 神迹历史唯一

库里24000分里程碑:历史第29+现役第5 神迹历史唯一

醉卧浮生
2024-12-01 12:08:38
2024-12-01 15:32:49
战甲装研菌
战甲装研菌
战甲装备网
1057文章数 174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

头条要闻

女子疑因生娃时输血感染艾滋:想维权没有律师愿意接

头条要闻

女子疑因生娃时输血感染艾滋:想维权没有律师愿意接

体育要闻

两翼齐废,凯恩受伤,还好拜仁有他!

娱乐要闻

鹿晗直播回应被骂:不管怎么骂都开心

财经要闻

女首富,死刑!交出800亿,免死!

汽车要闻

科技是中国豪车梦的支点 腾势Z9走心试驾体验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数码
时尚
亲子

房产要闻

一燃再燃!又卖2亿!白鹅潭顶流,引爆全城!

教育要闻

济南、青岛、临沂民办高中学费一览(含最新收费标准)

数码要闻

马斯克点赞苹果 AirPods Pro 2 助听器功能:“很酷”

中年女人不一定穿“棉服”!看到这些示范你就懂了,保暖洋气

亲子要闻

闺女和乌龟一起玩时喊爸爸,网友:叫她小王八犊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