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是雄安底色,以“千年秀林”和白洋淀湿地为典型代表的雄安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根据2018年云南、四川、浙江三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生态价值评估数据推算,百万亩“千年秀林”生态价值约为65.15亿元/年;根据2018年陕西省湿地生态系统治污减霾价值评估数据推算,360平方公里白洋淀湿地生态价值(仅治污减霾价值量)约为93.60亿元/年。考虑到雄安特定区位和京津冀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高度需求等因素,雄安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将更高。
加快构建生态价值实现的“雄安样板”,高度契合雄安建立高质量发展样板和政策创新试验区定位。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雄安新区生态价值实现的重大意义。在生态需求较强但现实优质生态供给相对脆弱的京津冀地区,雄安生态系统尤其珍贵。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特定生态系统应该获得与其生态环境功能相应的价值肯定和建设投入补偿,建立成本—收益的平衡发展机制。
第二,推动编制雄安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雄安自然资源核算和资产负债表编制,编制“千年秀林”和白洋淀湿地专项资产负债表。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构建雄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统一信息平台,推动确权登记评估与多规合一,满足统计、管理、展示、查询等应用需求集成。建立雄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动态发布宣传机制,扩大雄安生态价值公众认知,创造雄安生态价值实现的良好舆论环境。
第三,探索确立雄安新区生态价值评估体系。雄安生态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域特征,雄安的战略定位决定了雄安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的独特性。雄安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既要满足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又要考虑京津对优质生态产品的客观需求。要强化相关基础研究、建立科学的雄安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摸清雄安生态家底和动态演化情况。
第四,充分利用政策创新优势打造“雄安样板”。雄安要发挥政策集成创新优势,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大背景一体化推进生态价值评估和实现机制设计研究,统筹谋划生态产品的设计、认证和交易各个环节,充分结合雄安实际和政策创新优势(如生态文明、绿色金融创新支持政策),构建基于纵向(中央-雄安)和区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政府主导、碳交易等市场化运作的雄安生态价值实现框架和政策体系,把雄安政策创新优势做实放大,全力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雄安样板”。
第五,加强“两山”理念研究和人才培训。雄安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任务重、时间紧,可以依托专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雄安“两山”转化合作研究和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为推动雄安甚至京津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河北经贸大学 武义青 宣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