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深圳水库曾“独力”支撑过一段对港供水的岁月
成为深港两地亲情永结的见证
书写著一段血脉亲情的佳话
缺水的香港
1898年强租新界后,港英政府为解决香港百姓的用水需求,相继修建多个“水塘”(即水库),逐步建立起自来水系统。
但相比深圳河北岸的深圳,香港并没有大的水系,所以一旦遇到大旱天气,缺水问题就随即而来。1902年、1929年,香港爆发了严重水荒,港英政府被迫采取制水措施,控制居民用水。好在那时香港人口少、工业不发达,尚未造成严重危害。
1952年深港边境村落妇女在深圳河洗衣服
@哈里森 ·福尔曼
二战过后,大量内地民众渡过深圳河,香港迎来了人口剧增的时期。数据显示,从1945年到1963年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香港人口从60万暴增至350万。
同时,战后经济的恢复,香港加工出口贸易日益兴盛,香港的用水压力也急剧上增,仅靠香港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早在1950年,就有香港企业家致信中共中南局领导,反映香港缺水的问题,希望内地帮忙解决。
广东省委决定修水库
对于内地而言,虽然香港还未回归,但血脉相连的感情依旧存在。很快,对港供水上升到国务院议事日程,广东省政府也着手勘探路线,开展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
1957年,宝安县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县的水利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县水利资源及各区、乡水利设施情况,形成了初步的水利技术档案,1958年,水利局组织了"宝安水利女子测量队",对部分水利工地进行了工程测量,这些措施都为宝安的水库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深圳水库一带1945年地形图
1959年2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会见港澳知名人士百余人,共商省港澳经济贸易往来,同时议定由宝安县建设水库,向香港提供淡水。6月,根据陶铸建议,广东做出决定,在宝安县城深圳镇兴建水库,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经常闹水荒的问题。
在修建水库前,也发生了比较尴尬的事情。因为害怕内地借水资源来卡香港的脖子,港英政府一直比较抵触从内地引水。所以哪怕闹水荒,从内地引水的条陈几年都没什么进展。直到换了一任港督,加之不断有企业家反映水荒问题,港英政府才着手谈判。
水库动员
1959年7月,李富林就任宝安县委第一书记,了解到宝安县几十万亩农田缺乏水利灌溉设施以及“三天下雨受淹没,七天无雨受旱”的县情,于是决定修建“十大水库”工程。
深圳、西沥、青林径、七沥、高峰、三洲田、马泻、樟坑径、五指耙,再加上1958年1月已经开工,尚未完工的石岩水库,共是十个水库。
同时上马十个工程,宝安县可以说是动用了全县所有劳动力。
1952年深港边境的农民
@哈里森 ·福尔曼
由于深圳水库是在省委、地委倡导和支持下,省水利厅指导下兴建的,因此它是十大水库最重要的水库。同时,根据库容量,深圳水库也是“十大水库”中工程量最大的一个。
深圳水库工程指挥部阵容十分强大,省政府秘书长欧阳初兼任总指挥,县委书记曹若茗任常务副总指挥,副总指挥还有马志民、赵俊谦、陈锦培、李锡源。此外,还有3名部委办干部、两名科局长、13名公社书记、23名公社委员、67名大队书记和大队长以及70名其他干部组成各级领导机构,使整个水库建设队伍成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建设大军。
深圳水库施工典礼
@郑中健
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修建工程正式动工。
修水库,宝安人民拼了
修建深圳水库的建设大军里有全县十三个人民公社两万五千多名社员,解放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参加这次会战。这两万社员,在各地集合,步行前往水库建设工地。所有社员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甚至有的连午饭都要自带。
水库施工现场
@郑中健
当时,修建水库没有先进的设备,除了两台用来推土压土的机械,就只剩下铁锹、扁担、手推车等简单的工具,而这些简单的工具,很多也是社员自己带来的。
由于工具问题,许多今天可以用机械设备很快完成的工作,在那个时候全部依靠人手,用的是最老土的办法——碎石头,八个人用铲子把石头拍碎;运泥巴,用竹篮盛用肩膀担,后来才改用手推车推……
深圳水库施工现场
@郑中健
为了保证在来年雨季前能完成主坝土方工程,整个工地开展高工效运动。在政工、宣传干部的组织下,各个公社、大队、生产队都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纷纷组成以向秀丽、董存瑞、黄继光等名字命名的突击队。
当时的工程可谓不分昼夜地连续奋战。一个星期里,大概有4晚是通宵,其他时候早上6点开工,晚上12点收工。
深圳水库上的巾帼们
@张敬爱
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缺油少肉,基本上一个星期吃不到一次肉,填不饱肚子。那段时间虽然很艰苦,但是所有人团结一致,顽强地坚持到了最后。
1960年3月4日,经100天奋战,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近1,000米长、30米高的主副坝土方工程终于完成。3月5日,宝安县召开深圳水库竣工庆功大会。省委书记陶铸、副省长魏今非、港澳知名人士高卓雄、王宽诚等各界代表300多人到会祝贺。
庆功大会
@郑中健
这年春天,水库开始蓄水,集雨面积52平方公里,水面约4,710亩,库容量达4,577万立方米。
供港之水
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库正式向香港供水。按内地与港英政府的约定,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2270万立方米(50亿加仑)淡水。
1961年11月15日
港英政府与广东政府就供水问题达成协议
@香港水务署
之所以深圳水库供港水量不大,是因为港英政府不想过分依赖内地,而且他们要坚决花钱“买”水,也不让内地占了免费支援的优势地位。但内地对香港毕竟是关爱的,每千加仑象征性地收1毛钱,不加重香港老百姓的负担。
香港市民排队打水
不过,很快港英政府就受到了惩罚。1962底开始,香港出现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严重干旱,并一直持续到1963年,连续9个月都没有下过一滴雨。无奈之下,港府采取了制水措施,从开始的每天供水4个小时,到后来每4天供水4小时。每到供水日,香港人无论大小,都提着大大小小的罐子出来打水。
为了应付水荒,港英政府费尽心思,他们加大马力淡化海水,但一来产量不高,二来成本高昂,也是吃不消。经过内地政府同意,他们还派出巨轮到珠江口汲取淡水,但也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满载淡水的游轮
最后港英政府实在挺不住了,终于派出了代表来到广东,协商取水供应香港的问题。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敲定了从东莞桥头镇提取东江水,一路提升46米、倒流83公里,流入深圳水库,再供应香港的方案。
一年后,耗资3584万元,动用近20000名群众(包括80名当时十分稀缺的大学生),经历了5次台风、暴雨、洪水的袭击的东深供水工程完成。
1964年,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现场
根据协议,广东每年供应香港淡水6820万立方米,水费为每立方米1毛。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第一年的供水量就是当时香港所有水库水容量的2倍。
被迫搬迁的村子
修建深圳水库,牺牲最大的当属现水库新村的六条村的村民。黎围、草塘围、大埔围、香园仔、菠萝山、大径(部分)六条村的村民离开了祖居之地,整体移民,新村名为水库新村。
原水库中的村子
@郑中健
1959年秋开始搬迁,直到1963年才建成新村。在此3年间,村民在临时搭建的草棚栖身,几家人挤一间屋子住。那时村民思想单纯,和睦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苦中有乐。村民在还没有完全安居的情况下,也响应政府号召,同全县人民一起建设水库。
村民搬迁后,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搬迁的第二年,政府建了水库林场,将村民招为林业工人,每月有少量工资,口粮由国家供应。不到一年,政府从其他大队划拨了一部分水田及旱地给水库新村,村民又恢复了耕田种地的农民身份。
70年代末的水库新村
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国家政策调整,生产得到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库新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1992年6月,深圳实施农村城市化,撤销水库新村村民委员会,同时成立新村居委会和新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属罗湖区翠竹街道管辖。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深圳历史
2021-02-04
2021-02-02
2021-01-30
参考资料:
《 深圳水库工地上的“飞车姑娘”》
《深圳水库:那些年,向港供水解“水荒”》
《东江水供港——生命水背后的政治纷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