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四海英才,抖擞精神,把盏共舒千里目;庆百年华诞,激扬文字,凌云再赋万重春。”南京“城门挂春联”已经是第六季,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常汉平今年首次参与书写,写的就是这副集庆门春联。在他看来,“城门挂春联”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虽然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但对南京怀着一种深厚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直在用感恩和责任书写着南京。”常汉平说。
集庆门春联。见习记者 华苏杰 摄
和导师一起书写牛年城门春联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南京读书开始,常汉平已经在南京生活了30多年。“南京这个城市抚育了我,我从事书法专业的学习和教学,都是从南京开始的。”作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常汉平认为,书写南京是他的责任,也是对南京抚育他成长的感恩,“书写南京既是我在这座城市生活的证明,也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回报”。
常汉平
准备书写集庆门春联前,是写小字还是大字,常汉平也纠结了下,后来还发生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年前最忙碌的时候接到书写邀请后,常汉平非常重视,抽出一个上午时间写了一副四米六长的“大字版”春联,“午饭都没吃,写得满头汗,但是有个别字我不太满意,所以又写了副小点的”。写完小幅的春联后,常汉平担心送出去后再也见不到了,还专门去图片社给春联拍照留念。
随后记者到常汉平家取联的时候,他已经把那副小的春联装在信封里封好,准备让记者带走。临走前,常汉平对那副四米六的作品仍然有些念念不忘,拿出来展开给记者看。当即这副磅礴大气的春联立刻让记者眼前一亮:我们把这副带走!常汉平笑着说:“谢谢你们挽救了这副春联,要不,可能就被我丢掉了。”
常汉平的导师是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尉先生已经连续六年参与书写“城门挂春联”。“导师的书法对我们是一种启发、一种教育。尉老师做事非常认真,他写的城门春联,字很大,要好几张拼在一起。别人可能不知道,他写字也会挑,也会非常认真地写很多遍,然后挑出一件,把最好的呈现出来。”常汉平说。
书写尽可能要与文辞内容相合
常汉平说,书写巨幅的春联,具有极大的难度,需要养精蓄锐、一气呵成。“只要松一口气,写出来的字就会松散,只有一口气写下来,每个字的写法,每个字的味道,才是一样的。它需要事先谋划,意在笔先,然后一鼓作气,不是拿起笔来就能写好的”。为了让最完美的春联挂上集庆门城门,常汉平开玩笑说:“拿到联的内容后,就像念经一样,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两句。”
“字的结构、章法松散问题,不是距离远近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属于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导致的。要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就要思维非常集中,对文本内容非常熟悉。”对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常汉平解释道,“字的结构犹如路上的行人,这两个人如果是熟人和朋友,他们的关系就密切,写出的字就是紧凑的。”
常汉平称,书写尽可能要与文字内容相符合,书写过程中会受到文字内容的激发和影响。“这副春联表现了正大之气、宏伟之气、昂扬之气,内容意气风发、视野开阔,描绘了宏大的气象,让人觉得精神振奋、积极向上。虽然对联写完还会放大,但我在书写的时候仍会选择写得非常大,尽可能写大,把那种刚正、厚重、博大的气象写出来。”
除了书写南京城门春联等楹联外,常汉平还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诗词歌赋和楹联。2016年至2018年间,常汉平书写完成了《南京赋十二屏》巨幅作品,整幅作品上下左右铺开,占满了江苏美术馆展厅的一整面墙。除此之外,常汉平还经常与诗词楹联专家袁裕陵合作,一个创作文本、一个写成书法,共同书写南京文化。袁裕陵先生也是南京“城门挂春联”的楹联评审专家之一。
每次落笔都是对作者本人的一种诠释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常汉平强调,字如其人,写字先做人。书法中的每一处笔画,每一次落笔,都是无形之中对作者本人的一种诠释。在常汉平看来,人格崇高的人,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崇高的人格和坚定的人生信念,“因为具有坚定的信念,下笔之际才毫不犹豫,果断而沉着”。
常汉平深刻意识到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在常汉平家中,堆得最多的就是各类书籍。从文史到哲学,常汉平涉猎广泛,饱览群书,“书法最终是通过笔墨展现出来的,但所依托的是作者的学养,文化修养是保证一个人走得长远的内在基础”。
常汉平对于临摹的理解,是临摹作品不仅要看上去临得像,还要临摹出碑帖中蕴含的精神。常汉平曾经和学生开玩笑说:“临摹时你要干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讲,你就是个演员,这会儿你要扮演王羲之,那会儿你又要扮演赵孟頫;你拿到一个颜真卿的帖子,那你坐在那儿,要想你就是颜真卿了。临摹时需要把自己带入范本,写出的字要符合原作的风格气质。”
撰写者说
刘红波:年年参赛两次入选
2019年,刘红波撰写的挹江门楹联第一次成功入围,今年是他第二次获奖了。这次撰联,刘红波思路清晰、不落俗套,将“集”“庆”两字作动词,推陈出新写了一副藏头联。
“我考虑到‘集’和‘庆’两个字可以作为动词来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然后马上就想到这个‘庆百年华诞’,于是我首先有了下联。接着我再往前去想‘集’,考虑到南京是藏龙卧虎的一个地方,所以说四海英贤都聚集在南京。”作为“城门挂春联”活动的忠实粉丝,刘红波几乎年年参赛。“每一年我都要参赛,不管得不得奖,我都以百分百的热情去投入”。
评委点评
汤洁:对联工稳大气 气脉流畅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汤洁点评说,此联首嵌“集”“庆”两字,具有不可替代的针对性,并紧紧抓住时代风貌和春联特点。上联首句“集四海英才”领起,赞颂人才的重要,伟人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可见精神的宝贵,登高望远,颇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壮志;下联以“庆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领句,用我们的文字,书写盛世春光。
“四海、百年、千里、万重”大量运用数量词,整副对联工稳大气,气脉流畅,用语铿锵有力。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实习生 徐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思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