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原社长张宝锵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102岁。“新闻老枪”、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创建人之一的张宝锵,多年来写作和编辑大量反映南粤新貌的稿件,为海外侨胞传递乡音。据悉,1985年12月他离开领导岗位后笔耕不辍,仍为海内外报刊撰稿,2012年获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
笔耕不辍书写中国故事,为华人传递乡音
公开资料显示,张宝锵1919年出生于广州番禺,早年就读于广东南海中学,抗战时期负笈武汉大学历史系。
1946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张宝锵前往香港爱国学校培侨中学任教。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回到内地参与创建中新社广东分社,由此开始了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工作。1979年,张宝锵任中新社广东分社的社长,此后,讲好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推动粤港澳台侨交流成为他的工作重点之一。1985年12月离休后,张宝锵笔耕不辍,仍坚持为海内外报刊撰稿。
他还曾受聘于《澳门日报》,担任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他采访的足迹遍布广东各地,以及全国多地。据媒体报道,仅1994年一年,他在《澳门日报》发表的文字稿达414篇、图片154幅。
他曾在《炎黄世界》杂志担任副总编辑,把“为改革开放鸣锣开路”当作自己的使命,写作编辑大量反映南粤新貌的稿件,为海外侨胞传递乡音。
2001年起,他致力于支持印尼华文报纸《千岛日报》的发展。创刊初期,张宝锵亲自到印尼,为那些并不熟悉新闻业务的国外同行讲述新闻理论。回国后,他主编的《中华文化》副刊,不断向印尼华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经历神州百年风雨,述评南粤甲子时势
2012年,张宝锵荣获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当年,张宝锵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会干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自喻“新闻老枪”,当时已经93岁的他仍活跃在新闻采写的最前沿,并给自己立下“新闻订单”——每个月至少一篇重点稿件、一篇新闻评论。
南都记者此前报道,张宝锵在鼓励年轻记者时曾说到,记者一定要深入实际,亲赴一线,加强锻炼新闻基本功,“记者不到现场是无法了解事实细节的。采写工作增之一分则太赤,减之一分则太白,难就难在恰到好处。”
2021年1月28日,张宝锵于当日5时50分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102岁。中新社发文称:“经历神州百年风雨,述评南粤甲子时势。张宝锵毕生奉献侨务文化事业,是岭南新闻界的耆宿。”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实习生 黄梓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