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篇》,这一典故,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一直激荡着世人的心,对其所做的解释有很多的版本。
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击失而歌,并不是两个人感情不好。
之所以没有太多悲伤,因为庄子是真正的得道者,知道生命里的一切都是随顺自然。
在《庄子》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苟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意思是说;泉水干涸了,原先在水中嬉戏的两条鱼搁浅被困于陆地上。
它们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依靠大口出气来获得一点湿气,用唾沫来润湿对方,以此维持生命。
如此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固然好,可是谁都不愿意这样。
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如此友爱亲情,还不如在江湖水中各自游走、相互忘却。
我们似乎习惯了用亲密无间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习惯用“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作为夫妻恩爱标准。
殊不知,走的越近,看得越请,发现的缺点越多,心生的埋怨也就越多,关系反而越来越疏远。
这一标准自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很简单,一朵花放远了看,很漂亮,走近了,也许你只会看见它被虫子咬去的花蕊,因为病变留下的斑斑点点,感觉很失望。
照相的时候,我们总是要调好焦距,远了看不清楚,近了又太模糊,不近不远才能拍出最美的照片。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的小诗告诉我们:距离产生美。
人在低落的时候,往往饥不择食,以为很重要的人或者事,过后想想,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分量。
因为时过境迁,条件好了,朋友多了,可供选择的机会也次第出现。
觉得没必要,死守着原来的那份感情,当一切归于平淡,干脆让往事在风中飘散。
与其两个人死死挺着,不如各自分手,给自己自由给对方空间,互不打扰。
人的第一选择不是情感需求,而是生存需要。
在人生平淡期,若有一个和你执着守望的人,固然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但是如果有一天,对方有了更好的选择,你是死死纠缠,还是放爱一条生路呢?
可能你会觉得,爱就爱到底,这样才忠贞不渝。
但是看着对方明明可以有舒舒服服的生活,却和你相濡以沫,自己的内心恐怕也是一种煎熬。
与其两个人都不快乐,不如相忘于江湖。
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
因而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感情。
过去特别依赖的人,可能过了那个阶段,就觉得成了累赘。
而原来觉得厌恶的人,会突然觉得特别可爱。
没什么道理可讲,人就是这样。
世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感情,相濡以沫是自然本能,相忘于江湖也是顺应天性。
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爱怎么活就怎么活。
生命是自己的,本与他人无关。
所以说,很多人很多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没必要再转身回去寻找什么,找回来也不再是当时的感觉。
因为物是人非,事事休,相见不如怀念。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放下过去才能拥有未来,很多人热衷于同学聚会,老友相聚。
总希望通过常联系多见面,可以找回曾经的美好和单纯。
这样的初衷当然好,不过可惜人依旧,情不在。
过去的感动被冷漠和疏远所替代,一大堆人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各怀心事,真正聊得到一起去的已寥寥无几。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对一本书的解读方法和心得都可能不一样。
但是你读了,有了一种或愉悦或心痛的共鸣,这不就够了吗。
你没有必要非看透它不可,你也不必非弄清作者的意图不行,只要有感受,自己觉得有道理有价值,足够了。
有些人,你可能读了他(她)一辈子,也没能完全读懂他,这有什么呢?
你已经每天在读了,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干嘛非读懂不可呢?留一点余地,留一份想象的空间不更好吗?
相忘于江湖,不是忘却,是更好地记着彼此的好。
给彼此一点空间、一份自由、一方独立,使彼此互相品味,相互尊重,使婚姻更趋美满。如果能够雾里看花花更艳,何须拨开云雾看清它的真面目。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