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一直被认为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战争结果以秦军坑杀40余万赵军,致使赵国元气大伤告终,此记载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但太史公记载也不乏自相矛盾之处。
其中前面说“卒四十万人降,尽坑之”,后面又说“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而秦军的战果是“死者过半,国内空”,也就是说损失了10%兵力的赵军,向损失了一半兵力秦国投降,双方兵力大体相等的情形下,怎么说得通呢?
(长平之战)
当长平之战进入决战阶段,白起只用2.5万秦军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用5000骑兵对赵军进行分割,相较于40余万的赵军,不是当炮灰吗?所以说,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各自出动的兵力,很大可能并没有四五十万之众。
首先,根据学者研究,秦国人口在600万左右,适宜征兵的人数上限是150万;赵国人口在220万左右,适宜征兵的人数上限是60万。当年赵国国相田单与赵奢,曾经有过一番讨论,田单认为如果征兵超过了三分之一劳动力,农业生产将无法维持,战争也难以为继。
再说了秦、赵两国疆域都不算小,都有来自周边的军事压力,这些边境重镇需要兵力驻守。而原先秦赵两国并没有战争的迹象,那么,双方又有什么理由,仅仅因为一个郡,投入举国兵力,真当周边诸侯国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不存在吗?两国都打算不过了吗?
其次,秦国参战之初,领兵的王龁还只是个十等军功爵的左庶长。此后,秦昭襄王为了迷惑赵国,只是派白起取代王龁担任主将,并没有增兵;否则,必然引起赵国的警觉。也即是说,王龁统领了五十万左右的兵力,这可能吗?
有两个数字可以参考一下,伊阙之战中,还是左庶长的白起领兵10万;还有就是灭亡楚国之时,秦王只给了20万兵力给李信。这说明军功爵也相当于统帅的战争胜率,秦王断不会将大部分赌注,压在资历尚浅的王龁身上。
第三,《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说的是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打败了林胡、楼烦,由此直面匈奴势力。为此,赵武灵王一则开始修筑长城,防止匈奴人的南下;其次,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便在与匈奴接壤的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组建了精锐的骑兵,以应对匈奴骑兵。
“胡服骑射”发生在公元前307年,至长平之战之时,已有四十余年,这支军队力量必然不弱。但当时的赵孝成王并没有征调这支军队,前往长平战场,可见赵国并没有成为强弩之末,地主家还是有余粮的。
综上所述,赵国尽管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元气受到一定的损伤,很可能还有一定数量的兵力,不至于说在此后的邯郸之战中,无兵可守;而赵国处在四战之地,燕赵人民有尚武之风,从百姓急调征兵入伍,多少可以挽回一些兵力劣势。
此战又关乎赵国的生死存亡,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引发长平之战,平原君是要负上一定责任的,此时的他一则拿出身家,招募了一支3000人敢死队;还是便是通过外交手段,争取了楚魏两国的援军。
反观秦国这边,丞相范雎担心自己因长平之战而屈居白起之下,而劝秦王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此举也造成了秦王与白起的裂痕。等到秦王再想灭赵,白起一则认为长平之战,秦国也损失不小,已经失去了消灭赵国的最佳时机;其次白起一直对于秦王阻止自己消灭赵国,而感到愤愤不平,于是再三拒绝了秦王。哪怕秦王数次增兵,依然无法攻克邯郸,相反在楚魏两国以及赵国的夹击之下,秦国损失惨重。
至于说全歼匈奴骑兵,一则有赖于赵国在边境的经营,赋予了李牧很大的权力。“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说的是李牧有任免官吏、财政税收的大权;“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说的是李牧兵多将广,有很大的余地,优中选优。
(李牧)
其次则有赖于李牧的指挥。见时机成熟,李牧便精心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勇敢的战士五万人,善射的战士十万人,提前投入操演战阵。而后先是让老百姓大规模放牧,引诱匈奴小股部队来袭,便佯装败退,给匈奴人造成赵军不能一战的假象;待匈奴单于带领大部队进攻之时,料敌在先的李牧,早已设下了包围圈,左右包抄,大破匈奴骑兵十余万,导致此后十多年,匈奴都不敢靠近赵国边境城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