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作为志愿军最有效防御工事之一,可以说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之一。可是它并不是志愿军的专属,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同样也会修筑坑道。而且,志愿军在坚固筑城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学习了敌人的经验。
说志愿军向美军学习,恐怕会有很多人不服气,因为在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士兵懒惰、贪图享乐,不愿意去加固掩体,挖掘坑道。即便他们挖了,也会偷工减料,所以这些较为简单原始的坑道根本无法与志愿军的相提并论,在战斗中也只能被志愿军吊打。可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明显是无稽之谈。美军坑道的确要"简陋"一些,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军的防御战术体系与我们不同造成的,绝不是因为美军士兵懒惰、贪图享乐。而且,在"联合国军"的防御阵地面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也曾付出过血的代价,才最终寻找到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有效方法。
志愿军坑道阵地的形成过程
1951年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朝鲜战场开始呈现出相持状态,双方也从全线运动战转入了阵地战。战线相对稳定以后,虽然"联合国军"面对空前的政治与军事压力,没有再像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那样,发动全线进攻,但依旧通过炮击和轰炸整日袭扰我方前沿。而且敌人使用的武器威力越来越大,诸如203mm口径的重炮和1000lb及以上级别的航弹已经是家常便饭。与此同时,敌人采取集中使用装甲兵力实施突破的方式,对我方防线前沿的部分要点发动局部进攻,妄图凭借火力优势在停战谈判中漫天要价。
志愿军的简易野战防御工事
失去机动灵活的优势转入阵地对峙之初,中朝方面显得不太适应。在1951年的夏秋季防御战役中,中朝方面以1:3.3的优势交换比大量杀伤敌军,成功逼停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但在大部分方向上采取的还是机动防御而非坚守防御。虽然"联合国军"付出了15.7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但迫使我方放弃了646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朝鲜半岛上,双方的实际控制线真正稳定下来,还是在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中,志愿军阵地防御体系的逐渐完善起来之后。通过总结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经验,志愿军形成了以坑道工事为核心的大纵深网状防御体系,从而将战线彻底稳固下来。随后,以坑道工事为依托,通过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和"零敲牛皮糖"前沿拔点作战等群众性的歼敌活动,最终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志愿军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在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中已经初现雏形。最初的坑道是将反斜面上,相邻的散兵坑、猫耳洞打通,形成马蹄形掩蔽部,再以交通壕相连。随着前线物资供应的改善,志愿军前线部队得以在岩层中开凿坚固的大埋深坑道。最终,在一线阵地上,志愿军构筑起了设施完备的V字形、Y字形甚至鸡爪形的纵横交错的网状坑道防御体系。
志愿军坑道工事的演变简图
其实,志愿军的野战工事形制和美军颇为相似。追根溯源起来,这还是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但是在进入坚守防御之后,这样的野战防御阵地很难以在"范弗利特弹药量"下生存下来,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做出改进。
在前沿阵地构筑坚固坑道的计划很早就有,但是在1951年夏秋时节,朝鲜北部的暴雨洪涝灾害与"联合国军" "绞杀战"的叠加,使得前线部队物资供应出现空前困难。当时二线预备队和机关单位甚至需要去挖野菜,从牙缝里挤出粮食,保障一线部队的生活。在工程器材极为匮乏的情况下,虽然前线部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加强阵地建设,但构筑起来的阵地防御体系在敌人的火力面前,还是不够牢固。
这种供应极端困难的局面一直到1952年6月,反"绞杀战"最终取得胜利后才得以根本性改观。志愿军坑道防御体系也是到了第二番轮战部队入朝换防以后,才逐步建设完成的。
志愿军的砌筑式掩蔽部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著名的坑道阵地,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阵地。上甘岭所在的平康、金化前线志愿军防御阵地,是整个朝鲜战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一。
在1952年4月15军接防26军阵地后,对接收的阵地进行的调查表明:友邻部队修筑的工事中,大部分为掘开式,少数为坑倒是防炮洞,顶厚5米以下者占86%,基本上没有交通壕相连。4月下旬正值朝鲜春季解冻期,掘开式工事多数漏雨,有的坍塌,阵地内道路泥泞积水难行,运输供应十分困难。
在1952年4月下旬,15军政治部根据军党委会议精神,发出了"经济动员起来,突击筑城,准备粉碎敌人进攻"的指示。5月6日至8日,15军召开师、团主要领导干部会议,并请来3兵团工兵主任和12军工程顾问传授经验。
在制备钢钎的志愿军战士
为了加快阵地建设,解决工具、工程器材和耗材的不足,15军通过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通过捡拾弹片与从击毁的敌人坦克上拆卸零件,自制了大量工具。此外,还利用拆卸敌人投下的未爆弹与定时炸弹里获取炸药,仅45师就以此回收了3706公斤炸药。
不过,我们的阵地建设可不是在风平浪静中进行的。在15军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当面美军不断出动兵力对我方前沿进行试探性进攻,还通过纵深火炮和空中轰炸破坏我方阵地。在15军坚固筑城的过程中,敌人的火力毁坏我方坑道口50次、破坏掩蔽部71个、观察所73个、各种掩体254个、交通壕5400余米,造成我方69人负伤、107人牺牲。
挖掘坑道的志愿军战士
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到6月底15军一线阵地贯通坑道18条,掘进进尺8037米;至8月底,完成全部工事的66%;至9月底,15军防区内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构筑完成,共计坑道691条(施工进尺101842米)、堑壕232978米、交通壕499201米,并在重点地域(主要是平康方向发利峰到与友邻部队高岩山阵地之间地势平坦的防御结合部)布设了雷区、鹿砦、铁丝网。同时,还有计划地解决了阵地上的水池、厨房和厕所等生活设施。而这些坑道工事,经受住了上甘岭战役的考验,为志愿军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成为了国人心中的精神丰碑。
志愿军坑道阵地的特点
在经过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后,志愿军很快形成了以坑道为支撑点的大纵深、网状布置阵地防御体系。
志愿军坑道结构的简易图示
作为阵地核心的坑道工事,构筑时有严谨的要求。例如坑道上方的覆盖层厚度,多层楼状坑道,上层距离山顶至少15米,下层距离山顶30米至40米;用于战斗和屯兵的单层坑道大约20米。在坑道口设置上,每个坑道开2~3个坑道口,一般2明1暗,暗口一般作为射击掩体,必要时可以打通作为应急出口。在坑道口处,设置避弹坑,以防止敌人占领棱线后,向下投掷爆炸物伤害坚守坑道口的人员;坑道口内部设置交错的隔断墙,防止弹片和子弹飞入坑道内杀伤人员。坑道口向内4米后应立即转弯,防止敌人的火焰喷射器直射;坑道内设置防毒门,防护敌人使用刺激性毒剂;坑道内准备推土装备,防止敌人掩埋坑道口;反斜面坑道口应朝向两侧,防止敌火力封锁。
志愿军坑道暗火力点
在整个防御阵地的布置上,面向敌人一侧的山体上应构筑暗火力点,与坑道相连;坑道口之间修筑交通壕,深度和宽度各2m,便于战时运动和隐蔽;在距离坑道口30米以内,构筑多个马蹄形掩体,以小坑道最佳,规模按每个能容纳半个班,便于补充人员和实施阵前出击;在交通壕沿线构筑若干L形单兵防炮洞,深度2m为宜,并向左侧或右侧加深1m左右,用于遭敌封锁时,进出阵地人员的临时隐蔽;各个坑道之间要相互掩护;在坑道后方400-1000米距离上的纵深火力点要能够保护前沿的坑道口。
志愿军坑道口的射击掩体
志愿军前沿阵地坑道,需要准备长期坚守。在遭遇敌方优势兵力攻击,一旦表面阵地失守,我方剩余人员就会退入坑道坚持战斗,直到后续部队发起反击恢复表面阵地。所以,在志愿军的坑道内,会储备大量武器弹药、食品、水等物资。而在主要阵地的大型坑道里,甚至还配套有完善的生活设施。
志愿军的坦克坑道
志愿军的坑道也不仅限于保护人员,为火炮配置坑道射击掩体、为坦克构筑坑道掩蔽部也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在大力开展"零敲牛皮糖"局部反击与前出拔点作战后,以坑道作为攻击出发阵地几乎成为了标准流程。
美军防御阵地布置形式
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经验的总结,在1949 年版的《美国陆军野战手册》(US Army Field Manual)中,详尽地介绍了从步兵单兵掩体、班组工事到营连支援火器阵地布置原则以及壕堑防御体系的构筑方法。
美军的典型环形防御体系
美军典型的阵地防御体系,是以掩蔽部为中心,通过纵横分部的交通壕与环形分布的射击工事相连构成的。以班组掩蔽部与环形分布的单兵掩体为单元,各个单元再环形组合成排、连级阵地,再与伴随火器结合,形成整体。
典型的美军机枪射击掩体配置
典型的美军机枪射击掩体配置
在运动战阶段,由于志愿军缺乏炮兵火力,攻坚美军环形防御阵地时,如果未能达成袭击的突然性,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这种环形防御阵地不仅方便组织交叉火力,还有利于各部分间的相互支援。
其实严格来讲,美军的防御阵地上很少会像志愿军这样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的大埋深坑道。用军事防护工程的术语来讲,他们构筑的是明挖施工的层式防护工事。
以下的四张图虽然拍摄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但是连在一起看,正好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掘开式掩体的修建过程。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打入圆木做好侧壁支撑;之后回填加强露出地表的部分,再以圆木铺设顶盖;最后在顶盖上铺垫1~2米厚度的覆土。这样的掩体,就已经足以抵挡当时常见的诸如掷弹筒、迫击炮、中小口径山炮、野炮的曲射攻击了。
美军掘开式掩体的构筑过程(1)
美军掘开式掩体的构筑过程(2)
美军掘开式掩体的构筑过程(3)
美军掘开式掩体的构筑过程(4)
美军的掩蔽部一般容纳半个班至一个班,大的核心工事能容纳一个排。其特点是内部空间规整,出入口较宽大(1.2~2.0m)。这样便于存放物资和人员进出。
一处美军防御阵地
其实美军也广泛修筑反斜面工事。上图中的美军防御阵地就位于高地的反斜面上。不规则布置的掩蔽部由纵横交错的交通壕相互串联起来,而交通壕则通向山脊棱线上的射击掩体。
美军防御工事的特点
在建造方面,掘开式掩体的工艺、工序相对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较为坚固的防御体系。在日常使用上,掘开式掩蔽部的内部空间较大、形状规整,便于囤积更多的物资和容纳更多的人员,而且通风和光照的条件较好,居住舒适度较高,有利于长期驻防。在作战中,掘开式掩蔽部的出口相对宽大,便于快速进出,有利于攻防转换以及在敌方火力准备结束后进入阵地。
修筑交通壕的美军士兵
防护力确实是掘开式掩体的弱项,但也不是不能弥补。比如,在掩体内部增加立柱支撑,加厚顶盖的圆木后,就可以在上方构筑松散土(分配层-)块石(遮弹层)-松散土(伪装层)多层叠加的,覆土总厚度在3-5米的层式防护结构。这样的掩蔽部已经够可以承受105mm到122mm口径榴炮的攻击。而且层式防护结构在损坏后便于修复,在长期对峙的环境下可维护性也不错。
美军在构筑阵地
进入阵地战阶段以后,依靠超强的后勤支援体系,美军还经常使用型钢和螺纹钢板代替圆木修筑掩体。即以型钢拉森板桩作为侧壁,配合型钢支柱,以螺纹钢板作为顶棚,覆盖干砌、浆砌块石甚至是块石混凝土的半永备工事。这样的掩体足以防护155mm级别炮弹的直接命中!比如,在38军114师进攻394.8高地的战斗中,因为进攻情报泄露,防御高地的伪军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通过加厚覆土的方式加强了掩体,结果虽然我方进攻前的炮火准备非常猛烈,但仅仅破坏了敌方的障碍和部分表面工事,造成3人受伤。
志愿军的主力师属火炮M30型122mm榴弹炮
志愿军本来就缺乏152mm/155mm口径级别的重炮,常用的75mm山炮、76.2mm野炮甚至师属炮团的122mm榴炮的曲射火力,对于覆盖有块石遮弹层的掘开式掩体的杀伤效果并不显著。
美军掘开式掩体真正的问题,在于难以放弃在表面阵地后,退入其中进行长期坚守。不过,对于"联合国军"而言这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在美军看来,掩体就是个临时躲避炮火的地方。如果实在顶不住了,与其困守工事,不如直接暂时放弃阵地撤退,之后再组织火力,一番狂轰滥炸之后反扑夺回。
这个时候,不是特别坚固的掩体反而还有个好——既能挡住对方的炮火,又不至于在暂时放弃阵地后,既有工事被对方所利用。上甘岭战役期间,597.98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坑道里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残酷的斗争形势,换成"联合国军"的士兵们,恐怕早就精神崩溃了。
美军砌筑式防御掩蔽
在一些岩层裸露的山头,开挖工事非常困难,需要抡大锤砸钢钎,打炮眼。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尽快完成防御部署,就得使用沙袋、圆木堆砌掩体。这样的掩体主要防护破片和枪弹,对于大中口径火炮的直射和航弹直击就要显得无能为力了。但是,面对缺乏重炮等远程火力的志愿军,这样的掩体也算是够用。
志愿军攻克轿岩山阵地
这种难以在短时间内构筑坑道的地方,对志愿军而言,也不容易攻占。在阵地战阶段,除非发起大规模反击战斗,能有效夺控临近区域,否则我方一般仅采取"抓一把就走"的方式以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为首要目标。
双方阵地防御战术特点对比
从具体的防御战术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志愿军与美军在阵地构筑上的差异。经过运动战五次战役的较量,美军已经逐步总结出了志愿军的战术特点与整体上的短板。碍于"礼拜攻势"的限制,志愿军的攻势持续时间有限,即使是在后期供给情况大为改善后,也难以支撑起洞穿"联合国军"二线防御的攻势。另一方面,只要不突出冒进,保持阵线的完整,"联合国军"方面凭借机械化的优势,已经可以有效避免被志愿军大兵团穿插分割围歼。
所以在进入阵地战阶段以后,面对志愿军的进攻, "联合国军"方面并没有寸土必争的必要。因为,即使放弃部分前线局部要点,对战局整体的影响依然有限。而且在"范弗利特弹药量"下,志愿军也有"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的吐槽。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在已经无望击败对手的现实面前,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对伤亡越来越敏感,这也使得美军不愿意进行拉锯式的争夺。
在"摊牌行动"中损失惨重士气低迷的美军
对我方而言情况则全然不同。在1951年7月开始停战谈判之后,美国方面一度漫天要价,无比傲慢地以所谓"海空军优势"和"火力优势"要求我方出让2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又叫嚣"让炸弹、机枪和大炮去辩论",并利用自然灾害导致我方后勤供给困难的时机,大搞"绞杀战",或者发起夏季与秋季攻势夺占我前沿要点。
面对这种局面,志愿军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从运动防御转入坚守防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阵地为依托,做长期的斗争。因此,在阵地构筑上,志愿军最核心的目标是坚持。所以我们的指战员们提出了"变阵地为营房"、"以阵地为家"的口号。
作为志愿军阵地防御体系骨干的坑道,此时的作用不仅仅是战斗工事,同时也是日常生活的居所。这就要求我们的坑道不仅要坚固到可以抵御"范弗利特弹药量",还要可以在敌人的围困下坚守,更要住得尽可能舒服。因此,到了战争后期,我们的坑道阵地可以说变了个样子。
志愿军坑道内的图书馆
人民军队是个大学校,不仅要战斗,还要学习。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志愿军部队不仅要战斗和生产,还要为翻身农民和工人出身的战士补习文化知识与扫盲。
志愿军在坑道内设置的澡堂
坑道内的环境很恶劣,空气不流通,闷热潮湿容易滋生病菌。而且美帝国主义在日本二战战犯的指导下,丧心病狂地发起了细菌战。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坑道内要设置澡堂、厕所等卫生设施。
在坑道厨房里包饺子改善生活的志愿军战士
随着1952年6月志愿军彻底挫败了美军的"绞杀战",前方部队的物资供应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1951年夏末秋初那种靠喝稀饭、挖野菜勉强维持的日子一去不返。口感更好地压缩干粮也代替了难以下咽的炒面,而以往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改善一下的伙食,这时候也可以每个周末牙祭了。文化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战地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不能没有"阳光"。我们也开展了文艺活动,毕竟心情舒畅了,才能更好地战斗。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在朝鲜战场上,我们与敌人在阵地筑城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源还是因为双方攻防战术的不同。双方各自的阵地筑城形式,都很好地与自己采用的战术紧密结合起来。
在坑道中观看文艺演出的志愿军战士
我们能最终战胜敌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指战员深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真理,再集合军事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才能在作战中紧密协同,以精地战术配合与高效而坚决的执行彻底打垮敌人。
反观美帝国主义纠集的"联合国军",他们的士兵们被稀里糊涂地派到朝鲜来,参加了一场不明所以的战争。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更多的只是为了在残酷的战场上能苟活下来。这样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双方在战斗中发挥出的能力出现了质的差距。
毛主席教导我们:"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
志愿军的坑道防御体系,就在敌人的绝对火力优势下,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用来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反击战斗去消灭敌人的重要保障。随着坑道防御体系的完善,以"冷枪冷炮运动"和"零敲牛皮糖"为代表的群众式歼敌运动才会蓬勃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