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老太太您好!您今年多大年纪啦?”“手脚活动还方便吗?最近吃饭还正常吗?”2月26日上午10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卞小容正和同事在南京燕子矶街道下庙社区的一户老年居民家中提供评估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身体检测、健康评估、生活照护等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呈现精细化、专业化趋势,相关职业也应运而生。2月,人社部官网公布了1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名列其中。这份新职业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对加速来临的老龄社会有哪些价值?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跟随从业者的脚步进行探访。
“开药方的人”
“社会福利和政策的发放就像给药,而我们就是‘开药方的人’”,卞小容说。“老年能力评估的结果会决定老人在养老机构享受的护理等级,所以我们的每一份评估结果,既是为政府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依据,更关乎每一位老人能否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服务。”
卞小容向记者展示一份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除了常见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评估指标外,表中还新增了“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视听觉”等多个评价维度。这当中,又细分了“入口、咀嚼、吞咽”“近期记忆、程序记忆”等若干分支。“这些指标的增设,都是为了让评估更加精准,更有实效性和参考性”,卞小容说。
从业者资质方面,国家同样严格把关。卞小容的同事王海云告诉记者,自己先前在电视台幕后工作,决定转行后参加了南京市民政部门举办的养老服务职业培训课程。“结束课程学习,通过结业考试,成功拿到结业证后,才能上岗。”王还海云说。
从业缺口大,未来需求更大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养老评估服务的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民政部就制定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科学判断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去年7月,人社部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纳入新职业名单。
眼下,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缺口较大。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社会将由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养老服务面临着更大考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目前的相关评估从业者只有10万人向上。
宏观环境传导来的压力,卞小容和同事深有体会。她们工作的南京栖霞区红番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需要承担整个栖霞区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其中正式拿到从业执照的员工只有4人。“刚刚接到区里下的3000户的评估任务,我们每人每天的极限是跑30户,这样看下周仍需满负荷工作”,卞小容坦言。
带着一颗爱心服务
“做好老年人能力评估,不是上门找老人填份表格就行了,”卞小容说,自己从事这份职业已经有三年,越发感到还有“很多课要补”,除了基本的护理学常识,沟通技能、老年人心理方面的知识也同样关键。
“老年人的心理和青年、中年都有明显差别,”卞小容说,不少老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长期不与社会接触等因素,常常出现脆弱、敏感、忧郁等心理状态,对陌生的来访人员存在戒备心理。而由于年代原因,很多医学评估行为在一些老人看来易产生“羞耻感”,进而不愿配合。
在王海云看来,要打开老年人的心结,关键在于一颗爱心。“我们走访的很多老人真的很可怜,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又患病,看到他们我满心的舍不得......”王海云说,每当这时,她就会向老人们更加详细地讲解政策,舒缓他们的戒备之心,告诉他们评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养老福利。
卞小容认为,每一次的评估,既是工作任务,也是一次“陪伴”。为此她还努力学习了一些南京方言,以便更好地和评估对象沟通。“把‘拉家常’嵌入到评估过程中,才能让参与评估的老人更加舒心安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金亦炜
图片来自于受访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