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欢度新春佳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的《2021春节戏曲晚会》分别于2月12日大年初一、2月13日大年初二,在央视戏曲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晚会涵盖京剧、越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川剧、粤剧、黄梅戏、淮剧等数十个剧种,各地区汇集百余位戏曲艺术家精彩亮相。
晚会打破原有演播室录制模式,回到剧场空间,不仅有戏曲经典唱段的精心编排、创新呈现,也在精彩演绎戏曲艺术“四功五法”的基础上,注重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探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晚会播出后得到全国观众广泛好评,为春节期间好戏连台的总台文艺舞台更添一份别样的精彩。
正如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在评论文章中所说:“剧场和电视,戏曲人与电视人,传统与当代,深醇与时尚,守正与创新就都在《2021春节戏曲晚会》中迸射出熠熠光彩,带给我们新的节庆审美体验。”
时代性、精粹性、剧场性:
开创电视戏曲晚会新气象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崔伟
一年一度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是有着悠久历史,全国观众极为期待的传统节目。不仅在传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方面久有口碑,而且承载着展示戏曲传统魅力与创新发展成果、出人出戏的传播使命。
与历届春节戏曲晚会相比,2021年的春节戏曲晚会最鲜明在于突显了戏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瑰宝”的珍贵价值,节目选取与展示强化了繁荣发展“关键在人”的本质规律,昭示了传承薪火必须要“守正创新”的正确途径。
晚会看后,不仅耳目一新,愉悦满足,而且对戏曲繁荣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可以讲,这台晚会以精美的戏曲内容和特有的展示方式,体现出春节戏曲晚会的新面貌、新突破、新追求。
以浓烈的时代气息,助推传统新活力
戏曲固然是传统文化,但其若要生机活力不减,赢得当代人的喜爱与关注,最不能缺乏的则是鲜活的时代气息。
时代感不是和传统对立的,更不是对经典与深醇的异化浅化,而在于能够在传统展示上祛除暮气,呈现活力,尤其是要通过创新内容,体现出时代感和勃勃生机。这恰是2021春节戏曲晚会带给我的最强烈感受。
传统的时代表达与讴歌贯穿晚会始终,这无疑使晚会具有了精神与筋骨,使传统焕发出和当代人情感融洽和谐的温度;无疑,晚会中时代主题和意蕴都体现为审美的魅力和情感的丰沛真诚。
其一,过去一年亿万中国人经历的重大历史性事件,戏剧家们创造的优秀作品,成为晚会的重要看点。比如京剧《锦绣儿女》、花鼓戏《桃花烟雨》等,都是表现脱贫攻坚的时代巨变。但这些作品却是以小视角表达大主题,生动并具有感染力,通过戏曲表现现实生活的特有魅力,以及著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增强了电视观众对伟大时代的感同身受。
其二,入选剧目注重表达当代文化的基因与内涵,风骨与温度。晚会很生动的以百年以来一系列优秀作品的经典性和生命力,通过当代具有生机活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优质呈现,不仅效果强烈,而且寓意深远地构成晚会的内容画廊。如眉户《十二把镰刀》,贵州花灯、川剧、京剧联合演绎的《江姐》,评剧《黛诺》,京剧《沙家浜》等,都体现了革命的主题和当代文化的特质,体现出文艺与时代和人民的水乳交融。
其三,晚会中的三首歌曲《唱响新时代》《春天》《向未来》应时而作,激扬深情,表达出国家的生机和时代的主旋律,以清新的戏歌或圆舞曲的形式,讴歌出戏曲和戏曲人的时代情怀。
以精彩的中华审美,展现戏曲新气象
千年历史的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不但抒写着中国历史沧桑,而且担负着民族精神弘扬和道德风尚哺育。中国戏曲的审美创造,更是民族与人类的艺术奇葩,文化瑰宝。
这台晚会所展示出的中国戏曲风貌,做到了将丰富性、代表性含括精当,更达到了精粹性的内容优化效果。看下来,晚会涵盖的大江南北近30个剧种,既有全国性的知名者,也有地域性、民族性、非遗性很强小剧种的领军人。但无论剧种大小都具备着节目、演员、艺术风范、表演特点的引人入胜,新而不旧。
京剧、越剧、豫剧、粤剧、秦腔、黄梅、评剧、河北梆子等大剧种演员各个身手不凡,精英荟萃;花灯、花鼓、歌仔、滇剧、淮、锡、婺等地域性强的剧种,具都生活气息浓郁,表演亲民质朴。
印象极深同样创意独特的是,这次出现的高甲戏和泉州提线木偶联袂的节目,喜庆神奇,人偶和谐,而且泉州文化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悠远的景象印记鲜明,通过人偶相得益彰的表现魅力,极好地营造出节庆气氛,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开放胸襟与戏曲文化形态的丰富。
京剧无疑仍是晚会的重要看点,而今次展示传承发展“关键在人”的追求鲜明,寓意深沉。
中年名家张建国、杜镇杰、朱强、李军、张军强、倪茂才、史依弘、迟小秋、侯丹梅、董圆圆、张慧芳、程联群、杨赤、安平、舒桐等成熟精湛,更可喜的则是推出了以青年为主的优质阵容,展示了青年才俊的火候功力,意义深远地是表达了京剧人弘扬国粹的实力、活力与精神面貌,展现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在党和国家关心呵护下的薪火相传,旺盛生机。其中《张松献图》《御碑亭》《群英会》《空城计》《对花枪》《桃花村》《赤桑镇》等年轻人的经典组合可圈可点、韵味十足,艺术实力明显。
通过晚会,这些京剧新人精选的剧目和精英的组合,包括电视传播的再创造效果,都使得传统流派与经典剧目迸发出更强烈的艺术审美力,让这些演员更为观众认知和喜爱。
以典雅的剧场回归,创新晚会新形态
这台晚会的鲜明特色是热烈而不喧嚣,精彩而富内蕴,极大克服了以往一些晚会戏曲主体“退后”,演员主体“褪色”的华而不实。这无疑应归功于晚会创造者力求回归剧场的本质定位。
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剧场是诞生人类丰富多彩戏剧艺术的殿堂,其实何尝不是戏剧最佳的展示空间?作为晚会,电视的剧场化是相对的,但这台晚会高明在抓住了展示效果的剧场感,那就是:戏曲悠远深沉的人文情怀,与时俱进的时代新意,舞台展示的本体魅力,演员生命的情感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重点与营造看点。奠定在此基础上的晚会,尽管是通过电视创造手段的整合展示,但本质美和最靓丽的看点都未偏移,甚至超过了剧场所难克服的空间与效果局限。
对剧场艺术的坚守,使得晚会节目更多呈现出戏曲本身的经典性、严整性,而这种经典与严整,又被电视编导节目桥段选择和呈现阵容精选而焕发出舞台未有的艺术含金量。
如《二进宫》中马(连良)、梅(兰芳)、裘(盛戎)三个流派的组合似乎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但通过朱强、史依弘、王越的展现,摇曳出,迷人的独特与新鲜韵味。张建国与程联群的《御碑亭》,奚(啸伯)、张(君秋)两个流派此剧合演同样前所未有,但流水板的玲珑有致,韵味醇厚,反而创造出前辈大师本身未有的新效果。
特别是淮剧、锡剧、黄梅组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令人聆后难忘。它紧紧源于剧种但嫁接颇富创造,虽都是江南声韵,可地域、声腔审美的不同,合于一炉风格鲜明但又自然神奇。这种剧场到电视的转化,因为根植和敬畏剧场艺术本身而看点精彩,效果鲜明,更因电视创造的灵活丰富而新意迭出,不啻为出神入化之笔。
其实回归剧场并未限制住电视创造的开阔,更未束缚了晚会意境的自由,所以,这台晚会因为剧场化的节目追求,反而延展出了扎扎实实的新空间,出现了许多新看点。
特别应指出的粤剧《七月七日长生殿》,因为充分依托粤剧“大佬倌”欧凯明与新秀李嘉宜在演唱上特有的抒情色彩,唱腔精选完整,但情的空间、意的浓度,则依靠晚会歌舞与声光电的营造,出现的效果是老戏不老,情深感人,比剧场中看更令人心动心醉。
以精美的电视创造,激活经典新品貌
晚会的精彩不能局限于汇聚,更在于通过电视的平台和手段的灵活,创造出舞台上没有的新看点,成就年轻戏曲人的新创造。今年晚会在这方面颇有收获,也形成了让人看时兴奋、过后难忘的精彩。
《白蛇传》家喻户晓,但故事的久远不应束缚住新一代戏曲人的情感触摸和形式创新,因为观众更多是当代人与新审美。无疑,晚会编导者深谙此道!这个节目中电视作为当代文化,难能可贵就在于能够更自由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营造出源于传统但又不同传统的新的审美成果,这一点得到极好的实践和探索。
越剧《云水仙缘》播出后引得一片好声,可算这台晚会激活经典的成功收获。那清雅曼妙的情景,白娘子和许仙邂逅的奇美,情景声、色、舞、韵的绚烂,越剧王(文娟)、范(瑞娟)两个流派当今翘楚单仰萍、章瑞虹的动人歌唱,都展现给当代观众不同传统审美效果和征服强度的艺术感染力。
戏曲之美的纯粹和创造力,人物情感的温馨和想象力,情感内涵的浓化和艺术表现力,均被舞台化的电视传播升华出令人心醉叹服的精彩。这不但印证了传统戏曲必须遵循“双创”正途的真理性,而且体现了年轻戏曲人、电视人创造的功力和智慧。
戏曲情景剧《逛庙会》应是晚会定制之作,但热烈而不腻俗,丰富而不杂乱,喜庆而具内涵,许娣等曲剧、京剧名家的穿插展示,文化韵味浓,戏曲形式活,让人看了喜悦满足。
2021春节戏曲晚会带给我们的喜悦与启示是丰富的。春节戏曲晚会背离剧场主体就会失去艺术的神韵,但局限于原始戏曲品貌,缺乏电视创造和晚会效果则又很难带来新的表达征服力、感染力。应该说,正因为央视传播理念和当代传播方式的更具格局与条件,极大放飞了电视编导的创新理念,也为戏曲青年编导的梦想与追求搭建起平台。
剧场和电视,戏曲人与电视人,传统与当代,深醇与时尚,守正与创新就都在《2021春节戏曲晚会》中迸射出熠熠光彩,从而带给我们新的节庆审美体验,不但弘扬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效果更强劲,也推动了具有多年历史和积淀的春节戏曲晚会新生机。这恰恰是最宝贵的!
更 . 多 . 精 . 彩
《国家宝藏》第三季传播大纲首度公开
“一平方米”听到英雄的城市心底花开的声音
2020年,该怎样向生活说“你好”?
《故事里的中国》春风化雨讲好中国故事
监制 | 王冰松
编审 | 凌云
编辑 | 健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