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界”与“心性”
法界是大小乘佛教常用的一个词汇,并非是华严宗特有的术语。佛教将人的感觉认识器官、功能、精神活动和外在环境统称为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其中的与意根、意识相对应的就是“法界”。按照《俱舍论》卷一的说法,法界包括五藴中的受、想、行三蕴和无表色、三种无为法(虚空、择灭、非则灭)。此外,因为“法”可以包含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所以“法界”也用来表示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例如小乘说一切有部提出的五位七十五法(《俱舍论》),大乘唯识学派提出的五位百法(《大乘百法明门论》),就具有这种意义。然而在大乘佛教中也常把法界与真如、法身、法性等同,把它看做是世界万有的本源、本性或绝对真理。应当指出,华严宗并没有改变法界的传统含义,只是特别突出法界所具有的真如、法性和法身的意义,并结合论释《华严经》思想作了发挥。
智俨在《华严经搜玄记》卷五上<入法界品>中说“法”有十种,即:因、果、行、理、教、义、事、人、法、解,可以说包容从真如、法性、佛身到各种教理、教法、修行和众生世界的一切事事物物。法藏在其《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中对法界从三个方面作了解释,说:法有三义:一、持义,谓自性不该故。二、轨义,谓轨范生解故。三、意义,是意识所知故。界亦有三义:一、因义是界义,谓生圣法故,《摄论》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因故。《中边论》意亦同此说。二、性义是界义,谓法之实性。《起信论》云:真如者即是一切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又云:法性真如海。故云也。三、分齐义是界义,谓诸法分齐各不相杂,故名为界。前二(按,指界的因义和性义)皆法之界故,名为法界;后一法界即界故,名为法界也。
在这个解释中,是突出了法界是法性、真如的含义。是说“法”除了有与意根、意识相对应的“法界”意义之外,尚含有自性不变(性,具有体、本质、本体之意)和具有规则能够使人误解的属性,它与含有因、性二义的“界”组合,便具有法性、真如的意义,是一切清净佛法的本源,是世界万有的共同本性、本体;它若与含有分齐(界限、类别或方面)意义的“界”组合,便具有现在常用的事物、现象、东西等概念的含义。
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将法界分为五种(五门):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并且对后四种法界各从两个方面(二门)进行解释,认为法界无非如同《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一心”二门那样,由“真如”(佛性、理)之体构成无为法界,由“本识”(法相宗唯识学派所说的“阿赖耶识”)之相用构成万有世界,即有为法界;两种法界相互融通,不一不异。在法藏的解释中特别强调法界所包含的真如、法性的意义,在论证中贯彻着真如随缘和不变的观点。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一认为《华严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可见法界在他的华严宗教理体系中的地位。法藏在《华严五教章》卷四巧妙地利用真如随缘不变和法相宗的“三性”的理论论述法界缘起重重无尽的圆融无碍的思想。
法藏生活在玄奘新译系列唯识经典不久的时候,法相宗盛极一时。他作为受到武周皇室敬重的高僧,将法相宗教理吸收到华严教义思想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他将般若中观之“空”、涅槃佛性学说的佛性与法相唯识学说的阿赖耶识等杂糅在一起,运用《大乘起信论》中的一心二门和不变随缘的思想,对华严宗的以法界为中心的教义体系作了全面而富有特色的论证。
然而到了澄观的时候,在社会思想界占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者开始提出“道统”,倡导所谓“性命之道”,以维护传统的纲常伦理;佛教中禅宗兴盛,提倡“识心见性”、“即心是佛”,主张达到解脱应直探心源;天台宗出现中兴气象,其融会三论中观思想的“一心三观”的止观学说仍相当盛行。受到这种形势的影响,澄观在对法界的解释中特别强调它所具有的心性意义,在法界的总体意义上将它直接解释为“一心”、“心体”、“心性”。因此,他所说的法界缘起实际就是心性缘起、“一心法界”的缘起。
澄观早期的华严宗著作《华严经疏》卷五十四<入法界品>对法界的解释大体上与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入法界品>、《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中对法界的解释相近,强调法界具有的法身、法性和真如的意义;在稍后所撰《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在对前著《华严经疏》之序的解释中,从体、相、用三个方面对法界作了论释,以“往复无际”作为法界之体,释文中有:“悟法界而复一心,来也,静也,皆法界用也”,“返本还源,复本心也”;以“动静一源”为法界之体;以“含众妙而有余”为法界之相,提出“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即体之相为众妙矣”。所谓“一真法界”自然就是法性。然而在澄观后期所撰《华严经行愿品疏》卷一则明确地说法界即是“一心”,曰:
然其法界,非界非不界,非法非不法,无名相中强为立名,是曰无障碍法界。寂寞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莫寻终始,岂见中边。为圣智境,而二智不知;唯证所见,而五目亡照。解之则廓尔大悟,迷之则生死无穷。
这是说,法界本来超言绝相,不得已为它起名,称为“无障碍法界”;它具有《老子》中所说的作为世界万有本源本体的“道”的意义,也就是“一心”;它不属于有无,也无生灭,虽可以作为佛菩萨之智的观境,为佛菩萨证悟,但却不可为二智(真实、方便二智)和五眼(肉、天、慧、法、佛五眼)直接知见;佛与众生之别,就在于能否对它解悟。“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这句话,在澄观的弟子宗密的《注华严法界观门》解释“一真法界”时也被引用。此外,澄观在《华严法界玄镜》中在对《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名中的“大”作解释时说:“大者,体大也,则深法界,诸佛众生之心体也。”唐宪宗召他入宫说法,问他何为法界,他答:“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佛祖统纪》卷四十一作”性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廊彻,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容含万有……”(《法界宗五祖略记》)也是从法界所具有的心性的意义上讲的。
本来,中国佛教界在隋唐以后随着讲心性的经典的普及和诸宗从本体、本源意义上发挥法性、佛性和本心、心性的思想的传播,人们一般将真如、法性、佛性、本心、自心等概念等同理解和使用,只是应用的场合有所不同罢了。然而,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到儒家的“穷理尽性”、“性命之理”(《周易》<说卦传>)、“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分别见《礼记》<乐记>、<中庸>)等性理论说法和说善说恶的人性论,以及道家、玄学的以“道”、“无”为本体的思想的影响,容易对佛教关于心性的说教产生亲近感,并且易于接受。禅宗正是看中这点而在发挥心性问题上大做文章,从慧能《六祖坛经》到其后世弟子的禅法语录,都有谈心性的内容。在他们那里,心或本心、自性、佛性既是觉悟的内在基因,也有宇宙本体的含义。澄观师承的学者当中有禅宗南北宗的人,也有牛头宗的人,而且又置身禅宗风行社会的环境,因而在他的后期著作中以及在与皇帝、朝廷士大夫的说法中有意强调法界即心性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
图:网络 文:杨曾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