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一种高可靠性的化学材料,诞生之日起便风靡全球,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电子产品。早些年手机外壳主要为塑料材质,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由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替代,少量低端入门手机沿用塑料材质,近两年塑料新焕发新生,许多高端产品重新采用。
去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20、今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S21标准版都在采用塑料材质,首次将康宁大猩猩玻璃普及到千元机的红米品牌,Redmi Note9标准版也是塑料机身。兜兜转转一大圈,为什么如今手机又重新开始采用塑料机身,是单纯的图便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塑料的优点
随着5G手机的普及,机身重量不断创造纪录,一百八九十克的重量都敢号称「轻薄」,二百多克的手机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手机重量已经达到250克左右。面对这种情况,塑料机身的轻薄优势尽显,其重量远轻于金属、玻璃、陶瓷版本,所以许多手机为了轻薄手感,采用塑料机身和中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不止手感更轻,塑料可塑性非常高,可以完美地打造出理想形态,这些是玻璃或其它材质所不具备的特性。另外,塑料机身非常抗摔,不会像金属机身那样容易变形掉漆,也不会像玻璃机身那样易碎,更不会像陶瓷机身那样昂贵,所以厂商其实从未放弃过塑料机身,只是从未像近两年这样,明目张胆地用在旗舰手机。
塑料的缺点
说完优点也要谈谈缺点,首先是扑面而来的「廉价感」,尤其是近几年只被用在中低端入门手机,更加将塑料和廉价划上等号。现在重新用在旗舰手机,要扭转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厂商在宣传的时候经常用「复合材料」、「树脂」等高大上的名词,其实本质上就是塑料。
另外塑料机身严重影响手感,无论多么复杂的工艺处理,塑料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玻璃带来的手感,其次耐磨性非常差,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划痕,而且是不可逆的那种。经过长时间使用,塑料后壳的磨损在所难免,严重影响手机的美观度和防护性能,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内部元器件散热,导致性能发挥异常,更有甚者引发降频、强制退出等现象。
塑料后壳有未来吗?
任何材质都有其优缺点,不能将塑料机身贬得一无是处,同样也不能把厂商宣传话术奉若圭皋。我们要直面塑料的各项特性,旗舰机可以用塑料机身,必须在其它方面做出弥补,如果有一款手机溢价极高、重量压手、散热一般、信号偏弱,这种情况没有必要洗,一定要骂到厂商会做人。
反之亦然,一款手机价格具有性价比,重量控制非常优秀,内部散热舍得堆料,并且做出不错的手感和质量把控,相信大家也乐于接受。说到底使用什么材料是厂商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手机品牌肯定明白自己主要受众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品牌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取决于用户群体,大家可以骂,但是没有必要洗。
小伙伴们,你接受塑料后壳旗舰手机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