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契诃夫是这个世界的轴,一想到他,勇气马上就来了,生活也马上变得明确而富有意义了。只有在通读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后,才会理解高尔基为什么会给他这样高的评价。
他们的生活本来就毫无内容,如果再没有痛苦的话,就是完全空虚,跟变形虫的生活一样了。
——《六号病房》契诃夫
契诃夫写作喜欢开篇单刀直入,一语中的。他的语言高度浓缩,故事情节深入浅出,结构自然贴合。他也喜欢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再现真实场景,刻画逼真的人物形象,展现社会中各种现象。
随着作者人生经历的改变,契诃夫对人生的感悟也在不断变化,作品风格和内涵随之而变。他前期的作品充满纯真和幻想,语言幽默风趣,内心深处是一片洁净的世界。后期作品逐渐成熟庄重,作品风格严肃而深沉,充满对未来的怀疑和焦虑,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魅力越发强大。
契诃夫和高尔基
他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至今仍然能在我们的身边中找到。例如《套中人》:在这个世界上,性情内向,整天像蜗牛一样把自己缩进硬壳里的人大有人在。“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成了这些人的代言词。《小职员之死》和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小人物的不安全心理因素,让他们既可怜又可悲。《胖子和瘦子》很短,它简明扼要概括了两种人,一种是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猥琐软弱之人,一种是虚荣浮夸虚张声势苟且偷生之人,最妙的是作者把这两种形象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来。《变色龙》更是一篇人人称道的精品,早已成为一种人物的代名词。
契诃夫的很多短篇素材朴实,源自生活中那些平常不过的事件,他却能从平常中咀嚼出不同的味道来。
《乞讨者》讽刺那些一味说教夸夸其谈之人,有道是心灵鸡汤不如一碗米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看似普通的身边小故事却却能表现出深刻的社会问题。挖掘人性,才能找到作品的灵魂所在。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俄]契诃夫
《苦恼》是一场小人物的诉求故事,借用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来总结这个故事:“一个小人物的苦恼深深地埋藏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躯壳里,就是在大白天打着火把也难以瞧见。”
在《六号病房》里,除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事实外,作者所具备的医学知识也完美地呈现出来。当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到处蔓延时,医者已无能为力,唯有以笔当枪,直刺病者的灵魂深处。契科夫的《六号病房》,当之无愧为一台精妙绝伦的手术。
契诃夫之墓,在莫斯科
1904年,契诃夫离世。
他在小说作品里表现的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的灰色情绪,他所创造的人物以及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忧郁感、荒诞感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框架,具有鲜明的现代文学意识,而由他带头奏响的文学交响曲也会继续在21世纪活跃在书房里、在舞台上和我们的生活场景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