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拙棘
本号原创
因为血缘、乡里乡亲等社会关系,回家过年的学术青年走出了单纯的小圈子,和三教九流们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听他们吹牛,想在他们面前吹牛。
学术青年身上有许多吓唬人的符号,学校、学历、大城市的生活经历,等等。也许在封闭地区,在老一辈人心目中,这些符号还意味着未来的财富和权势,但在本地青年眼里,这些越来越不值一提了。“生活在京沪”甚至还成了学术青年不愿被提及的痛:“你那点工资怎么买房?够过日子吗?”
学术青年自己也明白,这些符号确实越来越不值钱了。但为了不让满眼期待的父母失望,为了不在外人面前丢人,学术青年常常会“不经意间”提及自己平时交往的高大上人群,“不经意间”提到那几个混得特别好的学长学姐,暗示自己拥有和他们一样的前途。
学术青年甚至会和那些傲慢的小学毕业生展开辩论,列一堆统计数据,说一堆“幸存者偏差”之类的概念,试图证明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通途大道,学历高的人总体上确实混得更好。但进行这种自我辩解本身已经意味着,学术青年陷入被动防御的处境了。
更何况,学术青年一直没敢点破这点:同样出身名校,同样高学历,走学术道路和走政商道路的人拥有完全不同的世俗前途;更何况,很多学术青年是在硕博阶段才名校光环附体的。
但那些本科根正苗红的学术青年也有自己的烦恼与委屈:那些自己看不上的人、完全比不上自己的人、如果自己愿意可以轻易成为的人,如今却成了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而自己明明在学术道路上做得挺好也挺努力,父母却完全无法欣赏。
学术青年有自己的价值坐标,看不起“赚很多钱,让傻X们知道”这种世俗成功标准。 也许在平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学术青年确实可以心平气和地无视社会人对自己的轻视: 既然我完全不认同这些人心目中的成功标准,又何必在乎他们据此作出的评价呢?
但在过年的饭桌上,学术青年确实着急了,因为这些社会人就坐在身边,就是自己的亲戚、邻里。学术青年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甚至会羡慕那些能轻而易举得到肯定的成功人士,希望自己也能让父母、让家族感到骄傲。
你在乎这些人的看法,但他们却完全无法理解、欣赏你,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