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2020年财政收支数据,记录着收入与支出的“国家账本”出炉,国计民生大小事在一行行数据中呈现。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一降一升间,“大国账本”描绘出疫情下的别样中国:政府的“钱袋”紧了,企业的“担子”轻了。
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刘桓,解读“国家账本”。刘桓认为,我国一贯厉行节约,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这在去年财政预算支出方面体现得比较充分。从目前已经召开两会的各省财政支出来看,“三公经费”有所压减,各地政府继续带头过起“紧日子”。
刘桓建议,目前工具库里可用的财政工具还有很多,还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创造新的防控措施和财政工具,当下工作的核心还是要审时度势,对形势进行精准判断。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谈减负
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账本数据: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不过,在“钱袋”吃紧的背景下,我国减税降费的步伐没有停止。2020年,财政部出台实施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南方日报:2020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9%,您如何理解其中的原因?
刘桓:财政收入不能单一去研究,需要从几个方面分析。首先,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超过预期,但2.3%的增速还是比较低的。经济是财政的源泉,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第二,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减税降费,去年虽然财政收入减少,但还是延续了这些政策,甚至出台新的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比如针对抗疫企业、小微企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力度加大,这些政策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2.5万亿。
第三,实际上,去年财政收入3.9%的降幅还是高于预期的,我们曾预测去年财政收入可能下降5%—8%,但第三季度以后中国经济向好,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财政收入的收官成绩也更加乐观。
南方日报:2020年,我国累计为企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未来我国减税降费的空间还有多大?
刘桓:去年在财政收入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减税降费的力度不减,而且有所增加,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不过,从我个人观点来看,我国减税的极限已经快到了,比如增值税,经过“营改增”之后又几次降低征税税率,在实行增值税的各个国家里都是比较低的;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我们对中小微企业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从2019年起,小微企业应税所得额100万以下的税率是5%,在100万—300万的税率是10%,300万以上才是25%,我国民营企业一大半的应税所得额在300万以下,因此,我国企业所得税名义税负是25%,但实际税负不到20%,平均在15%—20%,可以说目前减税的空间和余地已经不大。下一步为企业减负的政策要持续,但是要更加精准,如果减税空间不大,下一步需要研究“降费”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财政和金融联动的手段,比如向企业发放银行贷款,财政可以为企业兜底,垫付一部分利息,也就是财政贴息。我的看法就是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收入对企业的支持是减税不如降费、降费不如贴息、贴息不如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降低企业的水电费、运输费、场租费等,这些手段的余地还是很大的。2021年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财政对企业精准的帮扶,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
谈支出
去年投资份额没减少
账本数据: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这一年,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全国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2%,其中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4.9%。与之相对,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三公经费”继续下调,政府过起紧日子。
南方日报:在收入下降的同时,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2.8%。细看账单,政府压减一般性支出,但疫情防控等领域实现大幅度增长,您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刘桓:财政支出有降有升,我认为是一种必然趋势。2020年,抗击疫情是大局所需,这个方面财政支出不能节约,而且还要大幅增加。
我个人理解,在经济逐步恢复的过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起效较快,因此去年投资的份额没有减少,并且出台了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发行特别国债、财政赤字有所增加、地方发行专项债券等,都拉动了经济实现增长。
另外,科技发展方面的研发经费,我认为财政政策在这方面的发力还是够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要求,今后要把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加放在第一位,体现在财政上,就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基础科研投入有所增加。我觉得这是符合大政方针的。
在2020年年初财政预算中,我们安排了3.6%的财政赤字。如果按照往年6%的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可以增长7%,但去年的财政支出增幅只有2.8%,受到疫情较大的影响。
谈政府债务
最大限度考核其经济效益
账本数据:财政部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地方债务方面,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与GDP之比(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南方日报:2020年我国赤字率为3.6%,比往年要高,在国际上,3.6%的赤字率是个什么水平?
刘桓:赤字率的高低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特别精准科学的界限。所谓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是在岁月静好的情况下,大家一般一种心理上的控制指标,但并不是绝对不可突破。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当然是越少越好,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的标准是收支平衡。但是在疫情下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财政的精准发力还是必要的。
个人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赤字率多少,而在于财政赤字所产生的效果如何。如果这些债务能够在今后产生经济效益,那它对经济发展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债务用的不是地方,投资没有带来后续收入,或者收益没有预期那么好,这就需要去警惕。去年在发债和使用财政赤字过程中,也是极为小心的。但是目前我最担心的,还是去年有些债务发出以后使用效果的判断,或者预后收益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对于特殊情况之下所形成的财政赤字和财政支出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跟踪,尽最大的可能保证财政资金要产生出应有的效益。
南方日报:您认为应该如何防控地方债风险?
刘桓:债务风险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债务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如果没有收益,那地方政府现在发的债,会变成将来的财政负担,比如还本付息的压力。一般国债的到期利息不是很高,但是地方一年发行的债有30万亿左右,即使按照2%的利息来算,也有6000亿的利息,那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笔支出是要认真应对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首先政府不应该什么项目都管,发行债务所对应的财政支出项目应当是最大限度考核其经济效益;其次,地方发债还应该有地方财政储备保证,就是债务相对应的资产,包括地方政府掌握的地方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如何,还包括地方政府有多少有价值的储备,比如土地储备等。从疫情防控的这一基本角度来看,地方发多少债务或者中央批准发多少债,不仅仅应该考虑这个地方的需要,还应该考虑地方还债的资金保证和还本付息的能力,通盘考虑。地方也不应指望出现风险时,让中央偿还债务。像去年这样,防控疫情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债务,我认为只是一个特例,不能成为地方无限度发债的原因。
谈调控
创新财政工具支持经济恢复
账本数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完善法定债务管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确定政府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南方日报:今年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要甚于2020年。从您的观察来看,今年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把握?
刘桓:今年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还取决于全球疫情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年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
去年我们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不能完全退出,我们减税降费的力度也不能下降。我们最近向有关部门提出,去年一些有效的做法要延续一段时间,等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缓过劲儿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另外,我国财政赤字已经达到3.6%,这对我们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我认为,如果今年疫情防控成效确实比较显著,财政赤字的力度,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等都应该有所缩小。
我提议,要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灵活处置权力。如果某个地区确实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疫情防控很好,经济秩序逐步恢复正常,预期企业产生的利润和税收都会增加,那这个地区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就要减少;某些地区复工复产难度比较大,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可以允许它们发行更多的特别国债和地方债。
总而言之,从中央的角度来讲,现在我们工具库里可用的财政工具还有很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还可以创造出一些非常合理的新的防控措施和财政工具,当下工作的核心还是要审时度势,对这一判断要精准。
今年以来,北方一些地方又出现疫情,确实给我国疫情防控抹上一层阴影。但是我们可喜地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到目前为止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这些地方的经济实力又比较强,并且这些地区GDP在全国占比较高。中国经济的恢复,后劲应该还是很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