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安装在屋顶,是乡下人家在房子上开一个小方洞用来采光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等字并会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认识天窗。
3.感受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本文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首先了解作者:茅盾
茅盾: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齐读课题,思考:天窗在哪儿?
为什么要开天窗?
天窗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屋子”比作了“地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关闭木板窗后,屋内一片漆黑的景象。
阅读第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因为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可以看见雨点、闪电、星星和云彩等,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天窗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和唯一的安慰。
阅读第7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语句,并思考三个“也许”表达了什么?
三个“也许”说明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会把黑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拓展训练:结合文中的情境,展开想象:透过这小小的玻璃窗你会看到什么景物?你还会想到什么?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