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站在幽暗的洗手间里,点上一根蜡烛,专注地注视着镜子,查看自己的面容。
这时轻轻吟诵三声:血腥玛丽(Bloody Mary),镜中便会出现一个满脸是血的女人,她可能还会抱着一个死婴,有时她会诅咒你,让你精神失常,有时她会直接掳走你的魂魄。
这个游戏还有另一个更古老的版本。
据说单身的少女手持镜子与蜡烛,背对着楼梯走上去,她望向镜子时,就会看到她未来丈夫的脸。
然而,如果她看到的是一具骷髅,那么她在出嫁前就会死于非命。
实际上,仪式感总是让我们更加笃信一件事情,即使我们是无神论者,也不敢轻易尝试这种实验。
蜡烛、咒语、镜子所构成的宗教仪式感令我们毛骨悚然,甚至产生幻觉。所有感官都被无限放大,直至击溃我们的意志,使大脑中认知神经系统出现差错。
图|20世纪早期万圣节贺卡
不管怎样,关于“血腥玛丽”的都市传说被披上了一层恐怖、神秘的外衣,流传至今。
有许多民间传说是杜撰的,但“血腥玛丽”不是,镜中女人的背后是一段真实的人生。
她是英国历史上的首位女王——玛丽一世;作为拥有高贵血统的都铎王室成员,她为何会被贴上“血腥”的标签?
相比于她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为何她的名声如此被玷污,甚至成为人们忌讳谈起的话题呢?
难道她已不是一个普通女人,而是恶魔?
01
“血腥玛丽”传说的原型
1516年2月18日,玛丽·都铎(Mary Tudor)出生在英格兰格林威治的普雷森希宫。
作为亨利八世与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唯一的孩子,玛丽深受母亲的宠爱——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在此之前,凯瑟琳已经流产数次,一度以为自己无法生育。
但谁也没想到,“生育”这个词竟会像诅咒一般始终伴随着母女二人。
看过《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小伙伴们一定有印象,生性风流的亨利八世被安妮·波琳迷得五迷三道。
为了讨好情人,他不惜与发妻凯瑟琳离婚,理由是她无法生育一个男孩作为王室继承人。
但当时英国信奉的罗马天主教的教义禁止离婚,为了休妻另娶,亨利八世赫然掀起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脱离罗马教廷,使自己成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
迎娶安妮·波琳后,亨利八世将凯瑟琳放逐,禁止玛丽与她的母亲见面,还剥夺了她作为王室顺位继承人的权利,并将继承权赠予他与安妮·波琳的女儿伊丽莎白。
这一年,玛丽17岁。
图|1544年的玛丽
要知道,她是个早慧的女孩,4岁半就能在法国使者面前演奏大键琴,9岁就熟练读写拉丁文。
母亲让她接受了西班牙贵族教育,这让她拥有了不输男孩的眼界与学识,与母亲的强制分隔是她人生中第一个重大打击。
除了精神上的痛苦,玛丽还长期月经不调和经痛,由于她与父亲的关系日渐恶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因此落下顽疾。
整整三年,她都无法见到母亲,也再没有跟父亲说一句话。
1536年,凯瑟琳在病痛中去世,玛丽伤心欲绝。
同年,安妮·波琳失宠,血溅断头台。
在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的支持下,玛丽重获继承权,但她的父亲明显无意忏悔或修复关系,依旧我行我素。
1541年,因其子雷吉纳尔德·博勒被指控牵扯天主教叛乱,玛丽的教母索尔兹伯里女伯爵被亨利八世处死。
据记载,行刑者缺乏经验,基本上“把她的脑袋和肩膀都砍成了碎片”。
显然,亨利八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君主,他的第五任妻子也被处以极刑,成年后的玛丽对父亲恨之入骨,但他的凶恶与狠毒也悄然埋入了玛丽心中。
02
“血腥玛丽”传说的来源
从少女时代开始,玛丽就一直被严重的抑郁症与经痛困扰,但她绝不会轻易言败。
1553年,在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病逝后,玛丽率领军队夺权,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
为了确保王位不会落到新教徒妹妹伊丽莎白的手里,玛丽37岁时嫁给了西班牙的菲利普王子,希望诞下一位继承人。
图|1553年,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公主进入伦敦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要否极泰来时,玛丽的噩梦开始了。
长期缺爱与抑郁使玛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菲利普身上,但菲利普只是想要英格兰国王的头衔和玛丽的权力而已,对她的示爱无动于衷。
婚后,菲利普常年不在英国,反而在欧洲大陆上巡视自己的领土,肆意享受青春(他比玛丽小10岁)。
玛丽小腹日渐隆起,所有症状都跟怀孕相似。
在她怀孕期间,菲利普开始追求她的妹妹伊丽莎白——如果玛丽死于生产,伊丽莎白就会继位,如果她同意嫁给他,菲利普仍是英格兰的国王。
可以想象,孕中的玛丽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图|西班牙的菲利普王子
玛丽的预产期很快到来,但期盼的孩子并没有到来。
整整一个月,玛丽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到了月底,她的仆从只好宣称预产期计算有误。
又过去几周,玛丽还没有任何临产的征兆,她的肚子却开始收缩了。
当玛丽被流产折磨得痛不欲生时,流言蜚语传满了伦敦:有人说玛丽女王在流产中去世了,还有人说她肚子隆起是因为里面长了大肿瘤,而不是因为怀孕。
一次又一次的不幸袭来,玛丽的意志终于被击溃,开始在宗教中寻找救赎。
她相信,上帝对都铎王朝失望了。
03
玛丽一世的血腥“宗教清洗”
玛丽还是个小女孩时,目睹了父亲利用宗教结束婚姻,毁了她与母亲的一生。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对父亲的仇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玛丽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
1554年,天主教与新教分裂了英格兰,她认为是宗教上的不够决绝酿成了流产的不幸。
痛苦与绝望过后,她签署了清除异教徒的法令,展开了血腥的宗教清洗。
在她执政的5年内,玛丽以异教的罪名烧死了300多名新教徒,另有1000多人逃离了英国。
舆论逐渐把玛丽塑造成一个残忍的嗜血君主。
传闻,她下令烧死一名怀有身孕的妇女,玛丽的血腥名声就此开始建立。
复仇的火焰燃烧起来,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麦也被绑上了火刑架,他曾经在那场“世纪离婚案”中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
戏剧性的是,克兰麦为了活命同意改信天主教,但玛丽仍执意烧死他,最终他宣布重归新教。
实际上,在近代欧洲早期,执行火刑是诛杀异教徒的一个惯用手段,是“身体政治”的延伸,旨在摧毁异教徒的躯体,以防遗骸被用在异端仪式中。
仅这一点,玛丽还不足以跟“血腥”二字永久地绑在一起。
1563年,约翰·佛克塞出版了《行传与实录》(也称《殉道史》),详尽地记录了被玛丽治下的天主教会迫害的新教殉道者,还附带了30幅木版画,生动地描绘了殉道者葬身火刑架上的场景。
图|约翰·佛克塞的《殉道史》
这本书初版时,玛丽已去世5年。新教徒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再次崛起。
《殉道史》也因此获得了惊人成功,甚至被供奉在教堂里受人瞻仰。
可以想象,后世的新教徒看到画中受难的先驱们,不得不赞叹他们的壮烈,敬佩他们为信仰牺牲的勇气。
同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玛丽一世也成为暴君与血腥的代名词。
图|被烧死的新教徒·《殉道史》
这些关于新教殉道者在“血腥玛丽”手中英勇就义的故事,渐渐在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演变为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
至于玛丽本人,她1558年因感染流行病去世,年仅42岁,现代的历史学家怀疑她死于子宫癌和卵巢癌,这与她的童年经历脱不开关系。
虽然她死前祈求与母亲凯瑟琳合葬,但没人理会她的想法,而是把她葬入西敏寺——在她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的棺椁下面,永远蒙尘。
图|位于西敏寺中的都铎姐妹之墓
巨大的石碑上刻满了伊丽莎白的功绩,而玛丽只是顺带被提了一句。
历史只尊重胜者,而爱恨只是故事中的调味剂罢了。
不知道在了解真实的玛丽一世后,你们还会觉得“血腥玛丽”游戏可怕吗?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子非鱼
排版 / 拳击汉堡肉
活动策划 / 心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