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的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所谓“阼”,与阶同意,在古代指东面的台阶,而这里的“傩”,便是一种中国古老的舞种——“傩舞”,其中的“傩文化”,更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原始文化,可以说,这样一种舞,从远古到现代,历经千年而不消失,生命力十分顽强。
而与之相比的其他舞蹈,诸如“惊鸿舞”、“混脱舞”等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在历朝历代,民间都有跳傩舞的习惯,唐朝时期,更是因为安禄山的推崇而引得傩舞风靡长安,这样一种舞蹈,究竟有何魅力和内涵呢?
惊鸿舞
傩舞悠悠:探源傩舞前世风姿
“傩”这个字,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过,但当时仅仅指的是人行走时的风姿,而到了《论语》里面,“傩”才真正地同傩舞联系起来,具有了中华文化的宗教含义,傩舞悠悠,其舞姿,在中华大地上几千年不绝,让人不禁心生疑问,其最初的源头究竟在哪?
1、傩舞的母文化——“傩”文化
“傩”字的组成,既有人,又有难,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因此,最早的“傩”文化,产生于封建蒙昧的远古时代,科学技术的局限使得人们无法认识周围的环境,也无法解释一些超自然现象,因此,就产生了“鬼神学说”,因此,“傩”文化也就应运而生。
惊驱疫厉之鬼
在唯心主义的古人眼中,鬼魂是厄运的代名词,因此,为了驱散恶鬼,“傩文化”应运而生。“傩”这种富有宗教意味的文化起源早,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的“傩”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被人们尊称为“傩神”,在今天的苗族地区仍然享受人们的供奉。傩神是灾难过后保佑人们重新休养生息的神,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保佑世人的文化意蕴。而傩舞就是“傩”文化衍生出来的子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
傩神
2、傩舞的起源
关于傩舞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定论,但最被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还是“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傩舞看起来并不像是由个人发明出来的,更像是某个部落或是某个巫术群体发明出来的舞蹈。但可以确定的是,至晚到周朝的时候,傩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国礼,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
可见,傩舞此时已经从一种民间活动发展成了官方活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至于傩舞起源的地点,倒是没有异议,毕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文物的出土情况上来说,傩舞的发源地都指向古中原地区,也就是黄河流域。“傩”文化可以说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子文化的“傩舞”也自然源于农耕文明最发达的中原地区。
民间傩舞
3、傩舞的发展历程
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傩舞几乎贯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傩舞的服饰道具等都发生了变迁。第一个大的转折点在周朝,傩舞的民间特色与国家礼仪结合起来,从“乡野习俗”,摇身一变,变成了可登大雅之堂的国礼。
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汉朝,傩舞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也传入了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第一次“走出国门”。
傩舞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在宋朝,由于人民认识事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鬼神之说”不再根深蒂固,傩舞的宗教性质有所削弱,娱乐性质有所增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傩舞与其他舞种、民俗结合,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直至今日,许多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类似的“傩戏”。
农村傩戏
傩舞的特点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涌现出来的舞蹈不计其数,且不说“翩若惊鸿”的“惊鸿舞”,单说同样起源早的周朝乐舞,也没能在今天保留下来,而傩舞能够在今天延续其旺盛的生命力,其实是与它自身的特点有关的,相比起其他舞蹈,傩舞动作原始简单、宗教色彩浓重、生活气息浓厚。
1、动作、道具原始简单
傩舞既是起源于民间,其必然是十分“接地气”的,更遑论在原始的上古时期,动作精细程度更低。与地球上其他民族早期的舞蹈一样,傩舞的舞蹈动作十分简单,多数都是在重复出现,以致于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掌握,如此以来参与傩舞的人就不再局限于宫廷,而是走向了更广大的普通民众。
动作简单
此外,不同于其他舞蹈,对服装、道具有很高的要求,傩舞中并没有昂贵且很难寻找的道具,只需人人家中都有的灯烛炮仗、锣鼓即可。表演者面带鬼怪面具,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即可呈现一场精彩的傩舞。
2、宗教色彩浓重
傩舞的舞蹈动作并没有多少美感可言,因为人们通过傩舞想呈现的,并不是一种“美学享受”,而是一种“神性”,所谓“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就是在说表演傩舞的人是在行使神的职责——即驱散恶鬼,保佑世人。
傩舞面具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宗教色彩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乐在其中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分对傩舞的敬畏,他们不敢轻易的舍弃它,因为谁也没有胆量对神灵的庇佑说”不“,因此,即使其他极具美感的舞蹈因为断了传承而消失,傩舞也一直顽强地存在。
3、生活气息浓厚
傩舞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走向世俗化,并与民间的戏剧相结合,衍生出来了一种特殊的傩舞——傩戏。傩戏的主要表现内容以鬼神为主,表演者仍然身戴面具,用舞蹈的方式讲述故事,这些故事中元素复杂,除了有鬼神之外还有民间传说。
著名的傩戏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等等。加之艺人们朴实的唱腔,傩戏为傩舞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人们对傩舞的态度因此从敬畏上升到了自发喜爱。
捉黄鬼
傩舞为何风靡大唐?成为全民舞种
唐代诗人孟郊在《弦歌行》中这样写道:“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燃面惟齿白。”可见,在唐朝时期,傩舞仍是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活动而存在的。事实上,唐朝时的傩舞不仅被用于官方祭祀,在民间也影响甚大,那么傩舞何以风靡唐朝呢?
1、权臣安禄山的引导
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是一个擅长跳舞的人,一曲《霓裳羽衣舞》惊动世人,而杨玉环收的干儿子安禄山也善舞,还精通外来的异域舞蹈。
霓裳羽衣舞
安禄山具有胡人血统,将胡旋舞与中国本土的傩舞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型傩舞,其风格潇洒明快,继承了胡旋舞的活泼,同时动作勇猛,富有阳刚之气,保留了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傩舞的基本特色。
上行下效,由于安禄山引得贵族阶层纷纷追捧傩舞,甚至连唐玄宗的“梨园”中,都有傩舞表演者的身影,老百姓们也纷纷效仿起来,比起宫廷的上千人表演的“大傩”,民间的表演要相对简易很多——参演者只需百人即可,服装要求也不高。
安禄山傩舞
唐代官方对民间的傩舞影响在法律中也可见一般,唐代制定了《开元礼》,专门对州县傩礼进行统一的规制,《开元礼》中规定,地方要按照规格建立傩庙,供奉傩神,在官方盛大活动时举办大傩。正是因为有了中央的鼓励与引导,唐朝的民间才会兴起傩舞。
2、不问苍生问鬼神——唐代人的疫病观
唐朝的老百姓的疫病观延续了秦汉时期的疫病观,将疫病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疫鬼作乱”。而在我国历朝历代的记载中,又以唐诗中对疫病的记载最为丰富。据统计,仅《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就有300多首描写疫病的,足以看出唐朝疫病的高发。
古代防疫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人也试图寻找过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手段被反复适用,但常常因为病情严重而束手无策,韩愈的诗中就提到:“瘴久药难制”,因此结合“疫鬼之说”,唐人就发明了“诅师”与“符师”,用“巫医结合”的手段来治疗疫病。
这样的疫病观下渗到民间,就演化出了通过跳傩舞来驱病,至此,傩舞就有了庆祝与迷信的双重含义。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自然是颇荒唐的,但在当时却是人们的精神信仰,体现了唐代社会对疫病的普遍恐惧心理。
傩舞驱病
总结
傩舞作为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在此后的数千年里不断传播、演化,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了参天大树,再到今天的“舞蹈活化石”。傩舞的动作并不繁复优美,服饰道具更称不上精细,但其中“驱疫逐鬼”、“祈福避灾”的特殊含义,是其他任何舞种都无法取代了。
傩舞在唐朝随处可见,一方面是因为安禄山“引领风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唐人的疫病观崇尚“巫医并行”,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长安街头精彩的傩舞表演,梨园中古朴厚重的唱腔,同其他风物一同,构成了大唐的盛世图景。
参考文献:
1. 《诗经》
2. 《论语》
3. 《弦歌行》
4. 《不问苍天问鬼神?唐人如何看待疫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