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公园示范区西园是未来整个温榆河公园里,湿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组团,因为西园的南边就是清河第二再生水厂,由中水出来后,由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重新过滤后,回填到地下水,这是一种可循环的措施,不仅如此,还能制造出大面积的水域,只要有水的地方,风景就提升了一个档次。不过遗憾的是,修建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占用了原先的林地,不仅有林地,还有一个水系纵横的小水湾湿地,希望未来能把这里绿化衔接方面能做得好一些。
继续着上一期未完的路径,第二次走到了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的重点景观飞瀑叠翠这儿。上一次瀑布没开,这回总算赶上了,这是一处完全人造的瀑布,规模非常大,记得西山森林公园里有一个大型的人造景观瀑布,这里是另一处。
瀑布的顶上是一片带水的花园,要不怎么有叠翠俩字呢,水池周边有树木,水中有莲花和小鱼。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一处现代的景观池塘,殊不知它在瀑布顶上。
池水中的莲花盛开,这时已经过了盛花期,在夏季整个池塘都布满了莲花。我觉得这个瀑布要是能把瀑布后边做个水帘洞就有意思了,再造个人工底下溶洞,那就更为称奇了。
飞瀑叠翠的对面有一处雁鸣岛,种植了许多水杉,目前还不能形成林,还是初级阶段,等待未来成为水杉林,到那时,恐怕我的岁数也不小了。
水杉下边种植有北京极少见的蕨类植物,一般蕨类植物只有在山沟里才能见到,公园里种植不多见。它们需要不强烈的光照,以及充足的水源,才能养好它们。
继续走,走到蒹葭照水,这里是最典型的再生水的生态过滤区域,这片水域种植大量芦苇等水生生物,帮助中水在自然中生态过滤。而就环境而言,已经吸引了一些水鸟的关注。
东南方向,已经看到了那个温榆河公园标志性的茑屋。不过我没过去,因为路上遇到了个小生灵。
在两湖中间的夹道上,遇到了一只狸猫,一般狸猫都有野性,眼睛瞪得大大的,随时准备逃跑,而这只,从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没瞪眼,半眯着,这说明对人类没有防备心。连园林工开电动三轮车经过,它都不躲。后来把这只猫照片给别人看,别人都说它漂亮。
果然走近了,都不跑,俯下身子去摸它,一点都不避人,护撸脑袋之后,更加黏人,往人腿上靠,抱着人腿不放。这只狸猫血统很纯,一点田园家猫的杂色也没有,脑袋上有五条道,身上有斑点,毛色顺滑,就像有一层油,油亮油亮的。
它在我跟前打滚,最喜欢让人摸它,还冲我叫唤,可能是饿了,可惜我没带吃的。我几次要走,它都抱着腿不让走,走几步还紧跟着,致使几次没有走成。最后趁它梳理毛的机会离开了,从远处看,它还在找我。当时是十一前的倒数第二天,想着十一时候,来温榆河的人一定很多,先躲两天再来看它。可惜十一过后,再也没见过它的身影。
太阳渐渐落山了,这是九月的最后一次温榆河之行,十一过后,再次来,不但小狸猫不见了,各处景观和设施也被破坏了无数,水车的链子被扯下来,草坪被践踏,芦苇荡边碎石子铺就的路,被人成堆的踢入湖中,看来游人的素质没有跟上去,它们不配在优美的公园中游览。更担忧的是那只狸猫的命运,不知如何了。
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走到了鸢尾园,这是一处临湖小岛,由火山岩拼组而成,还是红色的火山岩,两侧是围成的池塘。
湖中也有莲花和浮萍等植物,火山岩作为景观,还是头一次看到。
这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狸花猫了,这是在整个温榆河唯一见到的一只猫,狗倒是看见过几只,小狸猫我把它抱起来时,觉得很轻,手能感觉到它的心脏在跳,它对人没有戒备心,这其实并不安全。这回摸到了它的毛,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手感,希望有朝一日还能看见它。
看温榆河公园规划的介绍里说,未来除了在温榆河岸边有一处小蝶保育区外,会有一些小动物的饲养区域,如果成真的话,那么公园的吸引指数就会直线上升,有动物园的例子在,可以见得人们是很喜欢亲近小动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