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为中国唯一治国之学。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至今中国人的很多行为规范还与儒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儒”在中国文明和历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文明甚至与儒家文明等同。那么作为统治中国二千余年的思想学说,儒家之“儒”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揭开初始本意。
- 01:甲骨文中的“儒”
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川大学的历史教授,著名的甲骨文专家徐中舒释读了甲骨文中的“需”字,并认为“需”是儒的本字。
所谓甲骨文释读,就是建立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字形演变的完整链条,从而确定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对应。
甲骨文中的“需”字,整体结构简洁,主体结构是“大”,然后是分布在大的两侧的四点,即由大加上水组成(见下图),像是一个站立着的人,四肢垂下,下半部的两腿旁则分布着雨滴或水滴,呈垂直的三点或四点。周朝之后,这个字演化为“需”与“儒”。从字形上看,儒与需关系密切。
对甲骨文的释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对甲骨文字源的解读。中国先民创造文字时有一个思维过程,是现实情况在文字上的反映,因此甲骨文中的一笔一划,往往都有其深意。
但对甲骨文的解读时,却出现了严重分歧,原因很简单,甲骨文中的“需”字,是由“大+水”组成,大是指什么人,大人还是成人?水又是什么水,取水的遵循之意,还是沐浴之水,或者是其他意思?
甲骨文中的“人”通“夷”等,后来泛被统治的人群,与商朝权贵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别,因此“需”字中的大,究竟是指大人(权贵),还是指介于大人与人之间的人群?与此同时,“需”字中的水,在汉字中代表的含义也有差别,比如“法”字中的三点水,有解释是取水面之平的意识,因此“需”字中的水究竟有什么用?
- 02:解放前对“儒”字的解读
孔子创立的儒学,最初并不叫儒学,大约战国之后,孔子学说才被命名为儒学。那么,儒者为何名为儒,儒字又是何种含义?
第一个解释“儒”字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之后二千多年来没什么人质疑讨论。许慎是儒者,对“儒”字的解释偏向哲理性,但没有解释儒者为何“柔”,于是引发近代截然不同的大辩论。
胡适《说儒》中说,“周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他们穿戴殷的古衣冠,习行殷的古礼。”胡适认为商朝无儒,周初那些自觉保留了殷商文明的前朝遗民才能够被称为儒。其中一部分殷人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而周人对殷商遗民比较蔑视,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经常拿宋国开玩笑,守株待兔的就是宋国人,于是儒就成为周朝社会对有此类文化的术士的蔑称,进而这种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势存在。
与胡适观点类似的是郭沫若。根据郭沫若考证,“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章太炎观点的重点在于术士,“儒者,术士也”,认为“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已经判断出需与儒的关系,“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
与章太炎观点类似的是李泽厚,认为儒家是巫师演化而来,承袭的是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因为孔子亲口说过“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吾求其德而已”,从孔子开始“儒”脱离了巫的知识范围。
随着甲骨文出土与释读,得到第一手资料之后,“儒”字本意研究又有什么进展呢?
- 03:徐中舒对“儒”的解读
明朝之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往往会将中国文人的信仰定位于“儒教”,至今欧美国家还坚持这一观点。中国人自然不认可,因为儒学只是规范了中国人的行为,谈不上是一种信仰。然而,甲骨文中的“儒”字却揭示,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可能真有一个“儒教”。
徐中舒(见下图)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儒》一文中指出,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洗澡就是祭祀前的沐浴,“儒”的原型就是主持祭祀仪式的祭祀。因此将“大”解读祭祀者,将四点理解成洗澡水,其中儒者洗澡是用水罐顶冲洗,犹如今日的淋浴,所以甲骨文中的“需”是水自头顶往下冲洗。可见,商朝时的儒者是一个神职人员。
甲骨文中“儒”的用法,一为“儒人”,一为“子儒”。儒人,显然是指某一类、某一群人;子儒是人名,武丁时期的王族中人,孔子就是子姓。
关于“子儒”,甲骨文中主要有两类记载:一类是“癸卯卜,叶御子需父乙,月”等,就是商王祭祀祖先,需要子儒充当司仪,敬酒侑食;一类是“壬申卜,翌日乙亥,子需其来”等,意思是殷王能否行占,还得看子需能否到来。可见,“子儒”姓子,但名字应该不叫儒,而是此人的职业,且儒这个职业非常高贵,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综合“儒人”、“子儒”活动、商朝信鬼神的诸多记载,大概可以推测出,商朝可能真的存在一个儒教,对商王朝的政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04:“儒”字的其他解读
“儒”字还有一种解释,即其中的“大”是为大人,其中的“四点水”是借用水的“遵循”、“顺应”属性,象水一样“遵循”、“顺应”,合起来就是遵循大人,或者以身作则,让社会遵循追随。
用这一思路解释“儒人”、“子儒”,也能解释得通。在上古社会,巫师地位崇高,甚至是部落最高领袖,他们的言行其他人要遵循,国家形成之后,巫师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沟通上天与祖先的祭祀活动中,巫师地位依然说一不二,即商朝时包括殷王在内的人都要遵循儒者。
如果以这一思路解释“法”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甲骨文中没有“法”字,只有“去”字,结构为上“大”、下“口”,大是指“大人”,“口”则代表“大人”的语言,合二为一就可以解释为“去找大人倾听”。西周时期,给去字加了水(如下图),意思与儒中之水一样,可能还是遵循、顺应之意,而非像水一样执法公平。
上古时期没有律法,古人遇到纠纷或不了解的事情,往往会求助于权威的大人。艺术源于生活,古人造字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映,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儒”字中的“四点水”可能不是洗澡水那么简单。
综上,无论儒字如何解释,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儒”并非始于孔子,至少在商朝时期已经非常发达,孔子本人只是“儒”的一个后继者而已。
不过,孔子的儒与商朝的儒,两者区别很大,即“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吾求其德而已”,孔子求德再结合周礼情况,重新发扬了儒学。春秋时期的儒者,已经分化为不同阶层,因此孔子将儒者分为“君子儒”、“小人儒”,君子儒是游走于诸侯权贵之间,有着做官的机会,小人儒只能依靠治丧、相礼为生。
值得一提的是,《墨子·公孟》说:“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章甫,殷商玄冠之名,是一种由缁布做成的礼冠。也就是说,“儒服即是殷服”,这一点令人非常惊讶了,文人一直穿到明朝的儒服,原来是商朝神职人员的制服。
参考资料:《甲骨文中所见的儒》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